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2013年扬州市直初中招生工作的意见》正式发布,梅岭中学回归公办、与扬州市京华梅岭中学整合为一所学校,实行一校两区,市一中实施初高中分设,由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和扬州市第一中学联合举办初中宏志班,民办学校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时,采取公开电脑摇号等多种方式录取,新的招生政策调整再次给“择校热”降了温。本报记者田文荟
亮点梅岭中学回归公办
扬州市梅岭中学与扬州市京华梅岭中学整合为一所学校,实行一校两区、统一管理、分校区办学,两个校区按照各自施教区招生,实行统一组织领导,统一学校管理。
解读:一校两区统一教师配备
市教育局基教处负责人赵云解释说,去年利用品牌嫁接方式,扬州市梅岭中学与京华梅岭中学实施办学“五统一”。在扬州市梅岭中学回归公办后,进一步加强两校资源整合,发挥优质资源效益,实行“一校两区”,原扬州市梅岭中学东边叫挂牌扬州市梅岭中学梅岭校区,西边挂牌扬州市梅岭中学京华城校区,两校区真正实施统一组织领导,统一学校管理,统一教师配备,统一教学安排,统一绩效考核,发挥梅岭的品牌优势,将优质资源普惠于民众。
亮点公办学校空余学额公开报名摇号
去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意见》(下简称《意见》),作为初中招生的主要政策依据,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管理有规范要求,公办初中免试就近免费入学,民办学校免试入学。热点公办学校如果有名额空余,可采取公开报名和摇号等多种方式录取,热点民办学校当报名人数超过学校招生规模时,也可采取公开摇号等方式录取。
解读:普通老百姓上名校机会更大
赵云告诉记者,今后义务教育的每所学校要科学划定学校施教区,尽可能让学校的学额和施教区内的学龄孩子数量匹配,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公办学位,同时推进民办学校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时采用电脑摇号等多种方式录取。
记者了解到,今年市区市直初中有两个学校比较明显,梅岭中学回归公办后,按照市教育局划定的施教区进行招生,另一个是扬中树人“民办学校既自主办学,又承担部分教育公平责任”的要求,采用公开电脑摇号和学校自主招生相结合的方式录取。2013年,树人学校初一新生计划招生1000名,在报名学生中,采用公开电脑摇号方式录取450人,其余由学校自主招生。
赵云表示,一旦公办学校空余学额公开报名摇号后,热门学校的招生将更加透明公正,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上名校的机会将更大。
亮点四星高中不低于70%指标分配至初中学校
改革热点高中指标生分配办法是鼓励学生就近入学,促进初中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意见》规定,按照省政府优质教育就均衡发展要求,为鼓励就近入学,促进初中教育均衡发展,今年入学的初一新生,到2016年中考时,扬州中学、扬大附中、新华中学等热点普通高中不少于70%的招生指标,定向分配给所有公办和民办初中学校。各县(市、区)范围内的热点高中学校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确定。
解读:公办学校学生进四星高中机会多
《意见》规定,2016年将热点普通高中不少于70%的招生指标,定向分配给所有公办和民办初中学校,这个政策带来的好处是什么?赵云表示,作用很明显,它不仅强调70%指标的分配,更重要的是它录取的条件是:分配给这个学校的指标,根据这个学校填报热点学校的志愿,从高分到低分进行录取,录取的控制线是整个中考总分的85%,按照当前的中考政策也就是663分。663分这个成绩,从我们当前市区的公办初中来看,基本上都能够完成指标,这也意味着,这样指标生的分配方式、数额不断扩大、录取率将有很大提高,这也将给公办学校学生有更多的机会通过指标生的录取办法进入到热点高中,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初中“择校热”。
【一批新政】
公办初中按施教区招生
另据透露,由于民办学校的招生是由学校提出计划申请,今年扬中西区校的初中部没有申请招生计划,据了解是学校的主办方对学校的办学方向进行了转变,普通类教育停止了招生。
记者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还了解到,按照省教育厅高中办学的要求,推进初高中分设,今年市一中6月将迎接省三星级复审的现场考查,因此,市一中今年将初高中分设,将原有的初中宏志班停招,初中宏志班与扬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联合举办初中宏志班。
赵云解释说,市一中校内的初二初三学生将在市一中校内平稳过渡,市一中仍将对校内的初二初三学生加强教学管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让家长及其学生放心。
过去部分学校以艺术生、体育生等各种名义举行特色班招生,而从今年开始,严格防止部分公办初中出现大班额现象。取消市直公办初中特色班招生,各公办初中一律不得以“特色班”、“特长班”、“实验班”等名义进行招生,对所有招收的初一新生进行均衡分班。
公办初中招生
不得拒绝接收施教区内学生
根据《意见》规定,公办初中实行划区相对就近入学。学生父母的合法固定住所(长期吃住地)是确定学生就读学校的主要依据,学生户籍、房产证和长期吃住地应保持一致,凡是不符合“三一致”要求的,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协调安排就读。
据悉,广陵区、开发区、邗江区中属原维扬区的应届小学毕业生,如父母的合法固定住所(长期吃住地)在市直初中施教区范围内,其《小学毕业生登记表》分别由广陵区教育局、邗江区教育局和开发区城乡管理局集中报市中招办。市中招办审核确认后统一发放《市直初中义务教育学位通知卡》。
6月27日,市教育局统一公布市直公办初中施教区。6月28日-7月3日,学生按《义务教育学位通知卡》到指定的初中学校报名,任何学校不得拒绝接收施教区内的学生,逾期不报名的作自动放弃处理。
【招生对象】
1998年9月1日以后出生的
应届小学毕业生
学区范围内常住人口,年龄在15周岁以下(1998年9月1日以后出生)的应届小学毕业生。引进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和外地来扬投资创业、务工人员的子女并要求在市直初中就读的应届小学毕业生。对年满15周岁、已接受义务教育9年以上的小学毕业生,原则上不再发给《义务教育学位通知卡》。对要求继续升学的学生,由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提出书面申请后,可作为非义务教育学生试读。
【报名登记】
市区小学生由就读学校
集体办理报名登记
若是在市区小学就读的招生对象,均由其毕业学校集体办理报名登记手续;户籍在市直初中施教区范围内但在外地就读并要求回市直初中升学的小学毕业生,持户口簿、房产证、小学生手册或小学六年级在读证明等材料,到市区中学招生办公室(以下简称市中招办,办公地点设在翠岗中学内)办理报名手续,报名时间为:6月13-14日。
外地来扬投资创业和务工人员子女如要求在市直初中就读,须持户口簿、父母在市区居住证明、父母与用工单位签订的合法稳定劳动合同(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计划生育证明、小学生手册或小学六年级在读证明等材料,于6月13-14日到市中招办报名。其中已在市区小学就读的,由所在小学对照上述要求审核后统一办理报名手续。
【招生时间】
录取时间6月28日-7月3日
市直初中学校招生都必须在市区小学毕业考试后进行。市区小学毕业考试时间为6月26日,市直初中招生时间为6月28日-7月3日。
【招生办法】
民办初中招生扬中树人公开摇号录取450人
各民办学校根据学校办学条件、师资状况向教育局申报招生计划,经审核批准后按审批的计划招生,严禁超计划招生。
凡要求选择扬中树人、扬大附中东部分校的学生,只能选报其中1所学校。两所学校统一于6月28日-7月2日进行报名、录取并公布招收的学生名单。
民办学校如招收无《义务教育学位通知卡》的市区以外学生,则应要求学生和家长提供书面入学申请,出示未被其他学校录取的相关证明材料。因学生和家长弄虚作假或学校违反规定而造成的一切后果,由家长、学生和招生学校自行承担。
扬中教育集团树人学校招生。按照“民办学校既自主办学,又承担部分教育公平责任”的要求,采用公开电脑摇号和学校自主招生相结合的方式录取。2013年,树人学校初一新生计划招生1000名,在报名学生中,采用公开电脑摇号方式录取450人,其余由学校自主招生。
宏志班招生低保、特困职工可申请宏志班就读
家庭困难的学生可凭民政部门每年核发的《扬州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扬州市区特困职工特困证》等证明材料,并提出书面申请,由市教育局统一安排到田家炳实验中学与扬州市第一中学联合举办的宏志班就读。学校根据学生家庭的困难程度给予一定的资助,资助标准与扬州市第一中学初中宏志班相同。凡要求到两校联合举办的宏志班就读的学生,须于6月29日携带上述证明材料和书面申请到扬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报名,同时提交《义务教育学位通知卡》。来源扬州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