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点评:突出双基注重细节
文综政治试题总体反映“一模”一来大家对今年高考命题走向的一些普遍心态:
1.设置11道选择题,两道问答题,强调学科内综合,并把赋分较多的问答题放在前面。
2.不回避热点,但切入点平稳中有变化,细微处见精华。如23题从生活必需品与高档耐用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差异切入考察价格变动的影响,给学生较微妙的想象空间;38题从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中应如何发挥党的作用切入考查党的领导,学生审题如不到位,容易与为什么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中要发挥党的作用的设问方式相混淆而抓不住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的执政方式,造成失分。39题第一问学生可能未顾及思考问题的思维起点而忘了描述现象。
3.注重考查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强调模块内知识的跨度、模块间知识的串联。突出主干知识,但不强调知识的覆盖面。26题从网络民主,27题从省级换届选举,38题从我国城乡两元结构,39题从我国文化事业的交流与发展考查党和政府的有关知识。
4.一如既往强调对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综合检测,对社会热点、焦点、党和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等的考查,借助选择题和综合题渗透其中。如24、28、30、38、39题渗透了科学发展观。
后期复习策略:
1.进一步夯实基础知识,要从记忆、理解转到思考和运用。既要构建知识网,更要形成知识串,要从新思路重新组织知识,多提供思考运用知识的机会,跳出教材,广泛联系,触类旁通,把握知识细节。
2.加强审题训练,审材料做到分层与整体把握相结合,审设问明确所用知识大范围、小范围与知识点,按照设问的要求,结合材料内容确定相关学科知识。
3.继续强化四项基本能力训练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着力加强学生的提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归纳思维与演绎思维的能力。善于从新角度设计问题,逆向思维。
4.提高时政热点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十七大精神统帅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现实和理论问题、关系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群众着力解决和关注的现实问题、经济社会发展中较长时间没有解决好的又对以上现实问题又影响或有借鉴意义的实际和理论问题、重大国际时事等。(合肥九中 杨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