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收藏网站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招生考试网
 招生考试网 - 中考网 - 各省中考 - 湖南中考 - 长沙中考 - 正文

 
长沙独家解密中考命题思路(上)
来源:长沙晚报 2010-7-2 【字体:小 大】

充分把握中考命题思路,考生的复习将更有针对性,走上考场将更有信心。(资料图片)陈飞摄

    昨日,2010年长沙中考命题组授权本报独家公布今年中考试卷命题思路全面解析报告。长沙市今年实行中考网上评卷,在命题中尽量减少学生答题的文字数量。在内容上,试题注重本土性、时代性、贴近性和生活化,体现了新课改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要求。

    各科核心命题思路归纳:

    语文:体现鲜明的人文性和时代性、工具性和实用性,用创新理念为语文教学指明方向;

    数学:注重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重点考查学生的思考过程与思考能力,兼顾试题的选拔;

    英语:在单选、完形、阅读、写作的选材上,立足英语基础知识考查,注重思想性、教育性;

    历史:注重对主干知识的考查,贯彻注重时空纵横联系的大历史观,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和认知及历史综合比较能力;

    思想品德:坚持以“生”为本,考查考生对建设成就、国情国策等知识的掌握,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的发展和身边生活;

    语文

    几个关键词串起语文试卷

    今年语文试卷命题者敏锐抓住2010年的几个关键词,例如民生、公平、和谐、低碳生活等等,使得试卷巧妙地呈现出“和谐、公平、尊严、关爱”的主题。

    从阅读理解的选文上来看,说明文所选文章是《低碳生活处处可为》。2010年哥本哈根会议的召开,低碳生活成为一个热点话题。说明文的这段选文正是紧扣了“低碳生活”这个热点。同时,低碳生活其实也是人与自然的一种和谐,这样,又暗合了“和谐”主题。

    试卷在链接生活方面的精心设计,充分体现了新课标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精神。例如第12题,所选材料“中南大学的300名志愿者同一时间在湘江全流域湖南省境内的8市共50个水质监测点上打水收集样品”正是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情,而所设计的两个题目“(1)设计一条悬挂在会场的标语(2)以会议主持人的身份,拟写一个开场白和结束语”是我们的同学非常熟悉的生活场景。

    命题者在选文和设题的过程中都时时注意情感的熏陶。例如第11题古诗文默写,考查了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想象将来与友人欢聚的情景,表达渴望与友人早日相见的真挚而深厚的感情的诗句;考查了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的对天下离人的美好祝愿。

    议论文所选材料是《谈尊严》。温家宝总理的一句“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使得“尊严”这个词语成了2010年的热门词语之一,而《谈尊严》一文,正是想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尊严”的含义,体现出了较强的时代性。

    今年因为网上阅卷的实施,在往年题型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改变,例如说明文阅读和名著阅读均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试题数量减少到了26道。

    本次试卷考查了语音、字形、词语、古诗文默写等语文知识积累能力;考查了病句、连贯、综合性运用等语言运用能力;考查了概念理解、信息筛选、语言锤炼、主题理解等阅读理解能力。在考查语法知识的同时,既注重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又避免了单纯考查概念术语的现象。

    数学

    数学题里有学生熟悉的现实背景

    今年数学考试卷面知识覆盖率达90%以上,在注重知识点的覆盖面的同时,突出对“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基本图形的性质”、“图形间的基本关系”、“统计的应用”、“概率的计算”等重要知识点的考查。

    本次考试执行网上评卷,为减轻学生心理负担,调整了试卷结构,如选择题作为第一题,试题从易到难,保持科学的梯度,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试题原型大多来自课本,让学生感到熟悉,更易入手。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适应新形势的变化。

    试卷设计学生熟悉的现实背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的热点话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例如,在题目中设计了有关于地震捐款、世博参观、交通路牌设计、房地产的价格调整等,将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一些资源及社会热点问题作为命题的素材,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体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本试卷对学生在数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思维水平及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深度,对能否通过操作、观察、归纳等数学活动获得数学结论并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等进行了重点考查。

    英语

    试题侧重英语学习的实际应用

    英语试题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实际,以不同的体裁和题材的呈现形式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语言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关,与时代紧密相联。

    听力材料话题及语境均为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生活现象,着重考查学生把英语用于真实的交际,用学过的英语来做事的能力,充分反映了英语学习的目的。

    完形填空是一篇有关体育运动的说明文,通过介绍运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好处,从而倡导人们热爱运动,热爱生活。

    阅读理解部分第一篇是关于友谊的说明文,同学之间的友谊是当今中学生学习生活中最为关注的一个话题,这篇文章不但阐述了友谊对生活的影响,而且简明扼要地提出了关于保持友谊的几点建议。第二篇是关于2009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华裔科学家高锟的介绍,增强学生对世界名人的了解,同时能起到激励作用。第三篇是有关网上购物的议论文,通过淘宝网上购物爱好者王琳的介绍,从而引出了中国网上购物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第四篇是通过对北欧一些国家把垃圾分类这一举措的介绍,从而引导大家关注我们生存的环境,从而激发同学们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的热情。写作部分是要求学生介绍麦克同学个人情况,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加强,学生有必要恰当地综合运用掌握的语言知识,书面介绍他人的个人情况和特点。总之,命题从听力技能到写作技能,大部分选材与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增强了学科内和跨学科知识的综合渗透,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跨学科大课程观。

    听力部分突出细节理解,容易题、稍难题、较难题的比例适中。本次书面表达的命题从半开放过渡到全开放,命题引导考生从他们各自不同的角度、认知水平进行书面表达。命题上尽量做到试卷格式规范、提示语准确有效,难度适中,梯度明显,为学生的应试从心理上给予适当的关怀。

    历史

    将湖湘史融入中国史和世界史

    今年历史科目的命题从考纲出发,不出偏题、怪题,体现了稳中求变的原则,形式、内容基本稳定,分值安排、题量大小、试卷难易度均与往年基本保持一致;试题编排次序注重古今中外的时序性和空间性,基本按照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的出题顺序。

    考卷尽量避免考查某一个孤立的知识点,而是将不同的知识点进行有机整合,形成面和线,考查学生对历史的整体感知和认识。例如考查“我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的措施”,结合考查西周分封制、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清朝军机处等考点,既将不同时期的史实有机整合,又体现了知识的专题性和试题的创新性。将湖湘史融入中国史,又将中国史融入世界史,体现了大历史观理念,是此次命题的一个亮点。

    试题潜在导向性为引导运用不同的历史观分析问题、发现历史规律、诠释历史。如“你认为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是什么”,引导学生从唯物观、文明史观等多个角度看待同一问题。

    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渗透爱国主义思想,培养热爱家乡的意识,提升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如关于世界的主题“和平与发展”问题,借鉴二战取得胜利的原因,思考在当今形势下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关键措施——加强国际合作等问题。

    思想品德

    坚持以“生”为本,引导关注身边生活

    今年的思想品德试卷坚持以“生”为本,强化思想品德教育。从试题的呈现形式来看,材料选择、情境创设、问题设置、语言表达更贴近学生年龄和认知水平。中学生与父母、老师、同学交往的扇形图表分析、人群拥挤踩踏事件发生时的正确做法等主观题,答案设置多角度、多层次,没有固定死板的标准答案,而是充分地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使试题不仅具有人文情趣,也体现了思想品德作为德育学科的人文价值。

    此外,试题重视思想教育的具体体现,考查考生对社会主义建设重大成就、国情国策、权利与义务、生命健康权利等知识的掌握程度,意在引导考生自觉增强国家意识、道德修养和法制观念,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等。教育均衡、外来工子弟进城后的挫折及困惑、香港阿福玉树地震中舍己救人等试题,在对社会热点问题考查时,注意从正面引导。



 
看了这篇文章的网友还关注以下文章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2010年高考招生上海本科高校名单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江苏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浙江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安徽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福建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江西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山东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河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湖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湖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广东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广西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海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重庆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四川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贵州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云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西藏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陕西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甘肃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青海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宁夏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新疆
    ·2010年高考招生上海高职院校名单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江苏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浙江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安徽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福建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江西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山东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河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湖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湖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广东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广西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海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重庆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四川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贵州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云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西藏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陕西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甘肃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青海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宁夏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新疆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北京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天津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河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山西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内蒙古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辽宁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吉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黑龙江
    ·招收台湾学生的大陆普通高校名单(123所
    ·独立学院名单(截止2010年3月25日)
    ·2010年新设置的高校本科专业名单
    ·2010年新设置的高校医学专科专业名单
    ·2010年可以开展网络教育招生的试点高校
    ·2010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10年河北省高校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10年天津市院校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09年福建省高校新增本科专业名单2010
    ·2010年湖南省各院校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10年吉林省高校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10年四川大学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10年可按艺术类招生的非艺术类专业名
    ·2009-2010年中国大学人文社科创新竞争力
    ·2009-2010年中国大学科技创新竞争力排行
    ·2009-2010年民办院校竞争力排行榜
    ·2009-2010年一般大学竞争力排行榜
    ·2009-2010年综合竞争力排行榜——重点大
    ·2009-2010年大学教育地区竞争力排行榜
    ·2009-2010年中国大学分专业排行榜——哲
    ·2010中国最受媒体关注大学排行榜100强
    ·2010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学排行榜10
    ·1955-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人数最多
    ·1955-2009年当选中国两院院士人数最多的
    ·1978-2009年获国家重大社科奖励最多的十
    ·1978-2009年获国家重大科技奖励最多的十

    各省中考湖南中考   四川中考   贵州中考   湖北中考   北京中考   宁夏中考   青海中考   上海中考   河北中考   河南中考中招   江苏中考   浙江中考
    云南中考   江西中考   广西中考   广东中考   黑龙江中考   新疆中考   山西中考   陕西中考   重庆中考   甘肃中考   内蒙古中考   辽宁中考
    山东中考   安徽中考   海南中考   天津中考   吉林中考   西藏中考   内地新疆高中班
    福建中考厦门中考   福州中考   泉州中考   宁德中考   莆田中考   漳州中考   三明中考   龙岩中考   南平中考   福建中考
    成绩查询
    简章考纲
    报考指南
    真题试题答案
    模拟试题
    初招
    满分作文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广东学业水平   黑龙江省   湖南学业水平   山东学业水平   安徽学业水平
    福建会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