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考·名师评析】
索契冬奥、嫦娥三号“撞题率”最高
今年“小高考”试卷难易程度如何?哪些题目成为“冲A”拦路虎?本报记者邀请江苏教院附属高级中学(29中)名师对试卷进行了评析。
近年来试卷命题讲究结合社会热点、生活实际。有趣的是,“小高考”首日四门中有三门(物理、政治、地理),在题目情境设计中,都不约而同地考到了索契冬奥与嫦娥三号。
物理:
“实验中要做的事”成考点
江苏教院附属高级中学高级教师陈庆
物理是“小高考”的第一场。考生普遍反映想过关拿C还是比较容易,但有一部分考生对拿A,得到高考加分资格,不太有底。
今年的物理试题总体来说保持稳定,总体难度和往年相当。选择题19—23题延续了去年的情景题风格,以嫦娥三号登月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其中基本物理现象和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实验题考查了探究验证“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其中要考实验中要做的事,这在这几年比较少见。
试题总体遵循了重视基础知识的原则,有80多分的基础分。这与学业水平测试的指导思想吻合,确保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达C。
试卷重视考察学生对生活、体育、科技中的简单物理过程分析能力。如选择题中就涉及了古诗、飞镖、油罐车、冰球、嫦娥三号登月、电脑硬盘等内容,理论联系实际的考题既让学生倍感亲切,又可以体验到学有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