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福建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状元 > 文章正文
 
68万元奖励高考状元为何引争议
2007-8-7 16:55:55 来源:浙江在线 【字体:小 大】
今年我省高考理科状元陈默获得各方面奖励68万元,其中50万元被陈默捐给了南安一所中学。此事在社会各界引起热烈讨论———(2007年08月06日《海峡都市报》)  中国金融大典
  这真是一个很奇特的社会现象。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只不过在全省高考成绩中得了第一,也就是所谓的“状元”,竟然就能够得到社会各界的奖励高达68万元。对于我而言,如果不是铁板钉钉的事实,摆在哪里,那真的是打死我都不会相信的事情。
  难怪这个发生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新闻,一旦被媒体披露以后,立即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议论。虽然有不少的人对于这种做法,赞赏有加,认为这充分体现了福建人对于教育的高度重视,由此可见一斑。因此,这对于推动福建的教育发展是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和榜样作用的。但是,也有网友则对此行为,嗤之以鼻,颇有微词,甚至大加挞伐,感到这样的一种做法,真是太荒唐透顶了,是“太有财”了。
  为什么?因为他们认为与其对于高考状元进行如此巨额的资金奖励,倒不如把这些奖金拿去盖几所希望小学来的实惠,而且这对于推动社会的发展还更加具有现实的意义。
  毫无疑问,对于这样的一种想法,在目前的中国社会,谁能够敢于说这是不对的呢?谁能够敢于说这不是符合现实社会生活实际的呢?
  说句实在话,就是本人刚刚看到这个新闻时,从内心深处而言,也是如此地感到,这的确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呢。觉得这样的奖励无疑地是太浪费社会资源了。
  但是,后来仔细想一想,觉得把奖励与捐助这两类不同性质的行为等同起来,无疑地是不科学的,而且也是不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与更快更高地向前发展的。
  我们知道,奖励是什么?奖励是为了更好地引领社会上的其他人,向得到奖励的人学习,学习他的拼搏精神,学习它的在某方面所取得的优异的成绩而做出的艰苦努力,以起到一种举一反三的激励作用,让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涌现出来,为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快速健康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力量,从而更好地造福于人类的美好生活;而捐助则不同,捐助是一种扶持弱者的行为。通过捐助为捐助者提供或者创造必要的学习工作生活条件,让更多需要捐助的人,利用这种捐助而通过自身的努力,以达到改变对于自身发展不好的环境,乃至于因此而改变自身的截然不同的命运。
  其实,如果按照指责用68万元巨资奖励高考状元者所言,那么,这世界上就不应该要有诺贝尔奖了,应该要把诺贝尔奖金拿去扶持世界上还有许多国家存在的贫困者的生活。而我们的国家也就没有必要设置各类旨在奖励为某个领域做出杰出成绩的人,同样提供巨额奖金的奖项了。因为国家应该要把这些奖金拿去扶贫,资助更加困难的人,这才对啊!
  我这样说,也许有人就会说,诺贝尔奖和我们国家设立各种奖项,奖励在不同领域做出特别突出成绩的人,当然这是应该的,而且也是必需的。因为它可以起到激励人作用的。但是,这与用68万元巨资奖励高考状元者,则是不同的。虽然反对奖励高考状元者也知道,奖励的巨资基本上都是民间自发的基金组织发放的,但是,他们还是认为这是极其不妥当的。为什么?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因为高考状元并没有为国家做出特别突出的贡献,因此,他凭什么要得到这样高的奖励呢。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用68万元奖励高考状元,之所以引发争议,不在于其他原因,而是由于认为奖励太高的缘故,因此而让人的心理感到极其不平衡的结果。由此看来,用68万元奖励高考状元,不是不能奖励,而关键的问题是应该要如何的进行奖励,才能符合我们现在这个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啊。
  其实,从高考状元陈默把奖励的绝大部分款项即50万元的资金转捐给自己家乡的一所小学,从中也就可以看到现在社会的某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据说,现在的陈默不仅没有因为得到这样的巨额奖励而感到高兴,反而感到惶恐不安。显而易见,如果出现把对于当事人的奖励,因为目前社会上存在的某种心理原因,而让其背负沉重的精神负担,那么,这样的奖励,则自然是非常残忍而且还是有害的事情。因此,毫无疑问,这才是要引起有关部门和全社会都必须认真思考和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
·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
·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
·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
·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高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
·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
·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
·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截至2007年3月15日
·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
·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
·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
·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
·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 港大等位列三甲
·开设港、澳、台、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
·开设港、澳、台、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
·部分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
·全球MBA百强榜出炉
·2003-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江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四川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浙江省大学前7名排行
·2003-2007年山东省大学前12名排行
·2003-2007年辽宁省大学前12名排行
·2003-2007年吉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陕西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江苏省大学前13名排行
·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2003-2007年湖南省大学前6名排行
·2003-2007年湖北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黑龙江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河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河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广东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安徽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上海市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北京市大学前20名排行
·福建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单
·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中学名单
·2007中国大学排行榜新鲜出炉清华大学连续
·2007中国35所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一览表
·2007中国一流大学名单隆重揭幕
·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医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文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农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历史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理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经济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教育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管理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工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法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哲学本科A++级专业学校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