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点评2009武汉中考考试说明
|
|
整理自:荆楚网 2009-3-7 9:43:24 |
语文 结构题型稳定 难度保持不变 《说明》摘录 考试内容及要求:考试内容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考试采用纸笔闭卷测试的方式。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分为“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大板块。试卷满分120分。积累与运用30分,阅读40分,作文50分。难度系数为0.65左右。 (一)识字与写字。识字方面,考查学生对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字义的掌握情况。写字方面,考查学生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 (二)阅读。阅读主要考查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优秀诗文的记诵积累等。优秀诗文的记诵积累以语文课程标准的推荐篇目(80篇/段)为考查范围。 (三)写作。写作重在考查学生规范、熟练地运用语言文学叙述、状物、抒情、表达思想观点的能力。要求能写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日常应用文。 (四)口语交际。口语交际着重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 (五)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重在考查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和综合运用能力。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运用,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变化分析 与2008年相比,今年中考试卷的总体结构及各板块题型与去年相比没有太大变化,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性。仍然是“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大板块,题型仍然采用选择题、填充题、问答题、写作题等多种题型。 备考建议 积累与运用 内容涉及识字写字、词语、句子、语段、名句积累运用、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方面。在试卷中具体体现为汉字的正确规范书写、具体语境中的词语运用、句子表达中常见语病的修改、语段中句子的排列和衔接考查、经典诗文的背默考查,还有运用语文知识处理各种信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在人际交往中文明和谐地展示自己的素养。 其中综合性学习对于学生而言不好把握,考前适当地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可减少答题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阅读 此板块由文言文阅读、现代文泛读、现代文精读三个部分组成。 文言文考查涉及重点实词虚词在语境中的理解、句子的翻译及文本重点内容的解读。复习中不必拘泥于课内还是课外的语段,需重视课内知识的整理与归纳,形成解读课外语段的运用能力。 现代文泛读考查中可能涉及说明文(或人文科学类或自然科学类)、新闻时评、议论文等题材。文章题材不确定,但是考点依然是要点概括、词句理解、文意把握等。复习中要提高以下几种能力:对文章内容信息的筛选和整合、善于斟酌词语的删留、理解词语在句中的含义及作用。 现代文精读考查的知识能力要点为:要点概括、词句理解、文意把握、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需要学生细致品读文本,“以文本之心撞击读者之心”,即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生发感悟,而不是天马行空的跟着感觉走。 写作 对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等多种形式都要训练,特别要关注多种形式的整合,即以上几种常见作文题型的变异或组合形式。 无论考查的题目形式怎样,都要明确理解题旨,通过阅读题目准确把握写作方向,善于以小见大,写出有思想深度的文章。因此,平时可通过随笔、实事短评等自由灵活的写作训练形式,关注社会生活、弘扬人文精神,关注自我成长体验,涵养性情。 数学 考查范围更广 容易题占七成 《说明》摘录 数学学业考试形式为书面闭卷考试,全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试题分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种题型。选择题是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应用题等,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理过程。 选择题共12道小题,每题3分,共36分;填空题共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解答题共9题,共72分。全卷容易题、中等题和较难题的比例约为7∶2∶1,试卷难度系数为0.65左右。 变化分析 和去年相比,今年中考数学卷的命题依据、指导思想、命题原则、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等基本没有变化,但考试的知识及要求层次有了一定的变化。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考查的知识点比原来更多、更具体、更基础,划分得更详细、更科学,这说明考试的要求范围更广、更高。 《考试说明》题型示例也有变化: 第62面例题4,评析中将建立“数感”与会“数学的”思考联系起来,将“数”与实际背景联系起来,用数学的方式思考问题,并处理问题,这是统计知识的灵活运用,也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且题中的几个结论表面考查的是增长率基本公式的应用,但却都是学生既熟悉又很容易混淆的问题。 第63面例题5,从内容上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不等式、根据二次函数的图像了解方程的根的情况,从方法上涉及了代入法、不等式的性质的运用、排除法等,渗透了属性结合、分类讨论等重要思想。 第68面例题5,不仅考查了学生对直方图、扇形图、表格等几种常见统计图的理解与应用,而且体现了根据统计结果做出决策、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统计思想。此题综合考查了统计中的相关知识增加了阅读量,而且要求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分析和处理数据,对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较高。 备考建议 认真研究《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体会新课程理念是如何渗透在中考试题当中,其次认真研读《数学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和内容标准,结合《考试说明》的具体要求,制定行之有效的复习计划。 在平时要注重训练“试题卷”与“答题卷”这种形式,以防在考试中按照原来的模式机械的答题,而出现无效试卷。答题一定要规范、准确。 突出知识结构,构建知识网络。复习教学中首先要进行基础知识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注意各部分知识在各自体系发展过程中的纵向联系,以及各个部分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理清脉络,抓住知识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牢固掌握双基。在基础知识的复习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对所学概念、公式、性质、定理、法则,通过建构知识网络图加深记忆,借助练习题目理解、消化,从而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 2、重视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对一些常规问题,要能够积累一些最基本的解题方法,从而在考试中能够准确、迅速地解决问题。 3、抓好最基础、最核心的内容复习。例如,数与代数领域中,重点内容有方程、不等式、函数三个主干知识;空间与图形的领域核心内容是三角形和四边形证明、图形与变换、圆的认识等。 英语 听力难度下降 阅读材料变长 《说明》摘录 考试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试卷分两部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英语听力测试语速为每分钟120个词左右。学生课外的泛听总量不低于50个小时。 英语阅读能力的考查是全卷的重要部分,短文共3篇,总字数在1000字左右,所选材料将包括不同体裁,如叙述文、广告、告示、说明书、指令等。学生课外的阅读总量不应低于15万词。 书面表达题一般以文字信息形式出现,考查学生英语表达信息的能力。应用文所要求的格式会在试卷上呈现。 变化分析 英语考试基本保持去年模式和题型分布:分为听力(25分),单项选择(15分),完形填空(25分),阅读理解(30分)、填词(10分),书面表达(15分)五个部分。 今年英语卷基本保持2008年学业考试难度,个别地方的微调也是从降低难度去考虑的。具体调整如下: 1、听力测试:这一部分在总分不变的前提下,将原有的第一节(听问题,找答句)和第二节(小对话理解)扩充为各六小题,分值增加到12分,第三节中的短文理解由原来的5小题缩减为3小题。这一调整会使听力测试的难度有所下降。 2、考试词汇。考试词汇有所调整,在去年版本的基础上删减一些使用频率不高的词汇,另外将从教材中选进一些常用词汇作为考试词汇。 3、阅读理解。阅读材料的篇幅长度略有增加,文长在300字左右。所选材料可能涉及西方文化或价值观的内容。 备考建议 重视课本知识。先按课本分册过关,即按照课本顺序将所学教材的重点词汇、词组、句型、语言功能等,熟练地掌握好,在头脑中构建一个完整的语法体系。总结好基础的语言知识与语法规律后,可以开始进行有针对性的题型训练,如听力、阅读及写作等。 提高听力。首先要有一定的积累比如词汇量和一定的语法基础。正确解答听力试题要建立在对所听材料的理解的基础之上,此外还需要多练习直至达到“条件反射”的境界。 在听的过程中要多注意发音,做到能自然辨音的结果,一听就知道发的哪个词。另外在听的时候,要学会根据前面所听的预测下面的内容。多听,可以“精听”,也可以“返听”,两者缺一不可。 坚持听写练习。将作为听力试题的材料在完成试题要求后,再反复多听,直至记下听力稿。这样的反复练习不但可以帮助你提高听力的速度,加强对英语的感觉,同时也会对扩大词汇量、提高写作能力等有很大的帮助。 提高阅读能力。课外阅读可以选择你比较感兴趣的英语读物,也可以订一份适合中学生看的英语报纸或杂志,还可以选一本与你教科书程度相近或略难的带有英语练习的书籍。这类书的特点是书中的文章都短小有趣,可读性强,而且文章后设置了理解性的练习。读了文章再做这些练习,更进一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还可检查自己是否看懂了,看懂多少。 书面表达训练。在训练写作时要注意先分析题材、体裁,领会要求,不漏掉要点,用自己最有把握的语句表达出来,避免使用复杂的长句,注意调整句式与顺序。
|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
|
 |
|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