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述图示区域城市的分布规律并简析原因。(6分)
(2)简析甲地发展风力发电的有利条件。(10分)
新鲜葡萄直接在太阳光下暴晒,制成的葡萄干会发酸。乙地区夏季利用荫房(如图)晾制的葡萄干享誉世界。荫房是指状如碉楼的土坯建筑,四壁镂出密密麻麻的洞孔,在房内设置挂架,以挂晾葡萄。
(3)从当地气候的角度,说出乙地夏季利用荫房晾制葡萄干的理由。(8分)
37.(22分)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甲、乙两地气候的差异,并分析原因。(8分)
(2)描述图示南部区域地形的主要特征。(6分)
(3)图中R区域的沼泽在不同季节会呈现离合变化的现象,简析其原因。(8分)
38.(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新常态下我国的消费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过去我国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目前这一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必须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要重点推进信息消费、绿色消费、住房消费、旅游休闲消费、教育文体消费和养老健康家政消费六大领域的消费。(注:模仿性排浪式消费,指消费没有创新,热点比较集中,一段时间内有一种消费为主导的这种方式就称为模仿性排浪式消费,如之前的汽车爆发式消费和家电下乡等都属于这类消费。)
材料二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作为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人民政协作为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进行广泛协商。从每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到五年发展规划的制定,从重要政策出台到重大工程上马,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到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一次次深入基层的调研考察、一场场富有成果的协商对话、一份份深思熟虑的提案建议、社情民意调查报告,充分体现了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和显著作用。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模仿性排浪式消费基本结束的主要原因以及企业应该如何适应新常态下消费模式的变化?(14分)
(2)结合材料二和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人民政协在党和政府决策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12分)
39.(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总体来说,是礼治和法治的结合,是礼法并治。
礼治即表现在国家治理中体现出的文化精神。中国自古就重视文化立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精神境界,“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的齐家之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治国之道,“仁义礼智信”的基本价值,“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奋进态度等等,对中国古代治国理政以及全体中国人的人格言行影响深远。中国社会治理的背后,总体来说都有着中国文化思想作为底蕴,都不同程度地体现着对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的尊崇。
在礼治之下,中国历史上也发展出了与其相应的法治,有法制体系规范社会治理的各方面。例如监察制度,唐朝就有“四善二十七最”“六察法”等,对官员的监察和考核进行详细严格规定。
中国历史上治理较好的时期,都是那些文化较昌明开放的时代,比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当文化精神比较衰退保守的时候,便出现社会治理和制度的相对颓废。所以今天在全社会大力倡导法治的同时,也应注意到,“徒法不足以自行”,“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应大力加强礼治,注重夯实优秀传统文化的内蕴。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当今社会治理为什么要“加强礼治,注重夯实优秀传统文化的内蕴”。(12分)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在现代国家治理中“徒法不足以自行”的原因。(10分)
(3)公众信仰缺失是当代社会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礼法协调是构建文化秩序的要求。请你就如何加强“礼治”写两条建议(每条不能超过15字)。
例如:
1.
2.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最早拥有汽车的都是一些富豪。有人对此作了妙趣横生的诗篇:富人成双结对而至,而且坐的是罗尔斯—罗伊斯(一种豪华车型);他们谈论自己的事务,声音高大刺耳而又无休无止。
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致力于降低汽车的成本,实行流水线作业,使得原来需要花12小时28分钟组装汽车底盘的时间缩短至1小时33分钟。他于1908年推出第一辆农民也能买得起的“平民汽车”。这样,该诗又被添了几句:穷人乘坐福特而至,这些车子的外貌跟他们相似;他们笑个不停,因为看到那么多的老爷太太云集在此。
材料二 1960—1990年间美国的阶级结构分布(%)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历史知识评价汽车流水线作业带来的变化。(8分)
(2 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劳动者结构的变化趋势并指出其影响因素。(10分)
(3)据材料归纳科学技术在哪些方面推动社会进步的。(7分)
41.(12分)
(1)削减财政开支(不包括军费),特别是社会福利开支,减少财政赤字,至1984年实现预算收支平衡。
(2)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实行稳定的货币政策以抑制通货膨胀。
…...
材料 1981年2月,针对“滞胀”,美国总统里根向国会提出的经济复兴计划,以下为计划的部分要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里根总统经济复兴计划提出一条补充建议,并说明理由。(12分,要求:建议明确,史论结合)
请从下面所给的42、43、44三道地理题中选定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按所涂题号进行评分;不涂、多涂均按所答第一题评分;多答按所答第一题评分。
42.(10分)【旅游地理】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318国道川藏(成都至拉萨)线段,全程2166千米,沿途共翻越4000米以上的大山12座,跨越大渡河、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帕隆藏布江等汹涌湍急的江河,最大相对高差达4500多米,沿途景色壮丽、多样,即有雪山、冰川、森林、草原、峡谷等自然景观,又有藏族村寨、寺庙等人文景观,因此,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户外活动者尤其是青年人骑行川藏线。但路途漫长,地势起伏大,自然环境多变,对每一个骑行者的体力、意志和应变能力都是不小的挑战。
说出骑行川藏线前应做哪些准备工作和旅途中应注意的问题。
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干热风是小麦扬花灌浆期间出现的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综合性农业气象灾害。下图是河南省某地1951年~2000年后干热风日数年代变化统计图。
试分析干热风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44.(10分)【环境保护】
自2003年三峡库区开始蓄水以来,长江上游及支流内大量漂浮物进入三峡库区,在江面上形成巨型漂浮带,截至2013年底,重庆库区累计清理长江漂浮物多达130万吨。(如图)
说明漂浮带产生的危害及难以治理的原因
请从下面所给的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选定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按所涂题号进行评分;不涂、多涂均按所答第一题评分;多答按所答第一题评分。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元朝开始实行的土司制度弊病很多,土司对内残暴统治属民,对中央叛服不常,骚扰与之接壤的汉民,土司之间也不断发生战争。为了解决日久相沿的土司割据的积弊,明清两朝的君主,已经开始酝酿解决这个问题。改土归流一般采取两种办法:“一是从上而下,先改土府,后改土州。二是抓住一切有利时机进行,如有的土官绝嗣,后继无人,或宗族争袭,就派流官接任;土官之间互相仇杀,被平定后,即派流官接任;有的土官犯罪,或反王朝被镇压后,以罪革职,改由流官充任”
清代雍正年间在西南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废除土司制,实行流官制的政治改革。为了解决土司割据的积弊,雍正四年(1726年),云贵总督鄂尔泰建议取消土司世袭制度,设立府、厅、州、县,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在设立府县的同时,添设军事机构。清政府在改土归流地区清查户口,丈量土地,征收赋税,建城池,设学校;同时废除原来土司的赋役制度,与内地一样,按地亩征税,数额一般少于内地,云南、贵州改土归流的目标,到雍正九年基本实现。
(1)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归纳明清时期改土归流的背景(7分)
(2)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改土归流的影响。(8分)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代表人物 主张 影响
斯宾诺莎 自我保存是人性的根本原则;民主制是与个人自由最相合的政体;政治的目的是自由 最早提出“政治的目的是自由”,为资产阶级的政治原则提供了理论上的认证,对后来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洛克 提出社会契约学说,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提出分权学说 其分权理论经孟德斯鸠改造,发展成为三权分立理论,对18世纪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
卢梭 “天赋人权”、社会契约、“主权在民” 卢梭的思想是在反对君主专制和君权神授思想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人们把它当作反抗封建统治,争取自由解放的强大思想武器,为北美独立战争提供了理论根据
材料二 1830年,在法国七月革命的冲击下,英国掀起了改革运动高潮,改革的呼声响彻全国,集会游行此起彼伏。1836年一场以工人阶级为主体,以争取议会改革为中心任务的宪章运动开始,1837年“人民宪章”起草,包括如下几项要求:成年男子普选权,按照代表和人口比例合理划分选区,取消议员财产资格,代表无记名投票,议会每年改选一次。60年代,资产阶级激进派和工会联合起来,再次掀起争取议会选举改革的群众运动,1866年后,英国通过两次议会改革,至1885年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已实现了全民普选。
——选编自阎照祥《英国史》
(1)根据材料指出斯宾诺莎、洛克、卢梭的民主思想的共同内容并指出其对民主政治的建立所产生的作用。(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宪章运动对欧洲民主政治的影响。(6分)
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在巴黎和会上,顾维钧代表中国进行强有力地辩驳。他指出:“三千六百万之山东人民,有史以来为中国民族,用中国语言,信奉中国宗教”; “胶州为中国北部之门户,亦为沿岸直达国都之最捷径路”;“以文化言之,山东为孔孟降生,中国文化发祥之圣地”, “中国之不能放弃山东就像基督教之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顾维钧:雄辩于巴黎和会上》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是战胜国。由于中国实力太弱,《凡尔赛和约》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在巴黎和会中,中国政府的外交失败,直接引发了中国民众的强烈不满,从而引发了五四运动,并迫使中国政府在6月28日没有签署凡尔赛条约。此运动对中国近代迄今之政治、社会、文化、思想影响甚大,此后北洋军阀政府失去民心而垮台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必须收回山东主权的原因。(6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没有收回山东的原因以及对中国的影响(9分)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1873年,梁启超出生于广东新会茶坑村, 1890年赴京会试,不中。回粤路经上海,看到介绍世界地理的《瀛环志略》和上海机器局所译西书,眼界大开。同年结识康有为,投其门下。维新运动期间,梁启超表现活跃,曾主北京《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和上海《时务报》笔政,又赴澳门筹办《知新报》。他的许多政论在社会上有很大影响。
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宪政”,梁启超立即表示支持。1907年10月,在东京建立“政闻社”,期望推动清政府实行君主立宪。由于清政府并不真心实行宪政,政闻社也因受到查禁而宣告解散。
1915年底,护国战争在云南爆发。1916年,梁启超赴两广地区,积极参加反袁斗争,为护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18年底,梁启超赴欧,亲身了解到西方社会的许多问题和弊端。回国之后,即宣扬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主张光大传统文化,用东方的“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对近代中国的贡献。(8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梁启超的的活动。(7分)
2015年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二次联考
文综参考答案
1-5.CADCC 6-10.ACBAD 11-15.BBBCA 16-20.ACCAB 21-25 DDCBC 26-30.CABAA 31-35DDDBC
36. (24分)
(1)多分布在山前冲积—洪积平原(冲积扇)(或沙漠边缘的绿洲地带。)(2分)
原因: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人口较多(4分)
(2)有利:该地区盛行西北风(2分);甲地山谷呈西北东南走向(2分),大风日数多,风速大(狭管效应明显),风能资源丰富(2分);人口稀少,地价低(2分);风电开发历史悠久(2分);离北部电力需求地(市场)较近(2分)。(任答5点得10分)
(3) 该地气候干旱,晴天多(2分);夏季日照时间长,气温高,蒸发量大(2分);荫房四壁的孔洞既便于通风(2分),又避免阳光照射导致葡萄干发酸(2分)。
37.(22分)
(1)甲地降水量大于乙地;(1分)甲地气温高于乙地。(1分)
甲沿岸有暖流经过;(2分)风由海洋吹向陆地;(2分)且海拔比乙地低。(2分)(或答乙地寒流、离岸风、海拔低)
(2)地形以高原为主;(2分)地势起伏和缓;(2分)海岸线较平直;(2分)沿海分布狭窄平原(2分)(任答三点得6分)
(3)沼泽中部地势较高;(2分)沼泽补给水源主要来自热带草原区;(2分)湿季时,水源补给量大,使沼泽聚合;(2分)干季时,水量补给小且蒸发旺盛,导致沼泽水位下降而分离。(2分)
38. (1)原因:①生产发展,商品和服务品种多样;(2分)②收入增加,消费结构改善、生活水平提高;(2分)③消费心理的成熟及国家政策的引导。(2分)(其它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企业:①充分利用国家的消费政策,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在国家重点推进的消费领域有所作为;(2分)②面向市场,以需定产,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满足消费费者个性化、多样化需求;(2分)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创新供给激活消费需求,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形成核心竞争力;(2分)④创新企业营销模式,调整产品结构,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2分)
(2)①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合作的重要机构,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通过人民政协,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通力合作,有利于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决策。(4分)
②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进行广泛协商,通过调研考察、协商对话等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职能,有利于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4分)
③人民政协积极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通过提案建议、做社情民意调查报告等形式,充分发挥协商民主重要渠道的优势,为党和政府建言献策,丰富信息资源。(4分)
39.(1)①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夯实优秀传统文化的内蕴,就是在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耕耘,有利于繁荣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3分)
②文化影响社会发展。夯实优秀传统文化的内蕴,有利于提高文化软实力,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作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3分)
③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夯实优秀传统文化的内蕴,有利于构建文化秩序,提高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素养和能力,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3分)
④文化影响人。夯实优秀传统文化的内蕴, 有利于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3分)
(2)①斗争性与同一性是矛盾固有的基本属性。礼治和法治作为国家治理的两个方面,既存在斗争性,又存在同一性,是对立统一关系。(2分)
②礼治和法治相互依赖、相互贯通。(2分)单纯的法治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文化昌明开放有利于国家治理,文化精神衰退则国家治理相对颓废。因此,在国家治理中应当重视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2分)
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2分)我们要全面地看问题,在礼治与法治的对立中把握统一,“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共同推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2分)
(3)答案示例:法治与礼治结合,提升国家治理水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推动传统礼治思想与时俱进。(其它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40题(25分)
(1)汽车流水线的问世降低了生产成本,缩短了汽车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降低了价格,使平民可以拥有自己的汽车。(4分)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力技术提高的结果,虽然这没有从根本上缩小社会贫富差距,但使严格的社会等级差别有所降低和弱化,使自由、平等思想进一步深人人心和社会,这是时代的进步。(4分)
(2))蓝领工人数量比例不断降低;(中产阶级)白领阶层的人数继续增长,并超过蓝领工人的比例;(4分)因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影响;科技革命;垄断组织的出现,管理阶层壮大;制造业向服务业经济的转变。(任答3点给6分)
(3)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社会平等(弱化等级差别);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社会结构(任3点7分)
41题(12分)
建议一:大规模减税或降低税率(4分) 建议二:放松政府对企业规章制度的限制(4分) 建议三: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只给2分)
理由(8分) 滞胀主要原因是国家对企业干预,束缚过多,使市场,企业活力不足,经济逐渐缓慢,还有国家实行通货膨胀政策,市场上货币流通过多
(4分) 滞胀主要原因是国家对企业干预,束缚过多,使市场,企业活力不足,经济逐渐缓慢,还有国家实行通货膨胀政策,市场上货币流通过多(4分) 滞胀主要原因是国家对企业干预,束缚过多,使市场,企业活力不足,经济逐渐缓慢,还有国家实行通货膨胀政策,市场上货币流通过多(4分)
减税的作用(4分,言之有理即可) 放松对企业规章限制作用(4分,言之有理即可) 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作用(如未答具体措施的作用只给2分。)
其他答案,如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42.(10分)
准备工作:查询、了解路况、地理环境特点、社会治安状况等信息(2分)
必备物品: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地图、应急物品(如药物)、雨衣、维修工具、衣物、鞋帽、手电筒等(2分)
注意问题:注意骑行安全;关注天气变化;注意饮食安全;保管好随行物品;尊重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回收自己用过的废弃物品,保护生态环境(任答三点,每点2分,共6分)
43.(10分)
影响:易产生旱灾;加剧水资短缺;农业减产。(任选两点,每点2分,共4分)。
措施:加强对干热风天气的监测和预报;建设农田防护林;培育和栽种抗干热风的小麦品种;适时合理灌溉;调整农业结构;加强灾害评估与灾害管理工作。(任选三点,每点2分,共6分)
44.(10分)
危害:危及航运安全(2分);影响生态景观(2分);污染水体(2分);
堵塞出水口,影响泻洪(2分);影响库区发电(2分);
威胁三峡工程安全(2分);影响居民健康(2分)。(答对3点可得6分)
原因:形成漂浮带的物质来源广,数量大。(2分)水域广,水体流动性强,漂浮物处理困难(2分);塑料类垃圾难处理(2分)。(答对2点可得4分)
45 题(15分)
(1)土司贵内实行残暴统治;土司政权威胁中央;少数民族对汉族的侵扰;土司之间长期战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任意4点7分)
(2)改土归流废除了土司制度,减少了叛乱因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少数民族封建化;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8分)
46.(1)内容:都具有天赋人权的精神;都包含社会契约的思想;提出了人民主权论。(6分)
作用:成为西方近代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和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根本原则,为民主政治的建立提供了可供操作的政治蓝图。(3分)
(2)推动了英国代议制政治逐渐完善;促进了欧洲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推动了欧洲各国无产阶级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6分)
47(1)山东人民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一部分;山东重要地理位置;山东是中国文化发源地。(6分)
(2)未收回山东原因:中国实力太弱;日本是列强之一;列强相互勾结。(5分)
对中国影响:激发中国五四运动进而影响中国历史进程;使北洋军阀政府失去民心;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加深。(任意两点4分)
48(1)推动维新变法;宣传西方思想;推动清政府宪政;反对袁称帝,推动孙中山革命运动;探索传统文化救国。(8分)
(2)在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背景下,梁启超站在时代前沿进行救国道路的探索,这些活动是爱国的,进步的;有利于西学的传播和思想解放;有利于推动中国的民主政治进程。(7分)
点击下载:河南省六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试题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