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按60分钟考试时间出题
考试方式:采用闭卷笔答考试方式,物理和化学合场合卷,考试时间共130分钟。物理试卷题量按60分钟考试时间设计。
试卷结构:物理科满分100分,超量总分110分。试卷按试题题型的结构分布为:选择题约占30%;填空题约占30%;作图与实验题约占20%;计算与简答题约占20%。各部分所占分值的比例:物质约占30%,运动与相互作用约占40%,能量约占30%。涉及科学探究内容约30分,渗透于科学内容考查之中。
命题范围和内容:以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以科学内容的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部分为基本范围,科学探究渗透在各部分中。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基本的分析与概括能力以及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渗透于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考查当中。注重试题素材的时代性及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
政治
关注社会大事易答题
考试方式:采用全开卷笔答考试方式,政治与历史合场合卷,考试时间共130分钟。政治试卷题量按60分钟考试时间设计。
试卷结构:政治科满分100分,超量总分110分。试卷内容比例:《成长中的我》约占20%;《我与他人的关系》约占20%;《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约占50%;国内外时事约占10%。
题型分值比例:单项选择题约占50%,简答题约占13%,辨析题约占11%,材料分析题约占26%。
命题范围和内容:依据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命题。考试范围包括: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2009年4月至2010年3月国内外时事。试题会联系现实生活,引导关心现实重大的社会问题,重在于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历史
试题在课本外道理在课本内
考试方式:采用全开卷笔答考试方式,历史与政治合场合卷,考试时间共130分钟。历史试卷题量按60分钟考试时间设计。
试卷结构:历史科满分100分,超量总分110分。中国历史约占60%,世界历史约占40%。试卷分一、二卷。第一卷为选择题,约60分;第二卷为非选择题(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约50分。
命题范围和内容:以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考查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海南历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的内容。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考查。切实有效地把考查历史知识与考查学生能力、学习方法、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起来。注重考查学生收集、阅读历史材料,并从中获取和运用有效信息的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观察现实社会的能力和学生的历史意识;注重考查学生自主与合作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历史试题的编制既要以历史问题为出发点,同时要体现时代性,贴近学生和社会,加强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地理
要考读图作图能力考试方式:采用闭卷笔答考试方式,地理与生物合场分卷,考试时间共130分钟。地理试卷题量按60分钟考试时间设计。进考场需要带上作图工具(如尺子、三角板、圆规等)
试卷结构:地理科满分100分,超量总分110分。试题内容比例为:地球和地图约占10%;世界地理约占35%;中国地理(含乡土地理)约占55%。试题题型及比例为:选择题(四选一题),约占50%;读图作图题、材料(图片、文字)分析题和简答题共约占50%。
命题范围和内容:以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为依据。具体考查内容如下:1、地球与地图。能说明地球的形状、大小及其自转、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能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划分及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掌握有关地图的基本知识、地图运用的基本技能,了解常见地图的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2、世界地理。能运用地图和数据描述海陆分布特点,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概况;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及常用天气符号;通过读图,认识世界气温、降水的分布规律和差异、主要气候类型特征与分布等。3、中国地理。能认识我国疆域和人口、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与文化的基本情况和分布特征,了解主要地理单元的自然环境差异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学会从“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环境与发展”三个方面认识区域。4、乡土地理。“海南乡土地理”以及海南“生态文明教育”(第三册)等内容要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