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历史题呈现形式灵活、清新,文字材料和图片资料并用,关注社会热点,紧扣时代主题。
非选择题有望收获创见性回答
点评老师:芜湖市教研室高级教师朱启胜
安徽高考文综历史题呈现形式灵活、清新,文字材料和图片资料并用。全卷共采用8幅图片及表格,配以“诗歌”和“日记”等多样形式,符合中学生的认知心理。如“西装叹”讽喻诗和“农民日记”,第18题“曲线图”等,都较好地呈现了历史试题丰富多彩的特色。
试题关注社会热点,紧扣时代主题。第36题以古今中外文明交流与碰撞的相关资料入题,在考查考生知识能力的同时,弘扬了多元文明包容借鉴、共存共荣的时代主题;第37题以第三方的立场和观点呈现材料,以引导语和示意图呈现材料,简洁明了,一改以往中国史主观题必用文言文材料的惯例,其中涉及的制度创新则是当今时代的又一主题。
两道非选择题共设五问,逻辑性、综合性、概括性极强,覆盖的知识点众多,包括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及特点,古代中国的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近代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等等。体现了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命题原则。
历史非选择题在引导考生进行理性思考的同时,也为考生有创见性地回答问题提供了平台。如第37题第二问即为一道开放性试题,考生可以根据试题要求,自由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