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高考试题理解大纲,提高高考的复习效率 考试大纲不仅告诉我们它的考试范围,更重要的它是告诉我们应该怎么考,怎么去备考,考试大纲的能力要求都是通过高考的试题来体现的,所以要想了解考试大纲的要求,就必须研究和了解近年来的高考试题。
近年来的高考试卷注重基础,体现了着重考查学科主干内容的设计思路。从各个试卷的类型来看,试题重在对主干知识重点考查。目前的高考试题广泛涉及学科主干知识,理综试卷中,生物部分由于篇幅所限,一般不要求覆盖面,所以也不可能所有的主干知识在每年的试卷里面都能够体现出来。但是如果你把连续几年的高考试题综合起来看的话,它还是有覆盖面的。比如说,从2003年开始,对于“细胞”这个主干知识涉及的并不多,也就是2004年的春季高考第1题涉及到细胞膜,以后2004年的夏季高考2005年的春季高考都没有涉及,所以这个内容是不容忽视的。另外,非主干知识也不是不考,只是出现的频率一般比较低。比如“现代进化理论”在近年来的理综试卷当中出现的频率不高,我们应该给予注意。这是第一个特点。第二个特点:试卷稳中求变,体现了稳定和发展相结合的特点。试题总体难度处于不断的调整过程当中,虽然总体的应该是稳定的,但是还有调整。一般来讲高考的命题要求试卷总难度在0.5到0.6这个难度系数当中。如果太低了或太高了,太难了或太容易了都不利于它的区分度,这样不利于我们选拔人才。2002年试题很显然是比较容易了,生物部分它的系数只有0.69,区分度不好。2003年做了调整,调整以后它的难度系数达到了0.52,所以2003年考的大家都觉得很难,2004年就全国卷来说又进行了调整,从总的4套题来看它的难度系数分别是0.63、0.73、0.69、0.60。我们明显的看出,生物部分的试题在2004年是比较偏容易的,但是北京卷因为2004年是第一次独立命题,北京卷里的试题难度系数还是比较高的。难度系数应该这么看,系数越低是越难,越高越容易。我说的这个难是高了,实际上北京卷的难度系数是0.54,0.54来讲是比较偏难了。也就是说04年的全国卷理综的生物部分和北京卷的生物部分是不一样的。全国卷偏容易,北京卷偏难。2005年都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全国卷应该加大点难度,北京卷降低一点难度。但是我国今后高校可能年年扩招,题目从总体上来看难中有降,不会太难的,所以我们在备考的时候应该把重点放在一般的题上,不要在难、偏、怪题上去花太多的功夫。
第二,命题的思路和形式在注重稳定和联系性的基础上求得发展与变革。命题人希望我们的考生不要在卷子面前由于题目涉及使学生有一种陌生的恐惧感,应该让学生看到这个卷子好像是见过但又不是过去的题目。所以这样保持每年的试卷的稳定性和联系性是很重要的,这样才能把我们学生的真正的水平考查出来。从历年的试题中我们可以看出,命题人一般是很注意这一点的,往往是通过改变切入点或者是变换问题的指向,考查相同的素材。所以有的一些有经验的教师经常说这样一句话,在当年的试卷当中,往往能看到头几年试题的影子。比如,全国卷2003年的理综第3题和2004年的理综卷第31题,明显是来自同一个素材。03年的那道题说,“取适量干重相等的4份种子进行不同的处理,甲风干,乙消毒后浸水萌发,丙浸水后萌发,丁浸水萌发后煮熟冷却消毒,然后分别放入4个保温瓶当中,一段时间后种子堆内温度最高的哪一个?”它有四个选项。04年的第31题:“将等量萌发的种子和煮沸自然冷却的种子分别放入甲、乙两个试管中,如下图所示。”那么下面又有一系列问题,很明显这两道题它们考查的主要知识点都是在不同情景下种子呼吸作用、维生作用的分布以及生命活动和考查,掌握相关的试验设计技能和分析综合能力。它们素材是一致的,很显然是同一个素材他编出了不同的题目,一个2003年用了,一个是2004年用了。
历年来试题之间它们有着天然的联系,今后我们国家由于很多地方都独立命题,命题组很多,那么命题组之间它们也是互相有影响的。谁出了一个好的题目,或者素材用得很好,那么别人很显然是也可以选用的。所以要重视历年来的高考试题,从这里面可以看到我们应该重点复习什么?掌握什么?提高哪些能力是必要的?
第三,试题体现了综合性的特点。一般简答题多从一个素材入手,多角度设问,要求考生综合运用相关的知识及解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宽,有一定的深度,借以考查考试大纲中相应的能力,特别是知识迁移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但是简单的选择题往往也具有较好的综合性。比如,2004年上海的这道题,“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此中所隐含的食物链即是营养极数至少为什么?下面四个选项.那么它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那么在一个食物链当中,应该从一个生产者开始,那么这句成语实际上是一个不完整的食物链,人家题目中说的隐含的是什么?那么你想,这里面蝉是初级消费者,螳螂是次级消费者,黄雀是三级消费者,那么三级消费者又是在第四营养集上,所以它隐含的营养集应该是四个。当然了像下面这道题“某人持续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下面是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血糖和血液中游离脂肪酸浓度的测定结果”这样的大题综合性就比较强了,考查的知识面也比较宽,要求的能力也比较高,要求你一定的分析综合能力。
第四个特点就是强调能力。北京卷04年的第4题,“在相同光照和温度条件下,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与植物的光合产量的有关关系如图所示。理论上某碳酸植物能更有效的利用二氧化碳,使光合产量高于M点的选项应该是哪一个?”下面有四个选项。这样的题目实际上给了你一个别人的实验的一个数据,让你拿这个数据去分析,得出结论。这往往是学生没见过的,是课外的素材,利用课外的素材分析得出一定的结论,同时也考查对图文信息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以及处理能力。前几年的考试大纲往往是三个学科有时统一的能力的要求,今年的考试大纲各个学科有独立的能力要求,体现了不同学科的特点。但是自然学科之间有共同之处,比如在实验和联系实际方面要求还是比较近似的。
在能力要求上一要能用学过的知识和术语正确阐述基本的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规律、原理和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观点,解释和解决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二要它要求你能够对事物进行理解,并要求你理解的这些事实、概念、规律、原理和方法,达到应用水平,用这些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往往是生活、生产或者是高科技的,或者是环境上的一些问题。虽然高考生物试题很强调联系实际,从实际问题入手,但是它也不排斥直接考查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典型试题。高考中很多试题,特别是中等难度和较容易的一些试题,主要考查的是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理解层次。能力要求就是正确理解和分析文字图解,图、表格等能表达的生物学方面的内容和意义,并能用这些不同的形式准确的描述或表达生物学基本事实和实验结果。下面这样一道题:“一位农民种植某块农田,小麦产量总值比邻近地块的低,它怀疑该农田可能是缺少某种元素,为此将该块肥力均匀的农田分成面积相等的五等份进行田间实验,除施肥不同外,其它田间管理措施相同,实验结果如下。”它列了一个表格,这个表格对不同的处理方式进行比较,你只有从这个表格里面找到哪个产量明显提高了,要看看使用了哪种肥料,这个肥料他使用的是磷酸二氢钾,那么这里面到底是磷的作用呢?还是钾的作用呢?还得再从图表里面再寻找另一个数据,那就是里面磷酸氢铵,磷酸二氢铵的产量没有明显的提高,那么这两个一对比,对数字进行处理对比,就知道了这个答案应该是钾,缺少的是钾。像这样的都需要学生从表格里获得信息。这几年高考试题里面,实验题占的分数比例是比较大的,这也符合我们生命科学这个学科的特点。
第三是要理解所学实验,实习的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具备验证相关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析、分析和处理。能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一步的进行初步探究性研究。实验题的考查形式主要有这么三种形式:一种就是观察题,这类题实际上就是看学生这个实验是否做过。你做过实验这类题目一般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如果你没做过这类实验,这类题目是很容易出问题。再有一个类型就是实验分析题,也就是说给你一个课外的或你所不熟悉的这样一个素材,特别是往往一定的它的实验的一个数据等等,那么让你根据这个现象或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这样难度就稍微大一点了。第三种形式就是评价和设计实验的试题,这在考查实验题里面是属于层次最高的,也是难度比较大的了。往往大的综合题经常出这样的试题,所以实验不能忽视它。
第四个能力要求就是了解生命科学能力的相关重大、热点问题以及对学科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和意义。那么这个类型的题目主要在于鼓励学生在学好各个知识的基础上去了解、关心生命科学的最新成就以及对这些学科,对社会和对整个科学的发展影响。这样一些社会热点往往涉及到高科技的一些问题,好多人觉得很紧张,实际上你不必紧张,涉及这的样一些问题往往以社会热点和高科技热点作为一个素材,要知道它仅仅是素材,它不是考点。比如2002年有一这样一道考题,“2001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授予了三位科学家,这三位科学家发现了这个控制细胞周期的系列的基因,以及相关的酶和蛋白质,那么这项工作对于研究肿瘤领域产生重大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实际上下面的问题都是我们教材里面的基本内容。这样的问题往往是高起点、低落点,所以大家不必刻意追究这样的问题。
总而言之,现在的试题尤其是中等和中等难度以上的问题是源于教材远离教材,贴近实际。但是我们还要注意,也有一些素材直接来自教材,那么这样的题目,我们最好呢也不要忽视它。比如03年的第5题,他说下列都属于免疫系统,像T细胞所产生的淋巴因子什么的,那么这就是教材上的,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只去抠难题,而把这样简单的教材上直来直去的,可以说人家送分的题把它丢掉了。
希望同学们应该跳出题海,改进复习方法,实施高质量的双赢策略。高考的复习最后阶段,由于每个人的基础不同、背景不同,只要努力了,最后你的总体素质得到了提高,如果你的整体综合素质提高了,那么你的应试能力肯定也不会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