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 高考 美术高考 考研 自考 成考 专升本 中考 会考 外语| 四六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翻译资格 JTEST
资格| 公务员 报关员 银行从业 司法 导游 教师资格 报关 财会| 会计证 经济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务师 资产评估 审计师
工程| 一建 二建 造价师 造价员 咨询师 监理师 安全师 医学|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 教案 论文 文档
IT类| 计算机等级 计算机软考 职称计算机 高校计算机 推荐-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招聘 军校国防生 自主招生 艺术特长生 招飞
 3773考试网 - 会考网 -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 内蒙古学业水平考试 - 正文

2016内蒙古会考地理历史生物考试说明大纲

来源:内蒙古教育招生考试信息中心 2015-11-9 12:49:14













展    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1.知道人地关系思想历史演变的几个阶段。(Ⅰ)
2.了解人地关系思想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表现。(Ⅰ)
    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知道环境问题的类型及主要表现。(Ⅰ)
2.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不同区域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Ⅱ)
      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1.联系“21世纪议程”,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基本内涵和基本原则。(Ⅱ)
2.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Ⅱ)
    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责任。 1.理解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Ⅱ)
2.结合实例,分析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的意义。(Ⅲ)
3.根据材料,分析实现可持续发展个人应具备的态度、责任。(Ⅲ)
地理 3
课程标准 考试内容及要求










动   了解区域的含义。 1.了解区域的含义。(Ⅰ)
 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1.说出两个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差异比较的主要方向。(Ⅱ)
2.根据材料,比较两个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Ⅱ)
 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1.结合材料,说明不同发展阶段影响区域发展的主要因素。(Ⅱ)
2.结合材料,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Ⅱ)
 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1.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Ⅰ)
2.结合案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Ⅱ)
3.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类型和主要影响因素。(Ⅰ)
4.结合案例,说明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及对产业迁出区、迁入区地理环境的影响。(Ⅱ)






展 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1.结合材料,分析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原因,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Ⅲ)
2.了解森林、湿地等的生态效益。。(Ⅰ)
3.结合材料,说明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Ⅱ)
           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1.结合案例,说出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Ⅱ)
2.结合案例,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Ⅱ)
 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1.结合案例,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Ⅲ)
2.以某区域为例,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Ⅰ)
 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区分可再生与非可再生能源。(Ⅰ)
2.结合案例,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条件。(Ⅲ)
3.结合案例,了解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Ⅱ)
      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1.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Ⅰ)
2.结合材料,分析经济发达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有利条件。(Ⅱ)
3.结合材料,了解经济发达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及对策。(Ⅱ)








用   结合实例,了解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1.结合实例,说说出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作用。(Ⅰ)
 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1.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Ⅰ)
 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1.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Ⅰ)
       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 1.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Ⅰ)
2.了解GIS、 GPS和RS三者之间的区别。(Ⅰ)

(四)等级划分
      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
Ⅴ  题型示例
一.选择题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试题1】下列两幅图分别是两条大河河口示意图,图中小岛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展,最终
将与河流的哪岸相连?                                           (    )
 
①甲岸       ②乙岸        ③丙岸       ④丁岸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D
【说明】本题涉及知识点比较多,考查到:用纬度判定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原理,河水偏
转导致侵蚀与沉积,此外还有读图能力的考查。试题难度较大。
【试题2】下面四幅图表示的热力环流中,错误的是                            (    )
   
【答案】C
【说明】本题考查了热力环流原理,山谷风、海陆风及城市热岛环流。中等难度试题。
【试题3】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城市发展一般规律的是                      (    )
 
【答案】A
【说明】本题考查了结合图例,概括城市化的过程。试题难度较小。
【试题4】下图为澳大利亚轮廓图,图中阴影所示区域气候温和,降水适宜,适合种植小麦和发展畜牧业。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阴影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季风水田农业     D.混合农业
5.图中阴影区域农业生产
   A.单位面积产量低,   B.机械化程度高
   C.牧牛与小麦种植并重   D.商品率低
说明:第4题考查联系地图判断农业地域类型。该题属于容易题,测试水平层次要求为Ⅰ层次。第5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该题属于容易题,测试水平层次要求为Ⅰ层次。
答案:4.D   5.B
【试题5】我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7.4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27.9%。结合下图,回答6~7题。
 
6.我国荒漠化地区分布,按省区由多到少排序,正确的是               (   )
A.新疆   内蒙古   西藏      B.内蒙古   甘肃   青海
C.宁夏   青海     山西      D.河北     陕西   其他
7.内蒙古荒漠化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沉积作用   D.水蚀作用
【答案】  6.A  7.B
【说明】  6题考查读取柱状图信息能力,7题考查文字信息获取与荒漠化成因。试题难度
较小。
二.综合题
【试题6】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受世界
小麦价格上扬的利益驱使,大幅度开
垦西部地区土地,种植小麦。1930年
前后连续干旱,引发了一场著名的“黑
风暴”。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引发“黑风暴”的地区是图中    处。
(2)图中甲处种植      ,乙处种植_  __。
(3)丙处为美国的      带,该处发展这种农业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
(4)从美国农业带分布图上,可以反映出美国农业特点是                     (    )
     A.农业区域专业化   B.农业一体化   C.农业高度机械化   D.农业集约化
(5)简述美国农业生产特点的好处。

 

【答案】
(1)丁
(2)春小麦 冬小麦
(3)乳畜  多汁牧草丰富,接近消费市场 
(4)A 
(5)能够充分发挥地区的环境和资源优势,更好地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装备,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
【说明】
(1)美国西部地区,由于草地开垦为耕地以及过度放牧,植被破坏严重,再加上气候较为
干旱,容易产生“黑风暴”。试题难度中等。
(2)图中甲乙处为小麦带,因纬度关系,甲处生长期短,种植春小麦,乙处生长期长,种
植冬小麦。试题难度较小。
(3)美国东北部和沿五大湖各州地区,气候冷湿、无霜期短、土地较贫瘠,有利于多汁牧
草生长,同时接近东北部工业区,对乳畜产品的消费量很大,这里形成乳畜带。
试题难度中等。
(4)题目中的插图为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反映出美国农业生产的最突出特征是区域专业化。
     试题难度较小。
(5)美国农业区域专业化能够充分发挥地区的环境和资源优势,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
更好地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装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
试题难度中等。
【试题7】我国正在建设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读“四大工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四大工程名称: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           工程,属于能源调配
的是         工程和          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           工程。
(2)四大工程中,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____          工程,所经过的地区全部
位于同一地形区的是           工程。
(3)四大工程的建设有利于我国东西互补、南北相济、资源共享。请写出我国水资源、
能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
     ① 水资源分布的南北差异:__            __;
     ② 能源供需的东西差异:____                    ,_                   ;
     ③ 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___                 _,                   。
(4)四大工程中,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的工程是__    _    _、
__         ,并说明它们对上海的积极影响。

 

【答案】
(1)南水北调  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青藏铁路   
(2)西气东输  青藏铁路
(3)南部多、北部少  西部地区能源供大于求  东部地区能源供不应求  东部经济比较
发达  西部经济相对落后
(4)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矛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环境
保护
【说明】
(1)四大工程中,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南水北调工程,属于能源跨区域调配的是西
气东输工程和西电东送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青藏铁路工程。试题难度较小。
(2)四大工程中,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西气东输工程,该工程从干旱地区经半干旱、
半湿润区到湿润区,经过中温带、暖温带和亚热带;所经过的地区全部位于同一地形
区的是青藏铁路工程,全部位于青藏高原上。试题难度较小。
(3)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空间特点是:南多北少;能源供需是西部地区能源供大于求,东部
地区能源供不应求;经济发展水平是东部地区经济比较发达,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
试题难度较小。
(4)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缓解了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同时也改善了上海的能源消费结构,
有利于环境保护。试题难度中等。


Ⅳ 历史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笔试、闭卷。
二.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三.试卷结构与题型:
(一)试卷包括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共计6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计40分。
(二)分值比例:必修Ⅰ、 必修Ⅱ、必修Ⅲ的内容和分值分别约占1/3。
(三)难度比例:
试卷由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较难题组成,易、中、难试题所占比例约为7:2:1。
四.等级划分(建议等级划分应写在前面,不符合这个层级内容)
    A—优秀  B—良好  C—合格  D—不合格    

V 题型示例
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试题1】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
【答案】C
【说明】本题考查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礼乐制。容易题。

【试题2】“一个被流放的人秘密回到彼得堡。经过多年流放和卓有成效的斗争,他即将领导一场改变世界面貌的革命运动。”“他”是
A.列宁          B.拿破仑          C.彼得一世       D.斯大林
【答案】A
【说明】本题考查十月革命与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容易题。

【试题3】汉初,官方禁止商人“衣丝乘车”,但后来一些商人“假二千石(官员级别)舆服导从作倡乐,奢侈日甚”。这反映出
A.朝廷的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     B.休养生息造成消费观念的改变
C.官员与商人的社会地位渐趋一致     D.原有规制受到商业发展的挑战
【答案】D
【说明】本题通过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考查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较难题。

【试题4】根据罗斯福总统的建议,国会授权政府设立工程振兴局,并拨款用于重新造林,修建住宅和兴办教育等,到1943年该局共花费了110亿美元用于种类繁多的兴建项目。这表明罗斯福希望
A.借助多渠道提供就业机会           B.采取金融手段以解决危机
C.通过制定法规来复兴经济           D.设立新的机构以控制市场
【答案】A
【说明】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以工代赈。中等难度题。

【试题5】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
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答案】B
【说明】本题考查汉代儒学——董仲舒的思想主张。较难题。

【试题6】“它站起来反对18世纪的古典主义、启蒙思想、理性思想以及这些领域内的秩序”,强调“对自然之爱、上帝精神存在和感情力量之间的联系”。最符合上述创作倾向的作品是
A.《巴黎圣母院》  B.《人间喜剧》
C.《母亲》         D.《老人与海》
【答案】A
【说明】本题通过材料信息,理解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中等难度题。

非选择题
【试题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4年3月,外交部部长王毅就“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的相关问题对记者强调说:“2014不是1914,2014更不是1894,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来做文章,不如以二战后的德国来作榜样。”
(1) 材料一中1894年和1914年各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对中国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一战前,德国外长皮洛夫说:“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二战后,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主张结束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加强法德合作,以建立一个统一的欧州。
(2) 依据材料二概括一战前和二战后德国对外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对欧洲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
(1)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签定,中华民族危机大大加深或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条约》的规定引发了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或《九国公约》为列强共同掠夺中国提供了条件。或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2)由积极进行领土扩张到力主法德和解、欧洲联合。
影响:有利于进行欧洲一体化进程。(有利于欧洲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欧洲国际地位的提高;有利于维护欧洲国家安全)
【说明】本题考查近现代国际关系变化的史实,从而使学生认识国际关系发展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中等难度题。

【试题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原先的“扬气”“今则竟曰‘洋气’了”。
                                ——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材料二  20世纪末,中国百姓生活中,电话从“摇着打”到“走着打”,汽车从奢侈品到代步工具。世界名牌服饰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可供选择的服饰多了,将服饰产品打造成国内甚至国际品牌,成了众多服饰厂家的经营诉求。世界服装艺术中的中国元素也得到更多体现。
                 ——摘编自严昌洪《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等
(1)材料一中的“洋气”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扬气”变为“洋气”的原因。
(2)对比材料一与材料二,分析中国人在对外态度上有何进步。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影响社会生活风尚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
(1)洋气:西方式生活时尚。
原因: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商品的输入,西方文化的影响。
(2)进步:19世纪后期,中国人被动接受西方文化和简单模仿西方生活方式;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人积极主动地学习并融入世界。
(3)因素:时代特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外来影响。
【说明】本题通过现代化史观视野下的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的考查,使学生理解历史上不同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并对其做出科学的评价与解释。中等难度题。

Ⅳ生物测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二.考试时间 :90分钟
三.试卷分值 :满分100分
四.试卷结构
(一)题型比例
试题分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题型,这两种题型的分值分别占60%和40%。
(二)难度比例
试卷由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组成,易、中、较难题所占分值比例约为7:2:1。
(三)内容比例
生物1、生物2、生物3三个必修模块的内容和分值分别约占1/3。
(四)等级划分
 A(优秀) B(良好) C(合格) D(不合格)


V.题型示例
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试题1】 组成糖原、淀粉、纤维素的单体都是(    )
A.核糖    B.半乳糖     C.葡萄糖      D.脱氧核糖
答案  C  本题主要考查了糖类的分类及组成的相关知识,属于容易题。
【试题2】 下列关于酶的表述,全面而准确的是(    )
A.酶不能脱离生物体起作用     B. 酶是蛋白质 
C.酶与无机催化剂没有本质的区别 D.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答案 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酶的来源、功能及本质,属于容易题。
【试题3】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B.只要接触一次某种抗原,记忆细胞就能很长时间记住该抗原的特征
C. 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
D.浆细胞能特异性的识别抗原
答案  B  本题考查了免疫调节中免疫细胞、免疫调节过程等相关知识,属于中等难度题。
【试题4】同无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其根本原因是(    )
A. 基因突变的频率高        B. 产生新的基因组合机会多
C. 产生许多新的基因        D.更易受环境影响而发生变异
答案  B  此题考查了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有关知识,属于中等难度题。
【试题5】下列关于脊椎动物激素的阐述,正确的组合是(    )
         ① 激素是蛋白质分子               ② 激素是信息分子
③ 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 ④ 激素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A. ①③      B. ②④     C.①④       D. ②③
答案  B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脊椎动物激素本质和特点的理解,属于较难题。
【试题6】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基因与性状之间是一一对应关系                          
B.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所有性状
C. 中心法则总结了遗传信息在细胞内的传递规律
D. 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只存在于人的胰岛细胞中
答案  C   本题主要考查基因、性状及中心法则的相关知识,突出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属于较难题。
二.非选择题:
【试题7】将两株植物放在封闭的玻璃罩内,用完全营养液并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如甲图所示),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和自然环境中相同,且空气湿度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微生物对CO2浓度的影响均忽略不计。现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定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乙图所示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
 
(1)上图显示,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
(2)D点时植物生理活动过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3)EF段说明此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________(填“较快”或“较慢”),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F段与DE段相比,其叶肉细胞中C5的含量较 ________。
答案(1)光照强度、温度、CO2浓度(2)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 (3)较慢    光照过强,温度过高,气孔关闭   (4)高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图形分析;(1)属于容易题,(3)属于较难题,(2)(4)属于中等难度题。
【试题8】【试题8】 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某人用黄色圆粒对绿色圆粒的豌豆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4种类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亲本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___(黄色圆粒),______________(绿色圆粒)。
(2)在F1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是______________,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______________。
F1中纯合子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
(3)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___。如果用F1中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2的性状类型有_____________种,数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YyRr;yyRr
(2)黄色皱粒、绿色皱粒;1:1;1/4
    (3)YyRR或YyRr;2或4;1:1或1:1:1:1
    本题考查了孟德尔的基因的分离规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有关内容并且考查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1)属于容易题,(2)属于中等难度题,(3)属于较难题。

【试题9】如图是某小岛上食物网的部分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食物网由________条食物链构成,猫头鹰属于第________营养级。
(2)该小岛上所有的猫头鹰构成一个________。
(3)在此食物网中,猫头鹰和蛇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
(4)对猫头鹰而言,从绿色植物获取能量最多的食物链是____________。
(5)流入食草的昆虫的能量,一部分在昆虫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另一部分则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4   三、四      (2)种群        (3)捕食和竞争
(4)绿色植物→鼠→猫头鹰     (5)昆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本题考查食物网中食物链数目的统计、食物网中某种生物营养级的确定、生物种间关系、种群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应用;(1) (2)(3)属于容易题, (4)属于中等难度题,(5)属于较难题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最新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