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机构对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暂时不准提取的一种侦查活动。
2、查询冻结的实施要件
侦查犯罪的需要是实施的法律要件和实质要件,这包括三层含义:
〔1〕所要查询、冻结的存款、汇款必须与犯罪嫌疑人或犯罪有关。
〔2〕所进行的查询、冻结存款、汇款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赃款转移,尽量挽回和减少损失。
〔3〕所要查询、冻结存款、汇款,是为了发现犯罪线索,扩大侦查战果的需要。
3、查询冻结的程序方法
〔1〕查询的程序方法
〔2〕冻结的程序方法
〔3〕解除冻结
4、查询冻结的注意事项
第三节 侦查常规措施
一、侦查实验
1、侦查实验的概念
侦查实验是指采用重演和模拟的方法,研究证实在某种条件下某种事实能否发生,或某一行为能发生何种结果的一种侦查活动。
2、侦查实验的任务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202条规定,侦查实验的任务有7项:
〔1〕确定在一定条件下能否听到或看到。
〔2〕确定在一定时间内能否完成某一行为。
〔3〕确定在什么条件下能够发生某种现象。可以通过不断变化的条件,最终求得某种现象的发生。
〔4〕确定在某种条件下某种行为或某种痕迹是否吻合一致。
〔5〕确定在某种条件下使用某种工具可能或者不可能留下某种痕迹。
〔6〕确定某种痕迹在什么条件下会发生变异。
〔7〕确定某种事件是怎样发生的。
3、侦查实验的规则和要求
为保证侦查实验结果的客观、准确、可靠,使实验的程序、方法和结果都符合法律要求,在侦查实验中必须严格遵守以下规则要求:
〔1〕侦查实验应最大限度地接近案件发生时的各种条件。
〔2〕侦查实验应当对同一情况进行反复实验。
〔3〕侦查实验不得造成危险结果、侮辱人格或有伤风化。
4、侦查实验的步骤与方法
〔1〕制定侦查实验的方案,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2〕确定侦查实验的参加人员。由以下人员组成:
〔3〕具体实施实验,重演或模拟发生过程。
〔4〕制作侦查实验记录。
5、侦查实验结果的分析评断。
对侦查实验结果的分析评断主要从结果的可靠性和证据意义的角度进行。
〔1〕考察侦查实验的方法步骤是否正确。
〔2〕考察侦查实验是否按照规则进行。
〔3〕考察参加侦查实验人员的生理、心理状态以及专业素质。
二、调查询问
1、调查询问的概念和作用
调查询问是指侦查人员向有关人员了解、咨询、查证与案件有关问题的一项侦查措施。
调查询问贯穿于整个侦查过程的始终,是专门工作和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基本形式,是任何案件都普遍使用的侦查措施。
调查询问的作用:
〔1〕调查询问是审查立案根据的方法之一。
〔2〕调查询问是收集犯罪嫌疑线索的重要途径。
〔3〕调查询问是获取犯罪证据的重要手段。
〔4〕调查询问是使用其它措施的基础。
2、调查询问的对象和内容:在整个侦查活动中,调查询问的工作量相当大,调查对象的情况十分复杂,但从法律规定的权、责角度可以归纳为三种:
〔1〕受害人
〔2〕知情人
〔3〕有关专业人员
3、调查询问的方式
〔1〕公开的调查询问
〔2〕秘密的调查询问
4、调查询问的步骤方法
〔1〕了解被询问人的基本情况。
〔2〕提问具体问题。
〔3〕制作询问笔录。
4、调查询问结果的分析评断
要分析调查询问结果的可靠性和证据意义。
〔1〕研究材料的来源。
〔2〕研究内容情节是否合情合理。
〔3〕研究材料与其它证据之间有无矛盾
〔4〕研究被询问人的思想品质、精神状态以及与案件、当事人的关系。
三、搜查
1、搜查的概念和作用
搜查是指侦查机关在办案过程中,为搜集犯罪证据,查获犯罪人,而对有关人身、场所、物品等进行搜索与检查的一项侦查活动。
2、搜查的时机
〔1〕对现行抓获的犯罪嫌疑人应立即进行搜查。
〔2〕拘留、逮捕犯罪嫌疑人的同时,进行搜查。
〔3〕对侦查中发现的重大犯罪嫌疑分子,经领导批准,进行搜查。
〔4〕犯罪嫌疑人交待后,应立即对其交待的隐藏赃物、罪证的地点进行搜查。
〔5〕秘密搜查发现重要证据后,应转为公开搜查。
3、搜查前的准备工作
〔1〕明确搜查的目的,了解被搜查对象的具体情况。
〔2〕作好搜查的物质准备。
〔3〕制定搜查方案。
〔4〕办好法律手续。办理好搜查证。
4、室内搜查的方法
室内搜查主要指对犯罪嫌疑人的住所、工作场所及一些相关联的地方的搜索检查。搜查步骤方法是:
〔1〕现场警戒
〔2〕确定搜查的顺序和分工。
〔3〕掌握室内搜查的重点
5、露天场所搜查方法
露天场所的搜查是指对可能隐藏和埋藏有关赃物罪证的野外一切场所进行的搜索检查。在搜查中要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和搜查目标采用不同的搜查方法。具体有:
〔1〕地段法:分区定位,适合小型场所。
〔2〕条形法:搜查力量较少时使用。
〔3〕螺旋式法:适合于山地。
〔4〕平行法:适合于平原地带,搜查人多时采用。
〔5〕纵横法:在搜查重点区域,且搜查力量充足的情况下采用。
6、人身搜查的方法
人身搜查是指对犯罪嫌疑人的身体及随身携带物品的搜寻与检查。人身搜查的对象一般有两种:一是对被拘捕人的人身;二是对可能携带有犯罪证据、管制刀具、毒品等的人身。
〔1〕人身搜查的时机:在拘捕人犯时进行。
〔2〕人身搜查的目的:解除武装;发现犯罪工具、赃物、毒物等证据;发现身上是否遗留有伤痕、血迹、精斑和其它痕迹。
〔3〕人身搜查的重点部位:臂下两腋,前后胸,腰间,档部,内外衣袋。
〔4〕人身搜查的顺序和阶段:从外到里,从上到下。第一阶段:解除武装。第二阶段:检查衣着及随身携带物品。第三阶段:人体检查。要注意隐蔽部位、绷带。
7、搜查文书
〔1〕呈请搜查报告书。其基本内容是:简要案情;被搜查对象的情况;实施搜查的理由;搜查的方法等。
〔2〕搜查笔录。笔录是重要的证据,由正文和附件两部分组成。
8、扣押物证、书证
〔1〕搜查中物品的扣押
〔2〕扣押记录
四、辨认
1、辨认的概念
辨认是指利用辨认人的直观感觉对与犯罪有关的物品、场所或犯罪嫌疑人进行辨别认定的一种侦查活动。
2、辨认的科学基础和心理机制
3、辨认的基本条件
〔1〕辨认人必须在过去某个时间见过辨认的客体。
〔2〕辨认人必须对客体的反映形象有记忆。
〔3〕辨认人必须能够识别客体。
〔4〕辨认的客体必须具有特定性和稳定性。
4、辨认的种类
5、辨认的规则
〔1〕分别辨认
〔2〕混杂辨认
〔3〕自主辨认
6、辨认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1〕首先要明确辨认目的。
〔2〕作好辨认前的准备工作。
〔3〕具体实施辨认。
〔4〕制作辨认的笔录。
7、对人的辨认。
8、对物的辨认。
9、对场所的辨认。
10、对尸体的辨认。
11、辨认结果的评断与使用
〔1〕辨认结果的评断
〔2〕辨认结果的使用
第四节 运用侦查谋略
侦查谋略是侦查人员在打击犯罪活动中,为揭露和证实犯罪,根据侦查态势的变化所策划组织的一种计谋。它是灵活巧妙地运用侦查措施,以智慧克敌制胜的斗争方式与方法体系。运用侦查谋略能为实现全局性的战役目标运筹奇谋方略;能为侦查破案设计克敌制胜的基本对策;能提高运用侦查措施获取证据,缉捕犯罪嫌疑人的效率。
一、侦查谋略的分类
1、纵向分类法。从侦查工作的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出发,侦查谋略可分为:
〔1〕战略型侦查谋略。
〔2〕战役型侦查谋略。
〔3〕战术型侦查谋略。
2、横向分类法。从侦查谋略实施的某一侧面,着重从侦查谋略运用的时机、方式、条件、途径等方面,可以把侦查谋略分为:
〔1〕先发型与后发型侦查谋略
〔2〕加压型与减压型侦查谋略
〔3〕迷惑型与调动型侦查谋略
〔4〕利用型与诱导型侦查谋略
二、侦查谋略的实施程序和方法
1、侦查谋略的实施程序
〔1〕侦查谋略的筹划。
〔2〕侦查谋略的确定。
〔3〕侦查谋略的实施。
2、侦查谋略运用的基本要求
〔1〕知己知彼。
〔2〕因势制宜。
〔3〕敌变我变。
〔4〕以奇制胜。
〔5〕绝对保密。
〔6〕遵守法律。
三、几种常用的侦查谋略
1、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2、示假隐真、出奇制胜
3、声东击西、迂回作战
4、调虎离山、引蛇出洞
5、欲擒故纵,欲取故与
6、顺水推舟,将计就计
7、利用矛盾,各个击破
8、政策攻心,刚柔相济
9、四面楚歌,草木皆兵
10、设置鱼饵,诱敌上钩
复习与思考
一、主要概念
1、侦查措施;2、拘传;3、取保候审;4、监视居住;5、拘留;6、逮捕;7、追缉堵截;8、通缉通报;9、控制赃物;10、查询冻结;11、侦查实验;12、调查询问;13、搜查;14、侦查辨认;15、侦查谋略。
二、思考题
1、采取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的条件是什么?它对侦查破案起什么作用?
2、对犯罪嫌疑人拘留应做哪些工作?
3、逮捕的条件是什么?如何实施逮捕?逮捕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4、如何进行查询?如何进行冻结?
5、追缉、堵截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6、通缉、通报有哪些种类?使用通缉、通报应遵守哪些规定?
7、犯罪嫌疑人销赃的主要方式有哪些?控制赃物的方法是什么?
8、调查询问的一般步骤方法是什么?如何评析调查询问的结果?
9、侦查实验的任务有哪些?侦查实验的规则是什么?
10、辨认的原则是什么?对辨认的结果应如何分析评断和使用?
11、如何制作搜查与扣押的笔录?
12、侦查谋略是如何分类的?侦查谋略的实施程序是什么?
13、几种常见的侦查谋略是什么?具体如何运用?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1、候子宜.侦查措施与策略.北京:群众出版社,2000.
2、蔡辉庭.李双其.刑事侦察学.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
第四篇 侦查技术
本章学习指南
一、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在刑事案件侦查过程中所运用的主要侦查技术手段,明确这些技术手段在侦查中的地位和作用,初步掌握这些技术手段的使用方法。
二、学习重点
1、侦查鉴定技术的基本内容及其在侦查中的作用
2、警犬技术在侦查中的作用及使用
3、刑事像貌技术在侦查中的作用
三、学习提示
本章介绍在侦查中常用的侦查技术的种类、内容、作用,着重阐述了侦查鉴定技术、警犬技术、刑事像貌技术的基本内容以及在侦查中的运用。学生在学习中应着重掌握上述侦查技术与侦查中使用的其它侦查措施手段的本质区别。明确侦查技术,尤其是侦查鉴定技术在侦查中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通过学习,提高在侦查过程中运用侦查技术的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挥侦查技术的作用。
第一节 侦查鉴定技术
一、侦查鉴定技术概念
侦查鉴定,是指侦查部门指派、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为了查明案情而对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作出结论的活动。
侦查鉴定技术是指为了解决案件中专门性问题,由专门人员运用各种科学技术方法和手段的总和。理论界也有定义为"物证鉴定技术"或"司法鉴定技术"。
二、侦查鉴定的程序
1、鉴定人必须具有鉴定人资格。
2、鉴定材料必须由办案单位及时客观全面地提供给鉴定单位和鉴定人,并介绍基本案情,明确提出要求鉴定解决的问题。
3、鉴定应当二人以上参与,出具鉴定结论,并且签名,加盖鉴定单位司法鉴定专用章。鉴定人故意作出虚假鉴定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4、鉴定结论一旦被作为证据应当告知当事人,如果当事人不服,可以要求补充鉴定或者重新鉴定。补充鉴定或重新鉴定一般由上一级鉴定部门进行,或由法院重新指定鉴定部门进行。
5、鉴定人在作出鉴定结论后,有义务接受侦查人员或审判人员的咨询,必要时,应依法出庭作证。
三、侦查鉴定的主要种类
1、依据侦查鉴定技术解决问题的性质,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1)同一鉴定。
(2)种属鉴定。
(3)事实鉴定。
(4)司法会计鉴定。
2、依据侦查鉴定的对象不同,又可以将侦查鉴定技术分为以下几类:
(1)法医学鉴定。
(2)生物物证和化学物证鉴定。
(3)形象痕迹鉴定。
(4)文书物证鉴定。
(5)音像物证鉴定。
(6)司法精神病鉴定。
(7)司法会计学鉴定。
(8)技术问题鉴定。
第二节 警犬技术
一、警犬技术的概念和作用
1、警犬技术的概念
就狭义上讲,警犬技术是指通过对警犬的培养训练,并在科学的组织下使其在侦查破案和安全防范上发挥作用的应用技术。目前,我国警犬就技术应用对象不同主要分为侦查犬、防范犬、警卫犬三类。从总体上讲,警犬技术包括运用警犬进行追踪、鉴别、搜索、巡逻、护卫、救援等。使用警犬技术应遵循依法使用的原则。
2、警犬技术的作用
(1)在侦查方面的作用:
(2)在治安防范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