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究竟谁能上海南实验中学?
海南中学:海南实验中学将减少招生人数;省教育厅政策法规处:学校改制不影响教学质量
早在2005年,参加政协海南省四届三次会议的政协委员符气浩就对优质初中的“国有民办”表示了强烈质疑。转眼5年过去,沸沸扬扬的海南实验中学改制,终于尘埃落定。
25日上午,海南省教育厅正式对外公布,将对海南实验中学进行体制改革,今年秋季恢复公办学校身份,招收的初中生按照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有关规定,取消高收费,免除杂费、课本费、信息费等。虽然具体的招生方案尚未正式出台,但坊间各种议论和建议开始层出不穷。
记者解莹刘思惠/文单正党/图
“国有民办”
加重家长负担
原海南省政协副主席符气浩曾提出:部分学校打着“国有民办”的名义,收取高昂的学费,搅乱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国有民办”,就是指国有学校由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承办。海南中学2000年秋开始,以学校“整体承办”的形式对其初中部进行改制并收取高额学费,2004年更名为“海南实验中学”。海南华侨中学则是2003年向银行贷款9000万元创立了民办初中部。
海南实验中学、海南华侨中学初中部改制之初,是想依托海南中学、海南华侨中学的良好声誉和名牌效应,将“国有”和“民办”两方面的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地拓展教育资源。但也正是这个“国有民办”的身份,使之时常成为“两会”上代表和委员们口诛笔伐的“焦点”。
原海南省政协副主席符气浩早在政协海南省四届三次会议上提交提案:我省部分学校打着“国有民办”的名义,收取高昂的学费,搅乱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加重了学生家长负担,剥夺了贫困家庭孩子享受良好教育的权利,对社会是极大的不公。按照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初等教育应该是免费的,而在义务教育阶段有些学校打着“国有民办”的旗号,收取高昂学费,是利用国家有形和无形资产,牺牲国家和大多数贫困学生的利益来牟取少数人的利益。
名校办民校
易滋生腐败
“名校”以民营机制的名义高收费,实际上把办学变成了营利性的活动,扭曲了义务教育的办学宗旨
学校办得好好的,为何突然要改制?这个问题让很多家长和学生都很困惑。昨日,海南省教育厅政策法规处相关负责人给出了答案。
创办10年来,海南省实验中学的成绩有目共睹,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但它“国有民办”的身份,也带来一些问题。该负责人说,去年4月,由教育部、国务院纠风办、监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审计署、新闻出版总署七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2009年规范教育收费进一步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在该意见中要求“各地要对公办普通高中改制学校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区分不同情况,制订积极稳妥的工作方案,组织开展清理规范工作,拟用3年左右的时间完成普通高中改制学校的清理规范工作。”
因为许多“名校办民校”的校长、师资、校舍、财务等都不独立,“名校”以民营机制的名义高收费,实际上把办学变成了营利性的活动,扭曲了义务教育的办学宗旨,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而且加剧择校热,影响教育的均衡化发展,同时也容易滋生腐败。因此,近年来,国家严厉要求对“名校办民校”进行全面清理、整顿。现在不光海南在对“国有民办”学校进行改制,就是广州、江苏等许多外省城市也在此类学校进行改制。
国务院纠风办等7部委出台的正式文件已经明确要求对义务教育阶段改制学校进行清理和规范。“海南省实验中学作为省教育厅的直属学校,应该率先在全省作出表率。”该负责人表示,今年秋季,海南省实验中学将正式通过改制,恢复学校的公有身份,解除高收费,也是许多家长所期盼的。
海口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称:“国有民办”是一定时期在特定背景下产生的,主要是考虑到当时的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资金不足,为了最大程度地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各地利用了一些金融政策来扶持教育发展,在一定时期对促进我省的教育发展功不可没。
将会减少
初中生招生人数
海南实验中学初步计划今秋招收六个班的初中生,比去年的招生人数减少一大半。海南中学今年秋季计划多招400名高一新生
海南实验中学今年秋季将正式改为公办学校。此消息一出,很多坊间传言应声而起,大家最关心的就是招生范围如何调整,究竟谁能上海南实验中学?
有市民建议采取就近入学,但随即遭到反驳,海南实验中学是历来实行全省招生,优质教育资源既不属于哪个市更不属于哪个区,就近入学全省人民都不答应。也有人建议录取高分数学生,与之同时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各个市县的教育水平不同,不能以分数而论。更多的家长则担心,“少了明的门槛,是不是还会产生暗的门槛,想进优质学校的人那么多,会不会引起暗箱操作,在海南实验中学初中生计划减少且无需缴纳高额费用的情况下,该校名额可能成为权力寻租的空间。”
据海南省教育厅公布的信息,目前,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劳厅、省编办等正在就省政府解决海南实验中学的历史债务、教师编制等问题研究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预计今年秋季,海南实验中学将以公办学校身份对外招生。
据介绍,海南实验中学恢复公有身份后将以扩大高中学位为主,减少初中生招生人数。海南中学校长黎当贤说,目前海南实验中学初步计划今秋招收6个班的初中生,比去年的招生人数减少一大半。与此同时,海南中学今年秋季计划多招8个班的高一新生,以每个班50人计,将多招400人。其中,招收的初中生按照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有关规定,不再缴纳高额费用,同时免除杂费、课本费等。
省属中学
应面向全省服务
海中校长黎当贤:海南实验中学招生时将把名额分配到各市县,由市县和学校按小学生毕业的综合素质情况推荐入学
黎当贤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原先在海南实验中学教初中生的老师,将根据是否具有教高中的资格证书,培训考核是否合格等情况,决定是否留在学校教高中,不适合教高中的老师将分流或继续教初中。对于高中老师的缺口,学校将面向全国统一招聘。
对于恢复公有身份后,海南实验中学会不会就近划片入学的问题,黎当贤表示,目前具体的招生方案正在研究制定中,不过,海南实验中学是省属中学,应面向全省服务,招生时将把名额分配到各市县,由市县和学校按小学生毕业的综合素质情况推荐入学。
与海南实验中学一样,海南华侨中学初中部、海口滨海九小都是“国有民办”的身份,海口市目前也正在组织有关部门深入调研,具体的招生方案,改制时间等都尚无定数,海口市政府将根据调研结果提出可行性报告,综合各方意见选取一个最佳方案。
教学质量
不会受到影响
省教育厅政策法规处负责人:学校目前的教学质量不会因此而发生变化,师资力量也会保持相对稳定
这样的改制会不会对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管理水平产生影响?省教育厅政策法规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国有民办”改制不会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他解释说,学校改制后,办学行为更加规范,依法执教得以突出,改制对学校教学质量的冲击应该不是很大。
海口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国有民办”学校不管是通过什么方式改制,首先要保证的就是利于学校发展,利于学生成长。可以让家长和学生放心的是,学校目前的教学质量、办学方向、理念和管理水平不会因此而发生变化,师资力量也会保持相对稳定。目的就是让跟多的学生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从长远来看,肯定是有利于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
目前,海南总共有三所“国有民办”学校,分别是:海南实验中学、海南华侨中学初中部和海口滨海九小。省教育厅政策法规处相关负责人认为,“国有民办”改制是国务院纠风办等7部委的要求,整顿和清理是必然趋势。首先对海南实验中学进行改制也希望给其他学校改制提供一个具有参考价值的范本,以它来引导和带动后面的“国有民办”学校积极地进行改制。海南实验中学改制成功后,也将促进其他两所学校的改制。
原海南省政协副主席符气浩接受记者采访时称:
“恢复公办要让更多
优秀学生读好学校”
敢于直言的原海南省政协副主席符气浩曾在2005年两会上发言炮轰“国有民办”学校。昨日看到海南实验中学今年秋季将改为公办学校的消息后,他激动地说:“终于等到这一天了,这个结果我还是很满意的。”
记者解莹刘思惠刘江浩
农村孩子也能上好学校读书
今年68岁的符气浩一直以来都主张停止海南中学初中部、海南华侨中学初中部“国有民办”的做法,恢复其义务教育的功能。他告诉记者,当初海中初中部施行“国有民办”时,社会上的影响就很大。很多家长对此表示反对,他也最早在当时的政协会议上提交了相关议案,提出海南中学是公家的资源,不能这样被“民办化”。但是,因为当时的一些特殊情况,政府把教育当作产业发展,所以海中、侨中的“国有民办”一直持续到现在。
昨日,看到海南实验中学恢复公有身份的消息后,他很激动,也很高兴。“‘国有民办’改制,真正减轻老百姓负担,让农村的孩子也有机会到海南实验中学这样的好学校读书。”符气浩认为改制有利于实现教育的公平与公正,让更多的优秀学生接受好的教育。
建议改制后招生严把入学关
符气浩认为,义务教育阶段本来免费入学,而“国有民办”学校让义务教育成为高收费教育,这与义务教育的宗旨不符,应该整顿,让教育均衡化发展。
对于社会普遍关心的改制后学校的招生问题,符气浩则认为:“改制,要让更多的优秀学生上海中。”他说自己不赞同海南实验中学改制后按就近入学的方式来挑学生,作为全省最优秀的中学,理应面向全省招生,将全省最优秀的学生汇聚于此。
他建议:“要想上海南实验中学就得靠成绩说话。”将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作为入学的唯一选拔条件,这就要求改为公办学校的海南实验中学在招生过程中严把入学关,制定详细而周全的招生方案,“避免出现考海中不是考学生,而是考家长的钱力和活动能力了”。
除了将绝大多数的学位留给成绩优异学生外,也可以考虑留出少部分名额给成绩并不理想,但有需要又有经济能力的学生。“这样既可以对学校的教育资金进行补充,又可以对优秀学生进行嘉奖。”
改制可促进教育公平
经历了5年的等待后,符气浩提出的终结“国有民办”终于有了结果。“让更多穷人家的孩子有机会读海中就是教育公平的体现。”他认为,随着海南实验中学的改制成功,省内的其他‘国有民办’学校肯定也有“动作”。“这是一种趋势,从政府发文要求整顿和清理这些学校的力度可以显现出政府的决心,如果所有的‘国有民办’都姓‘公’了,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就还到了老百姓手中,肯定是促进教育公平。”
许多家长都担心改制会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但是符气浩却认为改制不会对学校的教学质量造成影响。符气浩说,现在海南经济发展了,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提高了,也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教育中,加大了对教育的支持力度。而且少部分学员名额的收费也能补充学校的教育资金。另外,对教师应该提倡奉献精神,优秀教师在薪金减少的情况下,也应努力工作,不能给多少钱干多少活。只要学校有资金运作,教师也敬业,教学质量不会受影响。
而对于海南实验中学初中人数招收减少后多余师资的处理,符气浩建议对这些老师进行考核,择优留下。而其他未被留下的老师则转到别的学校去。毕竟对于许多学校来说,这些老师都是优秀的,也需要这些老师。这样也可促进其他学校的发展。只要整个海南的学校都发展起来了,整个海南的教育事业才会真正发展起来。
本报联合海南在线,昨日在网上进行“恢复国有公办,如何择人入学”调查
八成被调查网民赞成用成绩说话
昨日,“国有民办”学校海南实验中学将在今年秋季恢复“公有”身份的消息一出,在社会引起广泛关注。对于取消高收费后,市民对学校的录取方式又有怎样的意见?为了解市民们对此事的看法和观点,本报昨日联合海南在线,在网上做了“恢复国有公办,如何择人入学”的调查。对于海南实验中学恢复公办,大多数被调查的网民都不是很放心,害怕后面有“猫腻”。记者刘思惠解莹/文单正党/图
最关注学校招生方式
从该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市民对此次“国有民办”的改制存在担心,怕背后有“猫腻”。而且取消高收费后,近八成接受调查的网民赞成按照实实在在的分数高低来录取学生,用成绩说话。支持摇号和就近入学的人不多。
一位家长向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把孩子送入“国有民办”的海南实验中学念书,入学3万元费用,再加上住宿费和生活费(平均一个月约500元,如果按9个月算的话,3年约13500),上完一个初中至少要花43500元。这对一个工薪家庭来说已是不小的费用,何况农村贫困家庭?现在学校恢复了公办,就至少省了3万元,可以说是很高兴的事情。因此,不少家长都认为,虽然学校改制后不知道自己的孩子能否进海南实验中学上学,但是至少在有机会进入时,省了一大笔钱。
“现在我们最担心的就是学校的招生方式。如果是按照考试成绩来招生,如果孩子成绩差一点就不能像以前,多交点钱也能上。如果是按照划片区就近入学,孩子即使成绩好,也不一定能上海南实验中学……”家长苏先生说,在招生方式未确定之前,许多家长都对孩子以后能否上该中学表示担心。
可参考外省一些经验
对于海南实验中学恢复公有身份一事,海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的任副院长谈了自己的看法。任副院长称自己十分认可政府的这一做法,改制将使海南实验中学变成人民的学校,而不是部分人的学校。“国有民办”使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被垄断,带来教育的不公平,而且高收费也增加老百姓的负担。而此次学校改制,政府如果下决心整顿“名校办民校”将有利于义务教育的均衡化发展,让贫困家庭的学生也有机会享受到良好的教育。
任副院长认为,改制之初,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让学校能够维持其正常的运转。并在保证学校教学质量的基础之上,合理引导学校改变一些不科学的管理模式,合理使用教育经费,促进学校科学管理和运作。而对于老师去留问题,可以参照湖北等内地省市的一些经验,对签订劳动合同的老师,就按合同约定办;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待改制工作做好后,对这些老师进行再聘,让这些编外老师也能被纳入公办系统。而招生的方式,则坚持按照义务教育招生原则来进行,并且建立公示制度,将招生的费用和名额向社会及时公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育公平。(本文来源:海南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