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右图示意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的轨迹,读图完成1-2题。
1.当太阳直射点位于A处时,北京时间为
A.6月23日2120 B.6月23日21:24

C.6月22日2120 D.6月22日21:24
2.当太阳直射点从A点沿移动轨迹向西略偏南方向移动,
到达B点时,用时
A.12小时 B.24小时
C.36小时 D.48小时

3.根据图示信息可推测,该河流
A.冬季无结冰现象 B.以雨水补给为主
C.水位季节变化小 D.下游径流量最小
4.与1985年-2000年对比,该流域2000年-2010年水体面积大量减少的原因是
A.蒸发量加大,下渗严重 B.耕地面积扩大,农田灌溉量增大
C.城镇规模过大,需水量增大 D.林地、草地减少,涵养水能力差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右图是风力统计曲线,其中两条折线对应左图中甲、乙两地,读图回答5-6题。

5.甲、乙两地对应的风力统计曲线是
A.甲—①、乙—②B.甲—②、乙—①
C.甲—②、乙—③ D.甲—③、乙—②
6.造成甲、乙两地一年中风力大小差异的原因是
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②地形起伏 ③海陆位置 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7.辽宁省冻土深度总体分布特征是
A.随纬度升高而增大 B.沿海向内陆增大
C.由东向西增大 D.半干旱向半湿润区增大
8.冬季冻土冻胀变形,影响地表建筑的安全。下列因素中对冻土冻胀程度影响不大的是
A.低温持续时间 B.冻结前的土壤含水量
C.地下水位高度 D.近地面气压高低
左下图为沿某岛屿20°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和甲、乙两地气候统计图,右下图为左图岛屿的地形略图,其中M为一月份20℃等温线(虚线为可能)分布状况。读图完成9-11题。

9.该岛甲、乙两地
A.甲处1月牧草枯黄B.乙地有明显干湿两季
C.7—12月降水量逐月增加D.气温年较差(较)小
10.两地纬度相同,但乙地比甲地降水量大得多,关于其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与东南季风有关B.乙地海拔比甲地较低
C.乙侧山坡迎暖湿信风D.甲深居内陆,乙沿海
11.关于虚线L1、L2、L3、L4等温线弯曲合理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L1符合实际,因为岛中距海较远气压较高
B.L2符合实际,因为该季节陆地温度高于海洋
C.L3符合实际,因为该季节海洋温度高于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