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第一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
高三化学 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 2015.1
完成本卷可能需要用到的数据:
1、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a-23 S-32 Ca -40 Cu -64
2、电离平衡常数(25℃):
Ki(HNO2) Ki(CH3COOH) Ki1(H2CO3) Ki2(H2CO3) Ki(HClO)
7.1×10-4 1.7×10-5 4.3×10-7 5.6×10-11 3.0×10-8
第Ⅰ卷(共6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人类使用材料的增多和变化标志着文明的进步,下列材料制备与化学无关的是
A.石器 B.青铜器 C.铁器 D.高分子材料
2.下列关于核外电子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电子云图中一个小黑点表示一个电子
B.电子式中元素符号周围的小黑点数表示核外电子总数
C.s电子在s电子云的球形空间内做规则运动
D.核外电子的能量大小主要是由电子层和电子亚层决定
3.只能在溶液中导电的电解质是
A.KOH B.CH3COONH4 C.SO2 D.CH3COOH
4.氢元素有三种同位素,各有各的丰度。其中 的丰度指的是
A.自然界 质量所占氢元素的百分数 B. 在海水中所占氢元素的百分数
C.自然界 个数所占氢元素的百分数 D. 在单质氢中所占氢元素的百分数
5.氰气[(CN)2] 性质与卤素相似,分子中4个原子处于同一直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是极性分子 B.键长:N≡C大于C≡C
C.CN-的电子式:[ ]- D.能与烯烃发生加成反应
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6.常温下某H2CO3溶液的pH约为5.5,c (CO32-)约为5×10-11 mol/L,该溶液中浓度最低的离子是
A.HCO3- B.CO32- C.H+ D.OH-
7.下列液体中,滴入水中出现分层现象,滴入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层现象不会逐渐消失的是(不考虑有机物的挥发)
A.溴乙烷 B.乙醛 C.橄榄油 D.汽油
8.储存浓硫酸的铁罐外口沾到浓硫酸会出现严重的腐蚀现象,这是因为浓硫酸具有
A.吸水性和酸性 B.脱水性和吸水性
C.强氧化性和吸水性 D.难挥发性和酸性
物质 溶解度( g/100g水)
氯化钠 36
硝酸钾 32
硝酸钠 87
氯化钾 37
9.室温时几种物质的溶解度见右表。室温下,向500 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投入2 g食盐,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食盐不溶解
B.食盐溶解,无晶体析出
C.食盐溶解,析出2 g硝酸钾晶体
D.食盐溶解,析出2 g氯化钾晶体
10.ICl能发生下列变化,其中变化时会破坏化学键的是
A.升华 B.熔化 C.溶于CCl4 D.受热分解
11.强酸和强碱稀溶液的中和热可表示为 H+(aq) + OH-(aq) → H2O(l) + 55.8 kJ
已知:①HCl(aq) + NH3•H2O(aq) → NH4Cl(aq) + H2O(l) + a kJ
②HCl(aq) + NaOH(s) → NaCl(aq) + H2O(l) + b kJ
③HNO3(aq) + KOH(aq) → KNO3(aq) + H2O(l) + c kJ
则a、b、c三者的大小关系为
A.a>b>c B.b>c>a C.a= b= c D.a= b< c
12.将少量SO2通入Ca(ClO)2溶液中,下列离子方程式能正确表示该反应的是
A.SO2 + H2O + Ca2+ + 2ClO- → CaSO4↓ + HClO + H+ + Cl-
B.SO2 + H2O + Ca2+ + 2ClO- → CaSO3↓+ 2H+ + 2ClO-
C.SO2 + H2O + Ca2+ + ClO- → CaSO3↓+ 2HClO
D.SO2 + H2O + Ca2+ + ClO- → CaSO4↓ + 2H+ + Cl-
13.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NH4+、Ba2+、SO42-、I-、S2-。分别取样:①用pH计测试,溶液显弱酸性;②加氯水和淀粉无明显现象。为确定该溶液的组成,还需检验的离子是
A.NH4+ B.SO42- C. Ba2+ D.Na+
14.MgCl2和NaHCO3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2混合制成溶液,加热蒸干灼烧后得到的固体是
A.Mg(HCO3)2、NaCl B.MgO、NaCl
C.MgCl2、Na2CO3 D.MgCO3、NaCl
15.体积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两种溶液,n (Cl-) = n (CH3COO-) = 0.01 mo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醋酸溶液的pH大于盐酸
B.醋酸溶液的pH小于盐酸
C.与NaOH完全中和时,醋酸消耗的NaOH多于盐酸
D.分别用水稀释相同倍数后,所得溶液中:n (Cl-) = n (CH3COO-)
16.已知蓄电池在充电时作电解池,放电时作原电池。下图是铅蓄电池的工作示意图,其反应原理为: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b电极放电后转化为c电极
B. 电极a和d都发生还原反应
C. b的电极反应式:Pb + SO42-–2e → PbSO4
D.放电后硫酸溶液的pH增大
17.将胆矾与生石灰、水按质量比为1:0.56:100混合配成无机铜杀菌剂波尔多液,其成分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uSO4•xCaSO4•xCu(OH)2•yCa(OH)2 ,当x =3时,y为
A.1 B.3 C.5 D.7
三、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
18.下列装置都可制取氨气,其中药品选用错误的是
A B C D
19.由短周期元素的简单离子形成的某化合物,一个阳离子和一个阴离子核外电子数之和为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晶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个数不一定相等
B.晶体中一定有离子键,可能有共价键
C.所含元素一定不在同一周期,也不在同一主族
D.晶体中阳离子半径一定大于阴离子半径
20.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气体,若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且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甲<乙 B.气体体积:甲>乙
C.摩尔体积:甲>乙 D.相对分子质量:甲>乙
21.浓度均为0.1 mol/L的下列各组溶液,将溶液(II)滴加到溶液(I)中,测得溶液(I)的导电能力变化符合右图变化趋势的是
A B C D
溶液(I) 盐酸 醋酸 氢氧化钠 氨水
溶液(II)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 氨水 硝酸银
22.检验溶液中是否有S2O32-的一种方法:取待测液,向其中逐滴滴加硝酸银溶液, 如果有S2O32-,会发生如下反应:
Ag+ + 2S2O32-→ [ Ag(S2O3)2 ]3- 3Ag+ + [ Ag(S2O3)2]3-→ 2Ag2S2O3↓(白色)
Ag2S2O3 + H2O → Ag2S↓(黑色)+ H2SO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实验可在酸性溶液中进行 B.此实验可在碱性溶液中进行
C.此实验只能在中性溶液中进行 D.硝酸银溶液必须过量
第II卷(共84分)
四、(本题共12分)
元素周期表中第VIIA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用途广泛。完成下列填空:
23.与氯元素同族的短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有 种不同能量的电子。
24.能作为溴、碘元素非金属性(原子得电子能力)递变规律的判断依据是 (填序号)。
a.IBr中溴为-1价 b.HBr、HI的酸性
c.HBr、HI的热稳定性 d.Br2、I2的熔点
25.海水提溴过程中,先向浓缩海水中通入 ,将其中的Br-氧化,再用“空气吹出法”吹出Br2,并用纯碱吸收。已知纯碱吸收溴的主要反应是:
Br2 + Na2CO3 + H2O → NaBr + NaBrO3 + NaHCO3(未配平),
则吸收1 mol Br2,转移电子 mol,反应中氧化产物为____________。
26.已知:AlF3的熔点为1040℃,AlCl3在178℃升华。从物质结构的角度解释两者熔点相差较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HClO有很好的杀菌消毒效果。为增强氯水的杀菌能力,可以用饱和氯水与小苏打反应来达到目的,试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其原因:
五、(本题共12分)
研究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发生如下反应:
4NO2(g) + 2NaCl(s) 2NaNO3(s) + 2NO(g) + Cl2(g)
完成下列填空:
28.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 。若只改变一个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则下列关于平衡常数K与化学平衡移动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a.K值不变,平衡不移动 b.K值变化,平衡一定移动
c.平衡移动,K值可能不变 d.平衡移动,K值一定变化
29.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填序号)。
a.υ正(NO2)= 2υ正(NO) b.NO和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不变
c.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d.c (NO2): c (NO): c (Cl2)= 4:2:1
30.为研究不同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在恒温条件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4 mol NO2和适量NaCl固体,10 min时反应达到平衡。测得10 min内υ(NO2)= 0.015 mol/(L•min),则平衡后n (Cl2)= mol,此时NO2的转化率为а1;保持其它条件不变,扩大容器的体积,当反应再次达到平衡时NO2的转化率为а2,则а2 а1(选填“>”、“<”或“=”)。
实验室可用NaOH溶液吸收NO2,反应为2NO2 + 2NaOH→ NaNO3 + NaNO2 + H2O。含0.2 mol NaOH的水溶液与0.2 mol NO2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 L溶液A,溶液B为0.1 mol/L的CH3COONa溶液。
31.两溶液中c(NO3-)、c(NO2-)和c(CH3COO-)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32.可使溶液A和溶液B的pH相等的方法是 (填序号)。
a.向溶液A中加适量水 b.向溶液A中加适量NaOH
c.向溶液B中加适量水 d.向溶液B中加适量NaOH
六、(本题共12分)
联碱法(侯氏制碱法)和氨碱法的生产流程简要表示如下:
完成下列填空:
33.写出化学式:② 、③ 。
34.从理论上分析,氨碱法生产过程中 (选填“需要”、“不需要”)补充氨气,写出该工艺中生成CaCl2的化学方程式 。
35.对联碱法中从母液中提取氯化铵晶体的过程进行分析,所得结论合理的是_____。
a.常温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比氯化钠小
b.通入氨气可把碳酸氢钠转化为碳酸钠,防止碳酸氢钠析出
c.加入食盐细粉目的是提高Na+的浓度, 促进碳酸氢钠结晶析出
36.取“侯氏制碱法”生产的纯碱样品5.500 g, 配成500 mL溶液,取25 mL溶液用0.1000 mol/L的标准盐酸滴定(设其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用酚酞作指示剂,三次滴定消耗盐酸的平均量为25.00 mL。计算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 。(已知25℃时0.1mol/L的NaHCO3溶液的pH约为8.3)
某活动小组根据上述制碱原理,用右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省略)制备碳酸氢钠。
37.实验时,须先从 管通入 气体,再从 管中通入 气体。
38.有同学建议在甲装置的b管下端连接乙装置,目的是 。
七、(本题共12分)
某课外兴趣小组探究利用废铜屑制取CuSO4溶液,设计了以下几种实验方案。
完成下列填空:
39.方案一:以铜和浓硫酸反应制备硫酸铜溶液。方案二:将废铜屑在空气中灼烧后再投入稀硫酸。和方案一相比,方案二的优点是 ;方案二的实验中,发现容器底部残留少量紫红色固体,再加入稀硫酸依然不溶解,该固体为________。
方案三的实验流程如右图所示:
40.溶解过程中有气体放出,该气体是_____。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气体速度加快,推测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设计实验证明你的推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四的实验流程如右图所示:
42.为了得到较纯净的硫酸铜溶液,硫酸和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应为____________;
43.对方案四进行补充完善,设计一个既能防止污染,又能实现物料循环的实验方案(用流程图表示)。
八、(本题共8分)
有机物A、B结构如图: A: B:
完成下列填空:
44.等物质的量的A和B,分别和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消耗氢氧化钠物质的量之比为 。
45.写出B与足量溴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6.欲将B转化为 ,则应加入 ;若在B中加入足量Na2CO3溶液,则B转化为 (填写结构简式)。
47.某有机物是A的同系物,且沸点比A低,写出其结构简式 ;能鉴别A、B的试剂是 。
九、(本题共14分)
化合物I是治疗失眠症药物雷美替胺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完成下列填空:
48.物质A中官能团的名称为 。
49.写出反应类型: 反应① ,反应④ 。
50.反应③会生成与D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副产物,写出生成该副产物的化学方程式 。
51.若未设计反应⑥,则化合物I中可能混有杂质,该杂质同样含有一个六元环和两个五元环,其结构简式为 。
52.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物质I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能发生水解反应 ④分子中有5种氢原子
53.已知:CH2=CHCH2OH CH2=CHCOOH
写出以CH2=CHCH=CH2、 为原料制备 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选)。(合成路线常用的表示方法为: )
十、(本题共14分)
硫化氢与浓硫酸发生如下反应:H2S + H2SO4(浓)→ S↓ + SO2↑ + 2H2O
加热条件下,单质硫与浓硫酸又会发生如下反应:S + 2H2SO4(浓) 3SO2↑ + 2H2O
计算:
54.若98%浓硫酸可表示为H2SO4• aH2O,则a = ;若要把该浓硫酸转化为H2SO4•H2O,则98%浓硫酸与加入水的质量比为 。
55.一定条件下,将0.1 mol H2S气体通入足量浓硫酸中,生成b mol SO2,则 b的取值范围是 。
56.在50 mL、4.0 mol/L的NaOH溶液中,通入H2S气体并充分反应,然后,小心蒸发,得到不含结晶水的白色固体。通入H2S的物质的量为x mol,生成的白色固体的质量为7.9 g,通过计算确定白色固体的可能成分及每种成分的质量(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参考答案
第Ⅰ卷(共66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A D D C D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B D A B D B A D B C B D
三、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
题号 18 19 20 21 22
答案 CD AC AD B CD
第II卷(共84分)
四、(共12分)
23.3种 (1分)
24.a c(2分)
25.Cl2或H2O2(1分) 1.67(或5 3 )(2分), NaBrO3(1分)
26.AlF3是离子晶体,AlCl3是分子晶体(2分)
27.①氯水中存在Cl2+ H2O HCl+ HClO,②盐酸是强酸,HClO和碳酸都是弱酸,且室温下Ki1(H-2CO3) > Ki(H¬ClO)> Ki2(H¬2CO3);③加入小苏打,盐酸能与之反应导致盐酸浓度下降,平衡向正向移动,而HClO不能与之反应,所以HClO浓度增大。(3分)
五、(本题共12分)
28. [c (NO)]2•[c (Cl2)] [c (NO2)]4 (1分) b c(2分)
29.c(2分)
30.0.075 (2分) < (1分)
31.c(NO3-) > c(NO2-) > c(CH3COO-) (2分)
32.b c(2分)
六、(本题共12分)
33.CO2 NH3 (2分)
34.不需要 2NH4Cl+ Ca(OH)2 → CaCl2+ 2NH3↑+ 2H2O(各1分,共2分)
35.b (1分)
36.0.964(或96.4%)(2分)
37. a、氨气; b、二氧化碳(各1分,共4分,组合不对均不得分)
38.增大二氧化碳与溶液接触面积,使其充分反应。(1分)
七、(本题共12分)
39.不产生污染空气的SO2气体,制取等量的CuSO4溶液,消耗的硫酸量少(2分)
Cu(1分)
40. O2(1分) 反应产生的Cu2+对H2O2分解有催化作用。(1分)
41.取H2O2溶液,向其中滴加CuSO4溶液,观察产生气泡的速率是否加快。(2分)
42.3:2 (2分)
43.合理即给分(3分)
八、(本题共8分)
44.3:2 (2分)
45. (2分)
46.Na (1分) (1分)
47. (1分,合理即给分)
Na2CO3、NaHCO3、银氨溶液、新制Cu(OH)2等(1,合理即给分)
九、(本题共14分)
48.羟基 溴原子 (各1分,共2分)
49.取代反应 加成反应 (各1分,共2分)
50. (2分)
51. (2分)
52. 或 (2分)
53. CH2=CHCH=CH2
HOOCCH=CHCOOH (4分)
十、(本题共14分)
54.1 9 (2分) 25:4 (2分)
55.[0.1,0.4] (2分)
56.NaOH 4 g Na2S 3.9 g 或 Na2S 7.6 g NaHS 0.3 g
(每组4分,共8分)
点击下载:上海市徐汇区2014-2015学年高三第一学期学习能力诊断化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