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信息学院前身为电气工程系,成立于1982年。学院目前有教职工89人。其中专任教师61人,教授8人,副教授19人,具有博士学位8人。学院设有5个本科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动车组)、自动化、通信工程(铁道信号)、电子信息工程),在校学生1628人。学院下辖6个教研室(自动化、电气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电子电路、电工),1个研究所(信息与控制工程研究所),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是辽宁省立项建设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先进的科研和教学仪器设备,电力牵引与传动实验室拥有先进的交流牵引互馈试验平台,信息控制研究所在现场总线控制及嵌入式系统研发方面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产品。学院目前承担各类科研课题20余项,已经成为一支有力的科研队伍。电气信息学院拥有“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等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在校研究生153人。由校友出资设立的“AUTO832”奖学金,奖励学院品学兼优的电学科学子(每年奖励6-10人,奖励额度为5000元人民币/人)。
学院注重教师的培养和提高,国际学术交流日益频繁,先后有十余名教师赴英、美、德、日、法等国家进行考察、学术交流与合作。
学院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队伍建设为保障,以教学质量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加强专业建设,推进教学改革。在进一步发挥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传统和特色专业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通信工程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院依托电子创新基地和电子学社,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自动化专业
A.培养目标:本专业是以自动控制和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为基础的宽口径技术应用型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自动化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应用能力,能在石化、冶金、电力、机械、铁路、各科研院所等各部门从事自动化领域的设计制造、科研开发、运行管理、经营销售等有关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B.培养要求: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网络技术、自动检测与仪表、智能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较全面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系统分析、设计、开发与研究的基本能力。
C.主要课程:电路原理、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电机及拖动基础、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工业电器控制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等。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A.培养目标:掌握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好的外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掌握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等社会科学知识,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以及研究、开发、管理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B.培养要求:掌握必需的数、理、外语等基础知识。比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必需的电子电路、电机、电力电子等与电气工程相关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电气工程领域的设计、运行、管理、监控、自动化等专业知识。掌握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本专业一至二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本专业及相关技术发展前沿。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及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及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的能力。
C.主要课程:电气工程、计算机应用、控制科学与工程、电路原理、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分析、高电压技术、牵引供电系统、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等。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动车组方向)专业(新增专业)
A.培养目标:掌握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科基础知识和动车组方面专业知识,具有较好的外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掌握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等社会科学知识,具备较强的电动车组设计、生产制造、检修及管理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B.培养要求:掌握必需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相关技术,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比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必需的与电气工程相关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电气工程领域的设计、运行、管理、监控和自动控制等专业知识。掌握电动车组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电动车组设计、生产制造、检修方面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及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具有一定的文献检索能力,了解本专业及相关技术发展前沿。
C.主要课程:电气工程、计算机应用、控制科学与工程、电路原理、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分析、高电压技术、牵引供电系统、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等。
通信工程(铁道信号方向)专业
A.培养目标:掌握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技术,具有通信网络基础、光纤通信、移动通信、程控交换、计算机应用、铁路信号自动化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能够从事电子、信息技术、通信设备与系统的设计集成以及制造、轨道交通通信信号系统设计与管理维护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B.培养要求:主要学习通信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通信系统分析与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设计、开发、集成及应用通信系统及铁路通信信号系统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C.主要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硬件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原理、电子测量、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移动通信、光纤通信、数字程控交换机原理、自动控制原理、车站信号自动化控制、现代交通控制系统、区间信号自动控制、铁路信号远程控制等。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A.培养目标:具备电子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以及利用等方面的知识对现代通信系统、通信网络及信息传输和处理系统进行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并且能进行相应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科研人才。
B.培养要求:主要学习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受到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设计、开发、集成及应用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C.主要课程:电路原理、低频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信号与系统、信息论、数字信号处理、电视技术、信号检测与处理、遥感遥测技术、微波技术、数字图象处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