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3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 - 高考化学 - 正文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2015南通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

来源:3773.高考 2015-3-15 19:59:53

江苏省南通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
化  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的指定栏目内。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a 40  Fe 56  Co 59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计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超高分辨率荧光显微镜的贡献者。人类借助于这种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单个的蛋白质分子。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是
A.蛋白质中含有碳、氢、氧、氮等元素
B.蛋白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蛋白质可完全水解生成氨基酸
D.消毒过程中细菌蛋白质发生了盐析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92、中子数为143的铀(U)原子:23592 U
B.过氧化氢的电子式:
C.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1,3—二甲基丁烷:
3.25℃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的无色溶液中:Na+、Cu2+、Cl-、CO32-
B.使酚酞呈红色的溶液中:K+、Na+、NO3-、Cl-
C.0.1 mol/L的FeCl2溶液中:H+、Al3+、SO42-、ClO-
D.由水电离出的c(H+)=1×10-10mol/L的溶液中:Mg2+、NH4+、SO42-、HCO3-
4.下列各装置能够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甲              乙                  丙                  丁
A.用装置甲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少量乙酸   B.用装置乙除去氯气中的少量氯化氢
C.用装置丙制取无水MgCl2                 D.用装置丁制取乙烯
 
5.下列物质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氨气具有还原性,可用作制冷剂
B.Na2O2呈浅黄色,可用作潜水艇中的供氧剂
C.明矾水解形成Al(OH)3胶体,可用作水处理中的净水剂
D.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可用作锅炉除垢时CaSO4沉淀的转化剂
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 mol溴苯中含有双键的数目为0.3NA
B.0.1 mol/L醋酸溶液中含有醋酸分子的数目为0.1 NA
C.5.6g Fe与足量的水蒸气完全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2NA
D.标准状况下,11.2L 由H2和CO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NA
7.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Na2SO3溶液中滴加稀H2SO4:SO32- + 2H+=SO2↑+ H2O
B.向AlCl3溶液中滴入足量的浓氨水:Al3+ + 4OH- = AlO2- + 2H2O
C.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2ClO- + CO2 + H2O =2HClO + CO32-
D.Fe(NO3)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2Fe3++2I—=2Fe2++I2
8.下列各组物质中,不满足组内任意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发生反应的是

 甲 乙 丙
A Na H2O Cl2
B Al Fe2O3 稀H2SO4
C CH3CH2OH NaOH溶液 CH3COOH
D Ba(OH)2溶液 CO2 Na2CO3溶液

 

 

 

9.短周期主族元素X、Y、W、Z、R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Z同主族,Z的单质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材料,W3+与Y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R是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Y2-的离子半径大于W3+的离子半径
B.Y、Z形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
C.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X的强
D.Z的气态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比R的强
10.已知:⑴ CH3COOH(l)+2O2(g)=2CO2(g)+2H2O(l)  △H1
⑵ C(s)+O2(g)=CO2(g)  △H2 
⑶ 2H2(g)+O2(g)=2H2O(l)  △H3
⑷ 2CO2(g)+4H2(g)=CH3COOH(l)+2H2O(l)  △H4
⑸ 2C(s)+2H2(g)+O2(g)=CH3COOH(l)  △H5
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的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
A.△H1>0,△H2<0           B.△H5=2△H2+△H3-△H1
C.△H3>0,△H5<0                D.△H4=△H1-2△H3
 
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 小题,每小题4 分,共计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 分。
1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马口铁(镀锡铁皮)镀层破损后铁仍不易腐蚀
B.CH3Cl(g)+Cl2(g) CH2Cl2(l)+HCl(g)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C.MnS悬浊液中滴加少量CuSO4溶液可生成CuS沉淀,则Ksp(CuS)< Ksp(MnS)
D.合成氨生产中将NH3液化分离,一定能加快正反应速率,提高H2的转化率
12.某药物中间体X,其结构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
B.X可发生氧化、消去、取代等反应
C.X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
D.1mol X与H2反应,最多消耗4mol H2
13.探究氨气及铵盐性质的过程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将集有氨气的试管倒扣于水槽中,液体迅速充满试管,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B.将pH=11的氨水稀释1000倍,测得pH > 8,说明NH3•H2O为弱碱
   C.加热NH4HCO3固体,观察到固体逐渐减少,试管口有液滴产生,说明NH4HCO3受热不稳定
   D.将红热的Pt丝伸入右图所示的锥形瓶中,瓶口出现少量红棕色气体,说明氨气的氧化产物为NO2
14.向20mL 0.1mol/L NH4HSO4溶液中滴入0.1mol/L NaOH溶液至恰好反应完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整个反应过程中:c(H+) + c(Na+) + c(NH4+)=c(OH-) + 2c(SO42-)
B.当滴入30mL NaOH溶液时(pH>7):c(NH4+)>c(NH3•H2O)>c(OH-)>c(H+)
C.当滴入20mL NaOH溶液时:2c(SO42-)=c(NH3•H2O)+ c(NH4+)
D.当溶液呈中性时:c(NH4+)>c(SO42-)>c(Na+)>c(H+)= c(OH-)
15.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均为2.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PCl5(g) PCl3(g)+Cl2(g) 
编号 温度(℃) 起始物质的量
(mol) 平衡物质的量
(mol)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
(s)
  PCl5(g) PCl3(g) Cl2(g) 
Ⅰ 320       0.40 0.10 0.10 t1
Ⅱ 320       0.80   t2
Ⅲ 410       0.40 0.15 0.15 t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常数K:容器Ⅱ>容器Ⅲ
B.反应到达平衡时,PCl5的转化率:容器Ⅱ<容器Ⅰ
C.反应到达平衡时,容器I中的平均速率为v(PCl5)= mol/(L•s)
D.起始时向容器Ⅲ中充入PCl5 0.30 mol、PCl3 0.45 mol和Cl2  0.10 mol,则反应将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非选择题
16.(12分)实验室用氧化锌矿粉(主要含ZnO、FeCO3、CuO等)制备碱式碳酸锌[Zn2(OH)2CO3],并将其用于合成氨工艺脱硫研究。
    ⑴ “酸浸”时保持H2SO4过量的目的是   ▲   。
⑵已知:Mn2+开始沉淀的pH=8.1。
①写出加入KMnO4溶液除铁的离子方程式:   ▲   。
②流程中调节pH=5.4所加试剂X为   ▲   (填化学式);试剂X、KMnO4溶液加入顺序能否互换?请判断并说明理由   ▲   。
⑶上述流程中的“滤液”可以用作化肥,该滤液的主要成分为   ▲   (填化学式)。
⑷ 合成氨原料气脱硫原理如图,碱式碳酸锌吸收硫化氢的化学方程式为   ▲   。

 

 


17.(15分)福酚美克是一种影响机体免疫力功能的药物,可通过以下方法合成:
 
⑴ B中的含氧官能团有   ▲   和   ▲   (填名称)。
⑵ C→D的转化属于   ▲   反应(填反应类型)。
⑶ 已知E→F的转化属于取代反应,则反应中另一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   。
⑷ A(C9H10O4)的一种同分异构体X满足下列条件:
Ⅰ.X分子有中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Ⅱ.X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Ⅲ.1mol X最多能与4 mol NaOH发生反应。
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
⑸ 已知: --------→①O3②Zn/H2O +R3CHO,根据已有知识并结合相关信息,写出以 为原料制备 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CH3CH2Br CH3CH2OH CH3COOCH2CH3
18.(12分)钴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磁性材料、电池材料及超硬材料等领域。
⑴CoxNi(1-x)Fe2O4(其中Co、Ni均为+2)可用作H2O2分解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
①该催化剂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
②图1表示两种不同方法制得的催化剂CoxNi(1-x)Fe2O4在10℃时催化分解6%的H2O2溶液的相对初始速率随x变化曲线。由图中信息可知:   ▲   法制取得到的催化剂活性更高;Co2+、Ni2+两种离子中催化效果更好的是   ▲   。
⑵草酸钴是制备钴的氧化物的重要原料。下图2为二水合草酸钴(CoC2O4•2H2O)在空气中受热的质量变化曲线,曲线中300℃及以上所得固体均为钴氧化物。
① 通过计算确定C点剩余固体的化学成分为   ▲   (填化学式)。试写出B点对应的物质与O2在225℃~300℃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② 取一定质量的二水合草酸钴分解后的钴氧化物(其中Co的化合价为+2、+3),用480 mL 5 mol/L盐酸恰好完全溶解固体,得到CoCl2溶液和4.48 L(标准状况)黄绿色气体。试确定该钴氧化物中Co、O的物质的量之比。
19.(15分)目前,回收溴单质的方法主要有水蒸气蒸馏法和萃取法等。某兴趣小组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拟采用如下方案从富马酸废液(含溴0.27%)中回收易挥发的Br2:
 
⑴ 操作X所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为   ▲   ;反萃取时加入20%的NaOH溶液,其离子方程式为   ▲   。
⑵ 反萃取所得水相酸化时,需缓慢加入浓硫酸,并采用冰水浴冷却的原因是   ▲   。
⑶ 溴的传统生产流程为先采用氯气氧化,再用空气水蒸气将Br2吹出。与传统工艺相比,萃取法的优点是   ▲   。
⑷ 我国废水三级排放标准规定:废水中苯酚的含量不得超过1.00mg/L。实验室可用一定浓度的溴水测定某废水中苯酚的含量,其原理如下:
 
① 请完成相应的实验步骤:
      步骤1:准确量取25.00mL待测废水于250mL锥形瓶中。
      步骤2:将4.5 mL 0.02mol/L溴水迅速加入到锥形瓶中,塞紧瓶塞,振荡。
      步骤3:打开瓶塞,向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的0.1mol/L KI溶液,振荡。
步骤4:   ▲   ,再用0.01 mol/L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 Na2S2O3溶液15 mL。(反应原理:I2 + 2Na2S2O3 = 2NaI + Na2S4O6)
      步骤5:将实验步骤1~4重复2次。
② 该废水中苯酚的含量为   ▲   mg/L。
   ③ 步骤3若持续时间较长,则测得的废水中苯酚的含量   ▲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20.(14分) 氮、磷及其化合物在科研及生产中均有着重要的应用。
⑴ 某课外学习小组欲制备少量NO气体,写出铁粉与足量稀硝酸反应制备NO的离子方程式:   ▲   。
⑵ LiFePO4是一种新型动力锂电池的电极材料。
        ①右图为某LiFePO4电池充、放电时正极局部放大示意图,写出该电池放电时正极反应方程式:   ▲   。
    ②将LiOH、FePO4•2H2O(米白色固体)与还原剂葡萄糖按一定计量数混合,在N2中高温焙烧可制得锂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焙烧过程中N2的作用是   ▲   ;实验室中以Fe3+为原料制得的FePO4•2H2O有时显红褐色,FePO4•2H2O中混有的杂质可能为   ▲   。
   ⑶ 磷及部分重要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如右图所示。
    ① 步骤Ⅰ为白磷的工业生产方法之一,反应在1300℃的高温炉中进行,其中SiO2的作用是用于造渣(CaSiO3),焦炭的作用是   ▲   。
    ② 不慎将白磷沾到皮肤上,可用0.2mol/L CuSO4溶液冲洗,根据步骤Ⅱ可判断,1mol   CuSO4所能氧化的白磷的物质的量为   ▲   。
       ③ 步骤Ⅲ中,反应物的比例不同可获得不同的产物,除Ca3(PO4)2外可能的产物还有   ▲   。
 
21.(12分)【选做题】本题包括A、B两小题,请选定其中一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A小题评分。
A.[物质结构与性质]
过渡元素铁可形成多种配合物,如:[Fe(CN)6]4-、Fe(SCN)3等。
⑴ Fe2+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
⑵ 科学研究表明用TiO2作光催化剂可将废水中CN-转化为OCN-、并最终氧化为N2、
CO2。OCN-中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
⑶ 与CN-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为   ▲   (填化学式);1mol Fe(CN)63-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   ▲   。
⑷ 铁的另一种配合物Fe(CO)5熔点为-20.5℃,沸点为103℃,易溶于CCl4,据此可以判断Fe(CO)5晶体属于   ▲   (填晶体类型)。
⑸ 铁铝合金的一种晶体属于面心立方结构,其晶胞可看成由8个
小体心立方结构堆砌而成。已知小立方体如右图所示。该合金
的化学式为   ▲   。
B.[实验化学]
工业上常用水杨酸与乙酸酐反应制取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
【反应原理】
 
【物质性质】
试剂 沸点(℃) 溶解度 化学性质

水杨酸 211 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 

乙酸酐 139
在水中逐渐分解 
乙酰水杨酸  微溶于水 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水溶性盐
【实验流程】
 ⑴ 物质制备:向125 mL的锥形瓶中依次加入4 g水杨酸、10 mL乙酸酐、0.5 mL浓硫酸,振荡锥形瓶至水杨酸全部溶解,在85℃~90℃条件下,用热水浴加热5~10 min。
① 加入水杨酸、乙酸酐后,需缓慢滴加浓硫酸,否则产率会大大降低,其原因是
   ▲   。
② 控制反应温度85℃~90℃的原因   ▲   。
⑵ 产品结晶:取出锥形瓶,加入50 mL蒸馏水冷却。待晶体完全析出后用布氏漏斗抽滤,再洗涤晶体,抽干。简要叙述如何洗涤布氏漏斗中的晶体?   ▲   。
⑶ 产品提纯:将粗产品转移至150 mL烧杯中,向其中慢慢加入试剂X并不断搅拌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进一步提纯最终获得乙酰水杨酸3.6 g。
① 试剂X为   ▲   。
② 实验中水杨酸的产率为   ▲   (已知:水杨酸、乙酰水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38和180)。
 ⑷ 纯度检验:取少许产品加入盛有5 mL水的试管中,加入1~2滴FeCl3溶液,溶液呈浅紫色,其可能的原因是   ▲   。


南通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
化  学
参考答案与评分细则
选择题(40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D  2.A  3.B  4.C  5.C  6.D  7.A  8.C  9.A  10.B
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0分;B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
11.C  12.AC  13.D  14.AB  15.BD
非选择题(80分)
16.⑴ 提高矿石的浸出率(或防止Zn2+、Fe2+、Cu2+等金属离子水解)(答1点即给分)
⑵①3Fe2+ + MnO4-+7H2O=3Fe(OH)3↓ + MnO2 ↓+5H+(不配平扣1分)
    ②ZnO(或答碱式碳酸锌、碳酸锌、氢氧化锌、氨水等均给分)
不能,(1分)强酸性条件下KMnO4被还原成Mn2+,在除去Mn2+时,会使Zn2+同时沉淀(1分)
⑶ (NH4)2SO4(多答碳酸氢铵等视而不见)
⑷ Zn2(OH)2CO3 + 2H2S=2ZnS↓+CO2↑+3H2O(不配平扣1分)
(每空2分,共12分)
17.⑴ 醚键   酯基
⑵ 氧化
⑶ 
⑷  (或 )(写一个即给分,但表达不准确不给分)
⑸ 
(每步1分,从发生错误的一步起向后无论有无正确步骤均不给分。第一步写成水解与消去两步给1分;最后一步不强调条件)
(除第⑸小题5分外,其余每空2分,共15分)
18.⑴①+2    ②微波水热   Co2+
⑵① Co3O4(写成CoO•Co2O3亦给分)    3CoC2O4 + 2O2 = Co3O4 +6CO2
②由电子守恒:n(Co3+) = 2 n(Cl2) = 0.4 mol(1分)
由电荷守恒:n(Co)总 =n(Co2+)溶液= 0.5 n(Cl-) = 0.5×( 2.4mol-0.2mol×2)= 1 mol
所以固体中的n(Co2+)= 1mol-0.4mol= 0.6 mol(1分)
n(O)=(0.4mol×3+0.6mol×2)÷2=1.2mol(1分)
故n(Co): n(O)=1mol: 1.2mol=5:6(1分)
 (除第⑴②小题每空1分,第⑵②小题4分外,其余每空2分,共12分)
19.⑴ 分液漏斗(只答烧杯不给分)
Br2 +2OH- =Br- + BrO- +H2O(写Br2+6OH- =5Br- + BrO3- +3H2O亦给分)
⑵ 减少Br2的挥发
⑶ 没有采用有毒气体Cl2,更环保(答“所得溴更纯净”亦给分)
⑷① 滴入2~3滴淀粉溶液   ② 18.8  ③ 偏低
(除第⑷②小题3分外,其余每空2分,共15分)
20.⑴ Fe+4H+ +NO3- = Fe3+ +NO↑ +2H2O(不配平扣1分)
⑵① Li++FePO4+e-=LiFePO4
② 防止生成的Fe2+在空气中重新被氧化   Fe(OH)3(或氢氧化铁)
⑶① 作还原剂   ② 0.05mol(不写单位扣1分)   ③Ca (H2PO4)2、CaHPO4(每点1分)
(每空2分,共14分)
21.(12分)
A.[物质结构与性质]
⑴ [Ar]3d6
⑵ O>N>C
⑶ CO或N2   12×6.02×1023个或12mol(写12NA给1分)
⑷ 分子晶体
⑸ AlFe3
(每空2分,共12分)
B.[实验化学](12分)
⑴① 水杨酸属于酚类物质,会被浓H2SO4氧化(答“水杨酸被浓H2SO4氧化”即给分)
② 既保证有较高的反应速率又减少了物质的挥发(每点1分)
⑵ 向布氏漏斗中加入冰水至浸没所有晶体,重复2~3次(每点1分)
⑶① 饱和碳酸钠溶液   ② 69%
⑷ 产品中仍然可能含有水杨酸
(每空2分,共12分)

说明:非选择题中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点击下载:江苏省南通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