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福建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试题 > 文章正文
 
名师评点2007年福建省理综高考试卷
2007-6-10 11:54:01 来源:台海网 【字体:小 大】
物理

选择偏难 实验较易


欧阳绍绪 双十中学物理教研组长、理综备课组组长,高级教师

■试卷特点

  理科综合物理试题包括8个选择题和4个非选择题牞共计120分。从总体看,选择题偏难,每道选择题都必须付出较深刻的思考才能解决;与往年比较,今年高考实验题较容易;应用题难度适中,无压轴题。整体难度比去年有提高。2007年高考物理试卷有以下特点:

  1、知识点覆盖面较好,着重考查基础知识及其灵活运用能力。

  2、重视对物理主干知识的考查牞但稳恒电流和电学实验未涉及。从上表中可看出,物理主干知识中的力学和电学的占分比例高达83%。

  3、重视对实验过程的考查,重视考查对实验原理的理解能力。实验题第一题,全面考查了示波器的使用,学生如果没有做过实验,很容易做错。第二题属于设计实验题目,根据给定条件,运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原理实现本实验目的。今年的实验题是较容易的。

  4、选择题重视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除13题较容易外,其余选择题都是旧题新情景牞灵活考查学生的分析应用能力。

  5、计算题全面考查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涉及的知识点多,方法多。计算题第23题源于学生的生活,体现了新课程的一些理念。第24题物理情景较新,难度较大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

  6、舍弃了偏、繁题和压轴题,但对学生思考能力的要求有深度,学科能力要求更明确、更突出。许多试题的情景都是学生似曾相识的,但通过试题的重新组合和变换脸面,来充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学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

  7、试题内容背景全部来源于学生常见的题目。“陈”题有点新意,没有看到很有创新的题目。联系生活、社会和新科技的题目少。

  2007年的理综试题延续了2006年理综试题的特点,每道题均有明确的学科归属,试题的编制是以学科内各知识板块之间综合为主的命题原则,这种命题的指导思想符合目前中学物理教学的实际。

化学

区分度好 回归传统


蔡前兵 双十中学高三化学备课组组长,高级教师,省化学骨干教师

  2007年全国理综化学试题紧扣考试大纲,题目出得工整严谨,科学性强,富有内涵,有一种平平常常才是真的感觉,没有偏题怪题,但要得高分不容易,有较好的区分度。和去年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

  1、二卷和去年布局相同,仍是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周期表,元素化合物,实验,有机占据四大题位置,且答案仍有一定的发散性。

  2、试题感觉比去年难些,第9、10、12三题选择题学生做起来感到有点吃力,二卷的26题,27题有一定难度,是能力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突破口不太明显,构成要素比较多,需要反复联系组合比较筛选才能得出答案。不少考生反映,他们在考试中卡在这两个推断题上的时间较长。

  3、试题回归传统,不回避常规题型、传统题型,甚至都不回避高考曾经考过的题目,有的还是课本上的题型。比如27题就和高三化学课本第89页的习题二的题型相同;而28题则是根据1991年高考题第32题改造而成的。虽不回避,但改造过的题目难度都要大于原题。没有比较新颖的题型,常以信息题出现的有机题也向传统题型靠拢,全卷化学试题的面孔和平时的练习几乎相同,但有些题深入分析后才觉得有点难以对付。没有扎实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较高的分析思维能力是无法完成的。

  4、试题有意回避了工业生产、能量和实验设计尤其是其中的实验探究等一些大家看好的新教材中的重点内容,知识覆盖面并不大,学科内综合力度也不高。

  一些热点物质,像过氧化钠、碳酸氢钠、铁、氧化铁、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硫酸亚铁、硫酸亚铁铵、氨气、铵盐、硝酸、氯气、氯化氢、乙二酸、乙醛、乙炔以及油脂、糖类、蛋白质、胶体等的性质或制法用途等没有涉及。但试题所及的知识都是些重点的主干知识,而且有些知识点的考查的力度还比较大,这好像是这几年理综卷化学试题命题的比较稳定的思路。像去年的化学方程式的考查力度就很大,而今年化学用语则转向对化学式、分子式、结构简式的考查,而且力度也比较大。全卷没有出现冷僻的知识点。第6题中的知识虽然有点陌生,但都是环境中的大问题。

  5、加强了化学计算和思维能力的考查力度。今年的化学计算安排在选择题中进行考查,涉及到化学计算的选择题就有四题,另外几题也都和“量”有着紧密的关系,而且都是概念性很强、化学味很浓的计算题,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才能做好,有一定的难度。

  今年试卷虽然侧重加强了思维能力的考查,但思维能力离不开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对信息的获取,所以各种能力的考查是无法分离开来的,实际上整份试卷对各种能力的考查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化学科试题旨在测试考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和所应具有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如何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大对学生的各种能力的培养力度,这是今年高考理综化学试卷再一次给我们提出的严峻课题。

生物

难度下降 注重实验


赖文旺 双十中学高三生物备课组长,连续7年担任高三生物教学工作

■试卷特点

  2007高考全国卷的试卷结构与试题的类型与2006年高考理综试卷保持一致。试题无偏题、难题,生物科试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试题的覆盖面较广,突出对重点主干知识的考查。包括细胞部分6分,代谢部分17分,生命活动调节(含免疫)部分27分,遗传学部分16分,生态学部分6分。其中选修教材的内容共29分,实验内容共27分。延续了2006年选修教材内容和实验内容占比例大的特点。

  2、试题严格遵循高考考试大纲的要求,注重双基知识的考查。主要考查考生对生物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注重对图形图表的信息获取能力和应用图解来表达生物学原理和规律的能力的考查。如第1题、第5题和31题的II(2)小题。

  4、重视对实验能力的考查。要求学生能将所学实验方法和原理灵活地应用到新的情景中,解决新问题。如30II和31II。

  5、非选择题变细了,文字表达量少了,试题的整体难度比2006年有较大的下降。

  试题的不足之处在选择题的第1至第4题,特别是31题第II小题,相信大部分考生做过这些题,高考题不能规避市级模拟题,有失公平性原则。

■备考启示

  1、最重要的是打好扎实的双基。高考的失分,大多是因对教材中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不到位和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造成的,今年的高考尤其明显。2007年高考题的质量是历年中区分度最好的,而2008年是旧教材高考的最后一年,保持稳定是高考的一贯原则。可以预见,2008年的高考题是2007年高考题的翻版。

  2、研读考试大纲,明确高考要求。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2008年的考试大纲较之2007年的应该不会有变化。研读考试大纲的目的在于明确高考对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具体要求,以指导自己读教材和做练习。

  3、课堂教学要落实课本基础主干知识的形成训练,选择相应的典型例题让学生当堂练,舍得花课堂时间让学生动手写。

  4、教师要精编练习,保证练习的典型性、实效性。学生应保质保量完成好练习,并做反思和归类整理工作。越来越多的陈题的改造题出现在高考卷上,我看适量的“题海”战术对高三生物备考是必不可少的。

本版整理 魏文 摄影 巫芳 张向阳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
·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
·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
·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
·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高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
·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
·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
·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截至2007年3月15日
·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
·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
·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
·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
·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 港大等位列三甲
·开设港、澳、台、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
·开设港、澳、台、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
·部分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
·全球MBA百强榜出炉
·2003-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江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四川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浙江省大学前7名排行
·2003-2007年山东省大学前12名排行
·2003-2007年辽宁省大学前12名排行
·2003-2007年吉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陕西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江苏省大学前13名排行
·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2003-2007年湖南省大学前6名排行
·2003-2007年湖北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黑龙江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河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河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广东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安徽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上海市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北京市大学前20名排行
·福建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单
·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中学名单
·2007中国大学排行榜新鲜出炉清华大学连续
·2007中国35所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一览表
·2007中国一流大学名单隆重揭幕
·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医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文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农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历史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理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经济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教育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管理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工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法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哲学本科A++级专业学校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