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福建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上海高考 > 文章正文
 
上海高校助困工作达到学生群体、家庭经济困难全覆盖
2007-8-28 9:00:03 来源:新华网 【字体:小 大】
新华网上海频道记者刘丹8月28日报道:上海高校日前已陆续开学,为了"不让一个大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辍学",各高校积极探索切实有效的帮困措施,做到帮困工作"无缝链接",让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报得上、来得了、留得住、学得好"。

上海高校助困工作达到"双覆盖"

今年上海高校新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将达到"双覆盖"——学生群体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主要呈现"资助力度提高"、"资助方式增加"、"资助群体扩大"三大特点。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张民选透露:2007年上海市政府奖学金、助学金由3000多万元增加到2亿元,根据新的资助体系,上海市地方高校今年将有64000多名学生将得到奖、助学金,约占在校生人数的17%,这个比例将超过历年来上海贫困大学生占总大学生人数的比例,达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

此外,除了公办高校外,上海所有民办高校和成人高校招收的全日制普通高校计划学生也将全部纳入资助政策体系,达到"学生群体全覆盖"。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将在原有的国家和上海市政府提供的奖、助学金基础上,增设了上海市政府奖学金、志愿服务奖励金、并追加了国家励志奖学金等,改以往的"助贫"为"助贫奖优",进一步拓宽了资助学生群体。

帮困工作前移 绿色通道"无缝对接"

为了让贫困大学生第一时间知晓高校助学措施,上海所有高校在发放录取通知书时,同时寄送了各级政府及学校不同类型的资助政策简介,并留下高校帮困助学咨询电话以供咨询,打消经济困难家庭和学生的后顾之忧,让"绿色通道"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上海高校将帮困工作纷纷前移。暑假期间,上海大学利用信息化手段对贫困生进行"摸底",开通了"迎新网站",新生在家中可通过网站将家庭经济困难信息传到网站上来。

记者了解到,上海大学学工部利用暑假,已经对网上上传的300余名贫困生进行了电话家访,并介绍了学校各项帮困措施。此外,上海大学由校领导亲自带队走访了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10名学生的家庭,将迎新帮困补助和慰问信送到学生手中,并电话慰问了三名外地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鼓励新生自强不息。

上海师范大学在暑假期间开通了"资助热线",安排工作人员解答新生及家长的疑问,方便新生及家长全方位了解国家和学校的各项资助政策,同时及时掌握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为个性化帮困做好准备。

记者了解到,华东理工大学领导在获知安徽受灾新生王玉凤因家境贫困为学费发愁时,学校专门为其设计和提供了包括学费、生活费、勤工助学等在内的"个性化"资助计划,最终使王玉凤放弃了辍学的念头,顺利前来报到。

为了方便贫困生顺利入学,上海各高校所有办理"绿色通道"的部门,均统一地点办公,针对贫困生实行"一站式"服务,使帮困措施"无缝对接"。如:上海理工大学将贷款咨询台、勤工助学咨询台、爱心帮困预备金发放台"三台合一",提供政策咨询、贷款办理、勤工助学报名登记、爱心帮困预备金发放等"一站式服务",让贫困生入学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钱送到手中 爱暖到心里

在新生报到当天,上海高校"润物细无声"将帮困工作落实到细节上,"我们不仅仅是将资助金交到贫困生手里,更要将关爱送到他们的心坎里。"张民选说。

华东师范大学在新生报到当日,对生活已经出现困难的学生每人给予100-300元的现金补助,并给所有困难学生每人发放一个价值260元左右的大礼包,包括书包、牙膏牙刷、毛巾、雨伞、地图、洗发水、笔记本等生活学习必需品。

为了能让贫困生第一时间给家里报平安,华东师范大学还将给所有通过绿色通道的学生每人发放一张价值30元的201电话卡。

上海交通大学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新生发放"绿色锦囊"和"学生日记本",锦囊中除了含有可解决一个月生活费用的饭卡和购物卡、亲情电话卡、勤工助学绿色上网卡外,还包括记载有帮困公益社团等各团体联系方式的信息卡;学生日记本内容包括各种实用信息,如生活指南、周边公交路线、校区平面示意图、学院教师联系表等。

"新生不论是在生活上、学习上还是在心理上有什么不适应的,均可从锦囊和日记本中得到针对性的帮助。"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处负责人金健美说。

上海高校帮困工作不仅体现在物质上,也将落实到精神上。华东理工大学"新长城自强社"在今年新生报到期间,将以"过来人"身份找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谈心,帮助他们适应大学生活。学校还将组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参加"新生看上海"活动,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此外,由于偏远地区学生因硬件设备缺失而导致电脑基本技能有限,华东理工大学还将利用双休日为偏远贫困地区的贫困新生进行免费电脑知识和外语培训,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完)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
·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
·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
·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
·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高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
·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
·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
·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截至2007年3月15日
·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
·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
·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
·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
·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 港大等位列三甲
·开设港、澳、台、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
·开设港、澳、台、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
·部分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
·全球MBA百强榜出炉
·2003-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江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四川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浙江省大学前7名排行
·2003-2007年山东省大学前12名排行
·2003-2007年辽宁省大学前12名排行
·2003-2007年吉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陕西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江苏省大学前13名排行
·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2003-2007年湖南省大学前6名排行
·2003-2007年湖北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黑龙江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河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河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广东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安徽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上海市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北京市大学前20名排行
·福建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单
·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中学名单
·2007中国大学排行榜新鲜出炉清华大学连续
·2007中国35所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一览表
·2007中国一流大学名单隆重揭幕
·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医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文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农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历史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理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经济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教育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管理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工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法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哲学本科A++级专业学校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