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兔号、秀兰·邓波儿入题
“历史得A应该没问题吧!”昨天上午9:45,历史考试结束,一些不再考化学的学生提前结束了今年的“小高考”,南师附中的杨同学走出考场时,一脸轻松。他向现代快报记者回忆了历史最后三道大题目:
“考到英国近代化进程,说到世界‘雾都’伦敦在工业革命前后空气污染严重,现在治理取得成效,对中国环保的借鉴作用,给我们建设美丽中国带来的启示;还以‘玉兔号’作为引子,考到了我国宋元时期的发明推动欧洲社会转型,题目问是哪些发明对欧洲近代化进程有突出影响?这题第二问是中国近代三次引进思想和科技的重大事件;还有一个大题目是对权力的制约。”杨同学说,从高二下学期开始就忙四门“小高考”科目,“基本都把精力放在这四门上,自己这次发挥还不错,总体感觉能拿4A。”
江苏教院附中的张同学回忆称,历史题目里还考到了“秀兰·邓波儿对美国有什么影响?”南师附中的高同学说,他感觉平常复习到的内容都比这次考试题目还难。“除了大题目表述上会有些偏差,其他选择判断题都不会有问题。”记者现场随机采访的10多名学生中,只有一位林同学表示,历史“有点难”。不过,他感觉自己“应该可以保B冲A”。
点评
大题不回避热点
比预想的要容易
江苏教院附中历史学科教研组组长、高二历史备课组长,高级教师 尚祚祥
据考生们回忆,无论是选择题、判断题,还是三道大题,都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材料题的阅读理解也不是很难,根据设问,很容易找到要点作答。
今年的历史小高考依然秉承过去的命题传统,立足基础,不回避热点、地方史的考查。如第36题围绕把“权力关进笼子里”,考查中国古代至近代的政治制度建设,如秦朝具有监察职能的御史大夫,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孙中山《临时约法》的相关内容。第37题以“美丽中国”为主线,考查近(现)代化(工业化)与环境保护问题。选择题中也有一道题考了南通的张謇(属地方史)。综合考生们的反馈,历史学科过关应该很容易,没有什么偏题、怪题、难题,试卷比较平稳,但冲A可能要注意一些细节,有点儿小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