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3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 - 高考数学 - 正文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2015北京海淀区高三期末数学理试题及答案

来源:2exam.com 2015-1-22 19:38:58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数   学(理科)         2015.1
   本试卷共4页,15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
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抛物线 的焦点坐标是(   )

(A)
(B)
(C)
(D)

(2)如图所示,在复平面内,点 对应的复数为 ,则复数 (   )
 
(A)
(B)
(C)
(D)

(3)当向量 , 时,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 值为(   )
 
  (A)
(B)
(C)
(D)

(4)已知直线 , . 若 ,则实数 的值是(   )

(A)
(B) 或
(C) 或
(D)

(5)设不等式组 表示的平面区域为 . 则区域 上的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的最小值是(   )
  (A) 
(B)
(C)
(D)

(6)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三棱锥四个面的面积中最大的是(   ) 
(A)
(B)
(C)
(D)


(7)某堆雪在融化过程中,其体积 (单位: )与融化时间 (单位: )近似满足函数关系: ( 为常数),其图象如图所示. 记此堆雪从融化开始到结束的平均融化速度为 . 那么瞬时融化速度等于 的时刻是图中的(    )
 
(A)
(B)
(C)
(D)

(8)已知点 在曲线 上,  过原点 ,且与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 .若线段 , 和曲线 上分别存在点 、点 和点 ,使得四边形 (点 顺时针排列)是正方形,则称点 为曲线 的“完美点”. 那么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曲线 上不存在“完美点”

(B)曲线 上只存在一个“完美点”,其横坐标大于1

(C)曲线 上只存在一个“完美点”,其横坐标大于 且小于1

(D)曲线 上存在两个“完美点”,其横坐标均大于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9)在 的展开式中,常数项是        .(用数字作答)
(10)在极坐标系中,直线 被圆 截得的弦长为______.
(11)若双曲线 的一条渐近线的倾斜角为 ,则          .
(12)如图所示, 是 的切线, , ,那么 _______.
(13)在等比数列 中,若 , ,则公比 ________;当 ________时, 的前 项积最大.
(14)如图所示,在正方体 中,点 是边 的中点. 动点 在直线 (除 两点)上运动的过程中,平面 可能经过的该正方体的顶点是         . (写出满足条件的所有顶点)

 

 

 

 

三、解答题共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15)(本小题满分13分)
函数 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
(Ⅰ)写出 及图中 的值;
(Ⅱ)设 ,求函数 在区间 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16)(本小题满分13分)
某中学在高二年级开设大学先修课程《线性代数》,共有50名同学选修,其中男同学30名,女同学20名. 为了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学校按性别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5人进行考核.
(Ⅰ)求抽取的5人中男、女同学的人数;
(Ⅱ)考核的第一轮是答辩,顺序由已抽取的甲、乙等5位同学按抽签方式决定. 设甲、乙两位同学间隔的人数为 , 的分布列为
 
3 2 1 0
 
 
 
 
 

求数学期望 ;
(Ⅲ)考核的第二轮是笔试:5位同学的笔试成绩分别为115,122,105, 111,109;结合第一轮的答辩情况,他们的考核成绩分别为125,132,115, 121,119. 这5位同学笔试成绩与考核成绩的方差分别记为 , ,试比较 与 的大小. (只需写出结论)
(17)(本小题满分14分)
如图所示,在三棱柱 中, 为正方形, 为菱形, ,平面 平面 .
(Ⅰ)求证:  ;
(Ⅱ)设点 分别是 的中点,试判断直线 与平面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Ⅲ)求二面角 的余弦值.
 

(18)(本小题满分13分)
已知椭圆 ,点 , 分别是椭圆 的左焦点、左顶点,过点 的直线 (不与 轴重合)交 于 两点.
(Ⅰ)求 的离心率及短轴长;
(Ⅱ)是否存在直线 ,使得点 在以线段 为直径的圆上,若存在,求出直线 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19)(本小题满分13分)
已知函数 , .
(Ⅰ)判断函数 的奇偶性,并证明你的结论;
(Ⅱ)求集合 中元素的个数;
(Ⅲ)当 时,问函数 有多少个极值点?(只需写出结论)
(20)(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集合 ,集合 且满足:  与 恰有一个成立. 对于 定义  ( ).
(Ⅰ)若 , ,求 的值及 的最大值;
(Ⅱ)从 中任意删去两个数,记剩下的 个数的和为 . 求证: ;
(Ⅲ)对于满足 ( )的每一个集合 ,集合 中是否都存在三个不同的元素 ,使得 恒成立,并说明理由.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数学(理)答案及评分参考        2015.1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C                (2)D                 (3)B                (4)C  
(5)B                (6)A                 (7)C                (8)B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有两空的小题,第一空2分,第二空3分)
(9)                  (10)                 (11)               
(12)                (13) ;4                (14)
三、解答题(共6小题,共80分)
(15)(共13分)
解:(Ⅰ) 的值是 .                                         ………………2分
 的值是 .                                          ………………5分
(Ⅱ)由题意可得: .
                                                            ………………7分
所以 
                             ………………8分
                
                 .       ………………10分
因为  ,
所以  .
所以 当 ,即 时, 取得最大值 ;
当 ,即 时, 取得最小值 .            ………………13分


(16)(共13分)
解:(Ⅰ)抽取的5人中男同学的人数为 ,女同学的人数为 .
                                                                ………………4分
(Ⅱ)由题意可得: .                          ………………6分
      因为  ,
      所以  .                                               ………………8分
      所以  .                  ………………10分
(Ⅲ) .                                                   ………………13分

(17)(共14分)
证明:(Ⅰ)连接 .
        在正方形 中, .
因为 平面 平面 ,平面 平面 , 平面 ,
所以  平面 .  ………………1分
因为  平面 ,             
所以  .         ………………2分
在菱形 中, .
因为  平面 , 平面 , ,
所以  平面 .                                         ………………4分
因为  平面 ,
所以   .                                              ………………5分
(Ⅱ) ∥平面 ,理由如下:                              ………………6分
取 的中点 ,连接 .
因为  是 的中点,
所以  ∥ ,且  .
因为  是 的中点,
所以   .
在正方形 中, ∥ ,  .
所以  ∥ ,且  .
所以 四边形 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  ∥ .                                               ………………8分
因为  平面 , 平面 ,
  所以  ∥平面 .                                         ………………9分
(Ⅲ)在平面 内过点 作 .
由(Ⅰ)可知: 平面 . 以点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 所在的直线为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 ,则 .
在菱形 中, ,所以  , .       
设平面 的一个法向量为 .
因为  即
所以  即 .                                                   ………………11分
由(Ⅰ)可知: 是平面 的一个法向量.                   ………………12分
所以  .                                
所以 二面角 的余弦值为 .                         ………………14分

 

(18)(共13分)
解:(Ⅰ)由 得: .
所以 椭圆 的短轴长为 .                                     ………………2分
因为  ,
所以  ,即 的离心率为 .                               ………………4分

(Ⅱ)由题意知: ,设 ,则 .    
………………7分
因为                        
                                                 ………………9分
              ,                                ………………11分
所以  .
所以 点 不在以 为直径的圆上,即:不存在直线 ,使得点 在以 为直径的圆上. 
………………13分

另解:由题意可设直线 的方程为 , .
由 可得: .
所以  , .                        ………………7分
所以 
                
                
                 .                                   ………………9分
因为  ,                          
所以  .                                               ………………11分
所以  .
所以 点 不在以 为直径的圆上,即:不存在直线 ,使得点 在以 为直径的圆上.
           ………………13分
                                                              

(19)(共13分)
解:(Ⅰ)函数 是偶函数,证明如下:                           ………………1分
      对于 ,则 .                         ………………2分
      因为  ,
      所以  是偶函数.                                       ………………4分
(Ⅱ)当 时,因为  , 恒成立,
所以 集合 中元素的个数为0.                       ………………5分
当 时,令 ,由 ,
得  .
所以 集合 中元素的个数为1.                       ………………6分
当 时,因为  ,
所以 函数 是 上的增函数.                                ………………8分
因为  ,
所以  在 上只有一个零点.                              
由 是偶函数可知,集合 中元素的个数为2.      ………………10分
综上所述,当 时,集合 中元素的个数为0;当 时,集合 中元素的个数为1;当 时,集合 中元素的个数为2.
(Ⅲ)函数 有3个极值点.                                    ………………13分
(20)(共14分)
解:(Ⅰ)因为  ,
所以  , , ,故 .
 ………………1分
    因为  ,所以  .    
所以  .
所以 当 时, 取得最大值 .   ………………3分
(Ⅱ)由 的定义可知: .  
所以 
         
 .                                 ………………6分
设删去的两个数为 ,则 .
由题意可知: ,且当其中一个不等式中等号成立,不放设 时, , .
所以  .                                           ………………7分
所以  .
所以  ,即 .
………………8分
(Ⅲ)对于满足 ( )的每一个集合 ,集合 中都存在三个不同的元素 ,使得 恒成立,理由如下:
任取集合 ,由 ( )可知,  中存在最大数,不妨记为 (若最大数不唯一,任取一个).
因为  ,
所以 存在 ,使得 ,即 .
由 可设集合 .
则 中一定存在元素 使得 . 否则, ,与 是最大数矛盾.
所以  , ,即 .
                                                        ………………14分
点击下载:北京市海淀区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数学理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最新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