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招生简章 - 正文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院系介绍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 2009-4-10 16:43:03 【字体:小 大】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院系介绍

资源与信息学院简介

资源与信息学院的前身是1953年成立的北京石油学院勘探系,1988年更名为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系,2001年地球科学系和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合并组建资源与信息学院。学院在资源与环境领域的学科设置较齐全,现有:一个国家重点学科:矿产普查与勘探;一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二个博士后流动站: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质学;八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质工程、“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第四纪地质;十二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质工程、“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环境科学、地图制图学与地球信息工程、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海洋地质、固体地球物理学、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四个本科专业:地质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环境科学、勘查技术与工程。

学院现有教师113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教授46人,副教授4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96人,具有硕士学位的13人。现在站博士后27人,在读博士生174人,硕士生738人,本科生1328人。

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简介

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成立于2001年,其前身是1953年成立的北京石油学院石油钻采系。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断建设和发展,学院已经成为我国石油钻井、油气田开发和石油天然气储运工程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学院现有三个国家重点学科:油气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油气储运工程;一个博士后流动站: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四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油气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石油工程管理;八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油气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油气储运工程、流体力学、岩土工程、结构工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和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三个本科专业:石油工程、油气储运工程、土木工程。

学院现有教师10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31人,副教授3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1人,具有硕士学位的20人。获得各类科研与教学荣誉的教师包括长江学者1人,新世纪百万人才工程入选者3人,全国优秀老师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5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学院现有在校生2840人,其中:博士后17人,博士生200人,硕士生816人,国内本科生1753人,留学生71人。

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

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前身是清华大学化工系,1953年并入北京石油学院,更名为炼制系;2003年9月,成立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院是以石油加工、石油化工和煤液化工程为特色的专业学院。经过55年的建设,学院现有:一个国家重点学科:化学工艺;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重质油加工实验室;一个CNPC工业催化重点实验室;一个国家工科化学教学基地;一个北京市重点学科:应用化学;一个博士后流动站:化学工程与技术;九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化工过程机械、化学工艺、化学工程、工业催化、应用化学、生物化工、化工装备与过程控制、环境化工、化工材料;十二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化学工艺、化学工程、工业催化、应用化学、生物化工、环境工程、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物理化学、化工过程机械;四个本科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环境工程、应用化学。

学院现有教师107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35人、副教授34人。现有博士后3人、博士生116人、硕士生617人、本科生996人。

机电工程学院简介

机电工程学院前身为1953年成立的北京石油学院机电工程系,是于1997年10月在原机电工程系、新材料研究中心的基础上重新组建的学院。现设有:机电工程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自动化系、电子信息工程系、热能与动力工程系、石油机械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和实验教学中心。

学院拥有一个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油气安全工程研究中心,一个北京市重点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拥有一个博士后流动站:机械设计及理论;七个博士点:机械设计及理论、工程力学、材料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热能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安全技术及工程;十个硕士点:机械设计及理论、工程力学、材料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热能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安全技术及工程、材料加工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和检测技术及自动化装置;六个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安全工程。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85人,其中包括:双聘院士1人、教授27人、副教授20人。现有在校生1712人:其中:博士研究生57人、硕士研究生475人、本科生1180人。

工商管理学院简介

工商管理学院成立于1995年,前身是1956年北京石油学院创建的工业经济系,学院于1983年开始管理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教育,于1986年获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学院下设:国际经济与贸易系、财务与会计学系、管理系三个教学系和石油经济研究所、实验中心、行政办公室、教务办公室,另有校级跨学科研究机构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中心挂靠我院。学院目前有七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会计学、产业经济学、金融学、经济法;六个本科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和财务管理;并且拥有工业工程和项目管理两个工程硕士学位开办权;在石油工程管理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

学院现有正式教职工61人,其中专任教师54人。教师中,有双聘院士1名,教授12人,副教授16人,,博士生导师4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23人,占专任教师的43%。学院目前在校本科生860人,硕士生291人,博士生17人,各类在职硕士进修班学员150余人及84名留学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简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创建于1996年,现为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单位。

     经过1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办学层次不断完善,目前已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较为完整的办学体系:设有一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一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包括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三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一个计算机技术工程领域硕士学位授予权、一个计算机技术与资源信息工程博士点。

    计算机系从1997 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从2003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已累计毕业了482余名本科生、 240余名硕士研究生和2名博士研究生;目前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500余人。

    目前教职工总人数40人,其中管理及教辅6人,专任教师34人。教师中有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学校首批“十佳教师”1人, 校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8人,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优秀教学成果奖3人,学校各类优秀教学成果奖4人次,北京市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研究会教学比赛三等奖2人。教师中有教授5人,博士生导师2人,副教授4人,学校青年拔尖人才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0余人,硕士学位20余人。

    几年来承担了各类科研课题50余项。 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中石油、中石化等企业委托项目30余项。科研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检索的论文50余篇。

    计算机系拥有1个公共机房,4个教学实验室(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计算机接口技术实验室,数字逻辑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1个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1个科研实验室。实验室面积700多平方米,实验教学仪器设备价值约300万元,实验课开出率达100%,实验室对学生开放,教学实验室建设整体达到国内高校先进水平。

    建系以来,撰写了50余部专著或教材,其中有北京市精品教材《软件工程学教程》和《多媒体技术》;另外,《软件测试技术》等8部教材入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计算机系十分重视社会实践教学工作,先后与中国计算机软件与技术服务总公司信息安全部、北京油源恒业有限公司、北京京达来科技优先责任公司、昌平旅游局、北京理工达盛有限公司、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等6家公司签订了实习、实践基地协议,已派遣实习实践学生数百人。

外语系

外语系的前身是基础系外语教研室,承担全校各类别各层次学生的外语教学任务。2000年10月,学校以原基础系外语教研室为基础成立了外语系,开设英语专业,并于当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同年,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于2001年正式开始招收英语硕士研究生,并于2004年顺利通过北京市评估。

外语系目前共有教职工7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63人,专任教师中:教授5人,副教授18人,讲师38人。现有本科4个年级8个英语专业班,本科生总人数220人,2个年级硕士班共计60名研究生;除承担大量英语教学工作外,共开设有俄语、德语、日语、法语、西班牙语等语种。

数理系简介

数理系的前身是石油大学(北京)基础科学系,于2000年10月由理科部分组建成系。数理系下设两个教研室:数学教研室(含数学实验室)、物理教研室(含物理实验中心);现有数学、物理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一个本科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数理系现有教职工61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2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0余人,留学回国人员5人,高层次杰出人才(优秀海外留学归国人员)1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20人。现有在校硕士生40余人,本科生200余人。

数理系承担着学校所有的本科生数学、物理类课程、工科硕士研究生数学类课程以及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数学类课程的教学任务,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高等数学》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被评为校精品课程,有5人被评为校品牌课教师;物理实验中心2007年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数理系非常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数理系教师的精心指导下,我校在北京地区数学、物理竞赛中有多人获一、二、三等奖;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有7个队获全国一等奖,7个队获全国二等奖,7个队获北京赛区一等奖,尤其是2006年,有2个队获全国一等奖,2个队获全国二等奖。

数理系重视学术交流,有良好的学术氛围,近3年主持、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教育部重点、中石油创新、中石化风险基金等项目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2007年被SCI、EI收录40余篇。

人文及社会科学部简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人文及社会科学部的前身是政治理论教研室,成立于1989年,1995年更名为“人文及社会科学部”,承担全校博士、硕士、本科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人文素质教育类课程。90年代末期以来发展迅速,现已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政治学两个国家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博士学位点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五个二级学科、政治学下七个二级学科、中国古代文学、公共管理学、高等教育学十五个硕士学位点。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国际石油政治、企业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科技哲学等研究方向形成特色优势。

人文及社会科学部下设办公室、资料室、企业文化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两个研究中心及四个教研室: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与公共管理、汉语言文学、艺术教育。现有教职工38人,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7名、副研究员2名、讲师20名;18人具有博士学位、17人具有硕士学位。在校研究生72人,累计培养硕士生124人。

体育教学部简介

体育教学部是2002年在体育教研室的基础上建立的。下设:体育教学部办公室、体育教学研究室、运动训练研究室和体质健康测试中心。

中国石油大学有着优良的体育传统,重视体育教学和群众体育工作(活动)。近年来,学校体育工作快速发展,在体育教学、体质健康测试、群众体育、运动训练竞赛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田径、游泳等项目多次在北京市高校运动会上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学校体育设施先进,具有室内游泳馆、健身馆、多功能体育馆、塑胶田径场等设施先进、配备齐全的体育场馆。

体育教学部现有一个硕士学位授予学科:体育教学与训练。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我校正式在全国范围内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具体项目包括:田径(短跑、跳跃、跨栏、全能)、游泳(蛙泳、自由泳、蝶泳、仰泳)、羽毛球。

目前现有教职工24人,其中:副教授4人,硕士学位的教师有4人。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