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关心的问题
一、沈阳大学校区分布
我校有 三个校区,分别为
沈阳大学望花南街-联合路校区: 地址:沈阳市大东区望花南街21号;
沈阳大学文萃路校区: 地址:沈阳市东陵区55号;
沈阳大学新民校区: 地址:沈阳市新民市南街。
二、学校录取原则
1、调档比例
按考生所在省的所属批次控制分数线上投档,投档比例为120%;艺术类考生按考生所在省的艺术类所属批次控制分数线上投档,投档比例为院校一志愿全额投档。
2、身体健康状况要求
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3、院校志愿录取办法
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成绩为依据,德智体全面衡量,按考生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当第一志愿上线考生数不足计划招生数时:在同批录取学校控制分数线以上,按考生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当第一志愿上线考生数多于计划招生数时:不再调阅第二志愿及其他志愿考生档案。
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会计学(国际会计方向)专业对外语小分有一定限制。
金融学(国际金融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方向)、工商管理(国际物流管理方向)、工商管理(国际企业管理方向)、会计学(国际会计方向)、旅游管理(国际旅游管理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经济方向)专业只录取有志愿考生。
4、对加分、降低分数投档考生的处理
按省招考委关于加分、降分投档以及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等照顾录取规定的文件精神执行。
5、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办法
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实行志愿优先的原则录取。
6、艺术类考生录取办法
艺术类各专业限招专业加试合格考生。艺术类师范专业对外语小分有一定限制。
辽宁省生源艺术类专业录取原则为美术学(师范)专业按综合成绩(专业考试成绩×2+文化课成绩)从高到低录取。音乐学(师范)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按综合成绩(专业加试成绩+文化课成绩)从高到低录取。艺术设计专业在辽宁省招办划定的文化课录取控制线和艺术类专业分数线上我校还划定文化课录取控制线,在此分数线上按照专业成绩从高到低依次录取。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节目主持方向)、广播电视编导(空乘服务方向)、雕塑、绘画、表演类等其它艺术类专业在辽宁省招办划定的文化课录取控制线和艺术类专业分数线上,按专业考试成绩从高到低录取。
非辽宁省生源艺术类专业录取原则为文化课成绩达到本省招办划定的艺术类文化课录取控制线上,按我校的专业考试成绩从高到低录取。
三、研究生教育
学校在“科学办学、民主办学、开放办学”的办学理念指导下,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科研为先导,优化资源配置,在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学科门类下,形成了由省级重点扶持学科、校级重点学科、硕士点学科和扶持学科组成的学科体系。目前的省级重点培育学科为材料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校级重点学科为环境工程、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美术学;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包括财政学(含税收学)、产业经济学、美术学、动物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岩土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会计学等十个学科专业,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为一级学科硕士点。
学校在各方面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实施“以人为本,注重内涵,强化特色,稳步发展”的发展战略。坚持以质量为中心,努力体现培养特色,力争创新培养模式。建设有研究生多媒体教室、研究生电子阅览室、研究生学术活动室等教学设施;通过研究所(室)、导师工作站的建设改善研究生培养环境;通过组织“挑战杯”科技竞赛、研究生辩论赛、学术论文评比、网站制作大赛、英语演讲赛等各种形式的竞赛和文体活动为研究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舞台;借助学校多学科资源开设旨在提高人文素质修养的公共选修课,为研究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创造了优越条件。截至目前,研究生在校期间发表核心期刊学术论文291篇,其中被SCI收录5篇,EI收录2篇;20名毕业研究生考取博士研究生,占毕业生总数的13%;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优秀奖1项;16名研究生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研究生组比赛中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此外,学校设立研究生优秀奖学金、奖助学金和专项学术奖,并通过研究生助研、助教、助管活动帮助经济困难的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
近期我校学科建设工作的目标是巩固、发展和提高学科水平,拓宽硕士点授权学科领域,凝练研究生培养特色,以学科建设推动专业建设,以高层次人才培养拉动本科教育,为把我校建设成为全国本科院校中有一定影响的综合性大学而不懈努力。
四、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加强就业指导,从大一开始,开设就业指导课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化设计,使学生更好的了解国家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转变学生就业观念;邀请知名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人事主管及知名专家一起与学生交流、座谈,使学生了解企、事业单位需求人才的模式,提高学生的择业技巧和自我推荐能力。
采取多种形式和措施,积极推荐毕业生就业。建立了学校、学院两级就业机制,全方位、多方式推荐毕业生就业。除每年召开大型双选会外,还定期召开中、小型企业说明会暨毕业生招聘会;与国内数百家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社会需求信息定期向学生发布;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市及各地区、各高校召开的双向选择洽谈会;同时利用就业信息网,加强与全国各地用人单位的网络联系,为学生网上求职提供最新最快的就业信息,网上就业工作站常年对学生开放。
突出我校办学特点,构建以“四结合”、“双证书”为代表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与数百家单位建立了就业实习基地。这些单位在为学生提供实践能力的同时,还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当数量的就业岗位。
五、沈阳大学学生奖、助学金及助学贷款情况
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建设良好的学风,学校实行奖学金制度,用于鼓励学生刻苦学习,努力向上,学校每年各类奖学金总额达750余万元,获奖比例占学生总数的20%以上。
国家奖学金 5000元/年/人
政府奖学金 5000元/年/人
“宝钢”奖学金 5000元/年/人
市长奖学金 6000元/年/人
校长奖学金 5000元/年/人
学习奖学金 600元-3500元/年/人
学校十分关心在经济上暂时面临困难的学生,专门为经济困难的学生设立多项奖、助学金,经费总额达1400余万元,符合条件且品学兼优的经济困难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资助,受资助面达100%。
国家励志奖学金 5000元/年/人
国家助学金 1500元-3000元/年/人
沈阳市人民政府经济困难学生奖助学金 750元-1500元/年/人
沈阳大学经济困难学生奖学金 1000元-3000元/年/人
阳光助学金 2000元/年/人
博爱助学金 2000元/年/人
沈阳市教育基金会助学金 1000元/年/人
冠亚英语奖学金 2000元/年/人
学校还设立了300余个校内固定的勤工助学岗位,每个岗位每年能获得1500-2400元的勤工助学补贴。除此之外,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学校还不定期的为经济困难学生发放伙食补助。这些奖、助学金基本覆盖了全校所有符合条件的经济困难学生,保证了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期间正常学生和生活。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区、县级以上民政部门困难证明)入学后,可以办理国家助学贷款,也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勤工助学活动。
六、蓬勃发展的校园文化
几年来,学校不断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形式,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内涵,增加校园文化活动科技含量,使得我校的校园文化蓬勃发展,成绩显著。我校先后组织开展了“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邀请“大学生交响乐团”、“沈阳爱乐乐团”以及“中央民族乐团”来我校演出,参与人数近万人。并且通过文化节、科技节、主持人大赛、“校园之星”歌手大赛、舞蹈大赛、辩论赛、各类球类比赛、“青春回响――迎新文艺晚会”、“迎新年化妆舞会”等活动,进一步丰富了我校青年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陶冶了情操,提升了校园文化品位和层次。
学生社团是我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占有支撑地位,我校现有注册学生社团36个,社团类别可分为学术类、科技类、文体类及公益类,目前我校学生社团以活动多、内容新、覆盖面广等优势成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逐步形成以社团节为品牌的特色社团活动。
七、我校2008年辽宁省生源录取分数情况
二批本科录取分数理科433分,文科470分;三批本科录取分数理科370分,文科408分;专科录取分数理科310分,文科350分;艺术类文化课录取控制分数线200分;体育类文化课录取控制分数线理科210,文科210分;体育专业控制分数线50分;三校生专科文化基础课控制分数线120分,专业课成绩控制分数线130分。
八、对考生的报考专业及语种要求
(1)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日语、俄语、会计学(国际会计方向)、初等教育(计算机双语方向)、初等教育(数学双语方向)、金融学(国际金融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方向)、工商管理(国际物流管理方向)、工商管理(国际企业管理方向)、旅游管理(国际旅游管理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经济方向)专业限招英语考生。
(2)其他专业对外语语种无限制。
九、学校宿舍的收费情况
我校宿舍根据住宿条件分四个层次,收费标准分别为:500元/学年、800元/学年、1,000元/学年、1,200元/学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