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收藏网站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招生考试网
 招生考试网 - 中考网 - 各省中考 - 江苏中考 - 南京中考 - 正文

 
南京中考估分填志愿方式能否改改?(图)
来源:南京日报(南京) 2010-7-7 【字体:小 大】
估分多不准,填报志愿盲目性大,录取时遭遇落榜尴尬的不少——

中考:估分填志愿方式能否改改?(图)
  记者观察

  估分多不准,填报志愿盲目性大,录取时遭遇落榜尴尬的不少——

  新闻提示

  “小孩估分估得太高,比实际成绩高了近50分。要不是估分填志愿,孩子也不至于没学上!”这两天,因为孩子估分和实际成绩有较大差距,家长刘先生急得有如热锅上的蚂蚁。据统计,估分不准的孩子占了考生的六成。面对孩子根据估分填报志愿带来的尴尬,有家长对中考估分填志愿的政策提出了调整建议。

  六成考生估不准,家长呼吁改政策

  纠结呢,填高怕落榜,填低担心错过好学校

  “孩子这次中考估了670多分,我们全家很高兴,一志愿就填了二十九中,可没想到结果只考了630分。”中考成绩揭晓后,家长刘先生犯了难,“二志愿填的是三中,但是三中一志愿就满了,根本不收二志愿。这两天为了小孩的事觉都睡不好,跑了很多所学校希望搞个扩招名额,到现在也没个明确的说法。”

  “我家女儿估分是620分,小孩自己还认为是保守估计,正常的话应该在630分左右。填志愿时我们感觉已经是比较胆小了,提前批次里填的幼儿师范,一批次一志愿是十二中,可成绩一出来居然只有582分,四星级高中都上不了。我感觉小孩估分也太没谱了。”同样焦虑的还有家长马女士,她说,“现在怪小孩也没有用了,只能到处托人找关系,希望能有个学校上。”

  记者从各初中学校了解到,今年中考成绩揭晓后,有一大批学生的估分和实际成绩差距较大,不少考生多估了五六十分,甚至有个别学生多估了70多分。有消息称,我市一所民办初中绝大部分学生中考估分和实际分数差60分左右,这些学生大多面临落榜的尴尬。

  我市一初中校长说,估分填志愿的政策已经实行6年,每年都有不少学生因为估分过高落榜。去年有一所学校600分以上学生有近百个,但有十几个学生落榜,高分落榜率达15%。今年由于试卷灵活度比较大,阅卷比较严格,这方面的问题就更加突出。

  中考估分太高,今年落榜学生多

  去年曾有学校600分以上落榜的占15%

  为了解学生中考估分的整体情况,前段时间,我市十二中教师、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张福新对我市4所初中中考学生的估分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如果按照将10分以内误差视为“估分”比较准确来计算,估分不准的学生达到六成,其中约有四成学生是高估的。中考成绩比估分低50分以上的考生占到4%左右。

  正是因为绝大多数的考生都存在估分不准的情况,使得家长对这一招生政策颇有微词。

  刘先生说:“十四五岁的孩子,很容易受心理和情绪影响,导致估分不准,加上文科的试卷本身就很难精确估算。让这个年龄段的考生通过估分填志愿,程序设计不严谨不科学。”

  “在考试成绩还没出来,各个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也不确定的状况下,凭估分填志愿的办法,势必会让许多家长和考生陷入盲目。估分的不正确和录取分数线的不确定,这两个不确定因素加起来,可以说是让考生和家长在冒险。”一位考生家长说,“如果志愿填得过高,可能导致落榜;志愿填得过低,又怕与好学校失之交臂。这真是难煞人。”

  更有家长认为,估分填志愿的政策容易让一些学校暗地里“做小动作”。“有的学校出于为高中留生源的目的,利用估分对优秀学生有意压分,使这些学生不能对自己成绩做出恰当判断,这就很过分了。估分填志愿政策实行这么多年下来,也该改改了。”

  分数公布填志愿薄弱学校不愿意

  市招办一直在调研,权衡利弊后可能作调整

  本报记者钱红艳

  市招生办主任刘安康告诉本报记者,我市原来采取的是考前填志愿政策,这种做法考虑了学校利益,但没有顾及考生利益,因为考生只能根据各招生学校的宣传,还没考就填报志愿,带有点盲目性。因此,最终进行了改革。目前采取的考后估分填志愿这一政策,是为了兼顾考生和学校两个方面的利益。不过实施多年下来,也确实出现了一些弊端。 刘安康说,对于填志愿的方式,这两年我市一直都在研讨。此前教育部门也考虑过实行成绩揭晓后再填志愿的做法。这种填志愿方法以成绩优先,考生和家长都比较欢迎,但会对大多数学校利益造成损害。

  “一旦分数揭晓后填志愿,学生完全按成绩排队,成绩好的学生会过度集中到几所好学校,同时成绩差的学生也会过度集中。各学校之间的层次将会更加明显,薄弱学校的办学积极性将受打击。”刘安康说。

  据悉,明年我市中考填志愿方式目前还未确定,有关方面仍在调研。“不过,教育部门肯定会权衡各方面的利益,对考后估分填志愿的方式进行改进。”有关人士透露。 (本文来源:南京报业网-南京日报 )


 
看了这篇文章的网友还关注以下文章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2010年高考招生上海本科高校名单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江苏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浙江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安徽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福建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江西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山东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河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湖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湖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广东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广西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海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重庆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四川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贵州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云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西藏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陕西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甘肃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青海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宁夏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新疆
    ·2010年高考招生上海高职院校名单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江苏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浙江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安徽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福建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江西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山东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河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湖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湖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广东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广西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海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重庆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四川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贵州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云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西藏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陕西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甘肃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青海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宁夏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新疆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北京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天津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河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山西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内蒙古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辽宁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吉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黑龙江
    ·招收台湾学生的大陆普通高校名单(123所
    ·独立学院名单(截止2010年3月25日)
    ·2010年新设置的高校本科专业名单
    ·2010年新设置的高校医学专科专业名单
    ·2010年可以开展网络教育招生的试点高校
    ·2010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10年河北省高校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10年天津市院校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09年福建省高校新增本科专业名单2010
    ·2010年湖南省各院校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10年吉林省高校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10年四川大学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10年可按艺术类招生的非艺术类专业名
    ·2009-2010年中国大学人文社科创新竞争力
    ·2009-2010年中国大学科技创新竞争力排行
    ·2009-2010年民办院校竞争力排行榜
    ·2009-2010年一般大学竞争力排行榜
    ·2009-2010年综合竞争力排行榜——重点大
    ·2009-2010年大学教育地区竞争力排行榜
    ·2009-2010年中国大学分专业排行榜——哲
    ·2010中国最受媒体关注大学排行榜100强
    ·2010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学排行榜10
    ·1955-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人数最多
    ·1955-2009年当选中国两院院士人数最多的
    ·1978-2009年获国家重大社科奖励最多的十
    ·1978-2009年获国家重大科技奖励最多的十

    各省中考北京中考   上海中考   湖南中考   四川中考   贵州中考   湖北中考   宁夏中考   青海中考   河北中考   河南中考中招   江苏中考   浙江中考
    云南中考   江西中考   广西中考   广东中考   黑龙江中考   新疆中考   山西中考   陕西中考   重庆中考   甘肃中考   内蒙古中考   辽宁中考
    山东中考   安徽中考   海南中考   天津中考   吉林中考   西藏中考   内地新疆高中班
    福建中考厦门中考   福州中考   泉州中考   宁德中考   莆田中考   漳州中考   三明中考   龙岩中考   南平中考   福建中考
    成绩查询
    简章考纲
    报考指南
    真题试题答案
    模拟试题
    初招
    满分作文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广东学业水平   黑龙江省   湖南学业水平   山东学业水平   安徽学业水平
    福建会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