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3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中考网 - 各省中考 - 广西中考 - 柳州中考 - 正文

2016柳州中考地理模拟试题及答案评分标准

来源:2exam.com 2016-4-18 9:40:17

附件8:
2016柳州中考地理模拟试题及答案评分标准

点击下载查看:

柳州市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地理学科说明


 
八、题型示例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本卷共一个大题,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一、细比较,我会选(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最符合题意。)
  在下面的经纬网图中,四个小朋友位于不同位置,读图1回答
1.下列关于小明和小刚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人都位于北半球      
 B.两人都在同一条经线上
 C. 两人都位于低纬度地区
 D.两人都位于南半球  

 


2015夏天,深受战乱、贫穷困扰的叙利亚、利比亚等地难民们铤而走险,一路颠沛流离、风餐露宿,前往欧洲,造成了欧洲难民危机。读难民迁移路线图(图2),回答2-3题。
 

 

 

 

                                               

2. 本次难民危机的难民主要来自
A.亚洲和非洲        B.亚洲和欧洲
C.非洲和南美洲      D.南美洲和非洲
3. 结合图3判断,夏天时节,难民必须经历                                                  A. 寒冷多雨          B. 高温多雨 
C. 寒冷干燥          D. 炎热干燥                                                     
 
 读图4,回答                        
4.亚洲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是
A.东部、东南部、南部      
B.北部、中部、东部
C.南部、北部、西部      
D.东部、中部、西部
 

 


图4
我国政府于 2013 年 11 月 23 日发表声明,宣布划设我国近海第一个防空识别区。读该防空识别区示意图(图 5),回答 5~7 题。
5.该防空识别区主要位于我国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6.下列国家中,与我国该防空识别区隔海相望的是
A.越南      B.日本
C.菲律宾      D.俄罗斯
7.福州市所在省的简称是
A.沪    B.闽     C.浙    D.台
     2014 年 12 月,我国一项调水工程正式通水,北京市民喝上了来自丹江口水库的水。读该工程示意图(图 6),回答 8~9 题。
8.从调水的方向与规模判断,该工程属于
A.南水北调         B.东水西调
C.引黄济青         D.引大入秦
9.图示工程的水源地与主要受益地分别位于
A.黄河流域 华北地区
B.珠江流域 西北地区
C.长江流域 西北地区 
D.长江流域 华北地区
2015 年 6 月 1 日,旅游客船“东方之星”号在长江监利段翻沉,党中央、国务院立即调集各方力量展开救援。读图 7,回答 10~11 题。
 

10.该游船的翻沉地点位于长江的
A.源头    B.上游      C.中游    D.下游
11.下列救援难度大的原因中,与本次救援实际相符的是
A.事发地位于湖面,水域面积宽          
B.江面结冰,水温低
C.正值汛期,水位高、流量大、含沙量大  
D.事发地位于高山峡谷,水流急
经国务院批准,我国特别行政区的一所大学,在珠海市横琴岛建设了新校区,该新校区与其旧校区通过一条地下通道相连。读图 8,回答第 12题。
12.这所大学是
A.香港大学      B.澳门大学     C.台湾大学       D.广州大学
读新疆、黄土高原略图(图 9),回答 13~14 题。

 

 

 

 

13.新疆与黄土高原具有的共同特点是
A.地形以高原为主         B.沙漠、戈壁广布
C.河流以内流河为主        D.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14.新疆与黄土高原发展经济的共同举措是
A.利用临海的优势,积极发展对外贸易
B.充分利用气候条件,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利用资源优势,建设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D.充分发挥黄河“黄金水道”优势,积极拓展水上运输
15.下列描述与此景观(图10)最吻合的是

 

 

 

A.山环水绕,“壶城”美景           B.夏长炎热,冬短不寒
C.茶树飘香,蔗糖清甜               D.溶洞奇秀,千姿百态
第II卷
注意事项:
   1.请用0.5毫米水性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
   2.本卷一个大题,共5小题,共30分。
二、广探究,展才华(共30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6 分)
材料一:在一节地理课上,老师首先展示了一张图(图 11),并说明这是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1) 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选择填空)
A.中国的民族分布                 
B.中国的地势
C.中国的温度带
D.中国的土地资源分布
材料二:随后,老师又展示了一张图(图 12)。
(2) 小明同学通过对两幅图的自主探究, 发现这一分布特点产生了两个地理意义:
一是有利于___________深入我国内地,形成降水;
二是造成我国许多大河的流向是      
___________。                                            图11
(3) 请你在答题卡的图中用“    ”符号标注三峡和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位置。 
(4) 通过标注,你会发现这两个水利工程位置的共同特点:都位于某一地理界线附近,这里__________大,水能丰富。

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6 分)                   图12
材料一: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分布示意图及其划分依据(图 13)

 

 

 

 


                                   
(1)根据材料一推测,图中①应当填入________因素,②应当填入__________线。
材料二:图 13 中各地区的数字分别表示各地区气候资源的质量等级,其百、十、个位数字依次表示水分、热量、光照,数字越大质量越优。如西北地区的数字“123” 表示该地区水分条件最差、热量条件较差、光照条件较好。
(2)由材料一、二可知,青藏地区发展种植业最有利的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强,南方地区发展种植业最有利的气候条件是  配合好。
材料三:邮戳是邮局盖在邮票上的标记,邮戳上的地名是邮局所在地。图 14是 6 个在不同地区加盖的邮戳。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3)图 14的邮戳中,加盖地在我国南方地区的是:  ,加盖地在我国北方地区的是:_________ 。(双项选择,填数字序号)
18.读地球自转图(图15),回答问题。(6分)
(1)从北极上空看,地球是呈        (顺/逆)时针方向转动。
(2)判断图中昼夜情况:新德里是    ,12小时之后,北冰洋主要是    。
(3)该图所示日太阳光直射     (纬线),这一天为北半球的    (节气)。                    
(4)柳州的纬度约为24°N,从这个数据我们可以推知,        (有、无)太阳直射现象。                    
19.4班同学张翔在学习“板块的运动”时,用纸张和书本做了一个实验。阅读实验方法及示意图回答问题。(6分)
    【实验】课桌上有两本书和一张纸。张翔先用手挤压两书本,观察书本发生了什么变化(甲图)。他用手向两侧撕拉纸张,观察纸张发生了什么变化(乙图)。
 

 

 

 


(1)实验中的纸张(书本)代表了地球上的板块,甲图实验反映了板块的挤压运动,形成了板块的_______边界,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就是由亚欧板块和    板块通过这一运动隆起抬升形成的。
(2)乙图的实验反映了板块的张裂运动,形成了板块的_______边界,美洲与非洲原来是同一块大陆,由于这一运动,使它们相向漂移,海水侵入,形成了隔在它们之间的______洋。
(3)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层的岩石是由拼合而成,板块在不断运动着。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___________(稳定/活跃),世界的火山、地震带主要位于两大地带,即太平洋板块周边___________火山地震带和横贯欧亚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20.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建设“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一带指“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读“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示意图(图17),回答下列问题。(6分)

 

 

 

 


                         图17

(1)海上丝路从中国沿海港口出发,经过南海到达甲_________半岛,这个半岛因在中国以南而得名。该半岛与中国山水相连,形成山水相间的地势特征,受地形条件影响,半岛上的城市一般分布在_____________沿岸。
(2)海上丝路经过①______________海峡后,可到达乙地区,乙地区是古代的天竺国,唐代高僧玄奘到此取经,这里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________教的发源地。
(3)海上丝路继续向西到达丙地区,该地区地处“五海三洲”之地,战略意义十分重大;该地区的_________湾沿岸____________(填矿产资源名称)非常丰富。
 
题型示例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A D A C B B A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C C B D C A 
16.(1)B
   (2)海洋湿润气流  自西向东
   (3)略(水电站的标注应同时满足两个条件:1、在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 2、在河流上)
   (4)落差大

17.(1)地势 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或:青藏高原边缘线)
   (2)光照强、水分与热量
   (3)  ③ ④      ② ⑤ 

18.(1)逆时针
   (2)黑夜、白昼
   (3)北回归线 (或:23.5ºN)  、夏至日
   (4)无
  
19.(1)消亡(边界)、印度洋(板块)
   (2)生长(边界)、大西洋
   (3)稳定、环太平洋
 
20.(1)中南、河流
(2)马六甲、佛
(3)波斯、石油
 
柳州市地理
一、基本概况
柳州市又称“龙城”,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北部地区,北纬23o54′至北纬26 o04′之间,东经108 o32′至东经110 o10′之间。北与贵州省为邻、东临桂林市、南临来宾市、西临河池市。交通便利。
柳州市包括柳州市区、柳城县、柳江县、鹿寨县、融水县、融安县、三江县。全市总面积18707.25平方千米。
柳州市区山环水绕,如一个巨大的天然盆景。柳江绕着市区回流,把市区环绕成一个巨大的“U”字形半岛,“三江四合,抱城如壶”,市区又有“壶城”之称。
根据统计数据,柳州市2014年总户籍人口约为377.94万人。柳州市人口分布不均衡,人口大多集中分布在地势平坦的沿河地带、交通便利地区,以及经济比较发达的城镇、工矿区。而交通不便的山区人口稀少。
柳州市是一个多民族相聚而居的地区,一共有48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数的51%以上。设有两个民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和三江侗族自治县。
二、自然地理状况
    从地势看,柳州东、北、西三面被低山丘陵包围,南面是低平的盆地。地势北高南低。

山地多,平地少是柳州地形的主要特点。柳州山地占全市面积的一半以上。平原面积所占比例较少,分布于柳江两岸地区。
柳州市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征,由石灰岩构成的奇山峻峰拔地而起,溶洞奇秀,钟乳石千姿百态,构成了“大自然的奇幻艺术之宫”,成为丰富的旅游资源。
柳州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长炎热,冬短不寒,降水丰沛,光照充足,雨热同期,无霜期长。
柳州年平均气温约20oC,七月平均气温约28oC,一月平均气温约10 oC。春秋气温适宜。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东南风,降水多。冬季吹来自北方大陆的偏北风,降水少。
柳江像一条玉带飘落在柳州大地上,从北向南蜿蜒伸展,有众多支流汇入。柳江流量大,汛期长。汛期从4月开始,直至9月份,长达半年。
旱灾是柳州市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一年四季都可能出现,其中以秋旱比较普遍,平均六年五旱。
洪涝也是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平均每2—3年就有一次。洪涝一般发生在6—8月间。
柳州市的市花为杜鹃花和三角梅,市树为小叶榕和柳树。
三、经济发展概况与发展战略
2015年,柳州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311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4573亿元,财政收入343.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36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553元。
柳州是广西工业重镇,目前形成了汽车、机械制造、冶金三大支柱产业及化工、制糖、建材、造纸、日用化工五大传统优势产业。其中汽车工业是柳州市工业的龙头,2014年产量达229.1万辆,列全国第3位。
柳州知名农业品牌主要来自蔗糖业、蔬菜产业、水果产业;在林产品中,全市拥有茶油、林下产品、竹地板、木地板、家具等多个品种;水产畜牧业也得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柳州是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多条高铁与普铁干线、高速公路与国道在柳州重叠交汇,已形成集水陆空于一体的立体化现代交通网络。
“十三五”期间,柳州将以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实业兴市,开放强柳”战略,充分发挥实业引擎和开放引擎作用,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全面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进一步做强产业、做好民生、做优环境、做大城市,力争在全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广西构筑“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门户的重要节点,打造成为产业集聚、要素集聚、人口集聚的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