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讯 中考20日结束,对于考生来说,还不能放松。因为今年中招仍然实行估分填报志愿的方式,考生只有准确估分,才能为填报愿提供准确的定位,考上满意的学校。记者邀请了福州十八中副校长、高级教师吕卫平,指点考生准确填报志愿。
估分前:准备好6项条件
吕卫平认为,估分最好在特定时间内进行,一般是在第一科开始考试后的72小时内。
要想准确估分,第一,要有完整的试题卷,估分情景最好相同或类似于中考过程。第二,要有足够的时间,至少要保证每科估分所用时间是原来完成试卷时间的三分之一。第三,手中要有经过教师细化的评分标准。第四,要有安静的环境,同学间互不干扰。第五,要有对自己学科基础情况不了解,但有丰富教学经验和两次以上中考评卷经历的各科老师在场指导。第六,考生要有多次估分(在中考前至少2次)的经历。
估分时:别让这4点影响你
吕卫平认为,从以往情况看,造成估分误差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考生对自己了解不够。平时学习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估分相对来说比较准确。但为人过于自信或性格比较外向的学生,常常抱有侥幸心理,把似是而非的答案都往上线靠,对自己分数的估计往往偏高;平时比较自卑或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可能担心分数估高了被别人笑话,对自己分数的估计往往偏低。这就要求考生克服盲目自信和过于不自信,依据自己答题的真实状况慎重估分。
其次,周围同学不必要的“暗示”也会引起估分误差。比如李某听说班上比自己成绩好的王某估分比自己少,马上就认为自己可能估高了,随意扣了15分。估分时,切记不要受他人影响。
第三,心中目标的诱导。吕卫平说,今年市质检,有一名成绩中等的同学高估了56分,原因就是该生为了达到冲进年段前200名、将来有望报考福州某一类校的目标,在各科估分过程中都提高自己的分数。
最后,考生对责任的规避也会影响估分的准确性。今年市质检,一名同学高估了77分,原来该生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但孩子考得较差,怕家长责备,就有意无意高估分数,以求得父母暂时的宽慰。
估分过程:要做好4件事
心态平和,准备工作都做好了,接下来,考生在估分过程中还要做好4件事情。
首先,再现答题过程。中考试卷是考生在高度紧张的情况下完成的,一些考生可能会记不清答案,估分时就会出现主观臆断的情况,导致一定偏差。所以建议同学们在看标准答案以前,尽可能不和其他同学交流,先自己静下心来,尽量回到中考情景当中,回忆当时在考场上的答题思路和大体原文,再现答题过程。若记不清答案,可沿着考场上的解题思路重新做一遍。全卷完成后再统分,切不可先看标准答案再来再现答题过程,也不能边再现答题过程边评分,这样都会被诱导而引起估分误差。
其次,要把握评分标准。考生在清楚自己的原文答案后,应认真研读《评分标准》中每一道题的命题意图以及每一个得分点的给分、扣分依据。在正式开始评分以前,要依据自己以往估分的经验,明确划定每一个采分点的中心词或每一个扣分点的依据,将这些中心词与自己的答案对照,从而有效估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