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9年招生总体情况
1、经教育部批准,我校2009年计划招生4435人。其中普通本科48个专业(方向)计划招生3335人,高职专科19个专业(方向)计划招生1100人。
2、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新兴专业人才的需求,我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结合学校办学特点、依据学科优势,增设了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一个本科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一个高职专科专业。
二、因材施教培养措施
为使学生毕业后能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学校积极调整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选择性学习、辅修另一专业和因材施教基础强化等多项措施,对学生实行个性化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拓展毕业后继续发展的空间。
选择性学习:根据我校本科人才培养计划,完成一年级学业的优秀理工类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志趣及将来继续发展的需求,自主申请重新选择专业,学校择优确定转专业学生;为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校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发展需求跨学科、专业选修各类课程,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主辅修学习:本科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跨专业修读辅修专业(学校现设有信息类、计算机类、经济类、管理类、外语类、生物类、食品类、机械类、环境类、化材类、纺织类、印刷包装类等专业供学生辅修学习),完成辅修专业教学计划者,学校将发放给辅修证书,国家将在辅修学生主修专业的毕业证书上注明“该生在校辅修××××专业,成绩合格”,并将辅修专业名称注册在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信息网上。
因材施教基础强化:为使综合素质好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培养,学校将从理工类本科各专业中选拔一批优秀新生组建因材施教班,集中管理实施基础强化培养。因材施教班注重优良学风的形成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主干课程的教学比普通班起点高、要求严,特别注重加强学生数学基础、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为这批优秀学生的继续深造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材施教班学生重选专业时优先考虑。
三、优秀入学成绩奖
“优秀入学成绩奖”是我校为入学成绩优异的新生特设的一个奖项。参加此奖项评选者必须是参加全国统一考试成绩优异、第一志愿报考我校且被我校正式录取的新生。
四、学生生活环境
学校座落于风景秀丽的渤海之滨――大连,校园绿树成荫,草青花艳,是辽宁省花园式单位。学校交通便利,有多条公交车可直达火车站、商业中心等主要场所。校园内生活设施完善齐备:大型超市、书店、美术用品超市等满足了学生购买日常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的需要;餐饮服务区、风味一条街、学生食堂饭菜品种齐全、花样繁多、质优价廉;“校园一卡通”极大方便了学生在校园内各种消费的结算,免去了现金携带、交易等的诸多不便;邮政储蓄及邮局、建设银行自动提款机为学生存取款及邮递提供了安全、方便、快捷的服务;20栋学生公寓楼,面积达十万余平方米,每栋公寓都配备自助式全自动洗衣机、衣物甩干机、电加热水炉、小型超市、公用工具箱等生活设施,能够很好地满足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需求。其中高档公寓楼每室住宿4人,收费标准为1200元/年,房间内配设电脑桌、书架、程控电话接点、衣柜等设施,部分公寓配设室内卫生间;中档公寓楼每室住宿6人,收费标准为1000元/年,房间内配设学习桌、书架、程控电话接点、衣柜等设施;普通公寓楼每室住宿8人或6人,收费标准为500元/年,房间内设有学习桌、衣柜、程控电话接点等设施。
大连工业大学后勤集团有一套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和一支优秀的工作人员队伍,服务、管理、安全、卫生等工作始终走在省、市高校的前列。十号、十二号、十三号学生公寓曾先后被辽宁省评为“大学生文明公寓”和“标准化学生公寓”;学生食堂连年被评为辽宁省高校先进食堂、辽宁省首批《标准化食堂》和《卫生A级单位》。
注:按照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新生入学后由学校统一安排住宿,学生一律不得在校外居住。
五、大学生社团情况
社团活动是学校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学生通过社团活动增长知识、锻炼能力、丰富和活跃课余文化生活。学生社团作为一支校园学生力量,在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管理体系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学校现有各级学生社团36个,他们在学校各级团组织的指导下开展活动,在不断的探索前进中,学校不断完善了对学生社团的管理,更加有效地发挥了社团的积极作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学生社团有:
校广播电台:成立于1983年的广播电台在校党委、校团委的关怀下,以“见贤思齐,不断进取”精神,牢记 “风雨经年,心手相连”的台训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现有14个节目组,内容涵盖时政、科技、文化、教育、就业、体育、生活、娱乐等,每周播音时间900余分钟。校广播电台曾荣获“辽宁省大学生示范社团”称号。
KAB创业俱乐部:KAB创业俱乐部成立于2008年5月,是全国34个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中辽宁省仅有的2所高校之一。以培养青年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企业家型”复合型人才,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宗旨。俱乐部定期举办创业大讲堂、创业计划竞赛等活动,在不断创新、知识积累、提升素质的过程中,凝聚成一个具有浓厚创业氛围的模范群体。俱乐部推荐的作品参加两届全国诺基亚青年创意、创业大赛分别荣获金奖、银奖。
文学社:这里是工大学子展示文学才华的最佳舞台,以活跃校园文化为宗旨,所有社员精诚合作,社内气氛活跃,向心力强,曾荣获“大连市明星社团”称号。其刊物《玉山印象》在学生中享有盛誉,曾被评为“大连市青少年文化建设文艺作品类优秀项目”。
国旗班:特色的管理,严格的训练,造就了这支特殊的学生队伍。国旗班承担着学校升旗仪式和重大活动的升旗任务,曾荣获“大连市明星社团”称号。
六、毕业生就业情况
学校非常重视并不断加强和改进毕业生就业工作,不断强化对毕业生的服务意识,加大对毕业生指导与服务的力度,形成了全校重视就业工作、全员参与就业工作的工作格局。
学校确立了培养社会实用型人才的办学思路,坚持以特色求发展,逐步建立了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机制,注重学生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增强毕业生的求职择业技能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了切实的成效。我校毕业生普遍具有基础理论扎实、业务素质高、上岗快、独立工作能力强的特点。多年来,我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一直保持良好的势头,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2%以上。
学校是2003年“辽宁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优秀单位”、2004年“辽宁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单位”、2005年“辽宁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突出贡献奖”获奖单位、2006年首批“辽宁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2007年第一批“辽宁省大学生就业市场分市场”授牌单位。2007年,学校又被团中央和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授予“创业教育示范高校”荣誉称号,2008年,我校被辽宁省教育厅授予“2006-2007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