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收藏网站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招生考试网
 招生考试网 - 中考网 - 各省中考 - 江苏中考 - 南京中考 - 正文

 
2010年南京小升初与中考中招政策公布
来源:扬子晚报网 2010-3-24 11:33:16 【字体:小 大】
2010年南京小升初与中招政策公布

《2010年南京市初中和高中招生工作意见》昨天经南京市招生委员会讨论正式通过。记者昨从南京市招办获悉,今年全市招生政策总体上保持稳定,小升初政策不变,中招政策出现两大变化。南京市招办有关负责人明天将走进扬子直播室(www.yangtse.com),解析今年的招生政策并与本报读者互动。

  中招政策出现两大变化:

  1.新增第十三中学、江苏教院附中和秦淮高级中学为指标生学校,这预示着今年南京中考将新增近千指标生名额;

  2.五年制高职与三星级高中同批录取,师范学校提前录取,有利于提升高职和师范学校生源质量。

  【小升初】 

  择校方法仍不变

  南外仍先摇号后测试

  据了解,今年的初中招生政策没有变化,仍然继续“坚持两个原则、一个确保”:即坚持公办学校免试就近入学、民办学校免试入学的原则,坚持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依法保证所辖区域内的每位小学毕业生的初中义务教育公办学位,确保每位学生享有公办义务教育的权益。区县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须提前做好初中招生学区划分方案并向社会公布,加强对所辖区域内的初中校招生工作监督管理,负责办理各初中校的报名资格和录取名册的审批。对初中校无计划、无正常录取手续招收的学生,不予办理初中学籍。对有择校需求的小学毕业生,可在规定范围内的民办初中学校或南京外国语学校中选报一所。南京外国语学校今年招生仍采取先电脑差额派位、后英语能力测试择优录取的办法。参加英语能力测试的人数为招生计划的8倍。市招生办负责全市初中招生信息汇总、电脑派位程序设计,以及对各区县初中招生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

  民办校若涨价将公示

  经批准招生的民办初中校实行免试报名入学。学校的办学地点、招生计划、招生范围、收费项目和标准,经相关行政部门核准后,由市招生办统一向社会公示。学校的招生宣传工作应合法、规范。凡未经批准招生的民办校一律不得招生。民办初中校招生实行电脑派位和自主招生两种形式,计划比例为6:4。凡报名人数超过电脑派位计划数的,采取电脑随机派位、等额录取新生的招生办法。电脑派位工作由市、区县教育局组织实施,全市统一时间、统一程序进行。报名人数未超过电脑派位计划数的民办初中校实行全额录取,未完成的电脑派位招生计划可转入自主招生计划。自主招生计划由学校按照相关规定实行自主招生,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招生工作。凡被民办初中校录取的学生均按物价部门核准的收费标准缴纳相关费用。

  不得以特色班择优招生

  市招委会再次强调,任何初中校招收小学毕业生不得举行任何形式考试或变相选拔性测试,不得以学科类实验班或特色班的名义进行择优招生,也不得以社会办学机构或团体组织的竞赛成绩作为录取依据。凡招收艺术、体育、科技特长生的初中校,必须经区县教育局同意并报市教育局审批后方可招生。科技、体育、艺术特长生招生时仅可进行相关项目的测试。对违规招生的学校,一经查实,须严肃处理。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区内初中教育的均衡发展。同时,各区县教育局要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统筹安排在公办学校接受初中义务教育,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确保实现“全接纳”。

  【中招】 

  新增近千指标生名额

  ■关于变化

  变化一新增三所指标生学校

  今年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继续采取学业考试报名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报名相结合的形式;升学志愿在初三学业考试结束后、成绩公布前一次性填报;录取分为四个批次进行,并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的原则。

  据介绍,今年中考政策总体保持稳定,根据上级有关规定,作了局部调整:首先是审慎增加招收指标生的试点学校,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0年,在南师附中、金陵中学、一中、中华中学、南师大附属扬子中学、江宁高级中学、江浦高级中学、六合高级中学、溧水高级中学、高淳高级中学实行指标生招生的基础上,新增第十三中学、江苏教院附中和秦淮高级中学为指标生学校。

  指标生计划分配原则为:计划的70%以初中校毕业生人数为基数向规定范围内所有初中校(含民办初中)分配,30%再次向公办初中分配,适当向经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小班化实验初中倾斜。符合报考资格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均可在提前批次内填报指标生志愿。

  普通高中在录取指标生时,按考生志愿和分配到考生所在初中校的指标,依据中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录取成绩控制线按全市中考成绩排名前30%考生的最低分划定。

  “增加指标生的措施为更多学生提供了进入名校的途径,使名校的招生范围得以扩大。”有关人士认为,指标生制度看起来是高中招生政策,但对初中招生有强烈的导向作用,能够稳定初中生源,缓解初中择校矛盾。一位教育界人士分析说:“13中和29中两所学校的招生计划都在500人左右,秦淮高级中学的招生计划在950名左右,按照50%的指标生比例计算,三个学校加起来的指标生额大概就有近千人,这么多的指标生指标分配到各个初中校去,就有更多的学生可以通过这一渠道进入名校就读。这对实现初中的教育公平,抑制择校将起到一定的作用。不过由于南京中考的生源大战十分激烈,指标生政策可能会让一些学校招生受挫,那么这两所学校也有可能会遭到某些区域的生源封锁。”南京市招办负责人表示,今后还将根据试点情况,逐步增加指标生学校,使免试就近入学的考生有更多的升学机会。

 

变化二

  五年制高职与三星级高中同批录取

  今年中招政策的另一个重大变化是五年制高职与三星级高中同批录取,师范学校提前录取,提升高职和师范学校生源质量。这一调整对本来就处于生源尴尬的三星级高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三星级高中校长告诉记者:“本来在高职前招生还能‘捡’到一些还不错的生源,现在高职校加入竞争,对三星级学校来说,是一次打击。”

  不过南京市招委会不少委员表示,这次录取批次的微调,有利于提高五年制高职生源质量,既有利于初中毕业生合理分流,符合一部分学生和家长的利益诉求,也更加符合南京经济社会发展对于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政策保持稳定,工作丝毫不能放松。”南京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强调,今年招生工作要进一步加强服务,加强规范,加强监督。尤其是对高中学校招生执行“三限”政策、中小学班额计划执行、以及保障义务教育阶段民工子女就学权益等方面,全市教育和招生以及纪检监察部门,将进一步加强督察。

  ■关于考试

  总分740分,6月16日-18日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报名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报名结合进行。所有初三学生和有报考高中阶段学校要求的往届初中毕业生,均应办理报名手续。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继续实行毕业水平考试与升学考试两考合一、考试与考查相结合的形式。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想品德、体育,考查科目为历史、生物、地理。其中,生物和地理考查安排在初二年级进行。

  各学科满分为:语文、数学、英语(含听力口语自动化考试)各120分,物理100分,化学80分,思想品德、历史各60分,体育40分,生物、地理各20分,中考成绩总分为740分。英语听力口语自动化考试时间为4月24日至25日,体育考试时间为4月16日至30日。文化考试时间初三年级为6月16日至18日,初二年级为6月19日上午。综合素质发展评定和初中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考查以等级制形式呈现,升学时供录取学校参考。普通高中科技、体育、艺术和外语特色学校的专业加试,由市教育局和市招生办统一组织,各招生学校具体实施。职业学校要求专业加试的,须经市级以上主管部门批准。加试内容由招生学校自定,加试时间原则上安排在5月下旬。

  ■关于录取

  仍是考后估分填志愿

  高中阶段学校是指招收初中毕业生的普通高中、高等职业学校(包含师范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和技师学院)、中等职业学校(包含综合高中、普通中专校、职业中专校和技工学校)。高中阶段学校升学志愿在文化考试结束后、评卷开始前一次性填报。升学志愿填报项目如下:

  提前批次:普通高中指标生志愿1个,师范学校和普通高中科技、体育、艺术特色学校志愿1个;

  第一批次:四星级及经批准在第一批次招生的普通高中志愿2个;

  第二批次:三星级及以下普通高中(含普通高中中外合作办学班及国际课程班)、高等职业学校和综合高中志愿3个;

  第三批次:中等职业学校志愿1个。

  根据招生计划、考生志愿和中考成绩,分别划定各批次学校最低投档控制线。同批次学校录取工作同时进行,第一志愿生源不足时,录取第二志愿生源,依次类推。线上生源不足的学校,经市录取领导小组批准后,可适当降分录取。学校在完成统招生计划后方可招收择校生,但不得招收同批次第一志愿能够录取的考生。未达投档控制线的特别优秀的科技、体育和艺术特长生,由招生学校提出申请,经市教育局主管部门审核,报市录取领导小组批准,可破格录取。普通高中招收外市学生按江苏省的有关文件规定执行。招生学校未经批准擅自招收的新生不能取得学籍。在南京市参加中考的学生,应取得南京市普通高中学籍后方可到外地普通高中借读。

  ■关于照顾政策

  以下5类情况可加分

  烈士子女可加30分;因公牺牲的军人和警察子女,驻边疆国境的县(市)、沙漠区、国家确定的边远地区中的三类地区和军队确定的特、一、二类岛屿部队现役军人子女,可加20分;荣立个人二等功以上或战时个人三等功以上现役军人子女,荣立个人二等功以上警察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和警察子女,可加10分;台籍青年、归侨青年、华侨子女、归侨子女、高层次留学回国人员子女,可加10分;少数民族考生可加5分。如果考生同时符合几项加分条件,按其中最高的一项加分,不合并加分。 通讯员 施昭  记者 王璟

看了这篇文章的网友还关注以下文章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2010中国大学评价前100名名单
·2010中国36所研究型大学名单排行
·2010中国大学农学A等学校排行榜
·15所中国一流大学最优秀本科专业
·2010中国一流大学名单(共15所)
·2010中国大学历史学A等学校排行榜
·2010中国大学理学A等学校排行榜
·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名
·最新独立学院名单(截止2010年7月12日)
·2010中国大学教育学A等学校排行榜
·2010中国大学排行榜前100名
·2010中国大学经济学A等学校排行榜
·2010年高考招生上海本科高校名单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江苏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浙江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安徽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福建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江西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山东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河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湖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湖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广东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广西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海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重庆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四川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贵州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云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西藏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陕西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甘肃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青海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宁夏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新疆
·2010年高考招生上海高职院校名单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江苏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浙江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安徽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福建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江西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山东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河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湖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湖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广东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广西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海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重庆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四川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贵州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云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西藏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陕西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甘肃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青海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宁夏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新疆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北京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天津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河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山西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内蒙古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辽宁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吉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黑龙江
·招收台湾学生的大陆普通高校名单(123所
·独立学院名单(截止2010年3月25日)
·2010年新设置的高校本科专业名单
·2010年新设置的高校医学专科专业名单
·2010年可以开展网络教育招生的试点高校
·2010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10年河北省高校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10年天津市院校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09年福建省高校新增本科专业名单2010
·2010年湖南省各院校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10年吉林省高校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10年四川大学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10年可按艺术类招生的非艺术类专业名
·2009-2010年中国大学人文社科创新竞争力

各省中考北京中考   上海中考   湖南中考   四川中考   贵州中考   湖北中考   宁夏中考   青海中考   河北中考   河南中考中招   江苏中考   浙江中考
云南中考   江西中考   广西中考   广东中考   黑龙江中考   新疆中考   山西中考   陕西中考   重庆中考   甘肃中考   内蒙古中考   辽宁中考
山东中考   安徽中考   海南中考   天津中考   吉林中考   西藏中考   新疆内高班
福建中考厦门中考   福州中考   泉州中考   宁德中考   莆田中考   漳州中考   三明中考   龙岩中考   南平中考   福建中考
成绩查询
简章考纲
报考指南
真题试题答案
模拟试题
初招
满分作文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广东学业水平   黑龙江省   湖南学业水平   山东学业水平   安徽学业水平
福建会考
小学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