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20 1 5届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班单科质量检查
化 学 试 题
(试卷满分:1 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40分)
温馨提示:
1.试卷共8页,1—4页为第I卷,5—8页为第II卷;
2.请把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l2O3熔点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仪器
B.明矾净水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C.H7 N9型禽流感病毒在高温条件下被杀死的过程是蛋白质变性
D.高纯度的硅单质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有导电性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B.CO2分子的比例模型:
C.具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 D.乙烯的结构简式:C2 H4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4C、14N互为同位素
B.H2 O、CH3COOH、NH4 HCO3都属于电解质
C.铝、铁、铜对应的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D.金属阳离子被还原时一定得到金属单质
4.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油脂、蛋白质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分子式为C2 H6 O、C4 H10的有机物都有2种同分异构体
C.乙烯和苯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可用热的NaOH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杂质
5.以下四类物质,与盐酸反应不可能生成水的是
A.氧化物 B.碱 C.盐 D.金属
6.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OH一中含有9 NA个电子
B.1 L 1 mol•L-1CH3 COONa溶液中含有NA个CH3 COO—
C.28g CO气体中含有NA个氧原子
D.常温常压下11.2 L甲烷气体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7.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馏产品是纯净物 B.①主要发生物理变化
C.②是石油的裂化 D.③属于取代反应
8.短周期元素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图所示,其中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元素X和元素Y的最高正化合价相同
B.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H2 Y < H2 X
C.Y2 Z2是共价化合物
D.酸性:HZO4 >H2YO4
9.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弱碱性溶液中:Na+、K+、Cl一、HCO3一
B.无色溶液中:Cu2+、K+、SO42一、NO3一
C.pH=0的溶液中:ClO一、SO42一、Fe2+、K+
D.由水电离的c(OH一)=10-14 mol•L一1的溶液中:CH3 COO一、SO42一、Na+、NH4+
10.下列方程式错误的是
A.0.1mol•L-1CH3 COOH溶液的pH为3:CH3 COOH H++CH3 COO—
B.A1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稀氨水:A13++3NH3•H2 O A1(OH)3↓+3 NH4+
C.C12与过量的铁反应:3C12+2Fe 2FeCl3
D.NaHCO3溶液中加入稀盐酸:CO32一+2H+ CO2↑+H2 O
11.反应CO2 (g)+2NH3(g) CO(NH2)2(s)+H2 O(g) △H<O,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催化剂,平衡常数不变
B.减小容器体积,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
C.增大CO(NH2)2的量,CO2的转化率减小
D.降低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12.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制氨气时,用装置①吸收尾气
B.按装置②所示的气流方向收集NH3等
C.用图③所示装置蒸干NH4Cl饱和溶液制备NH4Cl晶体
D.用图④所示装置分离CCl4萃取碘水后的混合液
13.将反应Cu(s)+2Ag+(aq) Cu2+(aq)+2Ag(s)设计成如右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KNO3盐桥中的K+移向Cu(NO3)2溶液
B.Ag作负极,Cu作正极
C.工作一段时间后,Cu(NO3)2溶液中c(Cu2+)增大
D.取出盐桥后,电流计的指针依然发生偏转
14.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通人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该溶液一定是碳酸盐溶液
B.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不含K+
C.将某气体通人溴水中,溴水颜色褪去,该气体一定是SO2
D.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滴加氯水后溶液显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Fe2+
15.下列溶液中,相关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MgSO4溶液:c(Mg2+)+c(H+)= c (SO4 2一)+c(OH一)
B.将0.2mol•L-1CH3 COOH溶液与0.1mo1•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c(CH3 COO一)+ c(CH3COOH)=2c(Na+)
C.将pH=2的盐酸与0.01 mo1•L-1氨水等体积混合:c(NH4+)= c (Cl一)
D.由AgCl和AgI固体混合物与水形成的悬浊液:c(Ag+)>c(Cl一) = c (I一)
16.下列物质转化无法实现的是
17.下列物质性质与应用及其对应关系均正确的是
选项 性质 应用
A 碳酸氢钠可与烧碱反应 可用碳酸氢钠作糕点膨松剂
B AgCl难溶于稀硝酸 可用稀硝酸和AgNO3溶液检测Cl一
C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而稀硫酸的氧化性较弱 可用浓硫酸替代稀硫酸与锌反应快速制氢气
D 碳单质性质稳定 可在纯铁中加入少量炭增强抗腐蚀性
18.图像可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19.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制氯气时,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和浓硫酸净化气体
B.制少量氧化钠时,将钠置于纯氧中燃烧
C.制二氧化硫时,用浓硫酸干燥气体
D.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称取一定质量氢氧化钠固体放人容量瓶中并加水至刻度线
20.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兼具净水和消毒功能的可溶性盐,可发生如下反应:
2K2FeO4+16HCl 4 KCl+2FeCl3+8 H2 O+3Q↑,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产物Q
B.K2Fe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K2FeO4 2K++Fe6++4O2一
C.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
D.反应中涉及的6种物质均为电解质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填空题(本题有5小题,共60分)
21.(11分)LiAlH4由Li+、A1H4一构成,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还原剂。
(1)Al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是第__________周期__________族
(2)比较离子半径大小:Li+__________ H一(选填“>"、“<”或“=”)
(3) LiAlH4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LiAlH4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它与水反应生成的单质气体为__________
(5)LiCl溶液显酸性,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右图所示,已知75%A的水溶液常用于医疗消毒,则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CH3COOH与A在浓硫酸催化下生成B的有机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22.(10分)湿法炼锌为现代炼锌的主要方法,下列是以硫化锌精矿为原料制备单质锌的工业流程。
(1)烟气不能直接排放,可用于制取一种常见的强酸,该强酸为__________
(2)浸出液以硫酸锌为主,还含有Fe3+、Fe2+、A13+、Cu2+、Cd2+、C1一等杂质,会影响锌的电解,必须除去。净化过程如下:
①在酸性条件下,用H2O2将Fe2+氧化成Fe3+,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浸出液的pH调节为5.5左右,使Fe3+、A13+形成沉淀而除去,可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填字母)
A.NaOH B.NH3•H2 O C.ZnO D.H2 SO4
③用Zn除去Cu2+和Cd2+
④用Ag2SO4除去Cl一,发生的反应为Ag2SO4+2Cl一 2AgCl+ SO42-,室温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已知室温下Ksp(Ag2SO4)=6.0x 10-5,Ksp(AgCl)=2.0x 10-10]
(3)控制一定条件,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锌溶液制取锌,锌在_________极析出,阳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3分)氢气是一种理想的“绿色能源”,下图为氢能产生与利用的途径
(1)上图中4个过程中能量转化形式有_____________
A.2种 B.3种 C.4种 D.4种以上
(2)电解过程要消耗大量电能,而使用微生物作催化剂在阳光下即可分解
以上反应的△H1_____________△H2 (选填“>"、“<”或“=”)
(3)已知H2 O(1)→H2 O(g)△H= +44 mol•L-1,依据右图能量变化写出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氢能利用需要选择合适的储氢材料
①镧镍合金在一定条件下可吸收氢气形成氢化物:LaNi5(s)+3H2(g) LaNi5H6(s)
△H<0,欲使LaNi5H6 (s)释放出气态氢,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可改变的条件之一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定条件下,如图所示装置可实现有机物的电化学储氢,总反应:
2C7 H8+6 H2O(1) 2C7 H14+3O2 (g)
电解过程中产生的气体X为_______________,电极A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1分)根据物质相似性、特殊性来学习元素性质是常见的学习方法。
(1)铍(Be)与铝元素相似,其氧化物及氢氧化物具有两性,请写出BeO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e(OH)2溶于NaOH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
Be(OH)2+2NaOH Na2 BeO2+2H2 O,往10.0mL1.00mol•L-1的Be(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NaOH溶液,请在以下坐标图中画出沉淀量随NaOH溶液加人量的变化图:
(2)锗与硅元素相似,锗也是良好的半导体,以下是工业冶炼锗的简单流程图:
①GeCl4的晶体类型为__________
②写出过程III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③以下有关工业冶炼锗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GeO2与SiO2性质相似,均易与盐酸反应
B.过程II的蒸馏是利用GeCl4难溶于水的性质实现的
C.过程IV发生的反应中,GeO2作氧化剂
D.上述过程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有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
(3)某同学为了探究硫与浓硝酸的反应产物,将硫与浓硝酸混合,结果生成一种纯净无色气体A,A遇空气变红棕色,据此写出硫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5.(15分)针对网络上流传的隔夜熟肉中因亚硝酸钠(NaNO2)含量严重超标而不能食用的说法,某兴趣小组开展如下探究活动:
活动一:查阅资料
NaNO2有毒,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NaNO2溶液显碱性,肉类在放置过程中,NaNO3逐渐转化为NaNO2,国家规定肉制品中NaNO2含量不能超过30mg/kg。
活动二:鉴别NaNO2与食盐
(1) NaNO2与食盐的外观相似,易被当成食盐误用,分析以下两种鉴别方法:
① 能否各取少许固体用舌头品尝?____________。
② 用稀硫酸、淀粉和KI溶液鉴别,溶液变蓝的是NaNO2具有_________性。
活动三:探究NaNO3与NaNO2的相互转化
(2) 制取NaNO2与NaNO3混合溶液的装置示意图如下
已知:2NO2+2NaOH—NaNO2+NaNO3+H2 O
①写出装置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水__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作为装置II中的试剂,理由是_____________。
③装置III中反应完全后,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NaNO2与NaNO3混合溶液露置于空气,隔夜后,测得溶液的pH减小,则溶液中NaNO2的含量____________(选填“增多”、“减少"或“不变”),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活动四:检测熟肉中NaNO2含量的变化
(4)分别从1000g刚煮熟的肉和1000g隔夜熟肉中提取NaNO3与NaNO2后,配成溶液,再分别用0.00500mol/L的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滴定,刚煮熟的肉消耗12.00mL,隔夜肉消耗16.00mL,(已知:2MnO4一+5 NO2一+6H+一2 Mn2++5NO3一+3 H2 O)
①滴定终点的判断依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隔夜熟肉中NaNO2的含量是____________mg/kg。
活动五:综合其它实验和查阅资料获知,熟肉在细菌等作用下,NaNO3部分转化为NaNO2但只要保存得当,隔夜仍可食用。
泉州市2015届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班单科质量检查化学科参考答案
2015.2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B B D C B A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D C D B C B A C A
二、填空题(共60分)
21.(11分)
(1)3 ⅢA (2分)
(2)< (1分)
(3)离子键、共价键 (2分)
(4)-1 (1分) H2 (1分)
(5)Li+ + H2O LiOH + H+ (2分)
(6)CH3CH2OH (1分) 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 )(1分)
22.(10分)
(1)硫酸 (或H2SO4) (1分)
(2)① 2Fe2+ + H2O2 + 2H+ = 2Fe3+ + 2H2O(2分) ② C(2分) ④ 1.5×1015(2分)
(3)阴(1分) 2H2O - 4e- = O2↑+4H + (写 4OH- - 4e-= O2↑+ 2H2O 也可) (2分)
23.(13分)
(1)D(2分)
(2)=(2分)
(3)2H2(g)+O2(g) === 2H2O(l) ΔH=-571.6 kJ•mol-1 (3分)
(4)①升高温度或降低压强 (2分) ②O2(2分) C7H8+6H++6e-===C7H14 (2分)
24.(11分)
(1)BeO + 2H+ = Be2+ + H2O(2分) (2分)
(2)分子晶体(1分) GeCl4 + 2H2O = GeO2 +4HCl(2分) CD(2分)
(3)S+ 2HNO3 =H2SO4 + 2NO↑(2分)
25.(15分)
(1)①不能(1分) ②氧化 (1分)
(2)①Cu + 4HNO3(浓) = Cu(NO3)2 + 2NO2↑+ 2H2O (2分)
②不能 (1分) NO2与水反应生成NO,会污染空气(1分)
③先打开a,再关闭b (2分)
(3)减小(1分) 2NaNO2 + O2 = 2NaNO3 (2分)
(4)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时,锥形瓶内的溶液变红,且在30秒内不褪色。(2分)
13.8 (2分)
点击下载:福建省泉州市2015届高三单科质检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