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升初中考场外等待的家长
小学升初中考试刚从考场出来的小学生
26日,超过5000名小学生参加了哈尔滨德强中学小升初综合素质测试。“上了好初中,才能考上省重点。”大多数家长的这种想法,让小升初热点学校考试现场极为火爆,今年个别知名民办初中录取比例达16:1,竞争激烈,形势堪比高考。
家长:深刻体会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剑桥三中、香坊二中、荣智中学等民办初中小升初考试结束后,26日上午,德强中学小升初考试正式开始,考试科目包含语文、数学、英语三科。
哈市当天最高气温达31℃,德强中学校门口聚集的几千名家长站在烈日下焦急的等待。家长们宁愿在烈日下暴晒,也不愿意离开校门口半步。
“那么多的考生,我真后悔没把孩子亲自送进考场里,万一孩子情绪不稳定咋办啊!”、“孩子第一次参加这么大规模的考试,真怕孩子太紧张发挥不好。”家长们三五成群聊着孩子小升初考试。
8时30分,一位家长背着双腿受伤的孩子急匆匆赶来参加考试,所有家长的心一下揪起来。“孩子太不容易了,受伤了还得来考试,要不是逼不得已,谁舍得。”一位家长说。一位哈师大附小的学生家长感叹,现在小升初考试都快赶上高考了。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该校除设立的180个考场全部启动外,临时应急考场也全部启动。粗略估算,现场参加考试人数超过5000人,按照招收计划,2013年德强中学初一年级将只招收500人,录取比例至少达到10:1。上周刚刚结束的剑桥三中考试,参加考试的学生超过8000人,录取比例达到16:1。
“孩子参加小升初考试,我才深切体会到什么叫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雷锋小学考生家长无奈地说。
小学升初中考生交流考试心得
一个班半数学生都来报考
“我女儿报了3个奥数班、两个英语班、一个语文班,哪还有时间在学校上学啊。”泰山小学的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小升初考试不仅考学生,更在考家长。从孩子三年级开始家里就已着手备考,从小学各门功课的课外辅导到课外知识的学习再到对初中部分课程的学习。
泰山小学十几位学生家长一起约好为孩子报名参加这次考试,他们有的专门负责研究招生、有的负责统计报名和考试时间。一名家长说,他们十几个人都给孩子报了四五所学校:“孩子程度不一样,我们还得根据孩子的情况报名,确保孩子能考中。”一位家长说:“孩子班级大约有50人,有一半以上的孩子参加了这次考试。”为了能有个好成绩,这个班里的孩子多数都是到了五年级就开始上半天课,有的甚至全天都在外面上课。
考试赶场 “六一”将在考场里过
“终于考完了,妈妈我能不能在外面玩一会儿?”安通小学五年级女生岩岩跟妈妈央求道。“好孩子,等考完了工附咱就彻底休息,行不?”听到家长这样说,岩岩生气地转身离去:“你就骗人,哪是光考工附啊,还要考松雷吧。”
和岩岩同样沮丧的还有哈尔滨雷锋小学的磊磊:“我最后一个‘六一’要在考场里度过了。”今年“六一”被小学即将毕业的孩子们称为“最后一个六一”,可参加小升初考试的学生都同时报考了三四所学校,这意味着自5月下旬开始到六月初,孩子要马不停蹄四处赶考。
为进省重点 外地考生也来考试
12时左右,记者见到了来自绥化的考生小丹和她父母。刘女士告诉记者:“孩子学习成绩很好,想让孩子到哈市上学,但因没哈市户口,我们两口子还不在哈市工作,始终未能如愿。”
得知哈市民办初中不需要哈市户口也能入学,刘女士给女儿报了剑桥三种、德强中学等六七所民办初中。“如果能进一所民办名校,就离进三中的梦想近了一步,只要能进三中就能考个好大学。”刘女士说。采访中,很多像刘女士这样的家长认为,虽然孩子没哈市户口不符合就近入学条件,但可以通过考试上民办初中,然后在中考时再考取重点高中。
哈市中考招生规定,如果没有哈市户口或家长不是在哈市工作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不允许报考省市重点高中。也就是说,如果外地考生想在哈市就读参加中考,报考省重点,学生父母双方或单方必须是在哈市工作5年以上,有哈市暂住证、务工证等条件的外来务工随迁子女才能报考省重点,并和哈市的考生享受同城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