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收藏网站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招生考试网
 招生考试网 - 中考网 - 各省中考 - 黑龙江中考 - 伊春中考 - 正文

 
伊春市教育局2010年高中招生政策答记者问
来源:伊春市教育局 2010-7-24 14:58:43 【字体:小 大】
伊春市教育局2010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1、问:今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范围如何规定的?
 答:(1)市一中、市二中、友好区三中、伊春区二中、马永顺中学、嘉荫县一中面向全市招生。
(2)铁力市一中在双丰局、铁力局、桃山局、朗乡局和铁力市初中学校范围内招生,其它区域的初中毕业生不允许报考铁力市一中。
(3)友好区考生报考友好区三中时择优录取分数段降低20分,友好区考生报考友好区三中时择校录取分数段降低10分。
(4)伊春区考生报考伊春区二中时择优录取分数段降低20分。
(5)西林区四中以面向西林区、金山屯区、美溪区三区招生为主。西林区考生报考西林区四中择优录取分数段降低20分。
(6)其它普通高中原则上面向本区招生。
(7)伊春市职教中心、伊春林校、伊春市卫校、伊春市机电学校、铁力市职教中心、嘉荫县职教中心、西林区职高面向全市招生。
2、问:今年全市招生计划有哪些变化?
答:今年全市普通高中计划招生7302人,其中择优生5034人,择校生2268人,招生数量与去年持平。市一中招1040人,择优生800人,比去年增加100人,择校生240人;市二中招900人,择优生630人,择校生270人;友好区三中招900人,择优生600人,比去年增加100人,择校生300人;铁力市一中招830人,择优生581人,择校生249人。
    今年计划共招特长生405人(音乐108人、体育125人、美术172人)。其中市一中55人、市二中20人(择校)、友好三中70人、铁力市一中30人、伊春区二中70人、马永顺中学40人、西林区四中25人、新青区一中65人。
3问:今年省示范高中配额招生及录取有哪些变化?
答:(1)配额指标和分配。为促进全市初中教育均衡发展,对配额指标及分配进行了调整。市一中、市二中择优生数量增加和配额比例提高,配额指标也相应增加。市一中、市二中择优生与配额生的比例由上年的7:3调整为5:5。市一中配额为400名,市二中配额为315名。以本年报考市一中、市二中的人数、上一年中考成绩为依据分配配额指标,具体实施办法另行下文。
    铁力市一中配额分配范围由本市学校扩大到铁力区域内各学校(包括南四局)。铁力市一中配额名额由2009年的120名增加到160名。其中60名分配到铁力市乡镇学校,60名分配在铁力市城区学校,40名分到铁力区域林业局学校。铁力市本市各学校的具体配额指标的分配由铁力市教育局制定具体方案。南四局学校配额指标由伊春市教育局按照市一中、市二中配额分配方法进行分配。
    为缓解择校现象,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根据伊春区教育局呈报的《关于伊春区初中升省示范高中配额指标分配的报告》(伊区教发[2009]19号)的意见, 2010年从伊春区第六中学、第八中学配额指标中拿出 20%,分配给第三中学、第五中学、第七中学、八一学校,由伊春区制定具体的分配办法。伊春区学校不参与市一中配额的二次分配。
    往届生、留级生和转入不足一年的考生不享受市一中、市二中的配额指标,由各地教育局确认考生是否享受市一中、市二中配额的资格。铁力市本市各学校的学生享受铁力市一中配额的资格条件由铁力市教育局制定。
    考生如要享受市一中、市二中、铁力市一中配额资格,必须填报所在区域的学校志愿。如:http://www.2exam.com北片的学校考生须填报市一中择优志愿才能享受配额资格,如填报市二中择优志愿将视为自动放弃市一中配额资格。
以上配额分配方案及考生享受配额资格都要在本地学校进行公示。
    录取市一中、市二中配额生时,政府办学单位的城镇学校在择优段降30分录取;政府办学单位的乡镇学校和企业办学单位的学校在择优段降40分录取;录取铁力市一中配额生时,铁力市四中、五中和南四局学校在择优段降30分录取,铁力市其它学校择优段降50分录取。
 4、问:今年中考政策加分项目有哪些变化?
答:(1)取消了部分加分项目。为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各地中考工作秩序的通知》(教基厅〔2008〕3号)和市政府《关于调整普通高中招生加分政策的通知》(伊政办发[2010]22号)文件精神,从2010年起,普通高中招生除对品学特别优秀的学生、烈士子女、军人子女、华侨子女、港澳台学生、少数民族学生等实行加分之外,其他学生加分一律取消(此前有关高中招生加分政策文件全部废止)。
(2)往届生不享受任何政策加分。
(3)根据省教育厅(黑教基[2009]121号)转发《国家民委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 公安部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变更民族成份有关规定的通知》[民办(政法)发[2009]121号]文件规定,“考生少数民族成份的审核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今年少数民族考生成份由各县(市)区(局)教育局(科)负责审核。
5问:今年普通高中特长生招生如何报考?
答:由各招生学校下发特长生招生简章,术科报名由各招生学校组织,考生可到所招生学校报名,考生报名时间截止到5月14日。市教育局于6月12日统一组织在市职教中心进行术科考试。市教育局将聘请外地市专家担任评委,以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
    特长生术科考试必须达到市教育局规定的合格分数线,才能享受降低分数段录取的资格。
    每名考生只限报一所学校的一个专业,考生如报二个学校的志愿,则取消术科考试和特长生录取资格
6、问:今年录取办法有哪些调整?
答:今年录取的批次比去年增加一个,即7个批次。共有七个类别的志愿供考生选择:
第一批次:市一中、市二中择优
第二批次:市一中、市二中择校
第三批次:友好区三中、铁力市一中择优
第四批次:伊春区二中、马永顺中学、嘉荫县一中、西林区四中择优
第五批次:友好区三中、铁力市一中、伊春区二中、马永顺中学、嘉荫县一中、西林区四中择校
第六批次:一般高中录取
第七批次:7所中等职业学校录取
    今年志愿填报分二次进行。第一次:4月下旬报考时,考生按自己的意愿,可在上述七个类别志愿中任选其中的一所学校,即最多可选七所学校。家长(监护人)要在志愿卡上签名。学校和教师要尊重学生和家长的意愿,不得干涉、包办学生的志愿填报;第二次:7月份,中考成绩公布后,考生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变更志愿,进行二次填报志愿。二次填报志愿的方法:由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到所在学校进行填报,填写《考生变更志愿登记表》,由学校上报当地教育局(科),然后报市教育局。考生如遇到人为干扰等特殊情况的,可持户口薄、身份证、准考证到市教育局初中科直接办理。
    全市各高中招生由市教育局统一录取,根据招生计划、考生的报考志愿及考试成绩,按以上七个类别的志愿顺序分七个批次依次录取,这样的录取方法给予考生较大的选择空间。
特长生录取。术科合格后,文化课加50分,如达到择优生分数线,按择优生录取;录取配额生时,特长生按文化课实际成绩录取;特长生达不到择优生分数线,文化课加100分,达到择校生分数线,按择校生录取。如达到择优(或择校)分数线人数超过计划招生数,则按术科成绩由高到低进行录取,录满为止。
    总分相同考生录取原则:应届生优先。
看了这篇文章的网友还关注以下文章


 
  • 上一个文章: 没有了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资料库
    ·2010中国大学评价前100名名单
    ·2010中国36所研究型大学名单排行
    ·2010中国大学农学A等学校排行榜
    ·15所中国一流大学最优秀本科专业
    ·2010中国一流大学名单(共15所)
    ·2010中国大学历史学A等学校排行榜
    ·2010中国大学理学A等学校排行榜
    ·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名
    ·最新独立学院名单(截止2010年7月12日)
    ·2010中国大学教育学A等学校排行榜
    ·2010中国大学排行榜前100名
    ·2010中国大学经济学A等学校排行榜
    ·2010年高考招生上海本科高校名单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江苏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浙江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安徽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福建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江西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山东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河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湖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湖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广东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广西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海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重庆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四川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贵州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云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西藏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陕西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甘肃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青海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宁夏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新疆
    ·2010年高考招生上海高职院校名单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江苏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浙江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安徽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福建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江西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山东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河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湖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湖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广东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广西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海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重庆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四川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贵州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云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西藏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陕西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甘肃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青海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宁夏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新疆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北京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天津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河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山西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内蒙古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辽宁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吉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黑龙江
    ·招收台湾学生的大陆普通高校名单(123所
    ·独立学院名单(截止2010年3月25日)
    ·2010年新设置的高校本科专业名单
    ·2010年新设置的高校医学专科专业名单
    ·2010年可以开展网络教育招生的试点高校
    ·2010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10年河北省高校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10年天津市院校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09年福建省高校新增本科专业名单2010
    ·2010年湖南省各院校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10年吉林省高校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10年四川大学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10年可按艺术类招生的非艺术类专业名
    ·2009-2010年中国大学人文社科创新竞争力

    各省中考北京中考   上海中考   湖南中考   四川中考   贵州中考   湖北中考   宁夏中考   青海中考   河北中考   河南中考中招   江苏中考   浙江中考
    云南中考   江西中考   广西中考   广东中考   黑龙江中考   新疆中考   山西中考   陕西中考   重庆中考   甘肃中考   内蒙古中考   辽宁中考
    山东中考   安徽中考   海南中考   天津中考   吉林中考   西藏中考   新疆内高班
    福建中考厦门中考   福州中考   泉州中考   宁德中考   莆田中考   漳州中考   三明中考   龙岩中考   南平中考   福建中考
    成绩查询
    简章考纲
    报考指南
    真题试题答案
    模拟试题
    初招
    满分作文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广东学业水平   黑龙江省   湖南学业水平   山东学业水平   安徽学业水平
    福建会考
    小学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