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收藏网站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招生考试网
 招生考试网 - 中考网 - 各省中考 - 广东中考 - 广州中考 - 正文

 
关于做好2010年广州市高中中考招生填报志愿工作的通知
来源:广州招考网 2010-5-7 12:46:25 【字体:小 大】
关于做好二〇一〇年广州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填报志愿工作的通知

广州市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穗招考办〔2010〕44号

 

关于做好二〇一〇年广州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填报志愿工作的通知

 

 

各区、县级市教育局、招生办(中教科),各有关中学:

根据广东省招生委员会、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广东省2010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粤招 〔2010〕6号)和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二○一○年广州市中小学招生考试工作意见的通知》(穗教发〔2010〕8号)的精神,为加强和规范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填报志愿工作的管理,确保我市今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报考范围

(一)学籍与户籍不在同一个区(县级市)的初中毕业生,可自主选择在学籍或户籍所在区(县级市)升学,选择学籍所在区(县级市)升学的学生,报考范围与其学籍所在地具有该区户籍和学籍的初中毕业生相同;选择户籍所在区(县级市)升学的学生(跨区生,下同),报考范围与其户籍所在地具有该区户籍和学籍的初中毕业生相同。

(二)学籍在越秀、海珠、荔湾三区,户籍在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白云、黄埔、萝岗区七区的初中毕业生,可报十所省、市属普通高中学校(即华师附中、广东实验中学、广雅中学、执信中学、2中、6中、铁一中学、广大附中、广东华侨中学、协和中学,下同)和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白云、黄埔、萝岗七区十六所区属普通高中学校(即1中、3中、4中、5中、7中、16中、47中、65中、86中、培正中学、育才中学、南武中学、真光中学、天河中学、培英中学、玉岩中学,下同),以及越秀、海珠、荔湾三个区的其他公办高中或户籍所在区的其他公办高中,并且可报面向全市招生的普通高中特色学校和全市的民办普通高中(含公办学校的自筹经费班)及各类职业学校(含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大专班,下同)。

(三)学籍在天河、白云、黄埔、萝岗区,户籍在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白云、黄埔、萝岗区的初中毕业生,可报省、市属十所普通高中学校(同上)和七区的区属十六所普通高中学校(同上),以及学籍所在区或户籍所在区的其他公办高中(越秀、海珠、荔湾三区可视为同一个招生区域),并且可报面向全市招生的普通高中特色学校和全市的民办普通高中(含公办学校的自筹经费班)及各类职业学校。

(四)学籍在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白云、黄埔、萝岗区,户籍在番禺区、花都区、南沙区、从化市和增城市的初中毕业生,按(一)规定可自主选择报学籍或户籍所在区(县级市)升学。

(五)学籍或户籍在南沙区的初中毕业生,若选择在南沙区升学,可报十所省、市属普通高中学校和本区的其他公办高中,以及面向全市招生的普通高中特色学校、民办普通高中(含公办学校的自筹经费班)和各类职业学校。

(六)学籍或户籍在番禺区、花都区、从化市和增城市的初中毕业生,可自主选择报学籍或户籍所在区(县级市)的公办高中,以及面向全市招生的普通高中特色学校、民办普通高中(含公办学校的自筹经费班)、各类职业学校。

(七)政策性照顾的异地借读生,报考范围与其学籍所在地具有该区(县级市)户籍和学籍的初中毕业生相同;非政策照顾的异地借读生,除不能报考公办普通高中公费生外,报考范围与政策性照顾的异地借读生相同。

(八)具有本市户籍的往届生、外地回穗升学生报考范围与其户籍所在地具有该区(县级市)户籍和学籍的初中毕业生相同。

(九)没有本市学籍的港、澳、台或国外来穗升学生除不能报考公办普通高中公费生外,报考范围与其居住地具有该区(县级市)户籍和学籍的初中毕业生相同。

二 、招生学校批次

我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统一录取分三个阶段进行,分为普通高中学校、高等职业学校(五年制专科)、中等职业类学校。

第一阶段:普通高中学校,具体批次分为:

独立招生学校:面向全市或面向本区招生的特色学校及招收“宏志班”的学校;

提前批:面向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白云、黄埔、萝岗、南沙八区招生的十所省、市属普通高中学校,七区的区属十六所普通高中学校及面向全市招生的民办学校;

第一批:面向“老三区”(即越秀、海珠、荔湾三区,下同)和本区招生的省一级学校(含民办学校);

第二批:面向“老三区”和本区招生的市一级学校(含民办学校);

第三批:面向全市招生的区一级民办学校;

第四批:面向全市招生的一般民办学校。

第二阶段为所有面向全市招生的高等职业学校(五年制专科)。

第三阶段为面向全市招生的所有省、市、区属中等职业学校,同场同批统一录取。

三、填报志愿办法与时间

我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实行网上填报志愿,中招志愿填报系统网址:http://www.gzzk.cn

(一)填报志愿时间:5月31日8时至6月4日17时

(二)填报志愿流程

填报志愿流程:考生在网上登录中招志愿填报系统,进入填报志愿界面→首先正确输入本人考生号和密码→然后逐一填报各批次招生学校志愿→再认真核对与修改→最后确认志愿信息。

如考生在填报志愿确认时间截止时未对网上填报的志愿信息加以确认,则志愿填报系统将视为考生对自己填报的志愿信息予以默认,志愿填报系统将按自动确认处理。

(三)在填报志愿的期间内,考生如要求对自己已确认的志愿信息再作修改,则由报名点甄别其提出修改的原因,若确有正当理由的,由报名点对该考生“志愿已确认”的状态设置为“未确认”,考生本人用考号和密码登陆系统自行修改志愿并加以确认。

(四)各批次可填报学校的数量和填报顺序

1、普通高中学校志愿数:

独立招生学校——1个;

提前批——公办高中公费或民办高中共2个,择校或自筹经费班共 2个;

第一至第二批——每批公办高中公费或民办高中共4个,择校4个;

第三至第四批——每批民办高中3个。

(上述志愿数,部分区、县级市可根据实际情况略作调整)

2、职业类学校志愿数:

高等职业学校(五年制专科)——2个;

独立招生学校——3个;

中等职业学校——8个。

3、在普通高中各录取批中,除规定第一志愿只可报公办高中公费或民办高中外,其余志愿由考生自行选择填报学校的顺序,即第二志愿开始,公办高中公费、民办高中、公办高中择校、自筹经费班等志愿填报的先后顺序由考生自定。

志愿确认截止时间一到,即是我市中招填报志愿结束,市招考办将关闭志愿填报系统,立即对所有考生的志愿数据进行安全备份,同时委托市公证处办理公证手续,经公证后的志愿数据备份盘分别独立封存在市教育局纪检监察室和市公证处。填报志愿结束后考生可随时登录志愿填报系统核查本人的志愿信息,如考生对自己的志愿信息有异议将以封存的志愿数据盘的信息为准。

四、填报志愿的规定和要求

(一)考生必须按规定的报考范围,可根据各类招生学校录取批次的顺序填报个人志愿信息,填报志愿时要注意科学合理地选择志愿和安排志愿的顺序,各类学校录取的分批情况详见《二〇一〇年广州市高中阶段学校报考指南》(以下简称《报考指南》)。

(二)各毕业学校、各报名点要全面正确地指导考生根据个人学业水平和发展意愿,选择升学意向和填报升学志愿。引导学生通过《报考指南》和网上咨询会网站、电话咨询、现场咨询等途径更多地了解所选择的学校。要指导考生掌握正确填报志愿的方法,根据本人的实际情况,合理填报每批的志愿,要充分利用志愿的容量,以增加录取的机会。

(三)凡选择公办普通高中择校、民办学校、公办学校自筹经费班志愿,须先了解清楚有关学校的收费标准、考虑清楚家庭的实际情况方可填报。考生一旦按其填报志愿被录取后,必须按市物价局规定的收费标准交费,不按规定交费的,招生学校有权取消其录取资格。

(四)在填报志愿时,考生如对所选报的学校有住宿要求的,要先了解有关学校的宿位情况和投档录取规则。对宿位数少于招生计划数的招生学校,市招考办在按志愿先后从高分到低分对该校进行投档时,当投出要求住宿考生的人数达到宿位数之后,则不再投要求住宿的考生,只投没有要求住宿的考生。因此,考生如有走读条件的,在填报志愿时选择住宿要非常慎重,以免因学校宿位数有限而失去录取机会。

(五)具备体育、艺术特长生资格的考生,所报学校的招生计划无论是只有一个批次或分两个批次的,都必须在该校的首批次第一志愿填报该校,其余志愿则由考生自行选择填报学校。不在招收特长生学校的招生首批次第一志愿报该校的特长生,投档时将按普通生的录取规则进行投档。

(六)根据有关规定,部分招生学校(专业)录取时,对考生的身体条件有特别的要求或限制,并在招生计划已作出说明(具体规定详见《报考指南》)。考生在填报志愿前,务必详细了解清楚招生学校的有关规定,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填报志愿。若因考生本人的身体条件超出了所填报学校(专业)的报考限制,一旦被录取,在入学后经新生体检证实不符合录取条件的,招生学校有权调整其专业,或令其休学甚至取消录取资格,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

(七)各应届毕业生学校、报名点要认真做好填报志愿的组织工作,在填报志愿工作开展前,要切实做好网络环境、病毒防范等各项准备工作,要为考生提供网上填报志愿的条件,同时要派教师作技术指导,要特别提醒考生:志愿信息以考生在志愿填报系统录入的为准。

五、精心组织,严格管理

考生填报志愿工作是中考招生的重要环节,做好考生填报志愿工作是中招录取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事关广大考生的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各区、县级市教育局、招考办(中教科)要切实做好组织和宣传工作,要及时做好我办编印的《报考指南》的发放工作,确保每位考生免费人手一册。要严格规范填报志愿工作的管理,加强对辖区各报名点和毕业学校的检查和监督,严禁各种限制考生自主报考高中阶段各类学校的做法,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在没有得到考生本人和家长的书面授权下替代考生填报志愿信息。如有严重违反招生规定和纪律,侵犯考生合法权益的行为,一经发现将通报全市,并按有关规定对当事人作出严肃处理。

 

广州市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二○一○年四月三十日

 

 

 

 

主题词:高中阶段学校 填报志愿 通知

广州市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2010年4月30日印

看了这篇文章的网友还关注以下文章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2010中国大学评价前100名名单
·2010中国36所研究型大学名单排行
·2010中国大学农学A等学校排行榜
·15所中国一流大学最优秀本科专业
·2010中国一流大学名单(共15所)
·2010中国大学历史学A等学校排行榜
·2010中国大学理学A等学校排行榜
·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名
·最新独立学院名单(截止2010年7月12日)
·2010中国大学教育学A等学校排行榜
·2010中国大学排行榜前100名
·2010中国大学经济学A等学校排行榜
·2010年高考招生上海本科高校名单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江苏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浙江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安徽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福建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江西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山东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河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湖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湖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广东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广西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海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重庆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四川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贵州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云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西藏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陕西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甘肃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青海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宁夏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新疆
·2010年高考招生上海高职院校名单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江苏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浙江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安徽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福建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江西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山东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河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湖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湖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广东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广西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海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重庆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四川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贵州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云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西藏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陕西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甘肃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青海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宁夏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新疆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北京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天津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河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山西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内蒙古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辽宁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吉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黑龙江
·招收台湾学生的大陆普通高校名单(123所
·独立学院名单(截止2010年3月25日)
·2010年新设置的高校本科专业名单
·2010年新设置的高校医学专科专业名单
·2010年可以开展网络教育招生的试点高校
·2010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10年河北省高校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10年天津市院校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09年福建省高校新增本科专业名单2010
·2010年湖南省各院校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10年吉林省高校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10年四川大学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10年可按艺术类招生的非艺术类专业名
·2009-2010年中国大学人文社科创新竞争力

各省中考北京中考   上海中考   湖南中考   四川中考   贵州中考   湖北中考   宁夏中考   青海中考   河北中考   河南中考中招   江苏中考   浙江中考
云南中考   江西中考   广西中考   广东中考   黑龙江中考   新疆中考   山西中考   陕西中考   重庆中考   甘肃中考   内蒙古中考   辽宁中考
山东中考   安徽中考   海南中考   天津中考   吉林中考   西藏中考   新疆内高班
福建中考厦门中考   福州中考   泉州中考   宁德中考   莆田中考   漳州中考   三明中考   龙岩中考   南平中考   福建中考
成绩查询
简章考纲
报考指南
真题试题答案
模拟试题
初招
满分作文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广东学业水平   黑龙江省   湖南学业水平   山东学业水平   安徽学业水平
福建会考
小学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