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警犬技术在现场勘查中的综合运用
1、通过现场访问,了解简要案情。
2、参加勘查现场,获取嗅源等犯罪物证。
3、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气候条件确定使用警犬方案。
三、警犬嗅源鉴别技术
1、警犬嗅源鉴别技术的概念。
2、现场嗅源的发现、提取和保存。
(1)现场嗅源的发现和确定
(2)现场嗅源的提取
现场嗅源提取的原则是在不破坏原有痕迹物品的前提下,多发现,多提取,分别保存,保证浓度纯度,防止消失和污损,做好记录。具体方法有:
① 感染提取法。
② 静电吸附提取法。
③ 嗅源提取仪器提取法。
④ 提取原物法。适用生物化学物证。
提取嗅源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现场嗅源的保存和运送
嗅源保存的基本原则是:防止消失、混杂和变质污损。具体方法有:
①磨口瓶密封保存;
②试管保存,封口用洁净橡木塞蜡封;
③塑料袋保存,封口应用热封口;
④冷冻封存,温度应保持摄氏零下10℃左右;
3、嗅源的选择
使用警犬鉴别技术时,嗅源选择应当遵循取浓弃淡,保纯去杂的原则,一般把嗅源分成四类。
4、现场嗅源的使用
常用的使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1)追踪嗅源的使用。
(2)搜索嗅源的使用。
(3)鉴别嗅源的使用。
四、警犬技术在各类案件侦查中的应用
警犬技术以警犬嗅源鉴别技术为基础,除了在现场勘查中,运用嗅源搜索、发现犯罪物证,鉴别追缉犯罪嫌疑人外,还能在各类案件侦查中发挥重要作用。
1、在暴力犯罪案件侦查中使用警犬搜捕案犯。
2、在涉爆案件或安全检查时使用警犬搜索爆炸物。
3、在毒品案件侦查中利用警犬搜索毒品。
4、在缉私案件中的作用
第三节 刑事相貌技术
一、刑事相貌技术的概念和种类
1、刑事相貌技术的概念
刑事相貌技术是刑事物证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专门研究人的相貌的生理解剖特点和外表结构特征,运用相貌解决案件中人身同一的一项专门物证技术。
2、刑事相貌技术的种类
(1)颅像重合技术;
(2)颅像复原技术;
(3)人像辨认技术;
(4)口述相貌与摹拟画像技术;
(5)识别伪装相貌技术
(6)人像组合技术;
(7)犯罪人员相貌计算机信息档案的建立。
二、人像辨认技术
1、人像辨认技术的概念。
人像辨认是指专门研究人与照片(含画像)之间是否同一的应用技术。
2、人像辨认技术的主要内容有:
(1)照片与人之间的辨认是否同一(包括活体、尸体的辨认);
(2)照片与照片之间的辨认是否同一;
(3)画像、塑像与人之间的辨认是否同一;
(4)颅像复原后与照片辨认是否同一;
(5)录相或数码相貌的辨认。
三、颅像重合技术
1、颅像重合技术概念。
颅像重合技术是指利用一定条件的颅骨形体与嫌疑人生前的照片,按人的头部测位点进行重合比较,确定死者与人像的人身同一。颅像重合技术在侦查中对于凶杀案件的侦破有着重大意义。
2、颅像重合的条件和仪器设备。
(1)颅像重合的基本条件
①颅骨的形体要求完整无损,不能缺损重要的部分;
②两者年龄差距不要过大,尤其不能跨越生理界限(少年、中年、老年);
③嫌疑人照片必须清晰,完整。
(2)颅像重合检验的仪器设备
①辽宁省铁岭市公安局2B研究所研制的TLGA-1颅骨自源鉴定仪(1985年通过部级鉴定)。
②利用摄影设备将颅骨按照片的角度、距离制成相片的正负片,进行放大测量,重合及特征比对。
四、颅像复原技术
1、颅像复原技术的概念。
颅像复原是指颅骨(死者)面貌的复原,依照头颅骨的类型特点,填加软部组织,利用各种塑形材料,塑成死者生前头像的一项技术,它是刑事像貌技术中最为复杂的技术。由于五官部的软组织造型处理很难达到百分之百的准确,因此,颅像复原技术在个人认定中的结论一般只作参考。
2、颅像复原技术的种类:
(1)颅像测量复原法;
(2)颅像组合复原法;
(3)颅像复真技术(计算机复原技术)。
五、摹拟画像技术
1、摹拟画像技术的概念。
摹拟画像技术,是指侦查技术人员利用目击者对犯罪嫌疑人的相貌和身形印象的语言描述,进而对描述进行感觉、想象,最后将描述语言转变成嫌疑人的像貌的一门专门技术。摹拟画像技术是绘画技能在侦查中的特殊应用。
2、摹拟画像技术的种类
(1)手工绘制嫌疑人的正面像和侧面像;
(2)用人像编码图形组合嫌疑人相貌,也称人像组合。
3、口述相貌的重点和记录
第四节 当代科技发展与侦查技术革新
一、通信技术及其数据挖掘
(一)通信技术与电信数据挖掘技术的运用
(二)电信数据挖掘技术及法律障碍
(三)电信数据挖掘技术运用方法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电子证据搜集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电子证据
(二)收集电子证据的硬件设备
(三)收集电子证据的软件设备
(四)电子证据的搜集
三、智能模拟与现场重建技术
(一)智能模拟与现场重建
(二)利用计算机智能模拟技术重建现场
四、激光技术与现场微量物证的勘验
(一)激光技术在侦查中的应用价值
(二)激光技术在勘验现场微量物证中的作用
五、生物技术与侦查
(一)微生物工程与侦查
(二)基因工程与侦查
六、通信技术与基础信息的获取
复习与思考
一、主要概念
1、鉴定;2、侦查鉴定技术; 3、同一鉴定 ;4、种属鉴定;5、事实鉴定;6、警犬技术 ; 7、嗅源;;8、刑事像貌技术;9、摹拟画像技术
二、思考题
1、如何正确理解侦查鉴定技术在侦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如何理解同一鉴定和种属鉴定的基本理论?
3、依据侦查鉴定技术的对象不同,侦查鉴定可以分为几类?它们有何作用?
4、如何理解同一鉴定在侦查中的重要作用?
5、种属鉴定在侦查中有哪些作用?
6、如何在现场勘查中正确运用警犬技术?
8、如何保护和勘查现场嗅源物证?
9、刑事像貌技术包括哪些内容?如何认识它在解决案件中人身认定上的重要作用?
11、摹拟画像技术应如何获取相貌资料?
12、如何运用新兴科技为侦查服务?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1、张玉镶,文盛堂.当代侦查学[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8.
2、徐立根.物证技术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赵成文.刑事像貌学[M]. 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
第五篇 刑事案件侦查
本章学习指南
一、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明确刑事案件侦查的基本程序、步骤;了解几类具体刑事案件的构成、分类和基本特点;掌握几类具体刑事案件的侦查方法,特别是侦查中获取证据的一般方法。
二、学习重点
1、侦查的基本步骤
2、侦查的停滞与推进
3、侦查判断的方法
4、杀人案件、盗窃案件、抢劫案件、强奸案件、投毒案件、绑架案件、网络犯罪案件、有组织犯罪案件的侦查方法
5、围绕重点对象获取证据的一般方法。
三、学习提示
本章的内容较为丰富,涉及的知识、学科比较广。在学习中要求学生要在系统学习侦查办案程序、侦查基础工作、刑事技术、现场勘查、侦查措施与策略等侦查学相关学科的基础上,运用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综合掌握案件侦查的步骤与方法。除了通过阅读理解掌握基础知识外,更应通过模拟教学等手段来达到学习的目的。
第一节 杀人案件侦查
一、杀人案件的概念
杀人案件是指由公安机关或其他司法机关立案侦查、处理的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犯罪事件。
二、杀人案件的分类
根据杀人的动机目的,可以分为下列类型:
1、侵财型杀人。
2、情感纠纷杀人。
3、强奸杀人。
4、复仇型杀人。
5、霸权型杀人。
6、厌弃型杀人。
7、迷信型杀人。
8、其他类型杀人。
根据杀人的方法手段,可以分为下列类型。
1、机械性损伤致死。
2、机械性窒息致死。
3、电击致死。
4、毒害致死。
5、放火烧死。
6、其他。
三、杀人案件的基本特点
1、多有比较周密的预谋准备活动。
2、一般有明显因果联系可查。
3、现场多留有尸体和痕迹物证可验。
四、杀人案件侦破方法
1、判断案件性质,确定侦查方向
2、抓住因果联系,排查嫌疑线索
3、根据犯罪条件,确定犯罪嫌疑人
4、围绕尸体、血迹及其他痕迹物证,突出嫌疑重点
5、综合运用侦查手段,及时取证破案
五、 几类特殊杀人案件的侦破方法
1、侦破无名尸体案件的一般方法
(1)进行面部整容、颅骨复原或颅像重合。尽可能地恢复其生前面容后,拍摄照片,为查找、辨认死者提供形象条件。
(2)组织群众辨认、在现场勘查和尸体检验后,将尸体放在宽敞、明亮的场所,使辨认人能够看清尸体的面貌、衣着、鞋帽和随身携带的物品。
(3)查对失踪人员登记表。根据尸体所在地点和死者身上发现的各种物品,推断其生前可能居住或工作过的地区;并通过基层公安、保卫组织,查对在发案前突然失踪的人。
(4)检查死者衣物。从死者携带的所有物件中发现能够证明死者身份的物品,借以认定死者。或者从物品中判明被害人居住地区和职业范围,派人出访查找。
(5)印发查证无名尸体通报,详细记述死者情况,尤其是尸体上的特殊标记,附上照片请各地协查。
(6)登报或印发招领广告等方式,将死者情况和照片公布于众,以供查找认领。
(7)查对指纹档案。将死者指纹与犯罪档案资料中的指纹卡片比对,查明死者身份。
1、侦破无尸体杀人案件的一般方法
(1)围绕失踪者全面展开调查。
(2)全力搜寻失踪者的尸体或遗物。
(3)通报协查或公开寻查失踪人。
(4)从与失踪人有某种因果联系或有经济交往的人中间,排查重点嫌疑对象,并进行审查与突破。
第二节 盗窃案件侦查
一、盗窃案件的概念
盗窃案件是指以秘密窃取的方法,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犯罪事件。行为人采取秘密窃取的方法,是盗窃案件区别于抢劫、抢夺、诈骗等其他侵财案件的主要特征。
二、盗窃案件的分类
1、按侵害部位的不同,可分为:
(1)室内盗窃。
(2)室外盗窃。
2、按照作案成员与被盗单位关系的不同,可分为:
(1)内盗;
(2)外盗;
(3)内外勾结盗;
(4)监守自盗。
3、按照侵害目标及作案手段的不同,可分为:'
(1)溜门撬锁;
(2)盗窃金库;
(3)盗窃文物;
(4)盗窃车辆;
(5)盗窃枪弹;
(6)盗窃耕畜;
(7)盗窃粮食;
(8)扒窃拎包;
(9)其他。
三、盗窃案件的特点
1、有赃款赃物可查。
2、现场一般遗留有犯罪的痕迹物品。
3、多有预谋准备和窥测踩点过程。
4、盗窃的手法带有习惯性。
四、 盗窃案件侦破方法
根据盗窃案件的基本特点,侦破的基本方法是:
1、详细询问有关人员,认真进行现场勘验
2、针对具体情况迅速采取紧急措施
3、全面分析案情,制定侦查计划
4、综合运用侦查措施,深入开展侦查
第三节 抢劫案件侦查
一、抢劫案件的概念
抢劫案件是指以非法占有财物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式强行动取公私财物的犯罪案件。使用暴力是指犯罪嫌疑人持械或徒手对财物持有者实施殴打、捆绑等伤害,迫使受害人交出财物或劫走财物;胁迫是指犯罪嫌疑人在实施抢劫过程申,对受害人进行暴力威胁或言语恫吓,致使其精神恐惧被迫交出财物;其他手段是指犯罪嫌疑人使用暴力、胁迫以外的一切使被劫人失去或减弱抵抗能力、乘机劫取财物的方法。
二、抢劫案件的类型
(--)按照参与抢劫的犯罪嫌疑人主体划分,可分为单人抢劫和团伙抢劫犯罪。
(二)按照犯罪嫌疑人实施抢劫的场所不同,可分为入室抢劫、拦路抢劫、车上抢劫、"海盗"式抢劫等。
三、抢劫案件的特点
1、多有预谋准备过程。
2、惯犯往往用习惯手段连续作案,且作案手段大多凶残外露。
3、多有痕迹、物证可供查证控制。
4、受害人与犯罪嫌疑人有一定的正面接触过程。
四、抢劫案件侦破方法
1、及时勘验现场,详细询问受害人
2、全面分析判断案情,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
3、针对个案特点,采取侦查措施
第四节 强奸案件侦查
一、强奸案件的概念
强奸案件,是指犯罪嫌疑人以奸淫为目的,违背妇女的意志,使铺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强行与其发生性交,或奸淫不满十四岁幼女的犯罪案件。
二、强奸案件的分类
强奸案件,可以从多种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1、根据发案地点不同可分为拦路强奸和入室强奸。
2、根据侵害的对象不同可分为强奸妇女和奸淫幼女案件。
3、依据犯罪嫌疑人组成的形式不同,可分为单人强奸和两人以上 (或团伙)轮奸。
三、强奸案件的特点
1、作案时间和地点有较强的选择性。
2、犯罪嫌疑人作案手段有一定的习惯性和连续性。
3、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有一定时间的周旋接触过程。
4、有一定的痕迹物证可供查证利用。
5、被害人多隐忍不报或报案不及时。
四、强奸案件侦破方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