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3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 - 高考语文 - 正文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2015北京市六十六中高三第一次质检语文试题及答案

来源:2exam.com 2014-12-15 19:54:48

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试卷说明: 1.本试卷共   六   道大题,共 7 页。 2.卷面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80   分钟。 3.试题答案一律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4题。共10分。
日前,烟台大学7位保洁员吃学生剩饭的照片蹿红络。这些老人自愿食用学生的剩菜剩饭,只是为了向莘莘学子传递“节俭是一种习惯”的理念。
其实,我们一直是一个崇俭抑奢的民族。《左传》有言:“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李商隐《咏史》诗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奢靡之风逐渐抬头,浪费现象悄然流行。一些人认为宁剩毋缺、宁多毋少才够档次,以为一掷千金、挥霍无度才算有面子,于是个人消费竞相攀比、追逐奢华。太史公高呼:“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司马光告诫后人:“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如果人人厉行节约,13亿人积腋成裘、聚沙成塔,那将是多么巨大的财富?相反,浪费起来,又将是多么巨大的损失?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的是(4分)
A. 蹿(cuàn)红    莘(shēn)莘学子    奢靡(mí)  宁(nínɡ)剩毋缺
B. 蹿(cuān)红    莘(xīn)莘学子     奢靡(mǐ)   宁(nìnɡ)剩毋缺
C. 蹿(cuān)红    莘(shēn)莘学子    奢靡(mí)  宁(nìnɡ)剩毋缺
D. 蹿(cuàn)红    莘(xīn)莘学子     奢靡(mǐ)  宁(nínɡ)剩毋缺
2. 文中划线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4分)
A.一掷千金    B. 一饱之需
C. 厉行节约    D. 积腋成裘
3. 材料中的保洁员形象,作者最认同的一项是(4分)
A.自食其力者    B.传递理念者
C.追随时尚者        D.哗众取宠者
4.下列文学常识错误的一项是(4分)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的重要文献。
B.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晚唐著名诗人 <http://baike.baidu.com/view/15168.htm>,和杜牧合称“小李杜 <http://baike.baidu.com/view/17796.htm>”。他擅长诗歌写作,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
C.《史记》也叫《太史公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中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 <http://baike.baidu.com/subview/17163/11853616.htm>时期长达3000余年的历史。
D.《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北宋的司马迁和他的助手等人编纂而成。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5-6题。共8分。
这是一场著名的颁奖典礼,获得最佳女演员奖的是“大嘴美人”朱莉娅·罗伯茨。这位早已经历过奥斯卡颁奖典礼等无数大场面的世界级影星,今天却紧张得一塌糊涂。伴随着杂乱无章的手势和支离破碎的语音,意味复杂的泪水涌上了朱莉娅·罗伯茨的眼睛。
5. 以下获奖感言的表述不得体的一句是(4分)
A.我要衷心感谢在场的每一个人,是你们的肯定让我一步步成长到现在这个位置。
B.这次获奖,有喜悦更有感动,因为我深知,这份荣誉更应该属于我身后的团队。
C.我再次深深地体会到,机会真的只青睐有准备的头脑,胜利永远属于强大的人。
D.在今后的舞台上,我会继续用实际行动回报每一位关注我、喜欢我、帮助我的人。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4分)
A.我们的“大嘴美人”只是在痛苦地挣扎着发出一些声音而已。
B.这场著名的颁奖典礼,朱莉娅·罗伯茨获得了最佳女演员奖。
C.这是经历过奥斯卡颁奖典礼等无数大场面的一位世界级影星。
D.由于过度的紧张,她的手势变得杂乱无章,语音支离破碎。
二、本大题共4小题,共16分。阅读下文,完成第7-11题。
时诸伶败政乱国者,有景进、史彦琼、郭门高三人为最。
郭门高者,名从谦,门高其优名也。虽以优进,而尝有军功,故以为从马直指挥使。从马直,盖亲军也。从谦以姓郭,拜崇韬为叔父,而皇弟存乂又以从谦为养子。崇韬死,存乂见囚,从谦置酒军中,愤然流涕,称此二人之冤。是时,从马直军士王温宿卫禁中,夜谋乱,事觉被诛。庄宗戏从谦曰:“汝党存乂、崇韬负我,又教王温反。复欲何为乎?”从谦恐,退而激其军士曰:“罄尔之资,食肉而饮酒,无为后日计也。”军士问其故,从谦因曰:“上以王温故,俟破邺①,尽坑尔曹。”军士信之,皆欲为乱。
李嗣源兵反,向京师,庄宗东幸汴州,而嗣源先入。庄宗至万胜,不得进而还,军士离散,尚有二万余人。居数日,庄宗复东幸汜水,谋扼关以为拒。四月丁亥朔,朝群臣于中兴殿,从驾黄甲马军阵于宣仁门、步军阵于五凤门以俟。庄宗入食内殿,从谦自营中露刃注矢②,驰攻兴教门,与黄甲军相射。庄宗闻乱,率诸王卫士击乱兵出门。乱兵纵火焚门,缘城而入,庄宗击杀数十百人。乱兵从楼上射帝,帝伤重,踣于绛霄殿廊下,自皇后、诸王左右皆奔走。至午时,帝崩。五坊人善友③,聚乐器而焚之。嗣源入洛,得其骨,葬新安之雍陵。以从谦为景州刺史,已而杀之。
《传》曰:“君以此始,必以此终。”庄宗好伶,而弑于门高,焚以乐器。可不信哉!可不戒哉!                                   (《新五代史·伶官传》有删改)
【注释】①邺:地名。②露刃注矢:刀剑出鞘,把箭搭在弓上。③五坊:皇帝饲养猎鹰猎犬的官署。善友,人名,在五坊任职。
六、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微写作。(10分)
周末放学之后,校门口自成一景,请你具体描绘这一场景,并加以评价。
要求:①描写要细腻,能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②内容积极,表达得体。
③不少于150字。
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10月月考
高三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2014.10
二.本大题共4小题,共16分。
7.(4分)D【列阵,排兵布阵】
8.(4分)C【此处的“以为拒”意为“以之为拒”,“凭借它作为抵挡的办法”。】
9.(4分)B【当李嗣源叛乱、庄宗仓皇逃离到洛阳之时,郭从谦趁机率叛军攻打兴教门】
10.(4分)参考答案:
①(2分)郭从谦所拜叔父郭崇韬和养父李存乂一死一囚,他认为二人冤枉,为此感到愤慨。
②(2分)郭从谦手下的军士王温造反被杀后,庄宗对他所说的玩笑话引发了他的恐慌之情。
【参考译文】
当时几位败乱国政的伶官,以景进、史彦琼、郭从谦三人为最。
郭门高名字叫从谦,门高是他的艺名。他虽然是凭着伶官的身份飞黄腾达,但曾经有军功,所以庄宗任命他为从马直指挥使。从马直,就是皇帝的亲军。郭从谦因为姓郭,就认郭崇韬为叔父,皇弟李存乂把他收为养子。郭崇韬死,李存乂被囚禁,郭从谦在军中摆酒,愤然流下眼泪,诉说这两个人的冤屈。这时,从马直的士兵王温在宫中宿卫,夜里密谋作乱,事情被发觉而被杀。庄宗对郭从谦开玩笑说:“你的同党李存乂、郭崇韬背叛我,你又叫王温谋反。你还想干什么呢?”郭从谦很害怕,回去之后就刺激他手下士兵说:“花光你们的钱财,吃肉喝酒,不要为以后打算了。”士卒问他缘故,郭从谦就说:“皇上因为王温的缘故,等到攻破邺,就把你们这些人全部坑杀。”士卒们相信了他,全都想叛乱。
李嗣源的军队反叛,攻向京城,庄宗向东退往汴州,然而李嗣源先进入汴州。庄宗到了万胜镇,进不去,就退回来。士兵逃散,还剩二万余人。过了几天,庄宗又向东往汜水去,打算扼守汜水关来抵挡李嗣源。四月丁亥朔日,庄宗在中兴殿大会群臣,随从皇帝车驾的黄甲马军在宣仁门列阵、步军在五凤门列阵等候。庄宗入内殿吃饭,郭从谦从军营中带着出鞘的刀剑,率军攻打兴教门,和黄甲军对射。庄宗听说叛乱,率领诸王和卫士将叛乱士兵赶出兴教门。乱兵纵火烧了兴教门,攀着城墙攻入宫中,庄宗杀死了几十上百人。乱兵从楼上向庄宗射箭,庄宗受重伤,跌倒在绛霄殿走廊下,皇后、诸王及左右侍从全都逃跑。到午时,庄宗驾崩。五坊人善友聚集乐器焚烧了庄宗的遗体。李嗣源进入洛阳,得到他的尸骨,埋葬在新安的雍陵。李嗣源任命郭从谦为景州刺史,不久之后杀了他。
《左传》上说:“(如果)你凭借这个事物或者人开始,那么必定会因为这个事物或者人而结束。’庄宗喜欢伶人,最终却被伶人郭门高弑杀,尸体被善友用乐器焚烧。这难道不应该相信吗?难道不应该引以为戒吗?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
11.(5分)
夫所谓古今常理者/逆顺之相形/盛衰之相寻/如符契之必同/寒暑之必至/今夷狄所以取之者//至逆也/然其所居者//亦盛矣/以顺居盛/犹有衰焉/以逆居 <http://baike.baidu.com/view/6203682.htm>盛/固无衰乎?
【参考译文】
所说的古今常理是这样的:逆境和顺境在相互比较中显现,兴盛和衰败往往相连,就好像符节一定相合,寒暑一定到来一样。现在夷狄用来攻取的方法极其不正,可是他们所处的时期却很兴盛。凭借正道处于兴盛时期,还会出现衰败之状。凭借不正的手段处于兴盛的状态,难道不会出现衰败之征吗?
12.(11分)
①(4分)BE 【B 项手法判定不准确,应是互文或对仗;E项“诗人恃才傲物、超凡脱俗、孤芳自赏的性格特点”,理解有误。】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1分。
14. (4分)CE【C项涉及的原文是:“明代是中国古代服装发展史上最鼎盛的朝代,服饰华丽异常,重装饰。”C项表述强加因果关系。 E项留学生“崇洋媚外”表述与原文不符,属于无中生有。】
15.(3分)B 【A项唐朝女子衣装是“对美的释放,对美的大胆追求”,“足见唐人思想开放的程度”,不能得出“唐代女性的社会地位之高,女权得到充分尊重”的结论。C项原文:“纵观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各朝各时期中国古人审美意识对服装的影响”。D项原文:“只有紧抓时尚脉搏,吸收传统文化之精华,了解现代人之审美情结,才能设计出中国民族服装的时尚精神。”】
16.(4分)答题要点:
(1)人们社会意识和精神状态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激情→老成持重,忧患重重的顾虑;能动的对外在世界的探索与感受→被动的对内在精神世界的感受与体验。
(2)审美倾向的转变:大刀阔斧,真率奔放的阳刚之气→细腻含蓄朦胧的阴柔之韵。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5分。
17.(4分)AD【B项,不只是“表明作者一次对不住朋友,终生记挂在心上”,主要是表明“我多年来形成的饮茶观一下子被粉碎了”;C项,“写出了作者对纷乱紧张的城市生活的厌恶之情”是无中生有;E项 “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是强加因果。】
18.(2分)答题要点:茶是一种黄色的有微苦味的水;喝也无妨,不喝也无妨;把茶跟樟脑放在一起;不知茶是有好坏之别的。
19.(4分)答题要点:
(1)它使我浮躁蠢动的内心平静下来,使我在纷乱紧张的现实中精神放松了许多。(2分)
(2)它使我在日益狭窄的生活空间里,享受精神的漫游。(2分)
20.(5分)答题要点:含蓄地深化了中心(以小见大)(1分):借一杯茶来说明生活中有许多事物能够给我们带来物质和精神上的享受(2分),我们应该悉心保护生活对我们的馈赠(2分)。


>>点击下载完整版    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最新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