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岗市第三中学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生物试题
考试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题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得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第Ⅰ卷(共60分)
一、选择题(前20题每题1分,后20题每题2分)
1、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B. 能够催化脂肪酶水解的酶是脂肪酶
C. 酶的催化效率高是因为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显著
D. 酶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
2、下列操作中,不可能导致淀粉酶活性发生变化的是
A.淀粉酶溶液中加入强酸 B.淀粉酶溶液中加入蛋白酶
C.淀粉酶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 D.淀粉酶经高温烘干制成粉剂
3、下列关于酶特性试验设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验证酶的专一性时,自变量是酶的种类
B、验证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是酶的浓度
C、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时,自变量是温度
D、探究酶催化作用的最适PH时,应设置过酸、过碱、中性三组
4、有人进行实验以研究化合物P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实验中应保持pH不变
B.曲线1作为对照实验
C.P对该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
D.若反应温度升高,则A点上移
5、将含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均分为4份,分别置于甲、乙、丙、丁四种条件下培养,测得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甲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除CO2外,还有乳酸
B.乙条件下,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C.丙条件下,细胞呼吸产生的ATP最少
D.丁条件下,产物中的CO2全部来自线粒
6、细胞中不能合成ATP的部位是
A、线粒体的内膜
B、叶绿体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
C、内质网的膜
D、蓝藻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
7、下列有关豌豆的叙述,正确的是
A、萌发初期,种子的有机物的总重量增加
B、及时排涝,能防止根细胞受酒精毒害
C、进入夜间,叶肉细胞内ATP合成停止
D、叶片黄化,叶绿体对红光的吸收增多
8、关于叶绿体的描述,错误的是
A、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
B、叶绿体膜由双层膜组成
C、暗反应发生在类囊体膜上
D、类囊体膜上具有叶绿素和酶
9、将一株生长正常的绿色植物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内,在适宜条件下光照培养,随培养时间的延长,玻璃容器内CO2浓度可出现的变化趋势是
A.一直降低,直至为零 B.一直保持稳定,不变化
C.降低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 D.升高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
10、右图分别表示两个自变量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情况,除各图中所示因素外,其他因素均控制在最适范围内。下列分析错误的

A.甲图中a点的限制因素可能是叶绿体中酶的数量
B.乙图中d点与c点相比,相同时间内叶肉细胞中三碳酸分子的生成量多
C.图中M、N点的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P点的限制因素是温度
D.丙图中,随着温度的升高,曲线走势将稳定不变
11、图甲表示水稻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变化。图乙表示蓝藻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B.图甲中,光照强度为d时,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吸收2个单位的二氧化碳
C.图乙中,当光照强度为X时,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D.图乙中,限制a、b、c点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
12、下列①—④曲线图均表示光合作用与某些影响因素的关系。在下列各选项中,不正确的表述是

A.①图中的X因素可表示CO2浓度
B.②图中Y因素可能代表温度
C.③图中,其它条件适宜,当植物缺镁时,b点左移
D.④图中Z因素(Z3>Z2>Z1)可表示CO2浓度,当光强小于c值时,限制光合速率增加的主要因素是光强
13、细胞相对表面积、细胞对外的物质交换速率和细胞新陈代谢强度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交换速率越快,新陈代谢越旺盛
B、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交换速率越慢,新陈代谢越缓慢
C、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交换速率越快,新陈代谢越缓慢
D、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交换速率越慢,新陈代谢越旺盛
14、有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板在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
B. 整个有丝分裂前期没有核膜和核仁
C. 在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
D. 在分裂中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
15、某小组进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A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
B碱性染料吡罗红可用于染色体染色
C观察到分裂末期细胞内细胞板想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D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作为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依据
16、细胞有丝分裂完成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的物质是
A、线粒体DNA B、细胞核DNA
C、核糖体RNA D、叶绿体DNA
17、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A、着丝点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
B、染色体复制和中心粒复制
C、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
D、染色体数加倍和染色单体的形成
18、如图为某真核细胞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变化图解,关于该图解的叙述,正确的是

A.AC段,在细胞核内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B.AE段,参与分裂活动的细胞器有染色体、线粒体、高尔基体和中心体等
C.若该细胞是植物细胞,则在CD段该细胞中央将出现细胞板
D.若该细胞是动物细胞,则在CE段该细胞中会出现细胞膜内陷[page]
19、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动物细胞,细胞内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比值为1:2:2, 此时细胞内肯能正在发生
A 中心粒移向两极 B 着丝点分裂 C细胞膜向内凹陷 D DNA正在进行复制
20、在有丝分裂过程中,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是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21、PCNA是一类只存在于增殖细胞中的阶段性表达的蛋白质,其浓度在细胞周期中呈周期性变化(如下图),检测其在细胞中的表达,可作为评价细胞增殖状态的一个指标。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PCNA经核糖体合成,可能主要在细胞核内发挥作用
B.曲线表明PCNA可能辅助DNA复制
C.PCNA的作用可能是促进染色体平均分配到细胞两极
D.肝癌病人体内的PCNA含量可能较正常人高
22、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癌细胞在适宜条件时可无限增殖
B. 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差别
C. 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
D. 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
23、蛙的受精卵发育成原肠胚的过程中,下列行为在细胞内不能发生的是
A.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DNA的半保留复制
C.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
24、关于人体内的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B. 细胞的分化有利于提高生物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C. 细胞的癌变由于基因突变使细胞分裂异常,分化正常
D. 细胞的衰老与凋亡并不能说明动物个体的衰老和死亡
25、鸡和爬行鸡(一种腿短的鸡)脚的长短是由一对等位基因(C和c)控制的。在爬行鸡的遗传实验中,得到下列结果:①爬行鸡×爬行鸡→1872爬行鸡:665正常鸡;②爬行鸡×正常鸡→1674爬行鸡:1661正常鸡。则爬行鸡的基因型应是( )
A. B. C. D.
26、(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其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占( )
A.100% B.50% C.25% D.0
27、牵牛花的红花()对白花()为显性,阔叶()对窄叶()为显性。纯合红花窄叶和纯合白花阔叶杂交的后代再与“某植株”杂交,其后代中红花阔叶、红花窄叶、白花阔叶、白花窄叶的比依次是3:1:3:1,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某植株”的基因型是( )
A. B. C. D.
28、与杂交,子代中基因型为的所占比例数是(三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 )
A. B. C. D.
29、将基因型为和的植株杂交(遗传遵循自由组合规律),后代表现型比为( )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