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收藏网站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招生考试网
 招生考试网 - 中考网 - 各省中考 - 安徽中考 - 正文

 
六安市教育局2010年中考体育考试工作的通知
来源:六安市教育局 2010-2-26 20:52:54 【字体:小 大】
2010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的通知

各县区教育局,开发区社会发展局,市属学校: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和《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意见》(皖发[2008]12号)以及《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0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的通知》(皖教秘[2010]42号)精神,结合实际,我市继续对全市初中应(历)届报考高中的考生实行体育考试。为进一步做好今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考试对象

参加2010年普通高中招生考试的全体应、历届初中毕业生。

二、考试项目及计分

2010年体育考试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运动技能领域(水平四)规定的相关内容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测试内容为基本内容。体育考试总分值为30分,计入初中升学考试总成绩。体育考试分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两类,其中必测项目2个,学生另需选测1个项目,每位学生应参加3个项目的考试。每个项目满分为10,合计30分;各单项以0分为起点,不得设最低分。

体育考试成绩应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运动与健康”维度的实证材料,毕业学业考试成绩同时计入高中录取总分。

1)必测项目:掷实心球、50米跑。

2)选测项目:立定跳远、1分钟跳绳(考生任选一项,选测项目一经选定不得更改)。

3)考试评定标准

根据初中体育课程要求,参照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分表》中初三年级的评分标准,结合我市初中学生体质现状的总体水平,市教育局制订2010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项目的成绩评分标准(见附件2)。

鼓励各地、各校把体育考试成绩与体育课程教学相结合,与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结合,与学生日常锻炼过程相结合。但平时成绩应在考试成绩分值30分以外单列,作为录取参考依据之一。

三、考试时间、地点

1)考试时间: 20105月上旬—5月底。

2)考试地点:省教育厅规定:考场设置应尽可能方便学生,利于安全。城区考场可集中或分片设置;农村考场的设置原则上不出乡镇;交通不便的山区,可采取设分考场和送考下乡等形式,以方便学生就近参加考试。

各县、区教育局按照省教育厅要求并结合本地实际设置考场进行考试。

市属学校考生按户籍所在地,分别到金安区、裕安区教育局报名参加考试;六安经济开发区(含六安中学)纳入金安区参加考试。

四、组织工作

1、体育考试在市中考招生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由各县区教育局组织实施。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体育考试工作。要成立领导组,明确办事机构,并切实负起责任;要根据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相关文件规定,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编印考务手册;要制定体育考试应急预案,切实保证体育考试工作顺利进行。各地需将体育考试工作领导组、实施方案、考务手册、应急预案的书面材料于体育考试前5天报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

2、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对本辖区体育考试考风考纪工作负总责。体育考试工作是复杂、细致、严肃的工作,各地要严格程序、规范操作。县、区教育局要妥善安排考点,统一调度裁判及其他工作人员,保证评分标准一致;要对参加考试的各类人员进行业务、纪律培训,保证不培训不上岗、先培训后上岗;要强化责任意识,加强考试工作人员、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考风考纪教育和安全教育。

3、体育考试的场地器材,必须经县、区体育考试领导小组严格的技术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考场在考试期间一律实行全封闭,无关人员严禁入内。要加强对考务人员安全意识的教育,合理安全使用考试器材,杜绝因体育器材管理和使用不善而造成伤害事故的发生。

4、各考场要设立医疗救护点,配备较齐全的医疗急救设备;应与当地医疗急救中心保持联系,准备专用救护车辆。

5、每个考生三项体育考试应在半天之内完成,如因天气变化等特殊情况中断考试,可延长安排在当天完成;如当天不能完成,已考项目无效,考试重新安排进行。

6、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体育考试纪检工作,要选派得力人员,对考试每一个环节进行监督,切实保证体育考试各个环节平稳、有序、公正。发现违规违纪行为,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必须按照相关规定立即严肃处置,追究责任人党政纪责任;凡有举报,必须核查,核查必须有结果。

五、考试及评分办法

1、考生准考证由县、区教育局负责印制,考生凭准考证在规定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考生未参加考试或中途离开考场,不论什么原因均作自动弃考论处,考几项算几项,不考不得分。

2、考生参加每个单项考试均应按顺序进行,立定跳远和掷实心球每人测试三次,以最好成绩计算;50米跑和1分钟跳绳每人限测一次。

3、考试成绩经主考签字后生效,考试成绩单一式三份,一份现场公告,一份存档备查,一份附成绩统计表。

六、免考与缓考

根据省教育厅规定,下列情况可以申请免考或缓考:

1、因肢残丧失运动能力的考生,可申请办理免考手续。申请程序,由考生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免考缓考申请表》,并详细注明原因,出示医院的有效证明,经家长、班主任、体育教师签字和学校审批后,报经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可予以免试。在审批免考考生时,必须有专人对考生进行目测,并由目测人签字,在学校公示后方能生效,并存入学生档案。经审核属实,批准同意免考的学生,按满分计入考试总分。

2、因伤、病长期免修体育课,但未丧失运动能力而申请免考的学生,应有医院的详细证明,按免考程序申报审批。经审核属实,批准同意免考的学生,按体育总分的60%计分。

3、因伤、病或意外事故等原因,暂不能参加身体素质测试的考生,可申请缓考。参加缓考的学生,由县、区体育考试领导机构规定时间(原则安排在第二周)集中组织补测。

4、所有免考或缓考学生的材料必须存入该生学籍档案

七、其他工作

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关心学生健康放在第一位,坚持做好学生常规的体质健康检查,要特别重视对学生心肺功能的检查,对经医生证明确不能参加剧烈体育运动的学生,坚决实行免考制度。

2、各学校要针对学生的健康特点,组织进行适宜的体育锻炼。要建立学校与家庭联系制度、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监测制度、体育教学与活动医务监督制度。采取切实措施,保证学生在教学、活动和考试中的安全。

3、考生到考点参加体育考试应由学校派专人领队。领队要对学生生活、交通安全负责,所租用车辆要经交通部门审查,不用黑车和无证车,注意考生的饮食、饮水等安全。

4、要对考生进行必要的安全、卫生、遵纪守法和考风考纪等教育,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5、体育考试收费标准仍按照省教育厅、省物价局文件执行,每人10元。

各县区教育局、市属学校要于2010310日前将本文件传达到各初中学校和每一位考生。

附件:

1、六安市体育考试项目测试基本规则

2、六安市二00 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评分标准

3、六安市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免考或缓考申请表

    4、六安市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成绩单

 

 

 

 

 

00年二月二十三日

 

 

 

 

 

 

附件1

六安市体育考试项目测试基本要求

 

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相关要求,市教育局对体育考试各个项目测试提出如下基本规则,各县、区教育局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实施细则。

一、50米跑

(一)测试方法

考生至少两人一组测试,站立起跑。考生听到“跑”(也可使用发令枪)的口令后开始起跑。发令员在发出口令同时,要摆动发令旗;计时员视旗动开表计时,考生躯干部到达终点线的垂直面停表。以秒为单位记录测试成绩,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数,如10.11秒超读作10.2秒。

(二)注意事项

1、考生不得穿钉鞋、皮鞋、塑料凉鞋。

2、发现抢跑者,要立即召回重跑。

二、立定跳远

(一)测试方法

考生两脚自然分开站立,站在起跳线后,脚尖不得踩线。两脚原地同时起跳,不得有垫步或连跳动作。丈量起跳线后缘至最近着地点后垂直距离。每人试跳三次,记录其中成绩最好一次。以米为单位,保留两位小数。

(二)注意事项

考生不得穿钉鞋、皮鞋、塑料凉鞋。

三、掷实心球

(一)测试方法

考生站在起掷线后,两脚前后或左右站立,身体面对投掷方向,双手举球至头上方并稍后仰,原地用力把球向前方掷去。如两脚前后开立投掷,当球出手的同时后脚可向前迈出一步,但不得踩线。每人投掷三次,记录其中成绩最好的一次。以米为单位,保留两位小数。

(二)注意事项

考生需原地投掷,不得助跑。实心球必须从肩上方投出。实心球重量为2公斤。

四、一分钟跳绳

(一)测试方法

考生将绳的长短调至适宜长度,听到“开始”信号后开始跳绳,动作规格为正摇双脚跳绳,每跳跃一次且摇绳一回环(一周圈),计为一次。听到结束信号后停止。测试单位为次。

(二)注意事项

测试过程中条省绊脚,除该次不计数外,应继续进行。

 

附件2

六安市2010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评分标准

 

分值

50

一分钟跳绳

立定跳远

掷实心球

分值

50

一分钟跳绳

立定跳远

掷实心球

10.0

7”3

140

2.41

9.6

10.0

8”4

133

1.91

7.2

 

 

 

 

 

 

 

 

 

 

9.0

7”6

130

2.35

9.0

9.0

8”6

123

1.85

7.0

 

 

 

 

 

 

 

 

 

 

8.0

8”0

116

2.26

8.2

8.0

8”8

109

1.77

6.8

 

 

 

 

 

 

 

 

 

 

7.0

8”3

103

2.17

7.4

7.0

9”0

96

1.70

6.2

 

 

 

 

 

 

 

 

 

 

6.0

8”5

86

2.07

6.9

6.0

9”2

80

1.61

6.0

 

 

 

 

 

 

 

 

 

 

5.0

8”8

64

1.93

6.5

5.0

9”5

58

1.55

5.8

 

 

 

 

 

 

 

 

 

 

4.0

9”0

53

1.91

5.9

4.0

9”8

48

1.47

5.4

 

 

 

 

 

 

 

 

 

 

3.0

9”1

46

1.83

5.3

3.0

10”0

42

1.41

5.0

 

 

 

 

 

 

 

 

 

 

2.0

9”2

37

1.78

4.6

2.0

10”3

33

1.37

4.5

 

 

 

 

 

 

 

 

 

 

1.0

9”3

28

1.73

4.2

1.0

10”5

25

1.33

4.0

 

 

 

 

 

 

 

 

 

 

 

附件3

 

六安市2010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免考或缓考申请表

 

 

性别

 

届别

 

所在学校及班级

 

申请免考或缓考原因

 

证明

机关

 

考生签名

 

考生家长签名

 

学校意见

 

县、区

教育局

意见

 

 

附件4

 

六安市2010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成绩表

 

 

性别

 

届别

 

所在学校及班级

 

参加考试项目及成绩

50米跑

一分钟跳绳

立定跳远

掷实心球

成绩

分值

成绩

分值

成绩

分值

成绩

分值

 

 

 

 

 

 

 

 

合计得分

 

考生签名

 

考试组长签名

 

学校意见

 

县、区

教育局

意见

看了这篇文章的网友还关注以下文章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2010中国大学评价前100名名单
·2010中国36所研究型大学名单排行
·2010中国大学农学A等学校排行榜
·15所中国一流大学最优秀本科专业
·2010中国一流大学名单(共15所)
·2010中国大学历史学A等学校排行榜
·2010中国大学理学A等学校排行榜
·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名
·最新独立学院名单(截止2010年7月12日)
·2010中国大学教育学A等学校排行榜
·2010中国大学排行榜前100名
·2010中国大学经济学A等学校排行榜
·2010年高考招生上海本科高校名单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江苏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浙江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安徽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福建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江西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山东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河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湖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湖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广东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广西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海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重庆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四川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贵州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云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西藏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陕西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甘肃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青海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宁夏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新疆
·2010年高考招生上海高职院校名单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江苏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浙江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安徽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福建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江西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山东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河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湖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湖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广东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广西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海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重庆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四川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贵州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云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西藏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陕西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甘肃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青海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宁夏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新疆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北京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天津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河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山西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内蒙古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辽宁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吉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黑龙江
·招收台湾学生的大陆普通高校名单(123所
·独立学院名单(截止2010年3月25日)
·2010年新设置的高校本科专业名单
·2010年新设置的高校医学专科专业名单
·2010年可以开展网络教育招生的试点高校
·2010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10年河北省高校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10年天津市院校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09年福建省高校新增本科专业名单2010
·2010年湖南省各院校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10年吉林省高校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10年四川大学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10年可按艺术类招生的非艺术类专业名
·2009-2010年中国大学人文社科创新竞争力

各省中考北京中考   上海中考   湖南中考   四川中考   贵州中考   湖北中考   宁夏中考   青海中考   河北中考   河南中考中招   江苏中考   浙江中考
云南中考   江西中考   广西中考   广东中考   黑龙江中考   新疆中考   山西中考   陕西中考   重庆中考   甘肃中考   内蒙古中考   辽宁中考
山东中考   安徽中考   海南中考   天津中考   吉林中考   西藏中考   新疆内高班
福建中考厦门中考   福州中考   泉州中考   宁德中考   莆田中考   漳州中考   三明中考   龙岩中考   南平中考   福建中考
成绩查询
简章考纲
报考指南
真题试题答案
模拟试题
初招
满分作文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广东学业水平   黑龙江省   湖南学业水平   山东学业水平   安徽学业水平
福建会考
小学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