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Ⅱ卷
7.(14分)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I.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②、⑥、⑧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2)④、⑦、⑧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As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其氢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4)Y由②⑥⑧三种元素组成,它的水溶液是生活中常见的消毒剂。As可与Y的水溶液反应,产物有As的最高价含氧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当消耗1mol还原剂时,电子转移了______mol。
Ⅱ.A、B、C、D、E、X是上述周期表给出元素组成的常见单质或化合物。已知A、B、C、D、E、X存在如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若常温下A为红棕色气体,B为强酸,X为常见金属单质。
(5)A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6)工业上常用热还原法冶炼X,写出其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7)某温度下(>100℃)若m克X与H2O反应放出QkJ(Q>0)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8.(18分)人类最初使用的有机物大多源自于自然界,从樟科植物枝叶提取的精油中含有下列甲、乙、丙三种成分:
(1)甲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甲分子中处于同一平面的碳原子数量最多为___个。
(2)由甲转化为乙需经下列过程(己略去各步反应的无关产物,下同):
其中反应I的反应类型为______,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注明反应条件)________。
(3)己知:RCHCHR´RCHO+R´CHO;2HCHOHCOOH+CH3OH
由乙制丙的一种合成路线图如下(A~F均为有机物,图中Mr表示相对分子质量):
① 下列物质不能与C反应的是______(选填序号)
a.金属钠 b.HBr c.Na2CO3溶液 d.乙酸
②D有多种同分异构体,任写其中一种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_____。
a.苯环上连接着三种不同官能团 b.能发生银镜反应
c.能与Br2/CCl4发生加成反应 d.遇FeCl3溶液显示特征颜色
③ 写出乙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④ 写出F的结构简式_________。
⑥ 写出C和D反应生成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9. (18分)硫化碱法是工业上制备Na2S2O3的方法之一,反应原理为:
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该反应△>0)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用硫化碱法制备Na2S2O3·
5H2O流程如下。
(1)吸硫装置如图所示。
①装置B的作用是检验装置中SO2的吸收效率,B中试剂是________,表明SO2吸收效率低的实验现象是B中溶液________________。
②为了使SO2尽可能吸收完全,在不改变A中溶液浓度、体积的条件下,除了及时搅拌反应物外,还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_______、_______。(写出两条)
(2)假设本实验所用的Na2CO3含少量NaCl、NaOH,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检验。(室温时CaCO3饱和溶液的pH=12), 限用试剂及仪器:稀硝酸、AgNO3溶液、CaCl2溶液、Ca(NO3)2溶液、酚酞溶液、蒸馏水、pH计、烧杯、试管、滴管、
序号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 结论
①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振荡溶解,_________。 有白色沉淀生成 样品含NaCl
② 另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振荡溶解,_________。 有白色沉淀生成,上层清液pH>10.2 样品含NaOH
(3)Na2S2O3溶液是定量实验中的常用试剂,测定其浓度的过程如下:
第一步:准确称取agKIO3(相对分子质量:214)固体配成溶液,
第二步:加入过量KI固体和H2SO4溶液,滴加指示剂,
第三步:用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溶液的体积为vmL 则c(Na2S2O3溶液)=_______mol·L-1。(只列出算式,不作运算)
已知:IO3-+I-+6H+=3I2+3H2O ,2S2O32-+I2=S4O62-+2I-
某同学第一步和第二步的操作都很规范,第三步滴速太慢,这样测得的Na2S2O3的浓度可能_____(填“不受影响”、“偏低”或“偏高”) ,原因是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10.(14分)甲醇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燃料,工业上通过下列反应I和Ⅱ,用CH4和H2O为原料来制备甲醇。
(1)将1.0molCH4和2.0molH2O(g)通入反应室(容积为100L),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CH4(g)+H2O(g) CO(g)+3H2(g) I
CH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右图。
① 己知100℃时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为5min,则用H2表示的平均速率为_______。
② 图中的P1_____P2(填“<”“>”或“=”),100℃时平衡常数的值为______。
③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温度,逆反应速率将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在压强为0.1MPa条件下,将amolCO与3amolH2的混合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能自发反应生成甲醇:CO(g)+2H2(g) CH3OH(g) Ⅱ
④ 该反应的△H____0,△S____0。(填“<”“>”或“=”)。
⑤若容器容积不变,下列措施可增加甲醇产率的是_____。
A.升高温度 B.将CH3OH(g)从体系中分离
C.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D.再充入1molCO和3molH2
⑥ 为了寻找合成甲醇的温度和压强的适宜条件,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面实验设计表中。请在下表空格中填入剩余的实验条件数据。
实验编号 T(℃) N(CO)/n(H2) P(MPa)
ⅰ 150 1/3 0.1
ⅱ 5
ⅲ 350 5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