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收藏网站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招生考试网
 招生考试网 - 中考网 - 各省中考 - 安徽中考 - 正文

 
2010年安徽省中考中招政策有七变
来源:2exam.com 2010-3-30 21:30:28 【字体:小 大】
安徽省2010年中考中招政策有七变

安徽省中考中招今年有“七变”

 
 

    昨天,省教育厅公布了我省2010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中考”)和高中阶段招生(“中招”)方案。与去年相比,出现诸多变化。

    □考试

    毕业证书:首次与考试“分手”

    和往年一样,中考报名工作由各市统一组织。应届毕业生由就读学校组织集体报名,历届生或同等学力者,到各市规定的报名点报名。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如果自己愿意,可以在流入地就读学校报名参加考试录取,也可以回户籍所在地报考。在外省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的我省学生,自愿回我省报考升学的,原则上回户籍所在地报名参加考试录取。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我省中考中招政策的最大变化,就是毕业证书首次与中考分离:学生个人申请,并经其法定监护人同意,可以不参加中考。对于不参加中考的学生,可由所在学校认定其学业成绩。成绩合格,并符合其他毕业条件的,发给毕业证书(九年义务教育完成证书)。

    但不参加中考的学生,将不能被普通高中和初中起点五年制高职学校、师范类、卫生类学校录取。

    考试时间:提前至六月中旬

    今年,全省中考继续实行统一命题、统一试卷、统一时间组织考试。经省教育厅批准,芜湖市实行单独命题,自行组织考试。

    由省统一命题考试的科目为: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英语、历史、物理、化学。具体分值:语文150分,数学150分,英语150分(其中听力测试30分),思想品德与历史合卷共150分,物理与化学合卷共150分。

    语文、英语、数学、物理与化学实行闭卷考试。思想品德与历史实行开卷考试,允许携带教科书等相关材料。语文考试允许使用《新华字典》。各学科考试均不允许使用计算器。生物和地理学科结业考试由各市教育局统一组织,原则上安排在八年级下学期。

    体育应设定必考和选考项目,考试分值应不低于30分。理科实验操作考试最高分值15分,学生可在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中随机选择一项内容进行。听力残障学生经教育主管部门核准后可免试英语听力。

    今年,全省统一命题科目的考试时间是:6月14日至6月16日,较往年提前10天。

    考试成绩:继续等级形式呈现

    今年,我省继续推进学业考试成绩以等级形式呈现,条件不成熟的地区可以等级与分数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并积极推进以学业考试成绩等级呈现结果作为高中录取依据。

    体育、理科实验操作以及其他学校考查科目的考试、考查结果将体现在初中毕业综合素质评价中。其中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的考查成绩,可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学习态度与能力”维度的实证材料;体育考试成绩可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作为“运动与健康”维度的实证材料;音乐、美术(或艺术)考查成绩可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审美与表现”维度的实证材料。

    学业考试成绩以分数呈现并用于高中录取的,体育考试成绩记入总分。

    命题原则:重视解决问题能力

    今年,中考命题继续体现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功能,兼顾高中阶段教育招生选拔性要求,依据各学科课程标准,在全面检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反映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基本要求。

    各学科命题的具体原则和要求见《2010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纲要》。中考阅卷工作仍由各市教育局组织。

    □录取

    示范高中到校计划再增5%

    今年,我省将继续坚持将省市示范高中部分招生指标分解到各初中学校(含民办初中学校),今年分解指标将再增5%,达到学校招生计划的70%,具体分解因素和办法由各市教育局制定。

    同时,将进一步推进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并将评价结果作为高中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各市将对全体初中毕业生进行综合素质评定,并制定高中招生综合素质录取标准,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录取依据之一。

    公办高中跨市招生或叫停

    按照该方案,我省将允许民办高中拿出一定比例的招生计划进行自主招生,民办高中要有最低录取标准(或分数线),可在当地高中最低录取标准上适当下浮。

    同时,民办高中应在市、县(区)教育部门批准的区域里招生,民办普通高中学校经学校所在市教育行政部门和生源所在市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后,可以开展跨市招生。

    值得注意的是,该方案今年还特别提出:未经省教育厅批准,公办普通高中一律不得跨市招生。

    学科竞赛获奖中考不加分

    我省今年的中考政策性加分办法,仍由各市教育局自行制定。该方案明确,确定加分因素要充分遵循教育规律,有利于促进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各市在确定和执行加分政策时要建立规范的工作程序,严格控制项目和分值,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不得将任何学科竞赛成绩作为加分因素。

    擅录线下考生不得建学籍

    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将要严格执行“三限政策”(限人数、限分数、限钱数),各校招收的择校生不能突破本校招生计划的30%。

    该方案还特别提出:凡擅自扩大招生计划或自行录取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划定的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以下的考生,一律不能建立普通高中学籍,不能发放普通高中毕业证书,所造成的后果由招生学校和考生个人自行负责,情节严重的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不强迫任何学生提前离校

    今年,我省还特别要求各地要加强对各初中学校的教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学校不得违反规定提前结束初中毕业年级课程或擅自删减非考试内容,不得组织毕业年级学生集体补课,不得乱编滥印各种形式的复习资料,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学生参加中考。

    此外,还要做好不参加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学生的后期学习安排,不得让其提前毕业离校。各地及学校不得以任何形式按中考成绩给地区、学校、教师和学生排名或公布名次。(记者武静)

    七大变化

    1不考试也可拿毕业证

    今年我省中考中招政策的最大变化。学生个人申请,并经其法定监护人同意,可以不参加中考,由所在学校认定其学业成绩,符合条件的发给毕业证书。

    2招生计划约减4.4万

    今年全省高中阶段总体招生75万人。其中,中职招生数占高中阶段招生总量的45%以上,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比例达79%左右,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0%以上。

    3考试时间提前10天

    具体日程安排如下:6月14日8:30~11:00语文15:00~17:00物理和化学6月15日8:30~10:30数学15:00~17:00思想品德和历史6月16日8:30~10:30英语

    4“分解到校”计划再增

    继续坚持将省市示范高中部分招生指标分解到各初中学校(含民办初中学校),今年分解指标将再增5%,达到学校招生计划的70%,具体分解因素和办法由各市教育局制定。

    5公办高中跨市招生叫停

    民办普通高中学校经学校所在市教育行政部门和生源所在市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后,可以开展跨市招生,但未经省教育厅批准,公办普通高中一律不得跨市招生。

    6擅录线下考生不建学籍

    凡擅自扩大招生计划或自行录取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划定的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以下的考生,一律不能建立普通高中学籍,不能发放普通高中毕业证书。

    7不强迫学生提前离校

    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学生参加中考,要做好不参加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学生的后期学习安排,不得让其提前毕业离校。   

看了这篇文章的网友还关注以下文章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2010中国大学评价前100名名单
·2010中国36所研究型大学名单排行
·2010中国大学农学A等学校排行榜
·15所中国一流大学最优秀本科专业
·2010中国一流大学名单(共15所)
·2010中国大学历史学A等学校排行榜
·2010中国大学理学A等学校排行榜
·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名
·最新独立学院名单(截止2010年7月12日)
·2010中国大学教育学A等学校排行榜
·2010中国大学排行榜前100名
·2010中国大学经济学A等学校排行榜
·2010年高考招生上海本科高校名单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江苏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浙江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安徽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福建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江西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山东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河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湖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湖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广东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广西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海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重庆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四川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贵州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云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西藏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陕西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甘肃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青海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宁夏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新疆
·2010年高考招生上海高职院校名单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江苏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浙江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安徽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福建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江西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山东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河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湖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湖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广东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广西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海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重庆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四川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贵州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云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西藏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陕西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甘肃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青海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宁夏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新疆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北京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天津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河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山西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内蒙古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辽宁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吉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黑龙江
·招收台湾学生的大陆普通高校名单(123所
·独立学院名单(截止2010年3月25日)
·2010年新设置的高校本科专业名单
·2010年新设置的高校医学专科专业名单
·2010年可以开展网络教育招生的试点高校
·2010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10年河北省高校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10年天津市院校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09年福建省高校新增本科专业名单2010
·2010年湖南省各院校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10年吉林省高校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10年四川大学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10年可按艺术类招生的非艺术类专业名
·2009-2010年中国大学人文社科创新竞争力

各省中考北京中考   上海中考   湖南中考   四川中考   贵州中考   湖北中考   宁夏中考   青海中考   河北中考   河南中考中招   江苏中考   浙江中考
云南中考   江西中考   广西中考   广东中考   黑龙江中考   新疆中考   山西中考   陕西中考   重庆中考   甘肃中考   内蒙古中考   辽宁中考
山东中考   安徽中考   海南中考   天津中考   吉林中考   西藏中考   新疆内高班
福建中考厦门中考   福州中考   泉州中考   宁德中考   莆田中考   漳州中考   三明中考   龙岩中考   南平中考   福建中考
成绩查询
简章考纲
报考指南
真题试题答案
模拟试题
初招
满分作文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广东学业水平   黑龙江省   湖南学业水平   山东学业水平   安徽学业水平
福建会考
小学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