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福建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试题 > 文章正文
 
名师评点2007年福建省语数英高考试卷
2007-6-10 11:48:03 来源:2exam.com整理 【字体:小 大】

2007年高考前天落下了帷幕。今年试卷的难度如何?考生的普遍感觉是什么?老师是如何看待试题质量的?下一届的考生可从中得到什么借鉴?这是广大读者特别关心的话题。今天,本报学堂邀请厦门双十中学的高三一线老师,就今年高考各学科试题做详细的评点。

数学(文)

稳中有变解答常规

黄天顺 双十中学高三文科数学备课组长、高级教师

  一、总体评价

  与2006年高考试卷相比牞保持了整体的基本稳定,但稳中有些变化,稳中有所创新。试卷强调了对基本概念掌握,能区分出学生对基本概念掌握的层次;大多是考生常见的常规题,也设计了一道创新题,体现创新意识的考查。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都是按从易到难的顺序设置,试题朴实而又不失新颖,体现了文理差异。

  二、答题情况(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

  1、选择题:本卷选择题难度不大,强调了对基本概念的深刻理解。

  2、填空题:前三题属基本题,第16题则是一道创新题,本题是发散性题目,答案不唯一。首先要读懂题意,然后要回忆学过的“中学数学中的关系”,从这些关系中去搜索,哪些“关系”满足题目中自反性、对称性和传递性,这题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

  3、解答题:今年的解答题是学生并不陌生的常规题,没有绝大多数考生做不出来的“难点”。前三大题,三角、概率、立体几何是基本题,20题是二次函数最小值问题与三次不等式恒成立问题,虽然综合性强些,但也是常见题。21题是数列题,考查了数列、数列求和知识、分类讨论和化归思想、推理和运算能力。能否做好本题关键看讨论是否完整以及运算能力的强弱。22题,考查了解几、向量等知识,运算能力和综合解题能力,考查了解析几何本质,本题关键是长度关系,向量关系学和坐标关系的转化。

  透过今年的试卷可以看出,重视基础知识,吃透数学概念,重点知识重点过关和重视创新思维的培养仍是今后数学教学中的重点。

数学(理)

总体平稳能力立意

林敬松 双十中学高三理科数学备课组组长

  2007年高考数学试题是福建省第4年单独命题,试题紧扣《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延续2006年试题的命题思想,难度基本保持稳定,总体呈现平稳。

  1、全卷试题“朴素”:首先12道选择题前几道题平易近人,易于下手,运算量也不大;其次,4道填空题(除最后一题外)非常平和,不需太繁的计算,6道解答题由易到难,涉及的知识内容基础、常规,入手容易,深入有一定困难,除最后一道题最后一问需考生自我设计,合理创新安排外,其余问题均多层设问,搭桥铺路,分散了一定的难度。

  2、知识能力并重:全卷在考查知识的同时,加大了考查能力的力度。既考高中数学的主体内容,又考查学生继续学习的潜能。

  3、“能力立意”意图明显,在灵活性、能力要求、思维要求等方面都有体现。

  4、试题对函数的性质的考查力度很大,但考查的性质过于集中,例如第7题、第11题、第19题、第22题都在考查函数奇偶性和单调性,且第11题,第19题、第22题都是用导数研究。

  5、试卷中的创新处有待改善。例如第16题,就给出一个新定义,要求学生在学过的知识中寻找符合定义的“关系”,它的答案是不唯一的,具有相当的开放性,许多学生不知如何下手。

  6、大题的考查除了最后两题的顺序交换外,其它顺序基本保持与2006年一致。

  第17题,考查“解三角形”,这是顺应今年高三老师对三角函数的猜想。

  第18题,考查“立体几何”,其设问基本与去年一致,但是大题的第2题若只设置两个问题,考生会有更充分的时间去解决后面的问题。

  第19题,延续去年的命题思想,理科的应用题大题没有考查概率统计,而是传统的函数型的应用题(2006年也是函数型)而且建模很简单,但具体处理这个函数时,要考查分类讨论的思想,(学生感觉比较困难)这与第22题的分类讨论基本一致 (都是考虑极值在与不在区间内),似乎有重复考查的嫌疑。

  第20题,考查“解析几何”,2006年解几也在第20题,所以应该是继续2006年在解几命题上的思想,注重思维的考查,降低解几的繁杂计算,引导高中的教学,符合新教材的理念。

  第21题,考查“数列”,其中第1问的入题比较容易,第2问的设问方式比较新颖。

  第22题,考查函数的基本性质以及数列与不等式结合,第1问是常规的问题。第2问加入了一个绝对值,这就要求学生要具备处理绝对值函数的能力 (这种问题学生见得不多)。第3问就要求学生要有类比的思想,将数列求和的数学思想(倒序求和)迁移到数列的求积问题(倒序求积),这与厦门市质检的数列题的命题思想有点不谋而合。也与去年省质检的数列题的命题有几分相似,当然其中要用 “均值不等式”进行放缩。当然本题也可以用数学归纳法,但是从n=k到n=k+1时,不容易过渡。

语文

名著阅读无关鉴赏


陆敏 双十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组长、高级教师,2005年福建高考语文命题小组成员

  今年语文试题的总体特点是平稳,有利于考生语文水平的正常发挥。

作文命题:亮点就在于没有创新

  今年以 “季节”为题目写作,除了不能写诗歌和字数要求,没有其它规定和限制,也没有其它附带材料,这在全国十几份高考试卷中恐怕是比较不“出彩”的试题,但更受考生欢迎。

  回顾近年来我省高考作文命题,如2004年以历史、文学人物为话题作文,2006年的“草船借箭不足十万支”和“戈多今天已经来了”,过多在意专家、学者的理念和媒体的炒作,往往是专家看好而考生反应冷淡,一再以文学经典来设题,对中学生写作出现“出言必谈李杜、下笔不外苏辛”的时尚“八股”起了推波助澜作用。

  今年“季节”的命题作文不再一味追求创新,反而成了命题亮点。这个命题切切实实地引导考生去感悟自然、感悟生活,进而感悟社会与人生,写作的空间很大,且不容易离题、偏题,写作水平低的考生有话可说,水平高的也可以充分发挥。由此带给我们的启发是,好的命题并不在于标新立异,而在于是否尊重写作规律和考生实际。

名著阅读:不偏不难侧重记忆能力

  今年新增加的名著阅读严格按照《考试说明》设题,且不偏不难,考生波澜不惊。因为《考试说明》出台时间晚,考生对这方面内容没有充裕的时间进行复习,对《论语》、《孟子》、《庄子》三部文化经典,很多考生基本放弃《庄子》这块内容,对十一部文学(小说)名著也有所取舍。高考试题和考生的“猜题”相吻合,而且和厦门名师编写的《阅读指要》、《名著导读》相一致,使考生“有本可依”,体现了新增内容的过渡性原则和对考生的人文关怀。

  但设题与提倡文学阅读的初衷相去甚远,考查的仅是记忆和概括能力,与文学鉴赏无关。把活生生的文学大树删枝去叶,剩下枯死的主干,被高三学生戏称为“风干的木乃伊”。这类试题不仅考不出文学素养,而且败坏了学生的欣赏口味,更助长了死记硬背之风。因此建议明年的命题能真正从文学鉴赏方面设题。

命题材料:选择范围越来越狭小

  今年试卷中散文阅读的文本是当代作家朱成玉的 《落叶是疲倦的蝴蝶》,用这篇散文设计的中、高考阅读题,我在网络上至少看到了3套,一些学校和考生做过这些试题,这对没有做过这些试题的考生来说是不公平的。高考命题应该回避旧题、陈题,慎用改造题。

  文化经典著作的考查也限制在三部先秦著作里。先秦文章本就不尽浅易,适合拟题的内容也相对有限。今年第一次考查这部分内容,全省在短时间内就出现三部专门的复习指导书,预计针对明年高考的这类书籍将会更多,加上各地市和名校的模拟题,高考拟题要回避起来更为困难。

  另外,2006年我省高考的散文阅读考的是福建作家的作品,今年诗歌鉴赏考的是与福建有关的诗作。试卷体现福建特色是一回事,但对学生语文水平的考查是另一回事,两者并不相关。刻意地追求“福建特色”,在命题材料的选择上无疑是“作茧自缚”,助长高考复习中的猜题、押题的心理。

英语

立足语篇突出交际

王庆华 双十中学英语高级教师,高三英语备课组长

  今年试题仍然立足 “坚持稳定,不断创新,以及突出语篇”的命题思路与指导思想,注重基础知识,突出考查考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注重语言测试的交际性原则,兼顾全省各类考生,题量比较适中,选材丰富,具有较强的时代气息。

  一、总体评价

  1、保持稳定,略有提高:试卷总体难度与去年持平,比较适合中下生。除完形填空个别选项及阅读理解部分题干设置稍需思考,整份试卷比较容易,进一步突出“减负”导向。但是,阅读理解增加了一些生疏词语,对一些词汇量受限的学生造成困难。

  2、立足语篇,突出能力:试卷考查的重点放在语篇上,无论是完形、阅读还是短文改错都把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掌握文章的整体结构及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作为命题的基本内容,旨在考查考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3、重视基础,突出交际:和往年一样,今年的试卷继续重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二、试题分析

  1、听力理解:据考生反映,今年听力朗读的语速比去年慢,因此估计本大题难度比去年有所降低。

  2、单项填空:着重考查动词的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短语和情态动词,15小题占了6题。今年考了1题冠词(2005,2006年没有考),代词1题,介词1题,名词辨析1题,固定短语1题,交际英语1题,从句3题。

  今年考查的交际用语是初中阶段学过的有关询问对方时间的一个对话。单选题最容易做错的题应该是第35小题。题干意为 “别人认为你怎么样不关你的事,要相信自己”。受中文影响,有些考生可能会误选how。另外,第33小题考查giveout作“发布、宣布、发表”解释,也可能造成一些考生失误。

  3、完形填空:着重考查考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对整个语篇的把握能力和词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有一定的区分度。这是一篇记叙文,叙述作者在海军新兵训练营的经历对他后来生活、工作的影响与帮助。这样的题材比较有利学生答题。备选项着重考查实词,其中名词6题,动词8题。该题前半部分比较容易,估计考生失误的题大多集中在第45、47、48、49、50和53这六小题。总的来说,大部分题目考查考生对设有空白的整个句子含义和段落逻辑的理解情况以及对选项中几个单词的词义的掌握情况,强调了语篇的整体领悟。

  4、阅读理解:选材具有时代感,题材多样,内容丰富,体现了现代英语的特点,反映了现代科学及现实生活中的新发展、新变化。五篇文章文体丰富,有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有广告、科普文章;有环保的话题、优秀教师的介绍等。从命题的角度看,着重作者意图、推理判断和主旨概括题的考查,大概占一半的量。有些题干设置的灵活度及干扰项的混淆度比去年有提高趋势。生疏词语的出现也使短文变得更生动地道,成为今年高考阅读理解的一个特点。

  5、短文改错:今年的短文改错和去年一样浅显易改、容易入手。但“覆盖面广”,“语篇中运用英语知识的准确性”这两个原则没变。既考查词汇、句型等基础知识,也考查语篇的整体理解,如84小题。具体错误分布为:错词7个,多词1个,缺词1个,正确1个。

  6、书面表达:这道作文题属于应用文体,从内容来讲,比较切合学生实际,富有时代精神,对学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写作要求夹叙夹议,这道题设计得比去年好。

本版整理 魏文 摄影 巫芳 张向阳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
·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
·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
·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
·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高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
·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
·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
·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截至2007年3月15日
·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
·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
·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
·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
·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 港大等位列三甲
·开设港、澳、台、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
·开设港、澳、台、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
·部分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
·全球MBA百强榜出炉
·2003-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江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四川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浙江省大学前7名排行
·2003-2007年山东省大学前12名排行
·2003-2007年辽宁省大学前12名排行
·2003-2007年吉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陕西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江苏省大学前13名排行
·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2003-2007年湖南省大学前6名排行
·2003-2007年湖北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黑龙江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河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河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广东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安徽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上海市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北京市大学前20名排行
·福建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单
·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中学名单
·2007中国大学排行榜新鲜出炉清华大学连续
·2007中国35所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一览表
·2007中国一流大学名单隆重揭幕
·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医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文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农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历史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理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经济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教育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管理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工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法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哲学本科A++级专业学校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