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收藏网站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招生考试网
 招生考试网 - 中考网 - 各省中考 - 江西中考 - 宜昌中考 - 正文

 
中学名师详解2010年宜昌市中考考试大纲说明
来源:三峡新闻网 2010-4-9 15:24:53 【字体:小 大】
2010年宜昌市初中学业考试说明与专题训练》(以下简称“考试说明”)已出台。与往年一样,语文、数学、英语满分还是120分。思想品德、历史实行开卷考试,允许考生携带课本和资料进考场,其他各学科闭卷考试

三峡新闻网消息 (三峡晚报) (记者李娅)昨日,记者从宜昌市教育局获悉,《2010年宜昌市初中学业考试说明与专题训练》(以下简称“考试说明”)已出台。与往年一样,语文、数学、英语满分还是120分。思想品德、历史实行开卷考试,允许考生携带课本和资料进考场,其他各学科闭卷考试。
    为了让考生详细了解今年中考命题方向,掌握科学备考方式,本报记者还采访了宜昌各校名师,对各科考试说明进行解读。

语文:诊断弱点 积累经验

 
市九中九年级语文备课组组长 何国庆
【试卷分析】
    语文考试实行闭卷考试,不允许考生携带任何书籍和资料进入考场。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总分为120分。第一部分:汉字,10分;第二部分:阅读,60分;第三部分:写作,50分。主要题型有:1、填空题;2、简答题(表述文字一般有字数要求);3、背诵题(根据要求写出名言名句);4、作文题(形式:命题作文、自命题作文、给材料作文、规定范围作文。今年仍将只设置一篇作文,篇幅为600字左右)。不设专门的书写题,而将根据卷面情况综合评分。全卷难度控制在0.65左右。其中容易和较容易题约占60%,较难题约占25%,难题约占15%。
    【名师解读】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评价要突出其 “整体性和综合性”,要“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应避免语文评价的繁琐化”。今年的中考语文试题,内容和布局将继续保持简约、综合、精美的特色,还语文教学一个真实的面目,真正扎实的做点基本功,生动再现语文世界的朴实雅致和无限妙趣。中考语文试题开始逐步走向一条 “以读写为重点,以能力为归依”的探索之路。今年表现更为充分。
    【备考建议】
    1、充分利用模拟考试,诊断弱点,积累经验。
    2、让严谨审题成为习惯。
    3、常见的重点题型,务必训练有素,掌握正确的答题方法。
    4、善于利用原文的关键词句答题。
    5、关于作文。
    每个考生必须知道自己最擅长的文体,熟悉自己储藏最丰富的素材库,学会几种常见的结构模式。另外,掌握一些小技巧,可以让你的作文更上一层:提炼几个重点句、出彩句,并把它放在突出显眼的位置。(如单独成段,或放在开头、结尾)开头进入正题要快,让“矛盾冲突”早日降临。打破平铺直叙,善用铺垫、插叙。巧借“误会”、“巧合”,制造笔底波澜。用上描写,你的人物就会活起来。
    6、对于名家的诗文,特别是课本上要求背诵的篇目,重新背诵是必不可少的。除了会背、会写,“温故而知新”,也需努力做。
数学:夯实基础 学会思考
 
市十一中校长、市级学科带头人 湛保华
【试卷分析】
    2010年数学学业考试试卷结构为:全卷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和统计与概率所占分数的百分比与它们在教学中所占课时的百分比应大致相同。
    全卷共24题,满分120分。客观题(选择题)共15道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5分。解答题共9道小题,满分75分。
    按试题的难度分为基础题、中等题和难题。难度0.7以上的为基础题,难度为0.4-0.7之间的为中等题,难度为0.3以下的为难度题,三种试题分值之比约为6:3:1。
    【名师解读】
    2010年数学学业考试命题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基础性原则:依据数学学科课程标准,全面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开放性原则:考试内容多元化,不拘泥于教材,具有开放性,考试方式多样化,具有灵活性。
    认定性原则: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功能侧重于认定,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全面认定学生学科领域学业目标达到的水平。
    【备考建议】
    全面复习 重点突破
    重视课本,系统复习。现在中考命题仍然以基础题为主,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即使是后面的压轴题虽是“高于教材”。
    注意知识的交叉点和结合点。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纵向和横向的有机联系,这些联系的交叉点和结合点往往是中考命题的“热点”。
    夯实基础 学会思考
    我们在复习中对基础知识反复练习,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通过系统的复习,使绝大多数同学对初中数学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就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
    重视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它蕴含在数学知识产生、发展及运用的全过程中。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价转化的思想是历年数学试卷考查的重点。适时地梳理、总结数学思想方法,逐个认识其本质特征和思维特点,能主动地、有意识地将这些思想方法引入到解题过程中去。
英语:侧重基础 加强训练
市三中副校长、英语高级教师 覃江红
市三中英语高级教师 童亚芬
今年的英语中考与去年相比,考试题型和难度与2009年基本保持一致。试题将以学生为本,突出应用性、探究性、综合性、教育性和时代性,从而有利于学生掌握双基,养成良好的英语习得习惯。
    【试卷分析】
    2010年英语学业考试采用答题卡答题,闭卷。今年的英语考试试题总分为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具体为第一部分:听力测试约占总分的20%;第二部分:语言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第三部分:阅读与写作,65分。其中主观题40分,占全卷的33%,客观题80分,占全卷的67%。全卷难度控制在0.65左右。具体的题型为听力测试、单项选择、完形填空、阅读理解、课文填空、完成句子和书面表达。基础题、中档题和坡度题的比是5:3:2,主观试题(非选择题)不少于总分的30%。适当减少客观试题,增加主观试题的比例。贴近教材的试题比重约占40%左右。
    【名师解读】
    今年的变化主要是在完成句子这一部分做了细微的调整,由2009年 “给出整个汉语句子”的考查变成了2010年“只给出部分汉语短语提示”,例如:《2010年宜昌市初中学业考试说明与专题训练 英语》的样题中,P13第80题 The music isgood and____(你可以随之起舞)。这一细微的调整更加注重学生对语言学习能力运用的考查。
    今年中考将继续注重对教材内容的考查,同时注重4个能力的考查。一是基础能力,主要考查课本知识,对词汇、语法的掌握等;二是综合能力,主要通过设置语境,来考查基础知识;三是应用能力,主要通过阅读理解、完型填空、完成句子等题型来考查;四是创新能力。
    【备考建议】
    第一阶段,侧重基础知识
    通过归纳梳理,将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复习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如根据课时单元,跨册分类归纳,使知识点相互联系易于形成网络。
    第二阶段,侧重专项训练
    通过各类常见题型的专项技能练习,提高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中考说明》提供了与中考题型相同的专项技能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在分类练习中找出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和规律,从而形成较强的英语运用能力。
    第三阶段,侧重综合模拟
    通过强化训练,提高心理素质和应试能力。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前提,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是保障,适量的综合模拟是考前演练的必要手段。另外,如何进行不同题型不同方法的交叉使用,在遇有较难题目时如何从容调整答题思路等有待于在模拟过程中找到最佳途径。
    复习的三个阶段各有侧重,可交叉进行,牢牢把握教材,及时查缺补漏,摸索出适合于自己的方法。
思想品德:明确考点 把握重点
 
市四中一级教师 张祖平
【试卷分析】
    今年我市思想品德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仍然实行开卷考试,考试时间60分钟,卷面分数100分。考试成绩以等级形式呈现,60分以上记H等,60以下记I等。
    试题结构分为非选择题和选择题,选择题是单项选择题 (占40%),非选择题(占60%)有简答题、分析说明题、活动模拟题。
    试题内容时事政治约占10%(2009年5月—2010年4月发生的重大时事政治);七、八、九年级分别约为20%、30%和40%。
    鉴于本考试的性质,难度分布一般为:容易题30%,较易题30%,较难题30%,难题10%。
    【名师解读】
    突出本土题材选择
    今年的试题材料选择上会偏重于本土材料的选择,同样的题材以宜昌市的材料优先为原则。
    突出高效课堂理念
    今年高效课堂已在全市进行,试题也会有高效课堂的影子。虽然高效课堂才开始起步,研究尚不成熟,作为强调学生学习能力的高效课堂理念,试题的命制应该与教改保持一致性,今年也是一个研究的机会。
    突出初高中衔接性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与高中知识、学习方法、教学理念等方面衔接,特别是对于九年级与高一有联系的知识点,必定在命题中给予突出,这样的衔接性的试题必能引起师生的共同关注,有衔接点的内容也必定是试题的重点。
    【备考建议】
    把握考试范围
    无论今年试题与往年有什么区别,但基本的知识点没有改变。只有立足于基础,着眼于教材,把握范围才能做到复习的高效。
    把握考点解读
    中考说明有十个专题训练,每个专题训练都有重点考点解读,这些考点解读是复习的重中之重。
本版稿件 记者李娅 采写/整理
看了这篇文章的网友还关注以下文章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资料库
    ·2010中国大学评价前100名名单
    ·2010中国36所研究型大学名单排行
    ·2010中国大学农学A等学校排行榜
    ·15所中国一流大学最优秀本科专业
    ·2010中国一流大学名单(共15所)
    ·2010中国大学历史学A等学校排行榜
    ·2010中国大学理学A等学校排行榜
    ·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名
    ·最新独立学院名单(截止2010年7月12日)
    ·2010中国大学教育学A等学校排行榜
    ·2010中国大学排行榜前100名
    ·2010中国大学经济学A等学校排行榜
    ·2010年高考招生上海本科高校名单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江苏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浙江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安徽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福建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江西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山东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河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湖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湖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广东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广西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海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重庆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四川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贵州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云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西藏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陕西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甘肃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青海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宁夏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新疆
    ·2010年高考招生上海高职院校名单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江苏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浙江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安徽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福建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江西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山东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河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湖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湖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广东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广西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海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重庆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四川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贵州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云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西藏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陕西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甘肃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青海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宁夏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新疆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北京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天津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河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山西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内蒙古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辽宁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吉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黑龙江
    ·招收台湾学生的大陆普通高校名单(123所
    ·独立学院名单(截止2010年3月25日)
    ·2010年新设置的高校本科专业名单
    ·2010年新设置的高校医学专科专业名单
    ·2010年可以开展网络教育招生的试点高校
    ·2010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10年河北省高校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10年天津市院校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09年福建省高校新增本科专业名单2010
    ·2010年湖南省各院校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10年吉林省高校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10年四川大学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10年可按艺术类招生的非艺术类专业名
    ·2009-2010年中国大学人文社科创新竞争力

    各省中考北京中考   上海中考   湖南中考   四川中考   贵州中考   湖北中考   宁夏中考   青海中考   河北中考   河南中考中招   江苏中考   浙江中考
    云南中考   江西中考   广西中考   广东中考   黑龙江中考   新疆中考   山西中考   陕西中考   重庆中考   甘肃中考   内蒙古中考   辽宁中考
    山东中考   安徽中考   海南中考   天津中考   吉林中考   西藏中考   新疆内高班
    福建中考厦门中考   福州中考   泉州中考   宁德中考   莆田中考   漳州中考   三明中考   龙岩中考   南平中考   福建中考
    成绩查询
    简章考纲
    报考指南
    真题试题答案
    模拟试题
    初招
    满分作文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广东学业水平   黑龙江省   湖南学业水平   山东学业水平   安徽学业水平
    福建会考
    小学招生