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收集好学习资料,减少无谓时间消耗
一定要将最重要的学习材料集中收藏和保管,便于在使用中能快速地找到,减少无谓时间消耗,让学习效率更高。
五、劳逸结合,克服紧张和焦虑
大家在考前可以各种方式调整自己的心态,克服紧张和焦虑。比如每天利用十几分钟的时间听音乐、看杂志、看自己喜欢的读物,让自己学会平静,把心态调整好。
其实,中考的成功要素就是 “实力+心态”。考前,家长切莫给学生压力,在家里不要搞 “倒计时”,也不要反复对孩子说:“你考得不好没关系,我不会介意”之类的话,孩子会感觉这是在暗示他:爸妈很在乎考试。家长和孩子都要尽量保持跟平时一样,该怎样就怎样。考生也要树立 “把中考当做一次练习”的观念。
六、不搞特殊,保持平时的作息
接近考试的这些天里,大家的作息不要与平时有太大出入,以防考试时不适应反而打乱了生活学习节奏。家中安排的饮食也不要过于特殊,保证恰当的营养均衡、易消化即可。
此外,要调整学习节奏。研究表明,人的大脑皮层细胞有明确的分工,不同的刺激会引起大脑不同的兴奋。如长时间接受同一类信息刺激,就容易产生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要避免长时间复习同一个知识点的现象。
专家还认为,家长的情绪、心态更应稳定,这样才能稳定孩子的情绪。还要注意孩子的饮食、用眼卫生,可以适当地进行一些孩子平时喜爱的运动,但不宜太剧烈,以免意外受伤。
考生在家开空调不能吹得太厉害、时间太长,以免着凉、感冒。何况考场内无空调,考生要适应考场内的温度。
学长传经
把每天都当做中考
王逸翔(厦门一中高一9班学生,毕业于大同中学)
最后几天,最重要的是做好心态的调整。
其实,去年我的二模考得不好,按当时的成绩,上一中、双十很困难。但是我没有过多地沉浸在懊恼中,而是放平心态,在后面一段时间里,我针对问题进行复习,把中考当成最后一次“复仇”行动,但也是抱着落后者的心态、放低姿态去拼。
“我尽了最大的努力,该做的都做了,能考多少是多少。”我觉得无论中考考得好还是差,上了高中后全部都会重新洗牌。所以,只要将真实水平发挥出来就行。
这些天里,大家可以多看看之前整理的错题集,争取将不会的题都搞懂;也可以根据个人的情况和需要,抽出一定时间回忆学过的主干知识,在脑海中进行梳理;可以背一背语文等需要记忆的知识内容,巩固一下。
可能有的同学会想着自己这里没复习好那里没复习到,在最后阶段,大家可带一点阿Q精神,想着“这些内容应该不会考到”,将精力集中在所能够掌握的范围,重点突破,别有太大压力。
去年我基本都在晚上11点左右休息。我觉得现在千万不能熬夜;也不能吃得太多,否则可能导致睡不着,复习时也会受影响。中午的时候,大家可以抽一点时间休息一下,养足精神为下午的复习做好准备。
建议学弟学妹将心态放平,可以尝试把每一个明天都当做中考,那样到了真正中考的时候就不会紧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