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交流测试考察学生领导气质
大关树兰
谈兴趣、谈习惯
大关树兰的面谈“打分评委”由三部分组成:学科老师、教导主任和校长。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这四门功课的老师,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特点进行了解,再由教导主任进行综合素质的评定,“闯过”这两关的学生,进入最后一轮面谈:和校长聊聊,对于学校的想法和要求。
面谈的问题,很简单,但很杂。老师会问:你喜欢看书吗?你能背诵一首最喜欢的古诗吗?喜欢动手做些小玩意吗?你平时走路回家吗?最好的朋友是谁?你们平时都玩些什么啊?
来自明德小学的何心妍(化名)的心态很好,她说:“把面谈当作和班主任老师的一场聊天就好了,她向你提问,你认真回答,你对初中生活的想法也可以向她说。科学的问题,一开始我没说上来,最后还是老师安慰我,别紧张,慢慢说。”
各门学科的老师跟学生面谈后,会写上一些简单的评语作为“观察结果”,转给下一轮的“评委”。记者看到,这些评语都很有意思:“组织能力尚可,说话能突出重点,但喜欢说些无关的笑话。”“反应很灵活,但自控能力较差。”“基础一般,但态度诚恳、认真,很有上进心。”……
“面谈是学校和学生相互了解的一个机会。除了学习能力,我们还想了解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性格特点等,比如学生会不会沟通,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在学习中,一定要能够及时地把问题和困惑反馈给老师,才能得到有效解决。”学校办公室主任彭伟老师说,之所以设置三组老师面谈,就是希望能更全面、细致、客观地去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