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招生简章 - 正文
北京印刷学院2009年招生简章
来源:北京印刷学院 2009-5-6 14:07:53 【字体:小 大】

国家出版印刷高级人才培养基地

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之艺术人才培训中心

北京出版产业与文化研究基地

 

 

2009年报考指南

北京印刷学院招生办公室

 

 

目录

学校概况

   学校概况

   办学特色

   办学优势

   校园文化

   助学体系

   国际合作

留学生教育

专业介绍

   本科专业介绍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工业设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

     自动化

     数字媒体技术

     印刷工程

     包装工程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财务管理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市场营销

     编辑出版学

     广告学

     英语

     文化产业管理

     传播学(数字出版)

     艺术设计

     绘画

     动画

   高职专业介绍

印刷图文信息处理

印刷技术

印刷设备及工艺

包装技术与设计(包装装潢及CAD)

版面编辑与校对

市场营销(出版营销)

多媒体设计与制作

报考信息

   招生章程

   考生关注的热点问题

    学校办学性质

     09年招生数量

     历年录取情况

     专业之间级差

     入学后转专业

     身体特殊要求

     大类招生专业

     学分制

     辅修专业

     生活保障设施

     毕业生去向

附件

   2009年招生计划

北京印刷学院2009年本科招生计划

 

科类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四川

贵州

陕西

甘肃

新疆

云南

重庆

    

 

787

8

47

28

14

20

7

23

23

26

23

14

16

36

35

27

37

27

10

22

10

12

13

17

8

1

英语        

22

 

 

1

 

 

 

 

 

 

 

 

1

 

 

 

 

 

 

 

 

 

 

 

 

 

广告学                 

17

 

 

 

 

 

 

2

 

 

 

 

 

 

 

 

 

2

 

2

 

 

 

 

 

 

编辑出版学             

29

 

 

 

1

1

 

 

2

 

2

 

 

2

2

2

2

2

 

 

 

 

 

2

 

 

文化产业管理

24

 

 

 

 

 

 

 

 

2

 

 

 

 

 

 

 

 

 

 

 

 

2

 

 

 

传播学

18

 

2

 

 

 

 

 

 

 

 

2

 

 

 

 

 

 

 

 

 

2

 

 

 

 

英语        

16

 

 

1

 

 

 

 

 

2

 

 

1

 

2

2

 

 

 

 

 

 

 

 

 

 

广告学                 

10

 

 

 

 

 

 

 

 

 

 

 

 

 

 

 

 

 

 

 

 

 

 

 

 

 

编辑出版学             

9

 

 

 

 

1

 

 

 

 

 

 

 

 

 

 

 

 

 

 

 

 

 

 

 

 

文化产业管理

30

 

 

 

 

 

 

 

 

 

 

 

 

 

 

 

3

 

 

 

 

 

 

 

 

 

传播学

30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55

 

 

 

 

 

 

 

3

2

 

 

 

 

3

 

3

 

 

4

 

 

 

 

 

 

工商管理类

74

 

2

2

 

 

 

 

 

 

 

 

2

2

 

2

 

2

 

 

2

2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76

 

2

2

4

2

 

2

3

3

4

4

2

2

3

4

3

3

3

4

3

2

4

4

 

 

工业设计                                   

30

 

 

2

 

 

 

 

 

3

 

 

 

2

 

2

 

 

 

 

 

 

 

 

 

 

电气信息类

104

 

3

2

 

 

 

 

 

3

4

 

 

 

2

2

3

2

 

2

 

2

 

 

 

 

数字媒体技术

25

 

2

 

 

 

 

 

2

2

 

 

 

 

 

 

 

2

 

2

 

 

 

 

 

 

包装工程       

66

3

5

2

2

2

2

2

4

4

3

3

3

3

2

3

3

5

2

3

2

2

2

3

3

 

印刷工程          

84

3

4

2

2

2

2

2

5

4

4

3

3

3

4

3

5

5

3

3

3

2

4

7

2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18

 

2

 

 

 

 

 

2

 

2

 

 

2

2

2

 

2

 

 

 

 

 

 

2

 

艺术设计             

30

1

13

8

3

6

3

6

2

 

2

2

2

9

8

2

10

1

1

1

 

 

1

1

1

 

绘画

10

1

4

2

1

2

 

3

 

 

1

 

1

4

3

1

2

 

 

 

 

 

 

 

 

 

动画

10

 

8

4

1

4

 

6

 

1

1

 

1

7

4

2

3

1

1

1

 

 

 

 

 

1

 

 

   近三年录取分数线

省份

2006

2007

2008

 

文科

理科

文科

理科

文科

理科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安徽

575

559

566

581

547

557

551

538

545

583

525

556

561

560

561

566

558

561

北京

554

480

498

624

476

494

537

495

510

574

478

494

520

472

483

520

455

470

福建

\

\

\

585

552

559

\

\

\

565

495

528

546

535

541

547

514

530

甘肃

\

\

\

591

516

551

\

\

\

564

543

551

542

519

531

590

507

533

甘肃延考

\

\

\

\

\

\

\

\

\

\

\

\

\

\

\

454

454

454

广东

664

626

639

627

574

597

586

567

575

573

502

524

565

531

554

547

512

529

广西

\

\

\

568

531

543

\

\

\

574

530

548

\

\

\

512

440

478

贵州

\

\

\

527

483

513

\

\

\

546

530

538

\

\

\

571

496

527

河北

575

537

559

591

574

581

556

559

557

610

586

594

540

538

539

566

554

557

河南

576

571

574

619

580

588

598

591

595

618

593

596

554

549

552

580

542

559

黑龙江

\

\

\

597

570

586

\

\

\

614

583

597

567

561

564

558

519

565

湖北

547

519

530

549

532

539

513

505

509

552

531

543

518

518

518

563

519

539

湖南

592

588

590

546

537

541

562

560

561

534

526

531

580

579

580

537

521

528

吉林

\

\

\

641

587

610

\

\

\

661

629

644

\

\

\

587

535

554

江苏

607

560

573

568

557

562

583

571

576

594

568

578

322

319

321

331

300

312

江西

559

554

557

555

541

547

\

\

\

574

533

557

\

\

\

525

470

488

辽宁

\

\

\

514

474

495

\

\

\

552

496

513

517

517

517

512

452

491

内蒙古

533

519

526

571

551

562

\

\

\

588

558

565

\

\

\

566

543

550

山东

578

548

560

604

552

582

608

592

598

603

569

578

579

568

574

610

585

595

山西

574

569

572

568

535

547

573

572

573

581

561

570

539

513

526

566

529

538

陕西

580

570

575

596

510

553

\

\

\

565

501

517

542

537

540

529

512

520

四川

550

505

528

574

525

550

560

540

553

526

494

510

608

553

583

599

565

577

四川延考

\

\

\

\

\

\

\

\

\

\

\

\

522

522

522

547

516

532

天津

646

458

461

505

470

490

\

\

\

508

455

485

\

\

\

520

461

497

新疆

\

\

\

558

497

538

\

\

\

581

455

517

\

\

\

551

505

522

浙江

581

570

576

563

527

542

542

531

536

572

543

552

540

520

530

543

510

528

云南

\

\

\

\

\

\

\

\

\

572

506

539

\

\

\

522

488

503

 

   北京地区2009年招生计划

科类

    

计划

合计

文科

英语

22

110

广告学

17

编辑出版学

29

文化产业管理

24

传播学

18

理科

英语

16

627

广告学

10

编辑出版学

9

文化产业管理

30

传播学

30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55

工商管理类

74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76

工业设计

30

电气信息类

104

数字媒体技术

25

包装工程

66

印刷工程

84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18

艺术类

艺术设计

30

50

绘画

10

动画

10

    

文科

版面编辑与校对

25

50

出版营销

25

理科

印刷图文信息处理

50

180

包装技术与设计

30

印刷设备及工艺

50

印刷技术

50

艺术类

多媒体设计与制作

20

20

 

  

 

 

 

 

 

 

 

 

 

 

 

 

 

 

 

 

 

 

 

 

 

 

 

 

 

北京地区近三年录取分数线

 

北京近三年录取分数(本科)

专业

06

 

07

 

08

录取分数段

平均分

录取分数段

平均分

录取分数段

平均分

文科

广告学

554-481

496

537-500

507

520—478

498

编辑出版学

541-485

501

531-509

519

515—497

505

英语

549-480

490

515-495

501

513—472

487

文化产业管理

未招生

537-501

510

508—472

486

传播学

未招生

 

 

516—474

488

理科

广告学

525-476

494

525-486

498

504—475

484

编辑出版学

 

540-506

517

520—486

499

英语

515-476

492

537-479

493

492—461

473

文化产业管理

未招生

536-479

495

495—455

468

传播学

未招生

未招生

500—462

474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527-476

494

524-478(大类招生)

494

500—456(大类招生)

471

市场营销

539-476

491

财务管理

527-478

496

印刷工程

558-476

497

574-478

495

499—456

474

包装工程

538-476

493

528-479

496

498—455

472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533-476

496

515-481

500

489—457

475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548-476

491

524-481

488

500—455

468

自动化

624-476

483

529-478(大类招生)

488

496—456(大类招生)

465

电子信息工程

520-476

49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535-476

493

工业设计

511-476

488

508-478

493

500—456

477

艺术类

艺术设计

综合分录取

绘画

动画

北京近三年录取分数(高职)

专业

06

 

07

08

录取分数段

平均分

录取分数段

平均分

录取分数段

平均分

文科

版面编辑与校对

475-425

444

482-428

448

469—430

452

市场营销(出版营销)

446-411

423

448-410

426

458—424

433

理科

印刷设备及工艺

428-395

403

464-415

420

427—328

389

包装技术与设计

461-426

437

469-437

448

440—404

419

印刷技术

506-405

421

458-423

430

437—310

396

印刷图文信息处理

470-414

424

468-426

435

444—369

404

艺术类

多媒体设计与制作

综合分录取

 

 

 

 

 

 

 

 

 

 

 

 

[学校概况]

北京印刷学院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与北京市政府共建、以北京市管理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前身是1958年文化部所属文化学院印刷系,1961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撤消文化学院,将印刷系并入轻工业部所属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印刷系基础上改建北京印刷学院。经过五十年的建设与发展,现已成为工、文、管、艺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较强办学实力和特色鲜明的普通高等学校。

学校以“立足首都,服务全国”为办学宗旨,肩负着为我国印刷、包装、出版等媒体与传播业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学校是全国首批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是教育部印刷包装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全国“高职高专印刷与包装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新闻出版总署“全国高校出版专业学科建设协作小组”组长单位、新闻出版总署和北京市出版印刷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北京出版产业与文化研究基地、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动漫创作及艺术人才培训中心”。

学校已形成研究生、本科、高职三个学历层次的办学格局,现有传播学、材料物理与化学、设计艺术学、机械电子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企业管理学等6个硕士研究生专业;有印刷工程、包装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数字媒体技术、工业设计、传播学、编辑出版学、广告学、英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市场营销、财务管理、文化产业管理、艺术设计、绘画和动画等20个本科专业;有版面编辑与校对、市场营销、印刷图文信息处理、包装技术与设计、印刷技术、印刷设备及工艺、电子商务、多媒体设计与制作等8个高职专业。全日制在校生6700余人,另有成人教育在校生近2500人。

学校拥有3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3个校级重点学科、1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拥有体系完善的基础和专业实验室,其中印刷包装材料与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出版产业与文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中国编辑研究资料中心和期刊研究所为省部级科研机构,数字媒体艺术研究中心、印刷机械、印刷技术、信息与信号处理等4个实验室为校级重点实验室。学校与国内著名印刷、出版企业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建立学生校外实习、实践基地89个。印刷出版文化教育基地—中国印刷博物馆建在校内,展陈面积4,600余平方米,馆藏品26,000余件;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17,399.01万元;多媒体教室79个,语音教室10个,多媒体和语音教室座位数9,625个,百名学生配多媒体和语音教室座位数140个;教学用计算机2,668台,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37.82台;图书馆藏图书89.83万册、电子图书17.5万册,生均图书116.87册,办学条件名列北京市属高校前列。

学校现有教职工771名,其中专任教师434名,35岁以下青年教师168名。专任教师中正高专业技术职务教师45名,副高专业技术职务教师148名,共计193名,占教师人数的44%;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290名,占教师人数的67%。获中国印刷最高奖“毕昇奖”2人,中国印刷技术协会“森泽信夫奖”4人,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2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市级人选1人,北京市高层次人才资助计划1人,北京市属高等学校创新团队6个,创新人才6人,中青年骨干教师33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北京市优秀教师10人,北京市教学名师奖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9人。

学校构建了以“校园文化艺术节”、 “大学生科技节”、“大学生研究计划”为龙头的校园文化活动格局,现有各类校级学生组织30余个,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近年来,我校学生在“国际莫必斯多媒体光盘大奖赛”、“全国数学建模大赛”、“全国英语口语大赛”、“首都高校机械设计创新大赛”等国际、国家、北京市的竞赛类活动中,累计获奖达400余人次。为了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满足部分学生出国深造的发展需求,学校与美国俄亥俄大学、英国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英国波恩茅斯大学、莫斯科国立印刷艺术大学、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等国外大学建立了有长期合作和交流关系,开展学生交流、联合培养项目。

面对新科技革命对媒体与传播业和相关行业以及人才需求带来的划时代变革,以及首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新走向,尤其是“数字北京”、“都市经济”、“文化创意产业”战略的实施,学校牢牢把握并紧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首都产业结构调整和媒体与传播业发展的脉搏,对学校的办学思路、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办学目标、办学重点等作进一步的谋划,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以印刷、出版等传媒类专业为特色,工、文、管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学校,使学校成为国家和北京市印刷、出版等传媒领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

 

 

 

 

[办学特色]

经过五十年的实践、探索和创新,形成了“工科与文科结合、艺术与科技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1.注重工科与文科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能力。为了适应印刷出版业对编辑、设计、出版、印刷、营销、管理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实际需求,学校在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等方面,十分注重加强工科与文科的结合。在学科建设中,学校在构建印刷工程、包装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等工科专业学科专业群的同时,构建了编辑出版学、广告学、英语和艺术设计、市场营销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文科和管理专业的学科专业群,使工科专业与文科、管理专业群形成相互支撑。在培养方案中,为提高不同学科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设置了自然科学类、人文类、社会科学类、科学技术类、美育与艺术类、外语类、经济与管理类课程平台,在工科专业设置了“出版概论”、“大众传播学”、“网络传播学”、“大学语文”、“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课程,在文科专业设置了 “文科高等数学”、“自然科学概论”、“印刷工艺学”、“模拟图书印刷制作”、“计算机”、“网络技术”等课程。通过学科支撑和课程交叉,突出了印刷与文化、出版与技术、工科与文科的结合,体现了人才培养中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统一,使学生拓宽知识面的同时,提高了综合素养和全面发展的能力。

2.突出艺术与科技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与技术运用能力。印刷技术与艺术的内在紧密联系在高质量的印刷品上得到综合反映。印刷品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不仅现代出版传播的发展对印刷品质量提出高标准要求,现代印刷技术的发展对印刷品质量也有着高标准的要求。基于这种认识,学校在印刷等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视融入艺术教育,突出对学生科技能力与艺术素养结合的培养,在培养方案中设置了美育模块,同时针对印刷工程、包装工程等专业需要,开设了《平面设计基础》、《版面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包装装潢设计》等艺术类课程,使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也使他们在掌握工科技术知识的同时,具备了一定的文字、色彩、版式设计和造型设计等艺术知识和表现能力,取得了很好的育人和教学效果。在艺术人才培养中,学校在加强艺术学科建设的同时,率先在艺术教育中融入印刷、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工科知识,开设了多媒体艺术设计、网络艺术设计等新型专业方向,将新媒体技术运用到艺术设计中,填补了国内艺术教育领域的空白。具有我校特色的艺术与科技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了中央领导和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北京市教委等领导的高度重视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3.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根据印刷出版业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特点,学校历来重视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的结合,科学构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在专业培养方案中,设置了占四年总学时20%的实践教学学时,精心设计和完善印刷出版课程体系,科学合理地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统筹规划和优化设计,形成了结构合理和内容丰富的课内外实践教学体系,充分体现了对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为了加强工科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学校建设了由“印刷工程实习中心”、“机械工程实习中心”、“电子工艺实习基地”、“印刷文化教育基地”等构成的覆盖印前、印中和印后各技术环节的校内实习基地,为学生的工程实践与实际技能训练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为了加强文科专业的实践教学,学校建立了数字出版、电子商务和信息仿真实验室,配备了先进的数字出版和信息处理、传播设备与软件,为学生提供“出版过程模拟仿真”训练,学生通过模拟实操训练,掌握了选题策划、编辑、输入、排版、打样、输出、装订、发行全流程的模拟出版过程,使学生在文字表达、出版流程、信息处理技术和出版营销等环节得到了综合锻炼与提高。为了增强学生对印刷出版业的了解,加强生产实践能力,学校还在全国印刷、出版、包装、机械、电子等行业的79个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为学生参与生产实践提供了组织保障。

 

[办学优势]

为了发展中国的印刷出版高等教育,培养祖国急需的印刷出版高级专门人才,国务院批准成立北京印刷学院。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史,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一部传承中华印刷文明,不断探索印刷出版教育规律,构建学科体系并优化育人模式的历史。

 

构建了以印刷、出版为特色的学科专业群。经过五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印刷工程、包装工程、编辑出版学和艺术设计专业为主的专业群,跨越工科、文科和管理等多个学科;形成了以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相关学科为支撑,以信息视觉再现和传播为学科核心的现代印刷学科体系;形成了以新闻出版学、传播学、市场营销学和信息科学等相关学科为支撑,以信息传播和管理为学科核心的现代出版学科体系;建立了与现代印刷出版传媒业配套的编辑出版学、广告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市场营销、财务管理、艺术设计、绘画、印刷工程、包装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构成了系统完整的学科专业群,为培养印刷出版人才搭建了学科专业平台。

 

形成了由“专、本、研”构成的办学格局。根据国家印刷出版等传媒业的发展需要,学校由建校初期的印刷工艺、印刷机械两个专业逐步发展到目前的6个研究生专业、20个本科专业、8个高职专业,逐步建立起本科、研究生和高职、成人教育等多层次教育格局,高职培养操作型人才、本科培养应用型人才,研究生培养研究型人才,适应了印刷出版等传媒业对各层次人才的需求。通过建立“专、本、研”联动机制,不仅为“专科、本科”教育提供了学科和智力支撑,而且也为专科学生、本科学生继续深造提供了校内通道。自建院以来,培养了各类、各层次印刷出版行业所需人才3万多人,有力地支持了国家印刷出版等传媒业的发展。

 

打造了我国印刷出版教育领域的优势地位。经过五十年的努力,学校在国内印刷出版等传媒领域中已产生重要影响,是教育部印刷包装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全国“高职高专印刷与包装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新闻出版总署“全国高校出版专业学科建设协作小组”组长单位。拥有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印刷包装材料与技术实验室和中国编辑资料研究中心、期刊研究所和北京出版产业与文化研究基地。我校学术骨干在国内印刷、出版、包装以及相关学术和行业组织中担任一系列重要职务,对国内印刷出版学科及相关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学校还承担了多项国家有关印刷出版领域中的重大科研课题和攻关项目,在业内产生了重要影响,进一步突显了学校在出版、印刷等传媒领域的学术交流、知识创新、服务咨询、高级人才培养的优势地位。

建立了“服务首都、贴近行业”的就业模式。学校根据“立足北京,服务首都,贴近行业,面向全国”的办学宗旨,在培养首都文化创意产业所需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同时,还根据国家印刷出版等传媒业发展的需要培养行业性人才。行业办学的特色打造了我校毕业生特有的就业优势,文化创意产业和国家印刷出版等传媒业的蓬勃发展为我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培养的毕业生始终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大报社、出版社、杂志社等出版单位和中国造币总公司、雅昌企业集团、华联印刷有限公司等印刷企业。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名列北京高校前列。

赢得了北京市和新闻出版总署的双重支持。学校作为行业特色鲜明的市属高校,划转以后,不仅得到北京市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而且得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一贯的支持。为了培养首都文化创意产业和国家新闻出版行业需要的更多高素质人才,北京市政府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于2006年签署了《共建北京印刷学院的协议》,协议约定:北京印刷学院作为北京市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印刷出版人才培养的基地,协议双方要从学校软硬件、学科专业、实验室等方面的建设以及改革发展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市署共建”不仅为学校赢得了北京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等的地方支持,而且赢得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以及各地新闻出版主管部门、协会、企业等的行业支持,地方和行业的双重支持对学校的发展、人才培养、毕业生就业等来说是一种难得的资源优势。

 “校地企”联合培养人才取得了明显收效。学校以“校地企活动周”为平台,积极挖掘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管辖的行业优势资源,驻地大兴区辖区内的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包装产业园等的地方优势资源,以及行业龙头企业的技术优势资源等,开展“校地企”联合培养人才方面的探索,形成了“雅图仕定向培养”,“佳信达职业经理人”,“金光就业见习”等一批创新型、实践型人才培养的项目,搭建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社会平台,每年有300余名同学参与各类项目的锻炼。通过开展“校地企”联合培养人才,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同时,解决了“培养—就业”之间脱节的问题,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而且参与项目的绝大多数学生都在参与的过程中就解决了就业。

 

 

 

 

 

[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活动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学校形成了以“大学生科技节”、“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暑期社会实践”为品牌,以思想理论、科技学术、文化艺术、实践创新、公益志愿、体育生活为体系,以共青团、学生会、学生社团等为载体的校园文化活动格局。

1.科技学术活动。“大学生科技节”是学校科技学术活动的重心,每年举办一次,期间举办科技竞赛、科技成果展示、学术交流讲座、科技电影巡映等系列活动,每年10月下旬启动,12月初结束,历时1个半月。学校每年设立10万元“大学生研究计划基金”,用于支持学生课外科研项目,每年支持300余人次100余个项目,通过开展研究性活动,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印院大讲坛”、“博士巡讲团”是学校科技学术活动的另一重心,每月一期,邀请专家学者、企业领导、知名校友等到学校举办讲座,通过举办学术讲座,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近三年来,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首都高校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国家、市级各类竞赛中获奖达350余人次

2.文化艺术活动学校形成了校园文化“五个一工程”的格局(即每半年1个主题节、每半年1场高水平演出、每季度1项比赛、每月1场高水平讲座、每周1次社团活动)。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是作为文化艺术活动的重心,每年举办一次,内容包括艺术表演大赛、艺术作品大赛精品文艺电影巡展等系列活动,每年5月初启动,6月中旬结束,历时1个半月。学校有一批在首都高校、印刷行业有一定影响的校园媒体,如《跨越》、《印迹》、《学生工作》、《印刷学院院报》、《团学快讯》等平面媒体, “数字印院”和“In Radio”等网络媒体、有声媒体,其运做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来具体操作,为学生提供了实践锻炼的舞台。近三年,学生在“国际莫比斯大奖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首都大学生艺术展演”等国际、国家、市级等赛事中获奖50余项。

3.实践教育活动。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假期集中实践活动和日常社会实践活动,其中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重点,每年采取项目化的运作方式——即由学生申报社会实践项目,学院审核审批,给予资金支持,全程进行跟踪、督导。学校每年提供约20万左右的资金支持,组织1000余人次上百支团队赴全国各地开展“走向企业,与行业同行”、“寻访校友足迹,寻找人生坐标”等主题实践活动。围绕奥运会的举办,近两年学校还重点开展奥运志愿活动,如第36届国际期刊大会志愿服务活动,“好运北京”系列体育赛事志愿服务活动等,日常进行以志愿服务为重点的实践活动,如社区服务、义务支教、环境保护、爱心助残等。近三年,有12支团队被评为“首都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学校连续三年荣获 “首都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称号。

4.思想教育活动。学校按照“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困难相结合”的原则,先后成设立了“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勤工助学服务中心”等与学生成长密切相关的服务机构,开展心理咨询、就业指导、勤工助学等方面的服务;打造了“5·25心理文化节”、“印刷人生”、“学生党支部建设论坛”、“校友讲坛”、“红帆”等一批品牌活动,开展各类主题教育;编辑出版了《路在脚下》、《心语阳光》、《我思我在》、《感动印院》等一批思想政治教育刊物,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通过开展思想教育和服务活动,学生的思想政治和心理素质得到了提升,尤其是通过开展“入学心理普查、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实行“班级心理委员制度”等,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我校近年来没有因心理问题发生恶性事件。

5.学生组织活动。我校学生组织主要包括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全校性的学生组织有校学生会、学生社团联合会、广播台、大学生艺术团、团刊编辑部和以求真学会、求职学会、《跨越》杂志社、青年志愿者协会为代表的25个校级学生社团,另外各学院还有学生会、学生社团21个,各类学生组织成员累计达4,500余人次。学生组织作为校园文化的主力军,逐步打造了“校园模拟招聘大赛”、“求真论坛”、“心理课堂”、“英语角”、“社团活动周”等品牌活动,涌现出了“红十字协会”、“心理协会”、《跨越》杂志社、“求职协会”、“求真协会”、“英语协会”等一批“首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学生组织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锻炼和提高了其成员的综合能力。

[助学体系]

学校构建了“奖、勤、减、免、贷”的助学体系,帮助贫困学生解决实际困难,确保了每一位学生不会因贫困而失学。

1.开辟“绿色通道”。学校在新生报到现场设立“绿色通道”,现场为因家庭贫困交不起学费的新生办理入学相关手续,做到了关爱贫困学生从入学开始。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入学手续需提供的材料包括:村、乡两级政府开具的贫困证明、本人对家庭经济状况的说明、《北京印刷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北京印刷学院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

2.开展“勤工助学”。学校通过开拓校内勤工助学岗位,鼓励贫困学生开展勤工助学活动,每年提供勤工助学固定岗位500个左右,做到了特困学生人人有岗位,固定岗位报酬200—250元/每月,基本能够满足生活需求。另外,每年可提供勤工助学临时岗位4000余人次,绝大多数贫困学生都能在校内参加勤工助学活动,获得相应报酬。

3.办理“助学贷款”。学校积极协助银行为贫困学生办理国家助学贷款,  助学贷款包括学习期间的“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贷款限额每人每学年最高不超过6000元,每年申请一次。贷款上学期间政府贴息一半,毕业后,学生按约定偿还本息。

4.实行“学费减免”。学校按照国家规定从学费收入中足额提取10%的经费,用于学费减免、特殊困难补助等方面的开支。学费减免的标准分全免、免一半、免三分之一,大一新生原则上不予减免,特困补助分入学补助、突发事件补助、交通补助等,标准为300-500元/次。

5.发放“奖学金”。主要包括“国家励志奖学金”、“北京市国家助学金”、“企业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为每人每年5000元,北京市国家助学金分为两等,一等助学金标准为每人每月320元。二等助学金标准为每人每月160元。企业助学金每人每年3000-4000元。

 

 

[国际合作]

顺应教育国际化趋势,学校积极拓展从教学到科研、从师生短期互访到联合培养等多方面、多层次对外交流与合作,已与美国、英国、德国和俄罗斯等国家的大学、科研机构建立校际联系与交流。

   1.美国加州州立大学 “3+2”本硕联合培养项目。非艺术类专业本科生在学校修读3年成绩合格,可申请赴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攻读硕士,学习2年成绩合格,可获得加州州立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

2.英国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 “2+2”、“3+1”本科阶段互认学分、联合培养项目。本科生在学校修读2年或3年之后,可申请赴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继续学习2年或1年,成绩合格,获得双方学校的学士学位,并享有优先攻读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硕士学位的权利。

3.英国波恩茅斯大学 “1+1”双硕士联合培养项目。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在学校修读1年成绩合格,可申请赴英国波恩茅斯大学学习1年,成绩合格将获得我院与波恩茅斯大学硕士学位。

4.莫斯科国立印刷艺术大学 “互派留学生”攻读对方硕士学位项目。印刷工程、包装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后,可申请赴莫斯科国立印刷艺术大学修读硕士学位。

5.攻读瑞典皇家理工学院(KTH)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合作项目。 北京印刷学院的在读本科生和研究生在满足了KTH 的语言和专业成绩等方面的筛选,可到KTH 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并且有机会申请到全额奖学金。

 

 

 

[外国留学生教育]

为充分发挥学校的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北京印刷学院于2008年恢复招收外国留学生,招生范围包括硕士研究生、本科生类学历生和进修生、汉语培训生类非学历生,使学校办学格局得到进一步优化。

1. 研究生招生专业:传播学、材料物理与化学、设计艺术学、机械电子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企业管理,学生完成学业后可获得相应学历和学位证明。

2. 本科生招生专业:印刷工程、包装工程、编辑出版学、绘画专业、动画专业,学生完成学业后可获得相应学历和学位证明。

3.进修生:根据企业、行业和个人需求,提供印刷包装、编辑出版、艺术设计、企业管理类课程培训,学生完成相应课程学习后可获得进修证明。

4. 汉语培训生:为各类外国留学生提供汉语普通话培训服务,采用交互式授课模式,小班教学,系统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学校也可提供汉语等级考试培训、专业汉语等特色课程。

 

 

 

[本科专业介绍]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控制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机械设计、制造、生产组织管理、设备管理的基本能力。能在印刷出版行业、机械工程领域从事机械设计、制造、科技开发、设备管理和营销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制图、工程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印刷设备概论、印刷机械设计、数控技术及应用、电工与电子技术、机电传动控制、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测试技术、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数字印刷设备与技术、报纸印刷生产与技术、产品数据管理(PDM)、印后加工设备、印刷过程自动化、印机故障诊断与排除、印刷图像处理等。

就业去向:毕业生可在机电行业、新闻出版行业,尤其是在印刷包装机械领域从事产品设计、制造、研发、教育培训、技术管理与设备营销等方面工作。本专业的学生就业率历年来都是名列前茅,与其它院校的相同专业有着明显的优势。

工业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工业设计基础理论和知识,掌握产品造型设计应用能力,可在专业设计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单位从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和教学、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人机工程学、素描、色彩、构成、工程制图、机械结构设计、材料与制作工艺、设计程序与方法、变形与组织结构、产品改进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多媒体设计、结构设计、形象设计等。

就业去向:毕业生可在出版、印刷、包装、广告等企业和事业单位及专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从事产品开发和创新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设计、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

电气信息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自动化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特别是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理论基础和良好的学科素养,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知识面宽、可持续发展能力强,了解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出版以及相关领域方面的基本知识,具备分析和开发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适应性强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能在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开发、设计和管理维护的工作。

主要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电工学、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软件工程、LINUX网络操作系统、网页与网站开发技术、WEB开发技术、网络管理与实践技术、网络设计与规划、嵌入式系统、电子商务、C#.NET应用实例、Oracle数据库技术、UML建模技术等。

就业去向:毕业生可在计算机行业、新闻出版行业和印刷包装领域从事软硬件设计、研发、教育培训、网络系统管理与维护、网站与网页开发与维护、营销等方面工作。本专业的学生就业率历年来都在90%以上,就业后的薪水与待遇较高是本专业的主要特色。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电子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了解出版、印刷包装方面的基本知识,具备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可在研究、开发、企事业等单位,特别是印刷包装,电子出版等相关部门从事电子信息技术开发、维护与应用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数字印刷技术、数字传播与出版、嵌入式系统、网络规划与设计等课程。

就业去向:毕业生可在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相关部门、企业、事业,尤其是印刷包装行业、电子出版及相关部门从事电子信息技术开发与应用工作。

自动化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素质高、适应性强,掌握自动化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熟悉工业自动化技术和方法具备在工业过程控制、电气传动与挖掘、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信息处理领域从事系统分析、设计、运行、自动化装置的开发与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机与拖动基础、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控制系统仿真、计算机控制系统、电气控制与PLC、印刷设备传动与控制等。

就业去向:毕业生可从事自动化与工业控制领域的应用、科研开发、技术服务等工作,尤其在印刷包装设备与工艺领域从事自动控制相关研究工作。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字信息处理与传播、数字媒体设计和开发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熟悉信息传播理论、数字出版流程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接受软件工程和数字媒体技术实践的基本训练。培养掌握计算科学和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悉出版特别是数字出版的流程及相关技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适应性强,从事数字媒体开发与数字传播的应用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字媒体概论、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设计、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与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数字出版技术、数字印刷技术、数字媒体资源管理、非线性编辑技术等。

就业去向:毕业生可在出版、新闻、影视、广告等文化媒体,及其它数字媒体开发和产品设计制作领域从事设计、开发、信息服务及数字媒体管理等工作。

印刷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现代图文信息处理、再现和现代印刷复制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熟悉图文处理技术、印刷工艺设计、印刷品质量监控、印刷材料适性测试的基本方法,能从事印刷工艺设计、技术管理、质量监控、科研及教育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色彩学、信息记录材料及应用、文字信息处理、图像处理及制版原理、数字化印前处理系统及流程、印刷材料及适性、印刷原理、印刷工艺、印后加工技术、印刷品质量标准及测控等。

就业去向:学生毕业后可在新闻出版、印刷、广告等行业,从事电子制版与设计、印刷生产管理、印刷工艺管理、质量检测与控制、图文信息处理、印刷教育与技术研究等工作。

包装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包装设备与工艺、包装结构设计、包装系统设计、包装印刷及印后加工、印品质量控制与管理等知识,能从事产品的包装容器设计与制造、包装(印刷)工艺生产管理、包装(印品)质量检测与控制等工作,具有解决包装印刷与印后加工问题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包装材料学、包装结构设计、包装装潢设计、包装工艺学、图文信息处理及复制、色彩学、印刷原理、包装印刷及印后加工、印刷材料及适性、运输包装学、出口商品包装、包装品质量检测

就业去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商品生产与流通部门、包装与印刷企业、科研机构、外贸、商检等部门,从事包装系统设计、包装印刷与印后加工、质量检测、技术管理等工作。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熟悉高分子材料制造和成型工艺等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印刷包装工艺,能从事印刷包装材料及其它高分子材料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及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加工与成型、印刷材料学、包装材料学以及独立设置的五门实验课

就业去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印刷包装材料、印刷包装企业以及相关企业、机关、研究院所等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及经营管理等工作。

管理类(财务管理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市场营销专业专业)

财务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财务管理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分析和解决财务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熟悉国家有关财务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熟悉新闻出版行业财务管理现状和特点,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经济法、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实务、投资学等

就业去向:本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到出版社、期刊社、报社、出版发行集团、国有和大型民营书店、印刷包装企业、文化企业事业单位从事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等工作;也可以到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从事审计、资产评估、管理咨询等工作;还可以到银行、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从事财务分析、投资分析等工作。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现代管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理论和知识,具备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信息资源开发、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熟悉出版印刷行业生产经营管理和信息管理的,能在出版印刷及相关行业的企业、事业单位,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经济学(微观、宏观)、管理学原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统计学、管理信息系统、生产运作管理、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出版经营管理、出版印刷企业成本核算、网站规划与建设、数据挖掘与数据仓库、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网络开发技术、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安全、决策模型等。

就业去向:本专业毕业生可以到出版社、报社、杂志社等新闻出版单位,新华书店、图书贸易公司等图书发行企业,大型书刊及包装印刷企业、软件公司、网站以及其他各类工商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等。

市场营销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在具备管理、经济和法律等相关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系统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市场营销能力和技巧、熟悉出版与印刷行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的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经济学(宏观、微观)、管理学原理、运筹学、统计学、会计学、经济法、生产与运作管理、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调查与预测、出版社经营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出版物市场营销、战略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

就业去向:本专业毕业生可以到出版社、报社、杂志社等新闻出版单位,新华书店、图书贸易公司等图书发行企业,大型书刊及包装印刷企业以及其他各类工商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

编辑出版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语言文化、编辑出版、经济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具备书刊编辑策划、出版经营管理、出版物市场营销、出版新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够在出版单位、发行部门、新闻机关等从事编辑策划、出版管理、发行营销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现代汉语、写作、中国文学史、、传播学、大众传媒概论、公共关系学、出版学、编辑学、中国编辑出版史、出版社经营管理、出版法规、版权与版权贸易、书刊校对实务等

就业去向:本专业毕业生可以到文化创意产业内的各类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图书出版社、报刊社、音像电子出版社、网络出版机构、出版物发行营销机构以及新闻出版行政机关等

广告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广告学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具备广告策划与创意能力、广告媒介发布与效果评估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与表现能力的广告行业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传播学、市场营销学、公共关系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心理学、广告学、广告策划与创意、广告调查、广告媒体投放、广告文案写作、广告摄影与摄像、电脑图文设计、音视频处理技术等

就业去向:本专业毕业生可以到文化创意产业范围内的各类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广告经营单位、媒介单位及媒介广告业务部门、出版单位广告业务部门等。以及普通企事业单位广告宣传部门、政府广告管理机关等。

英语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熟练掌握英语语言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具备较强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熟悉出版文化产业、版权贸易和管理等方面专业知识,具备在出版、文化、贸易等行业从事英文编辑、翻译等工作的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英语、听力、口语、泛读、语法、英语写作(初级、高级)、高级阅读、翻译理论与实践、学术论文写作、英美文学史及选读、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英语语言学导论等

就业去向:学生毕业后可到出版社、报社、杂志社、文化出版公司、印刷企业、学校以及各种企事业单位从事英文编辑、翻译等工作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和高品位的文化鉴赏能力,具有国际文化视野和现代产业运营理念,掌握文化产业的经营特点和运作规律,具有现代管理、经济、法律基础知识和文化传播、经营管理能力,适应出版、印刷等各类文化产业经营企业、文化产业管理机构、文化事业单位以及文化市场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产业经济学、文化传播学、社会统计学、出版学、版权贸易、中外文化史、美学与艺术概论、中外艺术史、文化产业概论、文化资源学、知识产权法、文化政策与法规、媒介经营与管理、项目策划与管理等

就业去向:学生毕业后既能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旅游、影视媒体、艺术演出、展览策划、博物馆等文化艺术单位,从事文化艺术策划、交流、文化投资咨询、国际文化贸易等经营管理方面的工作,也能到各级政府机关的宣传文化部门、文化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的文化部门,从事文化产业管理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

传播学(数字出版传播)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宽口径、厚基础、多技能”为基本要求,培养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熟谙数字出版规律,能适应新技术新媒体发展和信息时代大众文化传播多元化趋势,具有分析和解决数字出版运营和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在数字出版、媒体传播、影视制作等文化创意相关行业从事创意策划、多媒体信息表达、信息资源平台集成定制服务、跨媒体运营管理、出版流程控制与质量分析、数字出版规划与推广、数字版权保护与交易等岗位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应用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传播学原理、中西方文化概论、编辑学、计算机网络应用、数据库技术应用、数字出版原理、出版法律法规、多媒体信息表达与版权保护、数字资产管理媒介策划与创意、媒介经营与管理等

就业去向:本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到图书、期刊、报纸、音像电子等传统媒体从事数字网络出版的创意策划、内容加工、技术支持、组织管理等工作,也可以到网站、影视制作、软件、文化传播等新型文化创意企业从事创意策划、多媒体信息表达、信息资源平台集成定制服务、跨媒体运营管理等工作。

艺术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艺术设计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熟悉出版、印刷及相关文化、传媒产业状况,具备较强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能力和艺术创新精神,能在出版、印刷、广告等部门从事平面、电子媒体等艺术设计、策划及编创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艺术史、构成艺术、装饰基础、字体设计、设计学、机构形象设计、书籍装帧设计、网络编程技术与应用、网络构建与设计、多媒体编程技术与应用、多媒体课题编创

就业去向:毕业生能在出版、包装、广告业及企事业从事书装、包装、广告、企业形象设计;能在电子出版业及相关文化产业从事多媒体及相关产品策划与设计;能在网络信息产业从事网站、网页形象策划与设计。

绘画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较强的绘画创作能力和艺术创新精神,能在出版、印刷、及相关文化、传媒等部门从事绘画艺术创作、编创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艺术史、数字设计软件应用、数字绘画技术、综合材料与应用、卡通表现技法、插图创作、综合材料艺术创作、新媒体艺术

就业去向:毕业生能在新闻出版产业从事书刊插图创作和漫画、连环画编创,在文化艺术事业从事现代视觉艺术创作。

动画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较强的专业创作能力和艺术创新精神,能在影视等传媒领域从事动画的编创、教学及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图形图象软件基础、视听语言、动画造型设计、动画剧本创作、中外电影史、数字摄影艺术、广告摄影

就业去向:毕业生能在影视、网络信息产业从事影视、网络动画编创的;能在出版、广告、影视产业从事图片、广告、影视摄影。

 

 

 

 

 

 

[高职专业介绍]

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能从事彩色图像图形文字及多媒体信息处理、电子制版工艺、计算机应用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电脑排版技术、图像处理、图形处理、组版技术、扫描与输出技术、制版工艺、晒版与打样、印刷工艺、多媒体技术、网页制作、版面设计。

就业去向:书报刊出版、印刷、广告等领域的印前图文信息处理和计算机应用等工作。

 

印刷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能从事现代印刷工艺设计操作、印刷生产组织实施、印刷产品质量检测控制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印刷色彩、印刷材料、印刷工艺、印刷机结构、印刷机电路、电脑排版工艺、制版工艺、晒版与打样、印后加工、特种印刷、企业管理、印刷操作实训、印刷生产实习。

就业去向:印刷技术、印刷物资、出版等领域的现代印刷工艺设计与管理等工作。

印刷设备及工艺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能从事印刷机械电子设备的维护管理、自动控制、营销推广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印刷机结构与调节、电路与电子技术、印刷机电路、印后加工设备、印机故障诊断与排除、机电一体化、印刷过程自动化、特色实践环节。

就业去向:印刷生产、印刷设备制造、销售等领域的维护、营销等工作。

                                                   

包装技术与设计(包装装潢及CAD)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能从事现代包装设计、包装印刷、包装材料及设备选用、质量检测、技术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包装概论、印刷色彩、包装工艺、包装印刷、包装材料与加工、包装印刷设备、平面设计、包装装潢设计、包装结构设计、包装测试、包装设计、包装印刷实训。

就业去向:各类包装企业、商品生产和流通相关领域的包装技术工作。

版面编辑与校对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计算机媒体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制作技能,能从事计算机媒体设计与制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软件应用基础、图文处理基础、美术绘画基础、构成艺术、平面设计基础、书籍装帧及版式设计、多媒体出版物设计、电子出版工作流程及系统、VI形象设计、电视栏目包装设计、影视基础、多媒体广告设计、特色实践环节。

就业去向:包装行业、装潢行业、广告行业、企事业广告策划工作岗位。

市场营销(出版营销)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能从事出版物市场开发、营销发行、编辑出版辅助业务的高级出版营销技能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出版概论、发行概论、营销心理学、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市场营销与策划、现代物流学基础、公关礼仪学、图书分类及目录、音像发行基础、图书宣传艺术、书刊校对、版权贸易、售书操作实训、书刊会展实训、特色实践环节。

就业去向:各类出版社、报刊社、书店等出版物经营领域的市场营销、编辑出版辅助等工作。

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计算机媒体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制作技能,能从事计算机媒体设计与制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软件应用基础、图文处理基础、美术绘画基础、构成艺术、平面设计基础、书籍装帧及版式设计、多媒体出版物设计、电子出版工作流程及系统、VI形象设计、电视栏目包装设计、影视基础、多媒体广告设计、特色实践环节。

就业去向:包装行业、装潢行业、广告行业、企事业广告策划工作岗位。

 

 

[招生章程]

一、招生机构

为了做好招生工作,学院设有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和招生办公室。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主管院领导和纪委书记任副组长,成员由招生办公室、教务处、学生处等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指导全院的招生工作招生办公室负责招生的日常工作。

二、录取原则

1.我院招生工作按照教育部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关于招生工作的有关规定进行,严格执行招生计划,按照考生所报志愿择优录取。平行志愿间各志愿同等对待;非平行志愿按照考生志愿顺序录取,第一志愿录取生源不足时依次录取后续志愿的考生。对于进档范围内考生,按志愿从高分到低分确定考生专业,专业间无级差。

2.我院在提阅考生档案时,承认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对于特殊考生的加分或降分政策。北京地区体育二级运动员,需到我院体育部登记并通过测试。

3.限于目前师资条件,非英语语种考生入学后须改学英语;录取无男女比例限制。

4.报考艺术类专业的考生须通过我院单独组织的专业加试及生源地艺术统考,文化成绩达到生源地规定分数线。艺术类专业文理兼收,按照“专业成绩占60%、文化成绩占40%的加权综合分”录取,并根据专业需要,参考高考单科成绩。

5.报考英语专业的考生原则上要求英语高考成绩及格,并需参加外语口试,外语口试办法和口试成绩、听力成绩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招生管理部门的具体规定为准,学校在录取时参照各地规定执行。

6.报考工业设计专业的考生,同等条件下有美术基础者优先录取。

7.报考我院的考生具有文艺、体育特长的,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8.我院严格执行教育部和卫生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相关规定。根据专业要求,色盲或色弱考生不宜报考我院所有专业。

9.实行高考新方案的个别省市录取规则:江苏省按照《江苏省2008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办法》执行。我院普通类要求选测科目为:理工类选测物理,文史类选测历史;另一选测科目不做要求。对符合江苏省规定的基本报考条件的考生(选测2B、必测4C、技术合格)按照考生的投档分择优录取。艺术类对符合江苏省报考基本条件(学业水平测试D级不超过三门)的考生按照我院艺术类录取规则择优录取。

四、录取与入学

1.录取工作采取计算机网上录取方式。录取通知书均以挂号信函方式寄达考生,同时通过学校网页及各省市招生办予以公布。

    2.我院各招生专业学费严格按照教育部及北京市有关部门学费标准相关规定执行。本科:外语类5000元/学年,文史类4200元/学年,理工类4600元/学年,艺术类10000元/学年;高职:文史类、理工类6000元/学年,艺术类12000元/学年。

3.学生入学后全部要求住校,宿舍实行公寓化管理。根据北京市有关物价标准,按照住宿条件不同,住宿费为750元/学年1500元/学年。

4.对于不报到的考生,学院将于开学两周后,将其档案退回生源地高招办。

五、其它

我院全面落实“奖、贷、助、补、免”五位一体的资助政策。奖学金按学年评定,学院等级奖学金金额为500元至3000元/人次,企业奖助学金金额1000元至10000元/人次,另外还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北京市国家助学金等奖助学金,共有1/3的学生可以获得以上奖助学金。学院还为特困生设有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并协助办理国家助学贷款。

 

考生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学校办学性质

我校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与北京市政府共建、以北京市管理为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办学至今已50年历史。

二、2009年招生数量

2009年我校面向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招收本科生1650名,其中在北京招生本科文科110名,理科627名,艺术类50名;在北京招收高职生250名,其中文科50名,理科180名,艺术类20名。各省、各专业具体计划数见附表。

三、历年录取情况

学校艺术类属提前批录取,普通文、理科属第二批录取,高职属专科批录取。北京近年来,我校普通文科录取最低分比北京市二批本科线高出10分左右,理科一志愿录取最低分为北京市二批本科线;普通文科都是第一志愿录满,理科录取了部分第二志愿考生;理科考生第一志愿填报我校基本能满足第一或第二专业,报考风险较小。京外各省录取状况见附表。

四、专业之间级差

我校的专业之间没有级差,对于进档范围内考生,按志愿从高分到低分确定考生专业,建议考生按照自己的喜好顺序填报专业。

五、入学后转专业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学生可以申请转专业:

1.必修课平均学分绩排在年级专业人数前10%以内的优秀生;

2.学生确有拟转入专业的特长和兴趣,转专业更能发挥其专长者;

3.确因某种困难或非本人原因,不转专业则无法继续学习者。

六、身体特殊要求

根据专业要求,色盲、色弱考生不宜报考我校所有专业。

七、大类招生专业

我校有6个专业实行大类招生,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等3个专业归入“电气信息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3个专业归入“管理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入学2年后,根据学习成绩及学生兴趣,再分专业。

八、学分制

我校本科生从2007级开始实施学分制培养模式,学生在校期间根据自身的志趣和特长,在导师的指导下,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修读课程,自主安排学习进程,实行3—6年的弹性学制,修满规定学分即可毕业。

九、辅修专业

修业年限内,在保证完成主修专业学习要求的前提下,学生可以按规定修读辅修专业,修满辅修专业规定学分的,学校颁发“北京印刷学院辅修结业证书”。

十、生活保障设施

我校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生活环境和完善的服务保障。学生住宿实行公寓化管理,住宿4-6人一间,每间宿舍都配备了201电话、网口和配套的家具;多个学生餐厅为各地学生提供了不同风味的丰盛佳肴;校内的医疗中心、商店、电话超市、银行柜员机、洗浴、理发、洗衣等多项服务设施为学生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毗邻的大型超市、银行、邮局、公交站等社会服务功能更是充分保证了学生的生活需要。

十一、毕业生去向

毕业生主要去向包括“出国深造、读研究生、就业”三类,学校已与美国、英国、德国和俄罗斯等国家的大学、科研机构建立校际联系与交流,外事办会为学生去与学校签订协议的国外高校深造或交流提供服务;学校现有传播学、材料物理与化学、设计艺术学、机械电子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6个硕士研究生专业,学生可以报考我校研究生也可以报考其他学校的研究生,近年均有10%左右的学生考取研究生;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去向为新闻出版行业、文化创意产业的各类企事业单位,学校就业指导中心通过开展全程化的就业教育、就业咨询、举办校园双选会等为学生就业提供周到服务,近年来我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左右,名列首都高校前列。

 

 

 

 

学校地址:北京市大兴区兴华北路25号

邮政编码:102600

人工咨询电话:010-60261041      语音咨询电话:60261043/4

传真:010-60261040                

电子邮件:zsb@bigc.edu.cn        校园网址:www.bigc.edu.cn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