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招生简章 - 正文
机械工程学院
来源:http://www.fjzsksw.com 2009-5-26 21:29:50 【字体:小 大】

       机械工程学院的前身是机械工程系,创办于1956年,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与建设,已成为一个治学严谨、学科学位体系较为完整、具有相当学术水平的教学与科研单位。目前,学院设有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和工业工程3个本科专业,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覆盖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与理论、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博士学位授予权。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为辽宁省重点学科;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实验室为辽宁省重点实验室;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辽宁省高校本科示范性专业;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为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下设6个教研中心、3个教研室、2个实验中心、1个工程训练中心和9个研究所(科研团队)。现有教职工148名,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37人。有博士生导师15人,双聘院士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奖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6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49人,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8%。近年来承担和完成国家863计划及国务院各部门项目1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和与企业合作项目200余项。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三等奖1项,大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在数字化制造理论及实用技术、新型机械传动设计理论与方法、先进加工技术的理论与方法、运动器械与康复器械的研究、逆向工程理论与技术、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企业信息化先进理论及技术、摩擦学与信息技术、机械产品数字仿真与优化设计等方面形成了在国内有相当知名度的特色研究方向,为推动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学院十分注重适应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教学改革,2001年以来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荣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两项。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和工程训练为辽宁省精品课程;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团队为辽宁省普通高校教学团队。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
       A.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电工程、先进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基础知识与应用方法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竞争力,能在产、学、研各界从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内的设计制造、技术开发、科研研究、运行管理、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B.培养要求:本专业是按照大类培养、宽口教育思想设立的一级学科类专业,它以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以机械学、制造技术基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机电控制技术为主体构建学科基础体系,接受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机电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和管理的基本能力。设有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四个专业方向。实行二年半基础学习,一年半专业方向培养;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基础理论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方向
       本专业方向以机械工程学科为基础,机、电、计算机、自动控制等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培养具备现代制造技术的应用能力与基本技能,掌握机电设备制造过程及其自动控制、生产管理的基础理论,胜任在现代制造业领域从事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方向
       本专业方向主要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机械强度分析及现代设计方法从事强度分析中的几何、物理和边界条件等多种非线性问题和生产过程的计算机仿真等方面的研究。从事智能机械系统的设计、产品开发以及相关技术的研究工作。培养具备现代设计技术的应用能力与基本技能和基础理论,胜任在现代制造业领域从事机械机构或产品设计、应用研究、技术开发、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3)机械电子工程方向
       本专业方向与机械制造、机械设计、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学、控制技术、新材料和管理工程等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推动,形成机械、电子、流体、光学、材料、管理一体化技术。它研究机电设备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制造工艺、检测控制和生产管理。培养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既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又有实践动手能力,既有机电控制专业知识,又懂设计制造、运营管理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4)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方向
       本专业方向是指借助计算机和数字化设备开展的,以三维图形、虚拟现实、仿真互动和快速建模及成型等技术为主的数字化设计与数字化产品制造方法。培养具备数字模具设计、数字机械设计、模具数字化加工工艺、数字分析及数控制造等领域的应用能力与基本技能,掌握先进的大型工程软件和工程基础理论,胜任在机械装备制造业领域从事各种模具应用研究、技术开发、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C.主要课程: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现代工程图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电传动控制、液压与气压传动、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与编程等。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A.培养目标:本专业是现代测控技术、电子技术、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以及计算机技术等相互交叉、融合的综合性专业。培养掌握测量控制技术、仪器仪表设计制造技术,从事测量与控制领域内有关技术、仪器与系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B.培养要求:主要学习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机械学、电子学、光学、测量与控制、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掌握光、机、电、计算机相结合的当代测控技术和实验研究能力,具有本专业测控技术、仪器与系统的设计、开发能力;本专业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专业方向偏重自动检测与控制及仪器仪表应用,面向现场需求,突出计算机与测量、控制技术的结合,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C.主要课程: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精密机械设计基础、控制工程基础、传感器原理与设计、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电子测量、智能仪器仪表设计、精密测量技术等。
工业工程专业
       A.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既掌握现代工业工程管理基本理论、方法和手段,又具备坚实的机械工程技术基础,能熟练应用工业工程知识,为制造类企业、各级政府部门和服务机构进行组织、决策、计划、控制和实施,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B.培养要求:本专业强调以机械制造科学、管理科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紧密结合,培养学生全面掌握能够将人力、物资、设备、技术和信息加以综合,设计高效最优系统的理论与技术。学习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基础、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管理工程技术基础等基础知识和工业工程专业知识,具备应用理论知识独立分析解决工业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工业工程系统设计与开发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生产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C.主要课程:工程力学、工程制图、C语言与程序设计、计算机硬件基础、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概率统计、系统工程、运筹学、工程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人因工程、生产计划与控制、基础工业工程、现代质量工程、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等。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软件工程专业
       A.培养目标:毕业生适宜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产业、软件产业或其他部门从事产品、零部件设计、制造、控制、软件开发研制、管理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计算机学科以及与计算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研究生。根据软件行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B.培养要求:本专业是按照本科双专业培养模式,采用大类招生,宽口教育思想设计教学计划。前两年主要学习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后三年主要为专业知识教育和实践训练。目前设置的专业方向分别为:软件项目管理、嵌入式系统和现代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电一体化、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等专业方向。
       C.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现代工程图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液压与气压传动、机电传动与控制、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计算机组织与结构、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JAVA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JSP基础与应用、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方向)、项目管理与案例分析(软件项目管理方向)等。
 
测控技术与仪器+软件工程专业
       A.培养目标:毕业生适宜在测控技术与仪器工程领域及其他部门从事软件开发与研制工作;适宜在测控技术与仪器以及IT等相关行业从事生产、经营、组织与管理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软件工程及测控技术与仪器等相关学科领域的硕士研究生。
       面向现在和未来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产业发展要求和国际软件市场(特别是日本软件市场)发展现状,按综合应用型学科建设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符合专业发展规律的学科学位体系,采用双专业本科教育复合培养模式,实现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和软件工程专业的知识复合。
       B.培养要求:本专业是按照本科双专业培养模式,采用大类招生,宽口教育思想设计教学计划。前两年主要学习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后三年主要为专业知识教育和实践训练。目前设置的专业方向分别为:软件开发与测试、嵌入式系统和自动检测与控制、仪器仪表应用、计算机测量与控制等专业方向。
       C.主要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精密机械设计基础、控制工程基础、传感器原理与设计、信号分析与处理、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工程光学;计算机组织与结构、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JAVA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JSP基础与应用、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方向)、软件测试技术(软件开发与测试方向)等。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