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考试一结束,扬子晚报就第一时间约请了南京中华中学物理、政治、生物、地理4科名师,对首日四门学科试卷进行了评析。
扬子晚报记者王璟实习生卢颖
四门试卷点评
政治
让考生探讨“节假日放假”
点评人:陶德华(中华中学高级教师;南京市学科带头人)
过关不难,得A不易
今年试卷比较充分地反映了思想政治学科的命题指导思想和要求。试题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和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重点考查学生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的内容及其意义的了解,并在其中渗透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与指导。
总的来说,今年过关不难,得A不易。全卷立足书本基础知识,间隔设置难度梯度。试题多以基础题为主,部分试题对能力要求较高。
在试题布局上,整体由易到难,但中间设置“小坎”,颇有起伏,尤其在选择题中,涉及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等难点知识的试题,既是对学生知识的考查,也从一定程度上考验了学生的心理素质。有的学生接连碰到两道没有把握的试题,便出现紧张状态,影响后面的答题。估计学生过关难度不大,但是得A需要实力。
试题分析
1、关注重大时事,突出学科特点
选择题中的五道时事题,围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国政府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嫦娥三号”携带“玉兔号”月球车开启探月工程新征程、中国健儿参加索契冬奥会取得佳绩等事件进行命题,引导学生积极关注国内国际重大时事。
再如,我国是一个邻国众多的国家,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始终是我国一贯的外交战略方针。走和平发展道路,和睦周边是我国外交的重要任务。42题围绕这一背景,结合我国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利用区域优势促进发展的事实给出相关材料,提问中要求同学们结合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概括材料反映的信息。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和解释有关国际社会热点现象,运用有关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等知识概括、归纳、阐释、说明社会问题等能力。
2、突出核心考点,考查不同能力
如43题,围绕我国节假日放假这一热点问题,分别给出观点一(主要由国家统筹安排制定放假方案)和观点二(主要由企事业单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放假方案),以及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等材料,让学生就此展开综合探究。题目考查学生对书本知识的全面把握和选择运用恰当知识准确理解、评析有关观点,整理、说明有关问题,合理并有创意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