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明年自主招生的规模要缩小?昨天,网上一则“教育部收紧自主招生政策”的消息引起了众多考生和家长的关注。南京部分高校招办人士透露,目前自主招生政策有些“变味”,确实在教育主管部门内部引起了激烈争论,缩小规模不是没有可能。
据文汇报报道:教育部今年将全面收紧高校自主招生选拔试点政策,原先89所试点高校5%的自主招生选拔录取试点,今年将要求全部报批。而过去几年,为鼓励学校突破名额限制,高校自主招生并不需要教育部审批,仅需备案。教育部明年还将有可能控制自主招生规模。
“以往自主招生名额是在学校招生总数的5%以内,但现在逐步增多,扩到10%甚至20%。”南京一所高校招办主任提供的信息显示,北京大学今年自主招生考生比例超过30%,清华大学超过了20%,东南大学今年在江苏的自主招生名额增加了200人,复旦大学也翻了一番,南京大学自主招生计划也从原来的300多人一下子增加到了700多人。
“我儿子所在学校今年就有二三十名学生拿到了高校自主招生的名额,高考时可以享受不少优惠。而此前拿到自主招生名额的学生最多也就十个左右。”南京一所中学的学生家长黄女士说,儿子现在上高二,也正在为自主招生考试忙活着,了解了好几所高校的测试题型、范围、命题方向,还去上了相关的培训班。“儿子在学校的成绩不是最拔尖的,如果自主招生比例又回到以前5%的情况,儿子肯定没希望,只有拼高考。”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办主任孙雷认为,缩小规模不是没有可能,因为目前自主招生确实有点“变味”。
“自主招生应该给偏才、怪才提供一个进入高校学习的通道,但是目前各高校考的还是学生的文化成绩。学校推荐时要看学生平时在学校的文化成绩,然后考试时也是考语数外。更多成绩优异的考生通过自主招生进了名校,偏才、怪才只占极小比例。”孙雷说,各个高校其实就是通过自主招生揽到了更多优秀生源,扭曲了制定这一政策的初衷。“在这样的现状下,缩小自主招生的规模,我们完全赞同。”孙雷说。
“关于自主招生怎么改革,教育主管部门内部也争论得非常激烈。”南京一所高校学生处处长透露,不少中学校长反映,目前的自主招生已经打乱了中学正常的教学秩序。
“学校多了,名额多了,中学对学生的推荐要选拔公示,工作量非常大。”南京一所中学的教务处负责人认为,自主招生作为高等教育招生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扩大了高校的招生自主权,总体思路和初衷肯定是正确的。但从这几年的经验来看,自主招生的方式和方法仍然值得商榷。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校,应该研究、制定不同的招生改革政策,各高校都应办出特色,更多地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录取适合自己高校培养的学生。“如果仍是考文化课,缩小自主招生规模反而可以减轻学生和中学的负担。”他说。
不过,南京一所高校的招生负责人表达了不同意见。他说,自主招生打破了“一考定终生”,给了考生更多机会。“由高校完全自主招生就是大的方向,如果政策收紧、规模缩小,那就是回到了以往的老路上。”他认为,自主招生选拔学生的形式可以进一步改革和探讨,但收紧政策、缩小规模是因噎废食。 (责任编辑:永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