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 语
2013年乌鲁木齐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汉语学科试题,以有利于推进汉语新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的汉语素养为目标;以《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大纲(二级)》、《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试行)》中的初中学段的课程目标为依据,根据汉语学科的特点和考生的认知水平,全面考查学生在初中阶段对汉语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试题由浅入深呈梯度分布,设置合理,切实做到了紧扣大纲要求,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每小题均有对相应知识点的考查,涵盖了初中阶段主要的词汇、语法知识要点,难易程度适当。既坚持了“以学生为本,立足基础,题量适当,难易适中”的命题思路,又体现了 “相对稳定、稳中求变、更趋合理”的试题命制原则。
一、试题范围
以新疆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双语教学实验课本初一年级汉语(上、下册)、初二年级汉语(上、下册)和初三年级汉语(全一册)要求掌握的全部内容为参照,其中,初一课本内容占20%,初二课本内容占20%,初三课本内容占60%。
二、难易程度
本套试卷容易题、中等题、难题所占分值比例为5:3:2。
三、试题结构
本套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部分,主要由听力理解、阅读理解、基础知识和书面表达四部分构成,其中听力理解与阅读理解的内容为选择题,其余为非选择题。
四、试题内容及考查点
1、听力理解:
听力理解部分共设计四大题(30小题,30分),题型包括“听完一句话后,根据问题选择答案”, “听完一个循环的对话后,根据问题选择答案”, “听完两个或两个以上循环对话后,根据问题选择答案”,以及“听完一段短文后,根据问题选择答案”等。
这部分试题主要考查考生在日常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过程中对一般性对话与简短讲话的听力理解能力。要求考生能够理解领会对话或简短讲话的内容要点,基本把握所听语料的主要事实、关键信息,以及说话人的观点和态度;
2、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部分共设计五大题(40小题,40分),题型包括“给句子中的空白处选择恰当的词语”、“给画线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将指定词语放在正确的位置上”、“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等。
这部分试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汉语字词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考查字词的范围包括各类学过的实词和主要的虚词,考查对句子和短文的理解在字词上不超现行教材范围,但在语料选择上则不受教材的限制。要求考生能理解阅读材料的主要内容,获取阅读材料的主要信息和细节;领会阅读材料的中心意思;把握阅读材料里具体语言环境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等。
3、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部分共设计八大题,题型主要为“汉字注音”、“组成词组”、 “用所给的词语造句”、“连词成句”、“用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语模仿造句”、“按要求改写句子”、 “用指定的词语完成句子”、 “用指定的词语回答问题”等。
书面表达分为客观性试题与主观性试题两部分
这部分试题主要考查考生在拼音、字、词、句层面上的掌握情况,要求考生具备基本的汉语拼音、识字写字及词句运用能力。
4、书面表达
书面表达部分的题型为“阅读短文,并按要求回答问题”、“表达与运用”、 “按提示语写作,题目《一堂难忘的的 课》”。
这部分试题主要考查考生在句子和语段(篇)上的书面表达能力。要求考生会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做到汉字书写正确、字迹清楚;用词正确,表达通顺;句子连接自然通顺,基本没有语法错误;能根据内容需要进行分段表达等。其中,“表达与运用”题要求不少于60字,“作文”要求不少于300字。
2013年乌鲁木齐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测试汉语试卷全面考查了考生汉语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既重视考查考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重视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日常交流、阅读以及基本写作表达的能力,还充分体现了对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引导与培养,符合当前汉语教学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