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日,在潍坊中学校园内,考生正在看考场。 本报记者 孙国祥 摄
本报记者 秦国玲
12日,潍坊市2010年初三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拉开序幕,全市共有7.2万余名初三学生迎来考试。对比往年,今年的中考将有一些变化,在录取政策上,鼓励各初中用推荐录取政策,对有特殊才能学生进行推荐录取;扩大普通高中指标生分配比例到60%。
市区15778人报名,共设8个考点
记者从潍坊市教育局获悉,今年中考,潍坊市全市共有7.2万余名考生报名参加中考,市区共有15778人报名。市区共设潍坊一中、潍坊中学、潍坊七中、寒亭一中、潍坊四中、滨海中学、峡山中学、王家庄初中8个考点,共设530个考场。今年市区普通高中招生计划为9370人,其中统招生6097人,指标生3658人。考生到第一志愿学校参加考试。
记者了解到,今年潍坊市初中毕业生的学业考试成绩将仍分别以等级及分数的方式呈现。考试评卷结束后,潍坊市教育部门将每位考生的学业考试各科成绩和总成绩以及考生综合素质水平在全市考生中由高到低按比例划分为A、B、C、D、E五个等级。学业水平考试结束后10天左右,考生可通过信息台、潍坊教育信息港“公告栏”或到潍坊市教科院查询。
6月12日到6月15日文化课考试,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物理、政治、历史、地理、生物。语文、数学、英语的考试满分均为120分;物理、化学、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生物满分均为100分。部分已经参加地理、生物两门学科考试,但对某科成绩不满意的学生,可以申请再考一次,并以最好的成绩参加录取。
指标生份额增加一成
从今年起,市区各普通高中招生计划(不包括择校生)的60%分配到高中服务区内各初中学校,相比去年50%的指标生份额增多不少。为避免出现初中学校之间指标生录取标准差距过大的问题,今年继续设置指标生录取条件下限。指标生录取条件不得低于择校生录取标准,凡按择校生录取标准仍不能完成指标生计划的初中学校,其剩余的指标生计划统一调出,作为相关高中学校的统招生计划指标。
分配指标生时,初中学校素质教育工作评价得分和毕业生人数二者的权重各为50%。从2011年起,将学生家长对初中办学满意度测评结果作为指标生分配的重要依据之一。
特殊才能学生推荐录取
录取的基本依据是:考生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等级和综合素质认定等级。录取的必备条件是:考生的信息技术、理化生实验操作、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及地方与学校课程评价认定等级均为B等(含)以上。按第一志愿、第二志愿依次录取。先录取指标生,再录取统招生,最后录取择校生。普通生和艺体特长生分别录取。
对于特殊才能的学生实行推荐录取,每县、市选择1处具备条件的高中进行试点,市区试点学校为潍坊一中,招收特殊才能学生的人数不超过30人。
督察员现场监督录取
潍坊市教育局从2010年起实行县市高中招生录取现场指导督察巡视制度,县市录取时由市教育局派遣1-2名督察员,现场指导督察录取工作。
重点督察高中学校自主等级录取、指标生录取、综合素质纳入录取等政策的落实情况,对不执行全市高中招生改革政策的县市,将给予通报批评,并视情况在年度教育综合督导评估中扣减一定的分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