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是山东青岛中考开考科目最多的一天,上午考数学,下午考政治和历史。政治考试尽管是开卷,但题量大角度偏,考生们普遍反映难,诸如校园安全和“钉子户”也都进了政治试题。
题量大 很多考生没答完
和往年一样,政治是开卷考试,考试过程中可以参考书和资料。不过,开卷考试却并没有让考生感到轻松,相反他们连连喊难,说政治是当天三门科目中最难的一门。“题量太大了,”12日下午,记者在青岛2中考点外看到,当天下午走出考场的很多考生连声抱怨考题没有答完。
“平时做训练题的时候能提前十几分钟做完,但这次紧赶慢赶才刚刚做完。”考生小李告诉记者,虽然题量与往年都是一样的,但以往的题目多是“原理加原理”。而今年的材料题多数是“原理加做法”,既要写出材料中反映的政治原理,又要写自己的看法或者建议,这样无形中就增加了任务量。
而在青岛58中、青岛15中等考点,考生也普遍反映政治很难“啃”。
内容新 校园安全进考题
今年的中考政治包含了不少热点话题。如有一道材料题给出了四段材料,分别是:美国政府对待一个“钉子户”,并不是强行拆迁,而是充分考虑“钉子户”的意愿,甚至不惜改变原来的设计规划;一位公交司机因为突发心脏病停在路边,但没人去管;某矿难最终调查结果是人为原因;因为意识到自己的看法错误,钱学森的导师主动向他认错。不少考生觉得答起来挺棘手,不知道该用哪个知识点,要侧重于什么。
最近备受关注的校园安全问题,也进入了今年的政治考题。其中有一道题目是根据本市刚发布的有关校园安全的文件,谈一下自己对校园安全的看法以及给相关部门提一下建议,考生们大多对这个题目记忆深刻。“这个题目还挺好做的,之前看报纸上经常有校园安全的文章,而且评论也有很多,只需要加上点政治原理就很好了。”考生小刘表示。除了校园安全的题目之外,像世博会等今年的热点都进入了考题。
角度偏 原理一眼看不透
“不光是题量大,题目感觉太偏了,和平时训练的太不一样了。”在2中考点,考生小赵告诉记者 ,很多政治题型平时都没见过,大多都是新题,“其实之前也都预料到了,既然是开卷考试,题目必然会很难 ,但没想到会这么难 。”小赵告诉记者 ,他带的材料基本上用不上,全靠自己发挥。如最后一个大题,给出的4段材料都是世博会的,让对每一段材料分析原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了题型很新之外 ,给出的材料一眼很难看出其中的原理也让考生非常“痛苦”,无形中增加了试题的难度。“感觉大题中给出的材料原理都一样,不知道选择什么原理。”考生小孟告诉记者 ,对于后面给出材料写原理的大题,以往给出的四个材料一眼就能看出来运用了什么政治原理,但今年的四个材料感觉原理运用的都差不多,而试题要求这四个材料要用不同的原理去解释。
对此,一位送考的政治老师表示,“这说明今年的试题更加侧重学生的分析能力,这就要求学生要对平时的政治原理真正理解,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数学
应用题很直观
12日上午10时30分,在2中考点,“没有很难的题目”,来自24中的考生小李告诉记者,他提前半个小时就做完了,选择和填空分别是8道和6道,还有一道画图和计算题,剩下的是应用题。“选择题和填空题非常容易,都是考的基础知识。”由于题目比较简单,来自39中的考生小王也提前20分钟就完成了,小王还告诉记者 ,他感觉今年涉及图形的题目比较多,一些应用题也都和图形相结合,比较直观。
■历史
简单到没印象
“半个多小时就做完了,”下午4时35分走出考场的小王告诉记者 ,当天的历史题目非常简单,虽然是闭卷考试,但很多都是结合常识和社会热点来回答的一些题,而且有60%是选择题,都比较好做。而考生小赵告诉记者,很多题都太简单了,以致都没大有印象,唯一让他印象比较深刻的一道题是最后一道大题,给出了5位中外历史名人,让任意挑一位进行评价,“有秦始皇、林肯、左宗棠等。” (高亮 刘雪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