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上午,市教育局召开2010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和高中阶段招生工作新闻通气会,让社会各界及时了解2010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和高中招生工作的相关信息,充分发挥新闻宣传的舆论导向和监督作用,确保今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和高中招生工作顺利进行。市教育局副局长赵晓林、副巡视员郑震国同志出席会议。
一、《西安市2010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和高中招生工作》形成的过程及其依据
今天公布的《西安市2010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和高中招生工作》是2010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和高中招生工作的主体文件,分为五个部分:“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初中学生评价”“初中毕业认定”、“高中阶段学校招生”、“保障措施”。同时,有13个配套文件将陆续公布,它们是主体文件的支撑和具体化。。
《西安市2010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和高中招生工作》从初稿起草到最终定稿历经4个多月,五易其稿。为保证拟出台政策的科学性、可行性、导向性和文件的质量,我们专门派出调研组赴国内多个城市进行调研,先后召开4 次有中学校长、教师、区县教育局长、教育科研人员以及家长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和讨论会,并以书面形式向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学校征求意见。为测试今年拟新出台的“信息技术操作考核”政策的可行性,我们还选择灞桥区26所初中学校在同一时间进行了模拟考核。
在起草《2010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和高中招生工作》文件的过程中,我们认真学习了《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0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工作的通知》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征求意见稿)的有关精神,借鉴了兄弟省市近年来中招改革一些好经验,继承并完善了多年来我市中招改革行之有效的一些做法。在此基础上,从西安实际出发,适应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改革新的形势,又继续出台了一些新的改革政策,以推进我市高中招生模式改革不断深化。
二、2010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和高中招生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素质教育方向,坚持依法行政,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宗旨,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立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评价制度,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在初中学生评价和高中学校招生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切实可行更加科学的评价和招生模式,积极推动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化发展,促进我市教育事业科学、高效、协调发展。
2.基本思路
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以学业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价学生,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管理水平提高。坚持“阳光招生,彰显公平,规范管理,科学高效”的原则,结合我市实际,不断完善中招政策,加强招生计划管理的科学性,加大定向招生比例,扩大考生和学校的选择机会,促进教育资源科学配置;以互联网为平台,充分利用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优化招生程序,改进录取操作办法,试行招生工作“远程网上录取”,增强中招录取的公平性、公正性和透明度,提高工作效率。
三、2010年中考和中招改革新出台以及调整、强化的政策
在继续坚持以往行之有效的政策的基础上,根据形势的发展和改革的需要,今年在以下11个方面出台了新的政策或进行政策的调整和强化。
1. 建立和完善初中学生人数的有效监控制度
2010年,我们提出要对初中阶段每学期在校学生人数,尤其是毕业年级参加中考的学生人数,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督查,要求全市各学校在中考报名结束后,填写初中毕业生情况统计表,经各区县统计核实后,上报市教育局。严禁任何学校以任何理由剥夺学生参加中考的权利。这一措施,有利于保障每个初中学生能够接受完整、合格的义务教育,有利于保证所有初中应届毕业生(包括各类特长生)能够参加全省统一的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2. 细化招生计划管理,增强招生计划的科学性
2010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招生计划刚性管理的力度,普通高中招生计划依据学校办学条件和学校容量一次核定到位,招生录取中原则上不再追加招生计划。同时,重视通过计划的整体调节,引导学校健康发展。比如,我们扩大了优质高中的招生计划,对办学规模较小的高中学校,原则上不下达招生计划,对年检不合格的民办学校和试办到期未办理正式办学手续的民办学校,坚决不下达招生计划。
3. 将英语听力成绩计入考试总分
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工作的通知》(陕教基[2009]55号)明确要求“各地务必将英语听力考试成绩计入英语学科总分”。西安是省会城市,在这方面理应走在全省前列。将英语听力成绩计入考试总分,把对“听”的能力的考查摆到重要的位置,是中学英语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它有利于促进各学校完善英语教学设施,加强英语教学工作,有利于引导学生自觉提高英语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4.增加信息技术操作考核
增加信息技术操作考核环节,并将其作为对学生学业评价的内容之一和初中毕业、高中录取的重要依据,有利于引导和推动区县教育和中小学校不断加强和改进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工作,重视对学生信息技术操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帮助学生提高运用信息技术开展交流与合作的实际能力。
5.全市试行统考科目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
2010年,我市试行统考科目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这样做主要是考虑到参加中考学生的年龄特点,使志愿填报更有针对性,减少盲目性,有利于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死档生的数量,尽量避免考生因为志愿填报不当而产生“高分落榜”现象。
6.将两次填报志愿的办法明确写入文件
在2009年中招工作中,我们试行了两次填报志愿的办法。实践证明,它对于缓解“死档生”现象作用明显。今年,我们将两次填报志愿的办法作为政策明确写入文件。考生填报志愿的方式分为两种。一是所有考生在统考科目成绩公布后按规定统一填报志愿;二是录取过程中,按照程序录取结束后,市中招录取工作领导小组公布未完成招生任务的学校及计划,未被录取考生可在规定时间内补报未完成录取学校的志愿。
7.取消原企业学校招生的特殊政策
随着企业办学校移交过渡期的结束,原企业办学校已全部纳入政府办学序列。适应新的形势,今年的中招政策明确规定,从今年起,所有原企业办学校招生录取政策与政府办学相同,所有企业子女考生与其他社会考生录取办法相同,统一标准、统一录取。将企业子女考生与其他社会考生平等对待、一视同仁,有利于保证全体考生录取的机会均等,切实体现教育公平。
8.改进和加强定向生招生管理工作
按照省教育厅要求,结合我市教育发展实际,我市2010年招收定向生的学校和定向生人数都有大幅度增加。今年我市城六区48所省级标准化高中(包括7所省级示范高中)均招收定向生,比2009年增加了27所学校,且比例由2009年的15%提高到20%(西工大附中、师大附中、交大附中等大学所办附中为5%)。这一措施,有利于让更多薄弱初中学校的学生有机会享受优质高中教育资源,有利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同时,我们专门制定了定向生招生管理办法,加大公示监督和管理工作力度,改进录取办法和操作程序,进一步保证定向生招生工作的公开、公平与公正。
9. 城六区试行“网上远程录取”
在2009年实行局域网环境下的“网上录取”的基础上,今年将实现互联网环境下的“网上远程录取”。至此,我市城六区中考工作从报名、阅卷、填报志愿到录取的各个环节,全部真正实现了网络化和信息化。这不仅是招生技术手段的重大变化,更是全市中招工作模式的重大变革。它的实行,将彻底改变传统的人工操作方式和工作程序,大大减少录取现场工作人员数量,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工作时间,降低行政成本,并有效保证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
10.继续扩大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
今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的指导思想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加大高中阶段教育结构调整力度,继续扩大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逐步形成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规模大体相当的格局。
职业高中招生实行不限年龄、不限地域、不限应往届生、不限学制等“四不限”以及考生自愿选择学校、自愿选择专业的“两自愿”的多渠道招生政策。
11.加大政策引导和宣传工作力度
2010年,我们将加强招生工作有关政策的宣传和引导。除了开展多种形式的媒体宣传之外,我们将刊印《考生手册》,免费发放。这将有利于学校、考生及其家长及时全面准确掌握招生政策、录取方案、招生计划、填报志愿等相关信息,有利于学校、考生及其家长进一步明确自己的权利与责任,避免因为信息不对称给考生以及招生工作造成不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